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識記儲蓄存款的含義;存款利息的計算方法;利率的含義;儲蓄存款的分類;儲蓄作為投資方式的特點。銀行的基本含義、主要業務
能力方面:能比較兩種儲蓄方式的特點合理選擇投資
情感過程:從國家角度和經濟建設角度認識儲蓄的意義。
教學重點
1.存款儲蓄
2.商業銀行
教學難點
存款儲蓄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了解長輩怎樣儲蓄并去附近的儲蓄網點調查有關儲蓄的基本常識。
教學方法
多媒體 社會調查 舉例 討論 講授
教學內容
(導入)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地提高了。這一點從同學們平時的衣食住行都可以看出來。舉個簡單的例子,以前過春節的時候,我都會收到壓歲錢,那時候每年都能得到三五十塊,這對我來說可是筆很大的數目,幾乎能滿足我一學期在學習用品上的花費了;現在,同學們每年的壓歲錢遠遠不止我這么多吧?(有些同學回答幾百,有的回答一、兩千)
提問:那么同學們是怎樣使用這些錢的呢?
回答:買學習用品;玩;被父母保管;存銀行……
看來有些同學沒有對你的錢合理的利用,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種比較適合我們學生的理財方式——把錢存起來!
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板書)
一、便捷的投資——儲蓄存款(板書)
1.儲蓄存款的含義和機構 (板書)
請大家看教材第49頁的探究活動,并思考:①城鄉居民存款余額迅速增長?(經濟增長,居民收入增長)
②存款越多越好嗎?(應具體分析:一方面,儲蓄的增加意味著生產的發展,人民收入增加,可支配收入增多才會使儲蓄猛增。
另一方面儲蓄增加反映了居民消費萎縮,會影響國內需求的擴大,加劇通貨緊縮,不利于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反映了我國居民投資的渠道單一,啟動民間投資任務艱難。)
那么,什么是儲蓄存款呢?大家請看教材第49頁正文第一段,儲蓄存款,是指個人將屬于其所有的人民幣或者外幣存入儲蓄機構,儲蓄機構開具存折或存單作為憑證,個人憑存折或者存單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儲蓄機構依照規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動。
根據這句話大家想一想我們說的儲蓄存款就是指把錢存進銀行嗎?
當然不是,儲蓄機構主要包括了商業銀行、信用合作社,還有郵政企業等依法辦理儲蓄業務的機構。(展示存折、銀行卡和一些信用社的存款憑條)
從教材第49頁的圖表我們可以看出儲蓄存款已經成為我國居民最主要的投資方式,那么,人們為什么要把錢存入銀行呢?(討論)
人們參加儲蓄的目的是非常多樣的,銀行安全是一個方面,同學們會把幾百或者幾千塊錢一直放在自己的錢包里嗎?當然不會。除了安全,有的是為孩子儲備教育基金,我們同學將來大都是要考大學的,而大學所需的費用數額是十分之大的,每一學年都需要至少四五千元,這個對于一般家庭來說,一次性拿出這么多錢是個很大的負擔,因此需要平時就有所積累儲蓄,以備不時之需;還有的是為了買大宗商品而存款,比如購房、買車都必須付首期,比較高檔的住房和汽車,首期都比較貴,大都要10萬元,特別是在廣州、深圳這些發達地區,而這同樣不是一般人隨隨便便就可以拿得出的,也需要平時的積累儲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