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是經濟生活第二單元第六課第一框,主要學習儲蓄存款的的分類、收益及商業銀行的業務和作用。與后面的第二框共同形成了多種的投資選擇,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投資和理財理念。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識記儲蓄存款的含義及我國的主要儲蓄機構、利息的含義、儲蓄存款的基本類型、儲蓄作為投資方式的特點、商業銀行的含義及我國的主要商業銀行、商業銀行的主要任務、商業銀行的貸款原則。
(二)能力目標
結合自己將一定的存款存入銀行,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經濟生活的實踐能力。并通過這一活動使學生正確認識經濟生活的本質,明白儲蓄活動在國民經濟和個人生活中具體的作用。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支援社會主義國家經濟建設服務的愛國意識,幫助學生培養科學合理的生活習慣,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學生自覺遵守國家的金融制度,支持銀行發揮其重大作用。
三、教學重點難點
存款儲蓄的含義及分類;商業銀行的含義、類型及主要業務;
四、學情分析
學生對本課知識有一定的生活感知,教學中有些問題可以略而不講,重點放在難點知識的突破上,可運用先學后教的方式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五、教學方法
多媒體社會調查舉例討論講授
六、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了解長輩怎樣儲蓄并去附近的儲蓄網點調查有關儲蓄的基本常識。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多媒體顯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居民儲蓄余額迅速增長的圖例,結合本課正文第一、第二段完成以下兩個問題:
(1)、你如何看待這一經濟生活現象?
(2)、假如你現在手中有10000元錢,你所傾向的最主要的投資方式是什么?(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歸納]:同學們講的很好,看來,你們對我國的儲蓄存款和銀行有所了解,但是要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它們我還必須共同學習第六課的第一框內容: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板書)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一、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
1、儲蓄存款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閱讀教材45頁內容,說明什么是儲蓄存款活動?我國主要的儲蓄機構有哪些?人們為什么進行儲蓄存款活動?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討論,發表見解,回答問題
(1)儲蓄存款的含義
個人將屬于其所有的人民幣或外幣存入儲蓄機構,儲蓄機構開具存折或存單作為憑證,個人憑存折或存單作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儲蓄機構依照規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動。
教師點撥:儲蓄活動中,儲蓄機構必須按規定為儲蓄者開具存折或存單作為憑證,到期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否則是不合法行為。
教師活動:我國有哪些機構可以辦理儲蓄存款業務哪?
(2)我國的儲蓄機構
主要有:各商業銀行、信用合作社、郵政儲蓄等。
教師活動:請大家想一想,在我們生活區周圍,你知道有那幾家儲蓄機構?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討論,回答問題
(3)存款利息
教師活動:人們儲蓄存款的目的多種多樣,有的為了子女上學作準備,有的為了購房,有的為了攢錢購買大件商品,有的為了養老等等。同時也是為了獲得一部分收入――利息。
利息是人們儲蓄存款獲得的一部分報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同學們想一想,利息的多少與什么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