必修1第六課 第一框 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 (新學案)
第一框 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一、學習指導
(一)知識網絡
(二)課程標準要求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內容有:儲蓄存款的含義、機構、目的;利息的含義和計算;利率的含義;儲蓄的分類;儲蓄作為投資方式的特點;商業銀行的基本含義和主要業務。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參與經濟生活的實踐能力。
(三)學法指導
在學習過程中,同學們應注意自主探究、自主學習,通過閱讀教材、查閱資料、親身實踐,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學習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要學會簡要概括學習內容,掌握知識要領;要學會分析知識結構,把握關鍵知識點;要學會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使之系統化、層次化。
二、知識點撥
(一)儲蓄存款的含義、機構、目的
儲蓄存款,是指個人將屬于其所有的人民幣或者外幣存入儲蓄機構,儲蓄機構開具存折或者存單作為憑證,個人憑存折或者存單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儲蓄機構依照規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動。這表明公民存款是有償的,公民通過儲蓄存款可以獲取經濟收入。因此,儲蓄存款是重要的個人投資方式,公民將資金存入銀行,取得利息收入。我國的儲蓄機構主要是各商業銀行。人們儲蓄存款的目的是:為了孩子上學做準備,為了購房、買車,為了養老,為了資金安全等。
例題:下列對公民儲蓄存款的認識,正確的是( )
①是一種投資行為②其直接目的是為國家建設籌集資金③是一種計劃消費的行為④是一種法定義務行為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對儲蓄存款含義的理解。公民儲蓄存款的目的是為孩子上學作準備,為了購房、買車,為了養老,為了資金安全,為了增值,故②錯誤。公民的個人存款是自愿的,非法定義務行為,故④選項錯誤。正確答案為b。
(二)利息的含義和計算
在我國,儲蓄存款都能獲取利息。利息是人們從儲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它是銀行因為使用儲戶存款而支付的報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利息的多少取決于三個因素:本金、存期和利息率水平。在本金和存期一定的條件下,利息的多少取決于利息率的高低。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在我國,儲蓄者獲取利息收入要繳納利息稅,繳納的比例為利息收入的5%。
例題:XX年8月19日的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是2.52%,XX年9月15日調整為3.87%。如果將50 000元人民幣存一年,收益比調整前增加(不考慮利息稅因素)( )
a.1 937元 b.1 260元 c.675元 d.90元
解析:本題考查對利息計算方法的掌握程度。調整前一年期存款的收益是50 000×2.52%×1=1 260元,調整后一年期存款的收益是50 000×3.87%×1=1 935元。調整后的收益比調整前增加1 935-1 260=675元。正確選項為c。
(三)利率的含義和表示方法
利息率簡稱利率,是一定期限內利息與本金的比率。利率有三種表示方法: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年利率通常用百分數表示,月利率通常用千分數表示,日利率用萬分數表示。它們的關系為:年利率=月利率×12(月)=日利率×360(天)。在我國,儲蓄存款基準利率由中國人民銀行擬定,經國務院批準后公布。儲蓄機構必須掛牌公告儲蓄存款利率,不得擅自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