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物質的符號》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比較抽象,同時在學習中要記憶的內容較多,盡管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不錯,但從作業看來,學生掌握得并不理想。1、還需讓學生深入了解物質的組成,哪些物質由分子構成,哪些物質是直接原子構成的,哪些是離子構成的,哪些是單質哪些是化合物。
2、加強元素符號的記憶和元素化合價的記憶。
3、強化離子符號的書寫和化合價書寫的區別。
4、指導根據化合價書寫化學式。還需指出特例。
《表示物質的符號》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比較抽象,同時在學習中要記憶的內容較多,盡管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不錯,但從作業看來,學生掌握得并不理想。在前幾節的學習中,學生一步步地補引入了微觀世界,已經初步建立起對具體粒子的認識,但在同位素的學習中,出現了和元素概念的混淆。元素的概念比較抽象,在本節內容中還要進一步加深理解,我想,如果從分析具體的物質組成出發,使學生知...
本節課我首先提出問題:分子和原子用什么方法來表示?然后由問題引出建立模型的思想,(我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講,符號也是一種模型)在教學中,我運用教學媒體向學生展示各種符號,讓學生積極舉例、設計制作標志符號來豐富體驗。...
即將期末考試,各學科都在進行緊張的復習,多數情況下教師講學生練,學生練教師講的情景又浮現在我們眼前,教師講解時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學生練習時隨心所欲等收效不大的結果令教師焦急。...
一、精心創設求知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以全球矚目的全球三大環境問題之一“酸雨”為切入口,播放一段有關酸雨的錄像,使學生感到親切又渴望,親切的是日常生活所能碰到的問題,渴望了解酸雨是如何形成的。...
氧原子構成。 ⑥每個氧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的。 ⑦每個氫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構成的。 ⑧反應物是水,生成物是氫氣和氧氣,反應需要的條件是通電。 ⑨2分子水在通電條件下反應生成2分子氫氣和1分子氧氣。...
2005—2006學年度,我擔任高三化學教學工作。我所教的兩個班一個是A班,一個是B班。在教學上要注意這兩個班的差別,這一年的教學中有以下一些體會: 一、高三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握好時間,即合理安排復習進度。...
2006年高考已落下帷幕,面對學生取得的成績既有歡喜也帶有點滴的遺憾。 成功之處:1。首次擔當高三的化學教學,我通過聽市、區的高三研討會、交流會把握好高考試題的特點和趨勢。...
1、理解記憶法。記憶有機械記憶和理解記憶之分。理解記憶是建立在對事物內在規律理解的基礎上的記憶,其效果遠遠超過死記硬背的機械記憶。 2、有意記憶法。記憶可分為有意記憶和無意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