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酸和堿的鑒別》教后反思
《常見酸和堿的鑒別》一節課經過我校化學備課組的集體努力,于4月29日上午第二節課在化學實驗室順利進行,回顧執教過程,有感想、有體會,但更多的是收獲,這既是自己反思的結果也是同伴互助的結果,更是專家引領的結果。在這節課中首先是教師的教學目的得到實現:本節課是想通過酸堿的鑒別引路,復習常見酸堿的性質,教學中這一教學目的得到很好體現。其次是課堂上教師打破常規,改變知識的呈現順序,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獲得酸堿的初步知識,然后通過教師的歸納總結,將無序的知識上升為有序知識塊,這一做法得到與會專家和同仁的認同,這樣就改變了過去單純灌輸知識的復習方式,事實證明這樣的復習學生的興趣高是有效的復習方式。其三是課堂上教師轉變了觀念,不再一味的追求學生全面系統的掌握化學知識了,而是強調每一個學生都有所收獲,這一點很重要,畢竟我們培養的不是化學專業人才。其四是課堂上注重了方法引領,強調過程參與和體驗,三維教學目標體現充分。其五是注重課堂評價,經常給學生鼓勵,讓學生在一種融洽氛圍中體驗成功的歡樂。
當然這節課也有值得商酌的地方如:1、最后一個環節,學生反思小結時,感覺時間有一點緊張,還可以詳細一點。問學生“有沒有還需要探究的問題”時,問題本身不宜再在課堂進行探究,宜延伸至課外探究。2、教學標高是否有的知識要求過高了,如:用硝酸銀鑒別酸和堿的知識要求就較高。3、感覺學生在“還有沒有需要探究的問題”上無話可說,這是我們平時訓練不夠的表現,應加強學生思想表達的訓練,全面提升學生能力。4、實驗過程中用試管不好,改用點滴板應該更好一點。5、整個教學突出了過程和體驗,但化學方程式的落實做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