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麗的世界音樂教案
課題
《絢麗的世界音樂》
課型
鑒賞課
教育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1、初步認識學習世界多元音樂文化的意義,樂意感受和體驗不同國家的歌唱形式和器樂演奏形式,并主動進行相關學習與探究活動,能記住約德爾山歌、恰克合唱和甘美蘭音樂、雅樂等形式名稱與基本特征。
2、了解這些音樂產生的歷史文化北京、社會藝術價值。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世界多元音樂文化的意義。
難點:能感受體驗不同國家的歌唱與器樂形式,記住名稱與特征。
教學策略及創造性教學設計(含擬使用多媒體計劃)
采用聆聽、感受、體驗、世界各國的歌唱、器樂形式,引導學生記住不同歌唱形式與器樂形式的名稱特征,并進行學習與探究活動。
課后反思體會
由于課程安排較緊,歌唱與器樂篇合二為一,從聲樂與器樂鑒賞,到對比鑒賞、感受世界音樂的魅力,學生興趣很大。
教學內容、過程安排(包括德育滲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學法指導等)
分析、評價
歌唱篇:歌唱是人類最直接、最自然地表達情感的方式,即便跨越了國界,人們同樣能在歌聲中找到知音,獲得共鳴。
一、聆聽與鑒賞:
1、瑞士約德爾山歌
山歌特點:約德爾是瑞士傳統音樂中最具有特色的一種山歌唱法。它源于瑞士阿爾卑斯山區牧民呼喚羊群、牛群的喊叫聲,用歌唱向對面山上或山谷中的朋友、情人來傳達各種信息。約德爾唱法技巧高超,真假聲、高低音、胸聲、頭聲不斷交替,起承轉合。
欣賞曲目:歌曲的節奏歡快靈活,歌詞簡單,音域寬廣,音程跳動頻繁,跨度極大,旋律富于裝飾性。
步驟:①啟發學生聆聽時找出歌曲與眾不同的地方。
②帶動學生唱出襯詞的聯系,體驗音樂風格。
2、印尼恰克合唱:
恰克合唱是世界上最特殊的聲樂形式之一,即用人聲來打節奏,流行一中武術的表演儀式。
步驟:①引導學生聆聽音樂,并找出特點;
②分段進行節奏練習;
③分聲部學唱恰克合唱;
3、保加利亞女聲重唱:
保加利亞女聲重唱的聲樂藝術是一種不得外傳的“秘密”。它采用自然、直接、開放的唱法,在多聲部的重唱中常出現不協和的音程,其獨具韻味的民族特點,成為近年來世界聲樂舞臺的耀眼明星。
步驟:①在聆聽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關注音色,散板的速度,裝飾音以及表演的形式;
②引導學生了解這種歌唱形式的主要特點;
器樂篇:
一、印尼甘美蘭音樂:
甘美蘭音樂是印尼音樂歷史中最悠久、最有特點并在世界上影響最大的一中音樂形式。甘美蘭,即“打擊樂隊”的意思,其樂器包括銅片琴、鋼片琴或竹片琴,以及竹笛、鼓和其他樂器。
甘美蘭音樂大多采用有半音的音階。
步驟:①聆聽欣賞,引導學生關注觀察音樂的特點;
②體驗其演奏特色,及不同樂器的音色等;
二、日本雅樂:
雅樂是日本的宮廷樂舞,最早由唐朝經過朝鮮傳到日本,是目前存在的最古老、歷史最長久的日本音樂。樂器有:琵琶、箏、太鼓等。
步驟:引導學生聆聽音樂,識別雅樂的主奏樂器和其他伴奏樂器,并能說出名稱;
三、墨西哥馬里阿契音樂:
馬里阿契音樂是墨西哥節日、活動和娛樂場所中重要的歌曲音樂形式,這種熱情奔放的音樂,大多歌頌祖國、家鄉和愛情。
步驟:①聆聽音樂,引導學生在欣賞中觀察馬里阿契樂隊使用的樂器以及演出形式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