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精選2篇)
高一政治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 篇1
第八課 走近國際社會
第一框 國際社會的主要成員: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
【教學目標】知道當代國際社會主要由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構成。了解主權國家的構成要素及其權利和義務。懂得國際組織的內容和作用。關注國際社會的發展,樹立做負責任大國的心態。【教學重難點】主權國家的權利和義務。國家主權是國家的生命和靈魂。 【教學方法】情景討論法、小組探究法、分析講授法、活動啟發法。【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一、主權國家的地位和國際組織的作用 在我們的國際大家庭里,有很多家庭成員。這些成員主要有兩大類型,第一類是主權國家,目前世界上共有194個主權國家,這是國際社會最基本的成員。第二類是國際組織,整個世界形成了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國際組織網絡。 1、主權國家 主權國家是國際社會的基本成員,是國際關系的主要參加者。主權國家的構成要素包括人口、領土、政權和主權。主權即一個國家處理其國內事務和國際事務的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權力。主權是國家的生命和靈魂。主權包含兩方面的特性:對內表現是國家最高權力的至高無上性;對外表現是國家最高權力的獨立性。1997年7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政權交接大典,在香港懸掛了156年的英國米字旗終于落下,取代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五星紅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這一歷史性時刻的象征意義是什么?(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回歸前是英國的殖民地,不是一個主權國家,只能稱其為地區。國家與地區的區別在于是否擁有國際社會承認的主權。) 清朝有位商人從上海運一批貨物到漢口,受到了沿江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難和盤查。他氣憤地說:“清政府有條約規定,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自由航行,不受盤查,而我們中國人為什么不行?難道非要中國商船插上外國旗子才有生路?”為什么外國商人在長江可以自由航行而中國商人不行呢?(舊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被列強欺凌蹂躪,被迫簽訂了上千項不平等條約,盡管它在形式上是獨立的國家,但它不擁有完全獨立的主權,政府受命或依附于外國。清朝末年,國家的海關稅收征管權落入英國人赫德的手中。) 2、主權國家的權利和義務 主權國家的權利包括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管轄權。這些權利都是一個國家主權的體現。 獨立權。主權國家擁有按照自己的意志處理內政和外交事務而不受他國控制和干涉的權利。獨立權表現在如一國可以自由修改憲法、變更政體、確定經濟體制、締結條約、進行自衛戰爭等。伊朗是一個已經簽署了聯合國《核不擴散條約》的國家,現在因為其開展鈾濃縮活動而與西方國家之間的關系搞得劍拔弩張。有人認為該國可以獨立自主地擁有核武器,因為主權國家有獨立權,你如何看待這種說法?(該國可以和平利用核能,但不得發展核武器。核武器的蔓延威脅世界的和平與安全,正因為世界各國意識到之一點,許多國家簽署了《核不擴散條約》,條約簽署國不應違背。主權國家在確保自己的內政外交不受他國控制和干涉的同時應該履行相應的主權國家的義務。) 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XX年1月10日,朝鮮政府發表聲明,宣布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聲明強調朝鮮無意開發核武器,其現階段的核活動僅限于電力生產這樣的和平目的。朝方要求美方放棄對朝敵對政策并簽署不侵犯朝鮮的條約,朝核問題才能最終解決。這要求美國應承擔的義務是不干涉他國內政外交、不侵犯別國、和平解決國際爭端。 平等權。平等權指國家不論大小、強弱,也不論政治、經濟、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有何差異,在國際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的權利。平等權表現在每一個國家在國際會議上的法律地位平等,任何國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強迫他國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國文字的權利等。XX年6月8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1546號決議,規定美英在6月30號前結束對伊拉克的占領,承認伊拉克臨時政府。中國在表決這一決議時投了贊成票,表明中國尊重伊拉克作為主權國家的平等權。 自衛權。保衛自己的生存和獨立的權利。自衛權表現在國家有權使用自己一切力量,進行國防建設,以防外來的侵犯。當國家實際已受到外國的武力攻擊時,有權進行自衛。我們注意到美國每年4300多億美元的國防預算居世界首位。但美國國防部渲染一再“中國軍事威脅論”,指責中國近來“增強了空中力量”,幾乎擁有了在“美國干預之前拿下中國臺灣”的能力。如果你是外交部發言人,你如何駁斥美國的言論?中國的國防是一種防御性的國防,并不會對他人帶來威脅。 管轄權。管轄權是主權國家對其領域內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轄的權利。管轄權的范圍也包括居住國外的僑民和駐外的使館。巴拿馬運河是具有世界戰略意義的運河,開鑿始于19xx年。20世紀初,美國攫取了巴拿馬運河的開鑿權和運河區的永久租讓權,將它變成巴拿馬的“國中之國”,實行殖民統治。經過長期的艱苦斗爭和談判,1999年12月31日,巴拿馬政府收回運河主權,美國撤回所有軍隊。巴拿馬運河的收回表明巴拿馬主權中應有的管轄權的恢復,它實現了巴拿馬對屬于其領域范圍內的運河的管轄權。南太平洋島國所羅門群島首都因選舉爭端引發騷亂,一些暴徒打劫、焚燒當地“唐人街”上的店鋪,數百名中國僑民遭受嚴重沖擊。中國政府對此十分關注,及時采取果斷的撤僑行動,解救了受難僑民。這是中國政府近40年來最大規模的撤僑行動。”中國政府為什么要采取撤僑行動? 3、國際組織 國際組織并非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立即出現的。國家產生后,世界長期處于相對隔離的狀態下,隨著生產特別是交通運輸方面的進步,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加強,19世紀中期,國際協作的范圍日益擴大,合作日益加強,國家間出現了為某種特定目的而建立起來的國際組織。如1865年成立的國際電報聯盟,1874年成立的萬國郵政,是早期規模較大的國際組織。 在當代國際社會中,一些國家、地區或民間團體,出于各種特定目的,通過簽定條約或者協議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規章制度的團體,這就是國際組織。國際組織名目繁多,職能各異,規模不一。據統計共有2萬多個。國際組織依據不同的標準,可分為不同類型。如世界性的和區域性的國際組織,政府間的和非政府間的國際組織,綜合性的和專業性的國際組織,政治性的、經濟性的和文化性的組織。請學生按照上述標準區分歐盟、世界銀行、國際奧委會、歐佩克等分別屬于哪種類型的國際組織。國際組織的作用是復雜的,對各個組織的作用是要進行具體、辯證、歷史的分析。北約,是美國與西歐、北美主要發達國家建立的龐大軍事集團組織。借口科索沃問題,打著維護人權的旗號,未經聯合國的批準,悍然發動對一個主權國家的野蠻空襲,制造了二戰以來最大的、最慘烈的人道主義災難。許多政府間的國際組織是促進國家之間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交流與合作;協調國際政治、經濟關系;調節國際爭端,緩解國家間的矛盾,維護世界和平。
第二課時 二、活躍在聯合國舞臺上的中國 第60屆聯合國大會總務委員會作出決定,拒絕將岡比亞等極少數國家提出的所謂“中國臺灣在聯合國代表權問題”和“聯合國在維護臺海和平方面積極作用”兩項提案列入本屆聯大議程。這是中國臺灣當局妄圖在聯合國內制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鬧劇連續第13次遭到慘敗。中國臺灣為什么不能加入聯合國?聯合國是一個什么性質的國際組織?通過今天的學習和探討,我們將對國際社會有一個初步的了解。1、聯合國的宗旨、原則、作用 聯合國是當今代表性最廣、影響力最強、規模最大的世界性國際組織。聯合國從51個創始國發展到現在,已有191個會員國。聯合國大會是由全體會員國組成的審議機構。安全理事會由中、法、俄、英、美5個常任理事國和10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是惟一有權采取行動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機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享有否決權。所謂的否決權指的是,聯合國非程序性事項的決議需要安理會15個成員國中9個理事國的贊成票,任何一個常任理事國的反對(即否決票)都會使該議案無法通過。但棄權不被視作是否決。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負責聯合國的經濟和社會方面的活動。托管理事會負責二戰結束時尚未獨立的領土或割自敵國的領土,促進托管領土向自治或獨立的方向發展。國際法院是聯合國為了解決國際爭端而設立的司法機構,設在荷蘭海牙。秘書處是聯合國的行政秘書事務機構。聯合國憲章的宗旨。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主席聲明,呼吁伊朗恢復暫停所有與鈾濃縮有關的活動。并要求國際原子能機構在解決伊朗核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為什么要求國際原子能機構在解決伊朗核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第一,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第二,發展國際間以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治原則的友好關系;第三,促進國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屬于經濟、社會、文化及人類福利性質的國際問題;第四,作為協調各國活動的中心。簡言之,就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如伊朗違反《核不擴散條約》,發展核武器,國際社會能否立即采取強硬措施迫使其遵守國際條約?(不能。聯合國憲章的原則規定各會員國主權平等、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禁止對其他國家進行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伊朗是一個主權國家,采取軍事打擊等強硬措施勢必激化矛盾,應通過談判和對話解決。)如安理會不作為,部分國家是否可以出面主持公道,伸張國際正義?(不能。聯合國憲章的原則規定集體協作。在安理會未授權的情況下,任何國家不得單獨采取行動。)聯合國憲章的原則體現了主權國家的哪些權利與義務? 聯合國的作用。聯合國在其發展歷程中,走過了曲折的道路。聯合國成立初期,在美國的操縱下曾經做過一些違反憲章和各國人民意愿的不光彩的事情。后來由于美蘇爭吵不休,在安理會頻繁使用否決權而使一些重大國際問題無法解決。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大批新獨立的國家先后加入聯合國,使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變化。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實行人道主義援助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如印度洋海嘯發生后,聯合國、歐盟、國際紅十字會等國際組織紛紛向東南亞和南亞受災國家提供各種形式的援助。 2、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 p96探究——以上一組圖片生動地再現了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你能說說這是一種怎樣的關系?(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支持按聯合國憲章精神所進行的各項工作,支持聯合國改革,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積極參加全球性問題的解決。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國際舞臺上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也將以自己的強大對國際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業】分析說明: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如何?(第一,中國是聯合國創始國之一,也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對聯合國的籌建和成立作過重要貢獻。第二,我國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支持聯合國根據憲章精神所進行的各項工作,對聯合國的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第三,我國在安理會堅持實事求是和伸張正義的原責解決國際爭端,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好評。) 【教學反思】
高一政治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 篇2
8.1 國際社會的成員: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新課標要求(一)知識目標1、識記當代國際社會主要有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組成,了解主權國家的構成要素及其在國際社會的權利和義務2、理解國際組織的內容及其作用。(二)能力目標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判斷國際社會政治現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學習、探索的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關心祖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命運的民族責任感,以及熱愛和平,維護本國利益和維護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相統一的理念。★教學重點、難點國家主權是國家的生命和靈魂,中國是國際社會負責任的國家。知識梳理 一、主權國家1、主權國家的地位: 2、主權國家的分類:中國是 按國家的性質分: 按國家的發展程度分: 注意:發展中國家 欠發達國家 貧窮國家 南方國家 北方國家3、主權國家的構成基本要素: 主權是指: 特征: 地位: 國家與地區的區別: 注意:要學會用主權的理論分析“中國與中國臺灣”的問題。4、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
基本私利
含義
表現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管轄權5、主權國家的義務第一, 第二, 第三, 二、國際組織1、定義: 2、分類:按目的、任務和職權范圍分 ,按活動區域分 ,按主體構成分 。3、作用:總的原則: 消極作用: 積極作用: 三、聯合國注:聯合國的宗旨與原則,除了記憶之外,還要注意出到相關的材料時能夠靈活運用。1、產生與發展 注:了解聯合國的機構及其運作。2、宗旨: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簡單地說是: 3、聯合國本身及會員國應該遵守的原則: 4、積極的作用: 注:了解聯合國機構的改革。 5、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 判斷:聯合國是由全體會員國組成的審議機構。( ) 聯合國對會員國具有強制性作用。( ) 聯合國是由世界各國組成的最高權力機關,是凌駕于國家之上的。( ) 聯合國在霸權主義面前軟弱無力,已無存在的必要了。( )辨析:中國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支持聯合國所進行的各項工作,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的一切活動。同步監測
一、選擇題(在下列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在當代國際社會中,主權國家是最基本成員,是國際關系的主要參加者。據此回答1~2題。
1.主權國家享有的基本權利包括 ( )
①獨立權 ②平等權 ③自衛權 ④管轄權 ⑤人權 ⑥生存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③④⑤⑤ d.②③④⑥
2.近些時期以來,在"反恐"問題上、在"反導"條約問題上、在nmd問題上、在貿易問題上,歐洲已經不像過去那樣對美國亦步亦趨,而是不停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這表明歐洲的一些國家維護了自身的 ( )
①獨立權 ②平等權 ③自衛權 ④管轄權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主權是國家最重要的構成要素,對此認識錯誤的是 ( )
a.它是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 b.對內具有至高無上性,對外具有獨立性
c.國家主權的大小程度由國家的強弱決定d.主權是國家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權力
XX年9月15日,第五十九屆聯大總務委員會作出決定,拒絕將乍得等少數國家提出的所謂"中國臺灣在聯合國代表權問題"提案列入本屆聯大議程,從而再次挫敗中國臺灣當局處心積慮分裂中國的圖謀。據此回答4~5題:
4.乍得等極少數國家未履行的國際義務是 ( )
a.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b.不侵犯別國主權
c.不干涉他國內政 d.用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5.中國臺灣加人聯合國圖謀不能得逞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b.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具有主權性質
c.中國臺灣的綜合國力不夠 d.乍得等極少數國家的實力太小
6.國際法是各國公認的協調國家關系的有約束力的原則、規則和制度的總稱,1648年簽訂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是近代國際法誕生的標志。在當代,國際法又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
國際法對國家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對于國際關系的正常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重要作用表現 ( )
①確立辨明國際問題是非曲直的標準和法律依據 ②規定國際社會的基本行為準則
③在國際交往中建立各種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以便明確國際責任
④國際法是國家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交往發展的必然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XX年7月6日至8日,第三屆非盟首腦會議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舉行。非盟屬于
a.世界性、政治性、政府間國際組織 b.世界性、專業性、非政府間國際組織
c.區域性、政治性、政府間國際組織 d.區域性、專業性、非政府間國際組織
8.對國際組織的作用,理解正確的是 ( )
①促進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交流與合作 ②協調國際政治、經濟關系 ③在國際交往中建立各種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以便明確國際責任 ④調節國際爭端,緩解國家間的矛盾,維護世界和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XX年11月,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伊拉克戰后重建應更多地發揮聯合國的作用."這說明
a.聯合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
b.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發展方面一直起積極作用
c.聯合國一貫遵守其憲章的宗旨和原則
d.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10.XX年6月22日中國外長李肇星在青島同日本外相舉行會談時,建議兩國共同開發海上天然氣,但日方卻再次拋出了所謂中間線理論,主張在釣魚島西側劃分兩國海域線。七月初,日方態度強硬,拒與中國聯合開發東海油田。并于7月7日公然派出海洋地質調查船開始在所謂的中間線以東的中國海域開展礦產資源調查。日本的行為 ( )
①是對中國的侵略 ②違背了聯合國的宗旨、原則
③侵犯了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 ④沒有履行好主權國家的義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XX年6月6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諾曼底登陸60周年紀念日。在隆重的紀念活動中,德國總理施羅德虔誠地向諾曼底的美軍墓地敬獻花圈,肅立默哀。德國人的真誠悔過,贏得了世人的尊重,也贏得了良好的國際關系。這說明 ( )
a..德國侵略別國的本性已改變
b.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德國積極承擔國際責任
c.德國態度的改變是由于其力量的強大
d.承擔國際責任、履行國際義務日益深入人心
XX年11月21日,聯合國安理會就伊拉克問題舉行公開會議。與會的中國、法國等安理會成員的代表對美國和伊拉克臨管會就全面移交伊主權時間表達成的協議表示歡迎。中國希望這一協議有助于切實推進伊拉克完全恢復主權的進程,并期待著伊臨管會根據安理會于10月通過的第1511號決議,不遲于12月15日向安理會提交伊制憲和大選的時間表。據此回答11~12題。
12.中國政府的上述態度表明 ( )
a.中國在國際社會中已居于主導地位
b.中國尊重主權國家在國際社會應有的基本權利
c.我國一貫奉行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支持聯合國的各項工作
d.我國贊成聯合國安理會作出的一切決議
13.從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聯合國安理會 ( )
a.是唯一有權采取行動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機構
b.是由全體會員國組成的審議機構
c.對國際問題的調停與裁決實行五個常任理事國一致的原則
d.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14、國際社會的最基本的成員是 ( )①主權國家 ② 國際組織 ③ 聯合國 ④ 區域性聯盟 a.① b.① ② c.① ② ③ d.① ② ③ ④ 15、構成主權國家的基本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 )a. 人口 b. 領土 c. 政權 d. 主權16、聯合國的宗旨是 ( )a.維護各會員國的主權平等 b. 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合作與發展c. 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d. 不干涉任何國家的內政
二、非選擇題
17.材料一:近年來,聯合國在處理和解次各種國際問題中的作用日漸突出.在聯合國內,多數國家的聲音和意志得到較多體現。
材料二:我國外交部發盲人發表談話指出,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固,中國為平息巴以沖突、緩和地區緊張局勢采取了一系列外交行動,中方還將繼續為此作出努力。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別反映了什么政治現象?
(2)運用所學知識,結合材料二,說明中國和聯合國的關系。 參考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聯合國在當代國際社會中起著多方面的重要作用;(4分)材料二反映了中國為推進中東和平進程作出了努力。(4分)(2)①聯合國是由主權國家組成、最具權威性和最具代表性的國際組織。中國是聯合國創始國之一,也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6分)②中國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支持聯合國根據憲章精神所進行的各項工作,支持聯合國的改革,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在世界裁減軍隊、環境保護、保障人權和解決地區沖突等一系列全球性問題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在聯合國主導下積極推進中東和平進程就是很好的倒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