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六課 第二框 股票、債券和保險(新學案)
第二框 股票、債券和保險一、學習指導
(一)知識網絡
(二)課程標準要求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內容有:股票的基本含義、特點、收益;債券的基本含義、種類、特點;商業保險的基本含義、種類、特點;訂立保險合同的基本原則。比較商業保險、債券、股票的異同,解釋利潤、利息、股息等回報形式,說明不同的投資行為。能夠根據儲蓄、股票、債券、保險各自的特點,安排一項綜合投資計劃。
(三)學法指導
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應注意自主探究、自主學習,通過閱讀教材、查閱資料、親身實踐,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學習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要學會簡要概括學習內容,掌握知識要領;要學會把握知識結構;要學會把握關鍵知識點;要學會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使之系統化、層次化。
二、知識點撥
(一)股票投資的特點
股票代表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這種所有權是一種綜合權利,包括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加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在向股份有限公司參股投資取得股票后,股東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如要改變股東身份,要么等待公司的破產清盤,要么將股票轉售給第三人。經國家證券管理部門審批同意后,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場上流通買賣,這種流通性是股票生命力之所在。居民購買股票是為了獲得收入。如果公司破產倒閉,股東不但不能獲得收入,反而要賠本。這是購買股票的一種風險。由于股票價格要受到諸如公司經營狀況、供求關系、銀行利率、大眾心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有可能使股票投資者遭受損失。價格波動的不確定性越大,投資風險也越大。因此,股票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方式。
例題:就一般而言,風險最大、可能獲利最高的投資方式是( )
a.儲蓄存款b.購買國債c.購買商業保險d.購買股票
解析:本題考查對幾種常見投資方式的風險與回報這一知識點的理解。通過閱讀教材,稍加分析即可確定股票的風險與回報在一般情況下成正比。正確答案為d。
(二)股票投資的收入
股票投資的收入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股息和紅利收入,即股票持有人作為股東享有的定期從股份公司取得的利潤分配收入。它來源于企業利潤。公司有盈利才能分配股息。投資股票的另一部分收入來源于股票價格上升帶來的差價。
例題:居民用自己閑置的資金購買股票,主要是為了( )
a.取得股息和從股票升值中獲得收入b.獲得利潤
c.取得一種有價證券d.獲得本金和利息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于股票投資收入的理解。正確答案為a。
(三)債券與股票的比較
債券
股票
不同點
性質不同
債務證據,限期償還
入股憑證
受益權不同
定期收取利息,風險較小
取得股息和紅利,風險較高
償還方法不同
有明確的付息期限,到期償還本金
股金不能退,只能出賣股票
相同點
都是有價證券,都是集資的手段,都是能獲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資產
例題:某股份公司向社會發行股票和債券,股票和債券的主要區別表現在( )
①股票不能從公司退出股金,債券必須償還本金②股票可取得股息和紅利,債券可定期收取利息③購買者與公司的實際經濟關系不同④股票是有價證券,債券僅是一種債務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