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債券和保險教學案
【學習目標】
1、了解股票的含義及其基本特征。
2、知道股票投資的基本特征以及股票投資收入的構成。
3、了解債券的含義。
4、知道國債、金融債券、企業債券的基本特征。
5、了解商業保險的含義。
5、了解保險業務的基本分類。
【學習重點】
1、股票的含義、特點
2、債券的含義、種類
3、保險的含義、種類
【知識梳理】
1.股票
(1)股票的特點。股票是股份公司發給股東的入股憑證,是股東對企業所有權的憑證,是一種有價證券。股票對發行的企業來說,是籌集資金的一種形式;對持股的股東來說,是一種所有權憑證,是一種投資方式。股東購買股票后不能退回發行公司取回資金,但可以轉讓流通。股票的持有者即股東既可因公司盈利而獲取收益,也可能因公司破產倒閉而受損失,因而購買股票是有風險的。股東能否獲取股息收入完全取決于公司的生產經營狀況與預期盈利能力。由于預期的不穩定性,股東可能因股票的市場價格波動帶來收益或損失。股東往往利用股票價格升降出現的差價,通過證券交易市場買賣股票以獲利。當然,這是有很大風險的。
(2)股票投資的收入構成。居民購買股票是為了獲得收入。一般來講,投資股票的收入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股息和紅利收入。因為公司用發行股票籌集來的資金用于生產,股息和紅利就是其獲得利潤的一部分。
(3)股票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方式。
2.債券
(1)債券的含義。“債”有借錢、債務的意思。“券”是票據或作憑證的紙片。債券是一種債務證書,即籌資者給投資者的債務憑證,對于投資者就是債權憑證。它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約定利息,并到期償還本金。一般來說,一張債券主要由期限、面值、利息率和償還方式等組成。債券體現的是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債券的面值不等于債券在證券市場上的交易價格,交易價格既可能高于面值,也可能低于面值。
(2)債券的種類。債券種類比較多,根據發行者不同,可分為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公司債券。
區別 國債 金融債券 企業債券
發行主體 中央政府 金融機構 企業
風險情況 風險小 風險比國債大,比企業債券小 風險大
收益情況(利率) 只比同期銀行儲蓄存款利率略高,低于其他債券 高于國債,低于企業債券 通常高于國債和金融債券
流動性 一般強于金融與企業債券 一般強于企業債券 一般比國債、金融債券弱
3.保險
(1)保險的含義。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于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行為。
(2)保險的分類。保險有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之分。教材中所指的保險是商業保險。商業保險建立在商業原則基礎之上,是參與保險者個人意志的體現。商業保險的保障項目廣泛,形式多樣,給付標準較高。參加商業保險的費用完全由個人負擔,是否購買、何時購買保險,完全由參與保險者自主決定,保障范圍的大小、賠付標準的高低與繳納的保險費成正比。從經濟上說,保險是分攤意外事故損失的一種財務安排。因此,保險是一種有效的財務安排,并體現了一定的經濟關系。從法律角度來看,保險是一種合同行為,體現的是一種民事法律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