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教案
第三課時 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 【學習目標導航】內容目標
提示與建議明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
1.講座: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的關系。
2.多黨合作的政治基礎、基本方針、根本活動準則。
【課前自主預習】一、各民主黨派 1.我國民主黨派的名稱:(略) 2.我國民主黨派的性質:是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的政治聯盟。 二、我國的政黨制度 1.我國特色政黨制度的地位:是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2.基本內容(特點) ⑴ 通力合作的友黨關系: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 ⑵ 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⑶ 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⑷ 多黨合作的根本活動準則:遵守憲法和法律。 ⑸ 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 3.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⑴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基本經濟制度決定我國不能照搬西方的多黨制。⑵優越性(意義):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和文化;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利于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 ⑶主張在我國實現多黨制度,實質上是要取消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后果是人民政權的喪失,社會主義制度的顛覆。【自主探究】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是什么關系? 提示:中共是領導核心,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接受中共的領導,同中共通力合作,是與中共一道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是參政黨。它們在政治上領導與被領導的親密合作的友黨關系,在組織上是彼此獨立的關系,在法律地位上是相互平等的關系。
【課堂合作探究】一、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 【情景導入】前國家政協主席李瑞環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協商不代替,監督不對立,為了發展生產力,同唱一臺戲”。是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的生動概括。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唱的是什么戲?在這個“戲臺”上,民主黨派扮演了什么角色? 提示: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民主黨派是參政黨,民主黨派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 【歸納總結】1.我國特色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其基本內容是: ⑴ 通力合作的友黨關系: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各民主黨派參政的基本點是參加愛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 ⑵ 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的領導是政治領導,即政治原則、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 ⑶ 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⑷ 多黨合作的根本活動準則:遵守憲法和法律。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都享有憲法規定的政治自由、組織獨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⑸ 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 ①人民政協的性質:是共產黨領導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人民政協的職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 2.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