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欣賞《藍色的多瑙河》管弦樂曲
4. 欣賞樂曲
這首樂曲的我將讓同學們欣賞兩次,在第一次時我不任何解釋,請同學們在欣賞的同時思考一下以下這幾個問題,在聽完第一遍后我將進行提問:
a. 這首樂曲的序曲主要由哪些樂器奏出?
b. 對比他們之間的不曲說說這首樂曲由幾部分構成?
c. 聯系作品的標題,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展開你們的聯想,看看都能想到些什么?好,下面開始欣賞第一遍。
欣賞結束后進行提問,最后總結:《藍色的多瑙河》是典型的維也納圓舞曲形式,由一個序奏和五首略有對比的圓舞曲構成。其中第五首是第一首的擴展再現。最后由一段華麗的尾聲作為結束。
欣賞第二遍:在欣賞的同時解說。
序奏。弦樂震音好象多瑙河的水波,在閃爍蕩漾。霧氣消散的河面上,輝映出朝陽的絢麗光斑。圓號象一道霞光穿透冬霧,呼喚著春天。晨曦中,深睡在多瑙河畔的維也納開始蘇醒。很快,呼喚音調響徹整個管弦樂隊;在晨光照耀下,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揚起歡樂的波濤。
第一首圓舞曲猶如春之神 張開了幻想的翅膀,在藍色的多瑙河上空翩翩而至。美妙的旋律,就象娓娓動聽的語調,把合唱曲中的優美詞句,輕輕地送到人們耳畔:"春天來了,大地在歡笑,蜜蜂嗡嗡叫,風兒吹動樹梢……"
第二首圓舞曲高昂開闊。輕盈的曲調象春姑娘在高高的阿爾卑斯山上向多瑙河招手。旋律中歌詞 中對春天熱情贊頌之情:"啊,美妙!雙唇象玫瑰,向我們微笑。美麗的春天女郎,披上彩色外套,真漂亮,真美妙!"當人們唱起那句"露水是她的眼淚"時,旋律輕緩飄下,變得沉郁動人第三首圓舞曲富于奧地利鄉村舞曲特點。人們在輕靈的節奏中,看到多瑙河畔農村姑娘和小伙子的歡樂歡舞。曲調中起伏的音型,猶如他們飄飛的衣飾;節奏中強勁的重音,象是他們輕輕點蹋的舞點。這首充滿鄉土氣息的舞曲,刻畫出多瑙河邊美麗醉人的春意;而生活在這條藍色河畔的人民,正是美好的春天的人?
第四首圓舞曲流暢的旋律在奧地利疆土上勾畫出彎彎曲曲的藍色航道。在這有生命的線條中,流淌著奧地利人民的沸騰的熱血。這段急切奔放的舞曲,向人們講述了英雄民族在多瑙河邊繁衍生息的古老歷史。我們從那粗獷的音響中看到,峭壁上的古城在歷史的煙塵中一個個地誕生,放射出令人肅然起敬的光華。
第五首圓舞曲是第一首圓舞曲的擴充與發展。雖然在音調上它們相去殊遠,但在氣質上卻同是一曲歡呼春到多瑙河的熱情贊歌。一個短小的引子之后,管弦樂隊輕輕地奏出婉轉多姿的音調,在漸次的暗漲的力度中,高聲呼喚出:"春天來了,多么美好"!
《藍色的多瑙河》的尾聲,結構龐大,音響豐富,幾乎包容了樂曲中的所有的圓舞曲的主題。但是,在演奏的次序,主題的選擇以及使用的樂器上,仍有多彩的變化。尾聲中現了第三、第四和第一首圓舞曲,然后,響起序奏中多瑙河水波蕩漾的美妙回聲。在清澄的色彩中,長笛顫動跳躍的鳥語,讓人們沉浸到田園詩境之中。忽然,一陣急風驟般的音流洶涌而至。全曲在火熱的狂歡高潮中結束。這段尾聲,顯示出施特勞斯的高超的管弦樂寫作技巧。當作品受到冷遇時,作曲家自信地說,他不對這首作品抑有奢望,但尾聲還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