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智取生辰綱》教案(通用16篇)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智取生辰綱》教案 篇1
課前預習務:
1.借助課文注解或工具書理解文中較生僻詞語的意思,如:綱、權且、趲行、端的、舒頭探腦、尷尬、去處、兀自、口淺、卻才、計較等。
2.復印《水滸傳》第12~18回故事情節給學生自讀,了解與課文相關的故事內容。
3.預習思考題:
(1)課文直接寫熱的有二十處之多,間接寫熱的也不下十處,為什么要這樣寫?
(2)晁蓋、吳用等人劫取生辰綱用智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3)楊志最終失陷生辰綱,從而貽誤終身,是否在他身上確實無智可言呢?
(4)如楊志并非無智,那么試分析他失敗的關鍵癥結在哪里?
(5)你覺得楊志是一個怎樣的人?試概括一下他的思想性格特點。
(6)如文中題目,能否改為劫取生辰綱?試圖從作者的寫作意圖去分析。
4.在閱讀中注意標示出自己的疑問。
教學目的:
一.了解《水滸傳》-書的主題,成就等。
二.理清課文故事情節。
三.圍繞題目中的智字,分析討論雙方是怎樣斗智斗謀的?(難點)
四.概括楊志的思想性格特點。
五.解疑釋惑。
教學方法:以學為主,以讀為本,讀、思、議、問、寫相結合,以學促教,教學相長。
教具:投影儀。
教學課時一節課
教學過程
一、導語(1分鐘)
大家知道劉歡唱的《好漢歌》,哪一部電視劇的主題曲?(學生:《水滸傳》)對,就展現了108梁山好漢風風火火闖九州的電視劇《水滸傳》的主題曲。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節選《水滸傳》第十六回中的《智取生辰綱》。
二、了解《水滸傳》的主題、成就等。(4分鐘)
用投影儀顯示以下內容
作者與《水滸傳》簡介
施耐庵生平事跡不詳,一般認為是元末明初人。
《水滸傳》是明代長篇小說,中國古代小說: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我國文學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全過程的長篇小說,并非一人一時之作,而是在民間口頭傳說、藝人講說演唱的基礎上,由文人加工編撰而成。全書前半部分寫官逼民反,好漢林沖、魯智深等一個個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領導了幾場反土豪、打官軍的戰爭;后半部分寫宋江被招安、攻遼、打方臘,最后以悲劇結局。它反映農民起義發生發展的規律。
起義英雄的行動,是由小到大,由個人反抗到集體行動,由無組織到有組織,最后匯成一股浩浩蕩蕩的起義大軍。作者對起義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熱情的謳歌,特別是對一些出身下層社會的英雄,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他們受剝削壓迫最深重,反抗性也,為了正義事業,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這些朝廷的叛逆,所謂不赦的罪人,個個可敬可愛,光輝動人。
對封建階級的黑暗勢力則盡情揭露,從最基層的鄭屠、西門慶等,到上層的梁中書、高廉之流,以及他們的靠山蔡京、高俅,將他們寫得丑惡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鮮明的對比。本書結構嚴整,以官逼民、替天行道為主線,每一個故事如林沖上山、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綱等章回,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語言以口語為基礎,明快、洗練、準確、生動。敘事繪聲繪色,極為傳神。
《水滸傳》有多種版本,現存有明代100回本和120回本,還有清代金圣嘆評點的70回本。
《水滸傳》是我國秀的英雄傳奇小說。英雄傳奇與歷史演義以描寫歷史事件的演變為主,重在敘事,以事件為中心,因事以寫人;而英雄傳奇則是以描寫歷史人物為重點,以人物為中心,因人而運事,它比歷史演義小說有更多虛構,富有傳奇色彩,可以寫某一歷史時期的一個人,也可以寫幾個人或一群人。
由于《水滸傳》的卓越成就,文人競相學習、仿效,形成了明中時以后英雄傳奇小說的創作繁榮,出現了說唐系統、楊家將系統、說岳系統等不同系列的作品;除此之外,對其他題材的白話小說如《金瓶梅》,也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同《三國演義》一樣,《水滸傳》也是群眾創作與作家創作相結合的產物。
三、由題啟思.(5分鐘)
用投影儀顯示以下問題
1、請同學們想想這生辰綱按理應該說屬誰的?
A、楊志 B、吳用等七人 C、梁中書 D、蔡京
2、能否運用生辰綱一詞,并聯系上A、B、C、D中的人物,用簡潔的語言造出一句能夠概括出本文的主要故事情節的話來。
答:
(此題旨在檢查學生對課文預習的整體把握情況,并有意訓練學生對全文的概括能力與表達能力。)
小結:(略)
四.理清課文的敘事線索。(6分鐘)
1.接著,大家講講課文在敘事上具有什么特點?
用投影儀顯示全文線索圖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雙線結構:
2.結合練習一思考:作品是怎樣處理這兩條線索的?這樣處理有什么效果?
〈通過以上問題的討論、講解,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情節結構的理解〉
小結:(略)
五.討論預習思考題。(13分鐘)
用投影儀逐題顯示,逐題討論。
(1)課文直接寫熱的有二十處之多,間接寫熱的也不下十處,為什么要這樣寫?
(2)晁蓋、吳用等人劫取生辰綱用智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3)楊志最終失陷生辰綱,從而貽誤終身,是否在他身上確實無智可言呢?
(4)如楊志并非無智,那么試分析他失敗的關鍵癥結在哪里?
(5)你覺得楊志是一個怎樣的人?試概括一下他的思想性格特點。
(6)如文中題目,能否改為劫取生辰綱?試圖從作者的寫作意圖去分析。
(這個單元的重點是鑒賞小說的人物形象和小說語言,亦是本課學習的重點、難點。而要具體落實這個學習的重難點,可以通過討論、分析、解決以上問題來實現,因為這些問題都緊緊圍繞人物形象、情節構思、作品語言等方面去設計的,真正幫助學生對作品更深層次的理解。)
小結:(略)
六.學生自由思考與提問。(10~12分鐘)
學生問題選錄
1.文中的老都管姓什么?他是梁中書的什么人?
2.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這首詩在此有沒有特別的社會意義?或者有什么作用?
3.……一個客人把錢還時,一個客人便去揭桶蓋,兜了一瓢酒,拿上便吃。那漢去奪時,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漢趕將去。只見這邊一個客人從松林里走將出來,手里拿一個瓢,……請問這里的幾個客人是否同指一人呢?
4.酒一般是用來驅寒保暖的,怎么可以用來解渴呢?而且在文中寫明是白酒(見P93頁第一行),看來不會是假冒偽劣商品吧?(這個問題提得很令人感到意外,獨到而有深度,說明學生的思維相當活躍。)
5.為何要到最后一段才把這八人的姓名交待出來,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
(這環節旨在改變學生長期來處于被問的學習狀態,實行教學民主,促使學生養成積極思考、主動善問、勇于探索的品質,更好地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回答:(略)
七.課外練筆。(2分鐘)
大家試想:假若吳用、晁蓋等八人在黃泥岡直接用力取的辦法,能否奪得生辰綱?請大家大膽展開想象,在寫作中重點突出力取的場面描寫。比一比,看看哪位同學寫的小說最精彩。
(通過設計這道題引導學生由課內學習走向課外創新,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興趣。)
八.小結。(1分鐘)
今天只是學習了《水滸傳》中的一個精彩片段,其實,還有許多精彩的地方需要大家利用課余時間去仔細鑒賞。下課!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智取生辰綱》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簡介作者及《水滸傳》。
2、理清課文思路,明確線索及人物關系。
3、具體分析“智押”及“智取”。
【教學設計】:
一、復習舊知:
聽寫15、16課詞語(部分詞語要注音,其中“味同嚼蠟、狂妄自大、因小失大、開卷有益”要求學生造句)。
二、新課導入: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國》,勇不勇看《水滸》!币馑际钦f:三國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滸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們的計謀同樣讓人拍案叫絕。不信,我們就來學習《智取生辰綱》,領略一下梁山好漢的計謀。
三、介紹作者、作品及相關背景
1、本文是選自《水滸》71回本第16回。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展示課件(一)(71回本封面)
2、《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許多劇情是婦孺皆知的。大家已經看過原著的影視作品了。那么有哪位同學說說楊志的出身及“押運生辰綱”前的主要遭遇?
。钪境錾砻T,是楊家將的后代,武舉出身,官至制使。后押運花石綱,在黃河遭風浪而丟官,窮困賣刀時殺了潑皮牛二而被充軍。一心想光宗耀祖,封妻蔭子的楊志當然不甘心,后來得到大名府梁中書的賞識并受重用,派他押運生辰綱。)
◆展示多媒體課件(與楊志有關的影視畫面)
。ǘ钪臼莼ㄊV
。ㄈ钪練⑴6怀滠
(四)楊志比武受重用
(五)楊志押運生辰綱
四、整體感知課文,分析小說情節:
1、生辰綱是什么東西?
。樘珟煵叹┳鄱M獻的大批財物,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是被搜刮來的不義之財。)
2、生辰綱是誰取的?又是從誰的手里取走的?用怎樣的方式取走的?
(晁蓋、吳用等八條好漢;楊志;智取。)
3、小說以“生辰綱”的爭奪為中心事件,采用了雙線結構,明線是什么?暗線是什么?
(◆展示課件六:
明線--楊志押運生辰綱;暗線--晁吳智取生辰綱)
4、請大家跳讀課文,篩選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動為歸納點,分別用簡要的語言概括出明、暗兩條線索的故事情節。
◆展示課件七(情節與線索):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一枝是楊志押送生辰綱,這是明線:上路--中計--失綱
一枝是好漢智取生辰綱,這是暗線:定計--施計--劫綱
5、明、暗雙線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交接在一起?
。鲁跛恼纾稽S泥岡松樹林)
五、抓住課文重點,分析文中之“智”:
1、晁、吳之“智”
(1)六月初四正午,在黃泥岡的松樹林中,押綱的楊志和劫綱的晁蓋等人碰上了,他們是不是偶然的不期而遇呢?
(不是,是吳用精心安排設下圈套,等楊志來鉆)
(2)為什么吳用安排這樣的時間和地點來取生辰綱呢?
、贂r間:六月初四正午,天氣有何特征?
。ㄊ盅谉幔瑹岵豢僧,為松樹林休息和白勝賣酒作好準備,從中可以看出,這個時間是吳用精心挑選的,可說是智用天時;
②地點:為什么選黃泥岡、松樹林為劫綱的地點?
。ㄉ綄捎脕硌谧o,松樹林既可以誘敵休息又可以模糊敵人的視線,使他們看不清松林內的真實情況。為下文吳用取藥,下藥作好了準備。從中可以看出,這個地點也是精心挑選的,可以說是智用地利。
。3)在“天時、地利”起作用后,晁蓋等又是如何發揮“人和”優勢,通力合作,用計謀“智取生辰綱”的呢?
①晁蓋他們是以什么身份出現在楊志面前的?扮作客商有何用意?
。ò缈蜕蹋住對方,初步消除楊志的疑心)
、跅钪臼抢辖,為什么他連下蒙汗藥這種勾當也防不住,著了道兒?
。松w等人的戲演得好。佯爭酒,引誘對方,半瓢酒消盡了楊志的疑心。
、圻@蒙汗藥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地下到酒里去的?
(巧下藥,麻倒對方,半瓢酒放倒青面獸)
◆展示課件八(板書設計)
晁、吳之“智”
智用天時--六月初四正午
智用地利--黃泥岡松樹林
一穩-扮客商,穩住對方(初消)
智用人和二誘-佯爭酒,引誘對方(消盡)眾人巧演雙簧
三麻-巧下藥,麻倒對方(放倒)
2、楊志之“智”
為了押運成功,楊志也殫精竭慮,絞盡腦汁,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楊志的計謀?(1)他為什么不多帶兵?
。榱搜谌硕,這叫“智藏行蹤”)
(2)離京五七日后楊志對時間作了怎樣的調整?為什么要調整?
(五更→日中,辰牌→申時,這說明他小心謹慎,這叫“智變行辰”。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襲,而正午炎熱,恐怕連強盜也不愿出來活動。)
。3)楊志一行人為什么放著寬平的官道不走,凈找些偏僻崎嶇的小徑自討苦吃?
。ㄟ@叫“智選路徑”。這樣難走的路徑,恐怕連歹人也不愿走。)
。4)從“智藏行蹤、智變行辰、智選路徑”,可以看出楊志的用心良苦,為了保證生辰綱安全,甚是煞費苦心。請同學們再在課文中找找,為了確保生辰綱的安全,楊志還有哪些舉措?
、俦期s:怕路長夢多,不惜打罵軍士,斥責虞侯,得罪老都管;
、跍p少中途休息:擔心軍士懈;
、蹖彶鞐椮湥褐斏鳎嘁;
④對賣酒漢子高度警惕;
、莺染茣r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這說明楊志是個精明、謹慎、多智之人。
◆展示課件九(板書設計)
楊志之“智”
智藏行蹤--精明
智變行辰--謹慎
智選路徑--多智
3、綜合比較:
為什么一個如此精明、謹慎、多智的楊志押送生辰綱仍不免失敗的命運呢?楊志到現在仍然想不明白,請同學們替他總結一下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1)沒有處理好內部關系
◆展示課件十(板書設計)
軍健--罵、打--怨悵
楊志虞侯--嗔--搬口無不怨悵
老都管--煩--惱他
(軍士、虞侯、老都管,無不怨恨。楊志把生辰綱看成是自己東山再起的賭注,為確保其安全不惜采用任何方法,這種急功近利導致他欠理智,失人和。攘外必先安內。堡壘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楊志一行人內部矛盾重重,這就為失敗埋下了隱患。)
(2)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智多星吳用計謀比青面獸楊志的計謀要高明。楊志棋差一招。楊志之智,更加襯托出吳用之智的高明?梢哉f是“楊志輸智,吳用有用”。
◆展示課件十一(板書設計)
楊志失敗的外因:急功近利欠理智與人不和
楊志失敗的內因:天外有天棋差一招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1、同學們,楊志和吳用的斗智讓我想起了《三十六計秘本兵法》!侗ā吩疲骸坝帽鐚O子,策謀三十六。六六三十六,數中有術,術中有數。陰陽變理,機在其中”。三十六計有:
◆展示課件十二:
。ㄒ唬﹦賾鹩嫞
1、瞞天過海2、圍魏救趙3、借刀殺人
4、以逸待勞5、趁火打劫6、聲東擊西
。ǘ⿺硲鹩嫞
1、無中生有2、暗渡陳倉3、隔岸觀火
4、笑里藏刀5、李代桃僵6、順手牽羊
。ㄈ┕鹩嫞
1、打草驚蛇2、借尸還魂3、調虎離山
4、欲擒故縱5、拋磚引玉6、擒賊擒王
。ㄋ模┗鞈鹩嫞
1、釜底抽薪2、混水摸魚3、金蟬脫殼
4、關門捉賊5、遠交近攻6、假道伐虢
(五)并戰計:
1、偷梁換柱2、指桑罵槐3、假癡不癲
4、上屋抽梯5、樹上開花6、反客為主
。⿺鹩嫞
1、美人計2、空城計3、離間計
4、苦肉計5、連環計6、走為上
請同學們課上相互討論一下,本文運用了三十六計中的那幾計?
▲展示課件十三:
瞞天過海--偽裝客商暗渡陳倉--走小路
以逸待勞--林中休息聲東擊西--吳用下藥
混水摸魚--偷酒拋磚引玉--送棗
欲擒故縱--不肯賣酒走為上策--劫走生辰綱
釜底抽薪--楊志斷了升官夢
2、課后完成小論文《我看〈智取生辰綱中〉的三十六計》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智取生辰綱》教案 篇3
[導學新概念]
《水滸傳》作為在話本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小說,尤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在刻畫人物時細致入微的筆法,矛盾沖突也成為人物展現個性特征的重要環節。《智取生辰綱》中既有個體形象,又有英雄群像,仔細咀嚼,這些人物便如浮雕般凸現于紙上,使人感到親切、自然。
教學中可引導學生從文題或有關情節尋找突破口,深入體味人物的特征和命運,從而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
[資料顯示屏]
《水滸傳》是我國秀的英雄傳奇小說。英雄傳奇與歷史演義都屬于歷史題材的小說,只是歷史演義以描寫歷史事件的演變為主,重在敘事,以事件為中心,因事以寫人;而英雄傳奇則是以描寫歷史人物為重點,以人物為中心,因人而運事,它比歷史演義小說有更多虛構,富有傳奇色彩,可以寫某一歷史時期的一個人,也可以寫幾個人或一群人。
由于《水滸傳》的卓越成就,文人競相學習、仿效,形成了明中葉以后英雄傳奇小說的創作繁榮,出現了說唐系統、楊家將系統、說岳系統等不同系列的作品;除此之外,對其他題材的白話小說如《金瓶梅》,也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同《三國演義》一樣,《水滸傳》也是群眾創作與作家創作相結合的產物。
(摘自《水滸傳》前言)
設計A
1.思路:抓住題目《智取生辰綱》中的智字,由此做深入挖掘。取者無疑用了智,而失陷生辰綱者就愚鈍到極點了嗎?引導學生從問題的兩個不同方面(或矛盾的雙方)進行深入、細致的思考。
2.導語設計:我們周圍許多同黨都比較喜歡收集印有《水滸》中梁山一百單八好漢圖像的精美畫片,收集較全者往往引以為豪。我想,大家欣賞的不僅是畫片,更主要的是佩服這些好漢的英雄豪氣。梁山好漢們殊途同歸,但他們各自的出身、地位、命運、投奔梁山的動機卻不盡相同。他們當中不乏武藝高強、具有一定教養的軍官,青面獸楊志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今天我們就來閱讀、學習楊志命運轉折的關鍵一節。
3.教學過程:
第一步:導人新課(見導語設計)。
第二步:介紹與(水滸傳》有關的文學常識及與楊志故事相關的十二、十三回故事梗概,為學生將課文(第十六回)的內容與前面的故事內容很快銜接掃清障礙。
第三步:解釋課文中較生僻詞語的意義(解釋略)。綱、權且、趲行、端的、舒頭探腦、尷尬、去處、兀自、口淺、卻才、計較
第四步:在學生通讀全文、細讀全文之后,設計三個關鍵問題,讓學生充分思考,展開討論。
思考題1:晁蓋、吳用等人劫取生辰綱用智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思考題2:楊志最終失陷生辰綱從而貽誤終身,是否在他身上確實無“智”可言呢?
思考題3:如楊志并非無智,那么試分析他失敗的關鍵癥結在哪里?
以上三題實際上涉及了主要矛盾的雙方(晁蓋等人與楊志),次要矛盾的雙方(楊志與軍健、老都管、虞侯),故事的主要情節,環境描寫的作用等諸多方面。學生如能做出較為貼切的回答,將會有助于對小說內涵的理解。
討論后明確:
1.晁蓋;吳用等人劫取生辰綱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們使用的智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智用天時。楊志押送生辰綱正趕上酷熱的季節,此時正是五月半天氣,過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氣未及晌午,一輪紅日當天,沒半點云彩,其實十分大熱眾軍人看那天時,四下里無半點云彩,其實那熱不可當。在短短幾行文字中便出現兩次熱,天氣的特征已得到極其鮮明的表現。所以軍漢們一見到迎面的土岡子,便都去松樹下睡倒了。暑熱加上一路疲憊使楊志的隨從幾乎沒有還擊之力。
而晁蓋、吳用等人卻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勞,可以說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二智用地利。晁蓋等人選擇了山岡和樹林作為劫取生辰綱的地點,自然有其中原因。黃泥岡可以作為掩護,松林既可引誘急欲避暑歇息的楊志一行人進入,又可模糊敵人的視線,使他們看不清松林內的真切情況。小說中只見松林里影著一個人一句中的影著足以說明問題。
這前兩智充分說明晁蓋、吳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調查研究了楊志一行人的行進時間、速度和路線。他們斷定在近正午時分,楊志一行人將抵達黃泥岡,而且軍漢們將急于進人松林避暑歇息。晁蓋、臭用等人為楊志一行人畫好了他們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將進入的伏擊圈。
三智用矛盾。同樣通過仔細的觀察和分析,晁蓋等人發現了楊志一行人內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這一矛盾。楊志擔心生辰綱出事,推遲每天動身時間,讓軍漢們擔著百余斤擔子在烈日下行走,還時常用藤條鞭打他們,唯恐在休息時會發生意外,軍漢們早已怒忿在胸。
虞侯、老都管同樣對楊志有強烈不滿,楊志一行內部矛盾已達激化。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無人再去理會楊志的打罵。矛盾致使內部分裂,給了晁蓋等人可乘之機。此智更能說明晁蓋等入運用一二兩智的高明、得當,此智亦與前兩智密切相關。
四智用計謀。前面所有智的最終實現靠的就是半瓢酒。在雙方眾目睽睽之下,晁蓋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楊志、眾人得的是藥酒,劉唐與白勝的表演天衣無縫,不能不說是吳用的計謀用到了家。楊志等人在倒也聲中眼睜睜地看著生辰綱被劫持而去就是動彈不得。
2.楊志并非無智。從以下幾方面可以看出楊志是個十分精細、警覺且有智謀的押解官。
(1)楊志在人家漸少之后,推遲每天動身時間且提前休息(由原來的五更起身日中歇息改為辰牌起身申時便歇)。他寧可逼迫軍漢冒酷熱前行而落得怨聲載道,也要保全生辰綱,無非是怕有人晨光或暮色中偷襲。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動。
(2)即使在光天化日下,楊志也盡量減少中途休息,唯恐軍漢們心生懶怠,一旦有情況難以應敵。
(3)楊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表明他選擇了連強盜也不愿行走的艱難路徑,以此來保護生辰綱。
(4)楊志在黃泥岡提醒軍漢們此地險要,發現劉唐頓生疑心,唯恐白勝酒中有蒙汗藥……
以上諸多方面表現楊志用心、用智良苦,實非常人可比。
3.楊志既不乏智,那么他的智最終輸給晁蓋等人的智的原因何在呢?這一關鍵癥結就在楊志內部分化,而晁蓋內部團結一心。老都管斥責楊志的一番話,順應了軍漢、虞侯的心愿,而使楊志最終妥協,同意軍漢們買酒、喝酒,自己也身受其害。
由此可見,楊志的“智敗于晁蓋、吳用的智下,有諸多的外在因素。
總之,通過智的決斗,我們既清楚地看到了不同類型的矛盾,又較準確地把握了個體形象和英雄群像的特征。
設計B
1.思路:以對小說中主要人物楊志的分析為主線,以對老都管分析為副線,看梁世杰對楊志命運的決定作用,從而深入理解小說的內涵。
2.導語設計(同設計A)
3.教學步驟: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同設計A)。
第四步:設置歸納總結性題目。提供材料,由學生歸納總結,最后得出結論。
第一組材料:
(1)楊志改變行程時間:
原:五更一日中
現:辰牌一申時
(2)那十一廂禁軍,擔子又重,無一個稍輕;天氣熱了,行不得,見著林子便去歇息。楊志趕著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輕則痛罵,重則藤條鞭打,逼趕要行。
(3)一路上趕打著,不許投涼處歇……老都管聽了,也不著意,心內自惱他。
第二組材料:
(1)楊志道:這里正是強人出沒的去處……誰敢在這里停腳!
(2)楊志喝道:你等是甚么人?楊志又問道:你等莫不是歹人?
(3)眾軍欲買酒吃,楊志調過樸刀桿便打……
(4)楊志尋思道:俺在遠處望著……胡亂容他們買碗吃罷。
問題:以上兩組材料能表明楊志怎樣的心理狀態?
明確:第一組材料表明楊志在押運生辰綱途中時時小心,不敢怠慢。第二組材料表明楊志抵達黃泥岡后,對地形、對人、對事件的高度警覺。
總結:無論是時時小心還是高度警覺,都表明楊志一種急功近利的心理。他太在乎此行的成功了,他太想出色地完成押解生辰綱這個任務了。因為他急于靠功而獲賞,改變自己現在的罪犯身份,從而穩步上升,落個封妻蔭子。楊志急于抓住這個契機,實現自己命運的轉折,仍舊保持將門之后幾世忠臣的美好聲譽。為了實現這個夢想,楊志把賭注重重押在了護送生辰綱這一行上,所以他不惜使用任何方法,只求生辰綱別出事。
第五步:從老都管之口,看梁世杰對楊志的用。
老都管雖不是小說中的主要人物,但他的作用舉足輕重,至關重要。由以下幾方面可見其身份:
(1)老都管道:我自坐了走,你自去趕他眾人先走。(楊志無可奈何)
(2)老都管喝道:楊提轄,且住!……不是我口淺,量你是個遭死的軍人,相公可憐,抬舉你做個提轄……只顧把他們打,是何看待!(楊志只能辯解)
(3)老都管道:四川、兩廣,也曾去來,不曾見你這般賣弄!(語氣十分強烈):
(4)老都管竟來對楊志道:那販棗客人已買了他一桶吃……岡子上端的沒處討水吃。(楊志只能依從)
明確: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以下幾點:
、倮隙脊苌矸莶煌话悖橇菏澜艿挠H信。
②梁世杰派老都管隨行,相當于督押,是對楊志的監督。
、劾隙脊苎哉Z中充滿對楊志的渺視,足見梁世杰對楊志的態度。
總結:老都管是梁世杰的代言人。梁世杰對楊志信任不足,懷疑有余,他用的是楊志的藝,而非楊志的人。楊志的悲劇也正在于此。楊志在失意得志之后,最終等到的是幻滅。梁世杰對他的用,決定了他的賊寇命運。總之,力圖通過此設計來理解以梁世杰為代表的封建統治階級與農民起義英雄間的矛盾,理解小說的深刻內涵。
設計C、
1.思路:在執行設計.A或B的前提下,為理解、體會小說人物形象的刻畫技巧和《水滸傳》結構有機結合又獨立成篇的特色,附加閱讀茅盾先生的文章《談水滸的人物和結構》,以助閱讀、理解功效。
2.導語設計、教學步驟同前。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智取生辰綱》教案 篇4
《智取生辰綱》(下稱《智取》)故事情節波瀾迭起扣人心弦,人物刻畫細膩入微形象生動,環境描寫逼真簡練恰到好處?蓮囊陨先齻方面,引導學生對《智取》進行藝術欣賞。
一、自讀:了解楊志故事及《智取》在《水滸傳》中的地位。
課前瀏覽《水滸傳》第12回至第17回,了解楊志?事跡和楊志性格。楊志事跡(學生概述):①原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綱丟官;②淪落東京,因盤纏使盡賣祖傳寶刀,無奈殺潑皮牛二,流配東京大名府充軍;(以上第12回)③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楊志,安排比武,楊志斗武出色,被梁中書提拔做管軍提轄使;(第13回)④受梁中書重托,押運生辰綱,在黃泥岡失陷;(第16回)⑤走投無路,落草二龍山寶珠寺。(第17回)
楊志性格(教師歸納):"失意、得志、幻滅"(茅盾語)是楊志性格發展的三部曲。失陷生辰綱是楊志命運的轉折點。楊志最終走上了反抗官府的道路。
《智取》是以晁蓋、吳用為核心的好漢群體第一次向貪官"出手",與"官家"沖突,是大規模農民起義的前奏。
二、改寫:熟悉課文,把握故事線索和主要情節。
要求:①以晁蓋一行"智取"為主線,將末段補敘內容插入敘述之中。②在規定時(六月初四)空(黃泥岡)范圍內敘述故事。③500字左右。(投影示例)
六月初四,未及晌午,紅日當天,十分大熱。晁蓋吳用一行七人潛伏在黃泥岡松林里歇涼。"來也!來也!"眼尖的,早見十五人沿著一條僻路,慢慢走上岡來。內中一個,頭戴涼笠,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記,手持藤條揮舞。眾人知道,此人便是江湖上人稱"青面獸"的楊志。(開端)
十五人上得岡來。晁蓋一行隱身松林,聽得松林那邊一場爭說:原來楊志不準在岡上停留,眾軍士公然抗命。爭得不可開交之際,吳用吩咐一人去林邊舒頭棵腦價望,卻故意讓楊志瞧見。楊志果然拿了樸刀,趕入松林。七人指著地上排開的七輛江州車兒,稱是濠州販棗商客。楊志去疑,同意眾軍士在岡上暫息。(發展)
這時,白勝挑著一擔酒,唱著山歌走向高岡。天熱難當,眾軍士要買酒止渴。見楊志制止軍士買酒,晁蓋一行掏出五貫錢,頃刻喝光一桶。劉唐從另一桶兜了一瓢,拿上便吃。白勝趕上制止,追入松林。吳用趁機去松林里取藥抖在瓢中,便去桶中兜酒。卻被回頭的白勝劈手奪過,傾在桶里--此時,蒙汗藥已當著楊志之面不知不覺下于酒中。楊志見剩下一桶酒已被吃過,料酒中無藥,同意眾軍士買酒。楊志自也吃了半瓢。(高潮)
白勝挑著空桶唱著山歌下岡。晁蓋、夾用一行指著楊志等十五人喊道:"倒也!倒也!"只見十五人一個個頭重腳輕,軟倒在地,動彈不得。晁蓋一行推出江州車兒,將十一擔金銀珠寶裝上車子,叫聲"聒噪",揚長而去。(結局)
三、比較:探究《智取》結構、人物、場面與改寫文字的不同。
1.懸念:讀完最后一段補敘文字,吳用妙計始真相大白。以楊志失陷生辰綱為主線敘寫,令讀者在閱讀緊張曲折的情節時,始終留有不解之謎。最后懸念解除,出乎意料之外,又本乎情理之中。
2.人物:小說充分展示出楊志這一人物在押、丟生辰綱中表現出的性格。作者從楊志對形勢的分析和采取的對策上,寫出其人之機警干練。表現在:①押運時間的選擇,"辰牌起身,申時便歇"。②深知黃泥岡乃"強人出沒之處",不許軍漢在此歇涼。③看到形跡可疑之人,"趕人松林",進行盤查。④軍漢們要買酒吃,堅持不允。像楊志這樣精明強干的人,卻一步步陷入吳用預設的圈套,用楊志之"智"來映襯晁蓋一行之"智",正是"水漲船高"之法。如此寫,也不至于貶低楊志英雄本色--盡管此時楊志還是梁中書的奴才。
3.場面:小說寫兩個場面,即押送場面和失陷場面。前者為后者作鋪墊。寫楊志與都管、虞候的矛盾,不但令晁蓋一行有機可趁,而且寫出楊志失敗之必然。
四、討論:欣賞《智取》情節設置環境描寫藝術。
題為"智取",根據課文內容,具體說明吳用之"智"表現在哪些地方。
制訂"軟取"策略。充分考慮時、地、人三個因素:天氣炎熱,押運者必有懈怠之處,利用"天時",以藥酒作武器;黃泥岡為必經之途,人煙稀少,易于動作,于此設伏,占有"地利";楊志為人精細武藝高強,"硬取"一時未必得手,得手未必順利脫身。實施"軟取"計劃。①喬裝歇涼黃泥岡販棗客,麻痹楊志一行。②白勝挑酒故意不賣,販棗人買下一桶,當面吃盡,顯示酒中無藥,迷惑楊志一行。③在另一桶饒酒,一人搶吃一瓢,另一人再來舀酒,巧下麻藥,蒙騙楊志一行。④白勝賭氣不賣,販棗人"好心"調解,提酒與眾軍漢吃,引誘楊志一行--以上計劃,皆吳用精心設計。精明如楊志,亦不能不入其彀中。
2.《智取》如何表現"天熱"?對"天熱"的描寫有何特點?
《智取》寫"天熱"二十余處,有的通過作者介紹直接寫,有的通過人物語言、動作間接寫。天熱方須歇涼,歇涼才會飲酒,飲酒終于中計。從某種意義上說,"天熱"是智取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楊志一行敗于"天熱",而晁蓋一行成于"天熱"。描寫特點:①渲染氣氛,增強實感。"紅日當天,沒半點云彩",挑夫如何不怨?②文不在多,妙在傳神。"那石頭熱了腳疼",一句七字,熱極之苦,描畫已盡。③烘托心理,形神畢現。"眾軍人看那天時……",天氣之炎熱難當,軍健之怨怒悵恨,俱從四字道出。④轉換場景,發展情節。"赤日炎炎似火燒",眾軍漢口渴難當,白勝所唱山歌恰好唱入眾軍漢之耳,另一場面展開,推動情節發展。
五、評點:品評《智取》人物描寫藝術。(示例。僅列三則)
1.老都管喝道:"楊提轄,且住,你聽我說……"(個性化語言)
評點:著一"楊"字,已見生分,"喝"住楊志,仗勢欺人。先尚能"耐他一耐",此時卻是"耐"不得了。此寫老于世故的謝都管對楊志咄咄相逼。
2."兩個客人去車子前取出兩個椰瓢來"、"一個客人從松林里走將出來,手里拿一個瓢"。(精彩的細節)
評點:"瓢"是"道具",布設文中,絕非閑筆。"瓢"有瓢的妙用,無瓢如何舀酒?舀酒,正為相機下藥。"椰瓢"多次出現,不是憑空布設,游離情節之外,而是草蛇灰線,伏脈千里,成為"軟取"的有機組成部分,令情節搖曳多姿。
3."只見這邊,便來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漢看見,搶來劈手奪住,便蓋了桶蓋,望桶里一傾,持瓢往地下一丟,口里說道……"(戲劇性動作)
評點:寫"智取"成功的核心一招--下藥,用了一系列動詞。吳用拿瓢舀酒,白勝奪瓢傾酒,藥已瞞天過海下于酒中。動作連貫緊湊,瞞過了楊志眼睛,也瞞過了讀者眼睛。到底如何中計,想楊志那廝上了梁山方可明白。
--備課資料--
1.官制執掌
中書--宋代的內閣侍讀。清梁章鉅(稱謂錄內閣各官古稱):"宋稱內閣侍讀為中書檢正。"
提轄--宋代州郡多設置提轄,或由守臣兼任,專管統轄軍隊,訓練教閱,督捕盜賊。《宋史·職官志七》:"崇寧中,復制提舉兵馬、提轄甲兵,皆守臣兼之。掌按練軍旅,督捕盜賊,以清境內。"
都管--總管,管家!端疂G傳》六十一回:"那一個為頭管家私的主管,姓李名固……教他管顧家間事務。五年之內,直抬舉他做了都管。"
虞候--唐代后期有都虞候,為軍中執法的長官,五代時都虞候為侍衛親軍的高級軍官。宋代沿置,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步軍司均置都虞候,位次于都指揮使和副都指揮使。此外又有將虞候、院虞候等低級武職。
〈〈漢語大詞典》縮印本第256、3698、6187、5084頁)
2.人物綽號
青面獸楊志--"那漢子頭戴一頂范陽氈笠……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記,腮邊微露些少赤須。"(十二回)
赤發鬼劉唐--"晁蓋把燈照那人臉時,鬢邊一搭朱砂記,上面生一片黑黃毛。"(十四回)
托塔天王晁蓋--"那時晁蓋得知了大怒,從溪里走將過去,把青石寶塔獨自奪了過來東溪邊放下。因此人皆稱他做托塔天王;"(十四回)
人云龍公孫勝--"因為學得一家道術,亦能呼風喚雨,駕霧騰云,江湖上都稱貧道做'入云龍'。"(十五回)
注:魯迅在《五論"文人相輕"--明術》一文中寫道:"梁山泊上一百另八條好漢都有諢名……著眼多在形體,如'花和尚魯智深'和'青面獸楊志',或者才能,如'浪里白條張順'和'鼓上蚤時遷'等……青面獸"是從形體而起的綽號,"托塔天王"是從才能而起的綽號。其余人物綽號由來,類此。
3.麻藥之謎
那婦人(孫二娘)那曾去切肉?只虛轉一遭,使出來拍手叫道:"倒也!倒也!"那兩個公人只見天旋地轉,噤丁口撲地便倒!宦牭眯Φ溃"著了!由你奸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腳水!"
(《水滸傳》第二十七回)
小說家嘗言:蒙汗藥人食之昏騰麻死,后復有藥解活,予則以為妄也。昨讀周蘋窗《癸辛雜志》云,回回國有藥名押不廬者,土人采之,每以少許磨酒飲人,則通身麻痹而死,至三日少以別藥投之即活,御院中亦儲之,以備不虞。又《齊東野語》亦載,蘋烏未同一草食之即死,三日后亦活也。又《桂虞衡志》載,曼陀羅花,盜采花為末,置人飲食中,即皆醉也。據是則蒙汗藥非妄。
(郎瑛《七修類稿》卷下,事物類)
注:明代郎瑛舉押不廬、草烏末、曼陀羅花三種具有麻醉性能的藥草,斷言蒙汗藥非小說家虛妄之談,可信。"押不廬"似不多見,"草烏末"麻醉后不能自行蘇醒。曼陀羅花,是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曼陀羅的花冠,即中醫所稱洋金花、風茄花?磥,孫二娘"洗腳水"中所放,便是曼陀羅之花冠粉末。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智取生辰綱》教案 篇5
[導學新概念]
《水滸傳》作為在話本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小說,尤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在刻畫人物時細致入微的筆法,矛盾沖突也成為人物展現個性特征的重要環節。《智取生辰綱》中既有個體形象,又有英雄群像,仔細咀嚼,這些人物便如浮雕般凸現于紙上,使人感到親切、自然。
教學中可引導學生從文題或有關情節尋找突破口,深入體味人物的特征和命運,從而理解作品的思想。
[資料顯示屏]
《水滸傳》是我國秀的英雄傳奇小說。英雄傳奇與歷史演義都屬于歷史題材的小說,只是歷史演義以描寫歷史事件的演變為主,重在敘事,以事件為中心,因事以寫人;而英雄傳奇則是以描寫歷史人物為重點,以人物為中心,因人而運事,它比歷史演義小說有更多虛構,富有傳奇色彩,可以寫某一歷史時期的一個人,也可以寫幾個人或一群人。
由于《水滸傳》的卓越成就,文人競相學習、仿效,形成了明中葉以后英雄傳奇小說的創作繁榮,出現了說唐系統、楊家將系統、說岳系統等不同系列的作品;除此之外,對其他題材的白話小說如《金瓶梅》,也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同《三國演義》一樣,《水滸傳》也是群眾創作與作家創作相結合的產物。
(摘自《水滸傳》前言)
設計A
1.思路:抓住題目《智取生辰綱》中的智字,由此做深入挖掘。取者無疑用了智,而失陷生辰綱者就愚鈍到極點了嗎?引導學生從問題的兩個不同方面(或矛盾的雙方)進行深入、細致的思考。
2.導語設計:我們周圍許多同黨都比較喜歡收集印有《水滸》中梁山一百單八好漢圖像的精美畫片,收集較全者往往引以為豪。我想,大家欣賞的不僅是畫片,更主要的是佩服這些好漢的英雄豪氣。梁山好漢們殊途同歸,但他們各自的出身、地位、命運、投奔梁山的動機卻不盡相同。他們當中不乏武藝高強、具有一定教養的軍官,青面獸楊志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今天我們就來閱讀、學習楊志命運轉折的關鍵一節。
3.教學過程:
第一步:導人新課(見導語設計)。
第二步:介紹與(水滸傳》有關的文學常識及與楊志故事相關的十二、十三回故事梗概,為學生將課文(第十六回)的內容與前面的故事內容很快銜接掃清障礙。
第三步:解釋課文中較生僻詞語的意義(解釋略)。綱、權且、趲行、端的、舒頭探腦、尷尬、去處、兀自、口淺、卻才、計較
第四步:在學生通讀全文、細讀全文之后,設計三個關鍵問題,讓學生充分思考,展開討論。
思考題1:晁蓋、吳用等人劫取生辰綱用智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思考題2:楊志最終失陷生辰綱從而貽誤終身,是否在他身上確實無“智”可言呢?
思考題3:如楊志并非無智,那么試分析他失敗的關鍵癥結在哪里?
以上三題實際上涉及了主要矛盾的雙方(晁蓋等人與楊志),次要矛盾的雙方(楊志與軍健、老都管、虞侯),故事的主要情節,環境描寫的作用等諸多方面。學生如能做出較為貼切的回答,將會有助于對小說的理解。
討論后明確:
1.晁蓋;吳用等人劫取生辰綱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們使用的智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智用天時。楊志押送生辰綱正趕上酷熱的季節,此時正是五月半天氣,過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氣未及晌午,一輪紅日當天,沒半點云彩,其實十分大熱眾軍人看那天時,四下里無半點云彩,其實那熱不可當。在短短幾行文字中便出現兩次熱,天氣的特征已得到極其鮮明的表現。所以軍漢們一見到迎面的土岡子,便都去松樹下睡倒了。暑熱加上一路疲憊使楊志的隨從幾乎沒有還擊之力。
而晁蓋、吳用等人卻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勞,可以說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二智用地利。晁蓋等人選擇了山岡和樹林作為劫取生辰綱的地點,自然有其中原因。黃泥岡可以作為掩護,松林既可引誘急欲避暑歇息的楊志一行人進入,又可模糊敵人的視線,使他們看不清松林內的真切情況。小說中只見松林里影著一個人一句中的影著足以說明問題。
這前兩智充分說明晁蓋、吳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調查研究了楊志一行人的行進時間、速度和路線。他們斷定在近正午時分,楊志一行人將抵達黃泥岡,而且軍漢們將急于進人松林避暑歇息。晁蓋、臭用等人為楊志一行人畫好了他們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將進入的伏擊圈。
三智用矛盾。同樣通過仔細的觀察和分析,晁蓋等人發現了楊志一行人內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這一矛盾。楊志擔心生辰綱出事,推遲每天動身時間,讓軍漢們擔著百余斤擔子在烈日下行走,還時常用藤條鞭打他們,唯恐在休息時會發生意外,軍漢們早已怒忿在胸。
虞侯、老都管同樣對楊志有強烈不滿,楊志一行內部矛盾已達激化。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無人再去理會楊志的打罵。矛盾致使內部分裂,給了晁蓋等人可乘之機。此智更能說明晁蓋等入運用一二兩智的高明、得當,此智亦與前兩智密切相關。
四智用計謀。前面所有智的最終實現靠的就是半瓢酒。在雙方眾目睽睽之下,晁蓋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楊志、眾人得的是藥酒,劉唐與白勝的表演天衣無縫,不能不說是吳用的計謀用到了家。楊志等人在倒也聲中眼睜睜地看著生辰綱被劫持而去就是動彈不得。
2.楊志并非無智。從以下幾方面可以看出楊志是個十分精細、警覺且有智謀的押解官。
(1)楊志在人家漸少之后,推遲每天動身時間且提前休息(由原來的五更起身日中歇息改為辰牌起身申時便歇)。他寧可逼迫軍漢冒酷熱前行而落得怨聲載道,也要保全生辰綱,無非是怕有人晨光或暮色中偷襲。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動。
(2)即使在光天化日下,楊志也盡量減少中途休息,唯恐軍漢們心生懶怠,一旦有情況難以應敵。
(3)楊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表明他選擇了連強盜也不愿行走的艱難路徑,以此來保護生辰綱。
(4)楊志在黃泥岡提醒軍漢們此地險要,發現劉唐頓生疑心,唯恐白勝酒中有蒙汗藥……
以上諸多方面表現楊志用心、用智良苦,實非常人可比。
3.楊志既不乏智,那么他的智最終輸給晁蓋等人的智的原因何在呢?這一關鍵癥結就在楊志內部分化,而晁蓋內部團結一心。老都管斥責楊志的一番話,順應了軍漢、虞侯的心愿,而使楊志最終妥協,同意軍漢們買酒、喝酒,自己也身受其害。
由此可見,楊志的“智敗于晁蓋、吳用的智下,有諸多的外在因素。
總之,通過智的決斗,我們既清楚地看到了不同類型的矛盾,又較準確地把握了個體形象和英雄群像的特征。
設計B
1.思路:以對小說中主要人物楊志的分析為主線,以對老都管分析為副線,看梁世杰對楊志命運的決定作用,從而深入理解小說的。
2.導語設計(同設計A)
3.教學步驟: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同設計A)。
第四步:設置歸納總結性題目。提供材料,由學生歸納總結,最后得出結論。
第一組材料:
(1)楊志改變行程時間:
原:五更一日中
現:辰牌一申時
(2)那十一廂禁軍,擔子又重,無一個稍輕;天氣熱了,行不得,見著林子便去歇息。楊志趕著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輕則痛罵,重則藤條鞭打,逼趕要行。
(3)一路上趕打著,不許投涼處歇……老都管聽了,也不著意,心內自惱他。
第二組材料:
(1)楊志道:這里正是強人出沒的去處……誰敢在這里停腳!
(2)楊志喝道:你等是甚么人?楊志又問道:你等莫不是歹人?
(3)眾軍欲買酒吃,楊志調過樸刀桿便打……
(4)楊志尋思道:俺在遠處望著……胡亂容他們買碗吃罷。
問題:以上兩組材料能表明楊志怎樣的心理狀態?
明確:第一組材料表明楊志在押運生辰綱途中時時小心,不敢怠慢。第二組材料表明楊志抵達黃泥岡后,對地形、對人、對事件的高度警覺。
總結:無論是時時小心還是高度警覺,都表明楊志一種急功近利的心理。他太在乎此行的成功了,他太想出色地完成押解生辰綱這個任務了。因為他急于靠功而獲賞,改變自己現在的罪犯身份,從而穩步上升,落個封妻蔭子。楊志急于抓住這個契機,實現自己命運的轉折,仍舊保持將門之后幾世忠臣的美好聲譽。為了實現這個夢想,楊志把賭注重重押在了護送生辰綱這一行上,所以他不惜使用任何方法,只求生辰綱別出事。
第五步:從老都管之口,看梁世杰對楊志的用。
老都管雖不是小說中的主要人物,但他的作用舉足輕重,至關重要。由以下幾方面可見其身份:
(1)老都管道:我自坐了走,你自去趕他眾人先走。(楊志無可奈何)
(2)老都管喝道:楊提轄,且住!……不是我口淺,量你是個遭死的軍人,相公可憐,抬舉你做個提轄……只顧把他們打,是何看待!(楊志只能辯解)
(3)老都管道:四川、兩廣,也曾去來,不曾見你這般賣弄!(語氣十分強烈):
(4)老都管竟來對楊志道:那販棗客人已買了他一桶吃……岡子上端的沒處討水吃。(楊志只能依從)
明確: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以下幾點:
①老都管身份不同一般,是梁世杰的親信。
②梁世杰派老都管隨行,相當于督押,是對楊志的監督。
、劾隙脊苎哉Z中充滿對楊志的渺視,足見梁世杰對楊志的態度。
總結:老都管是梁世杰的代言人。梁世杰對楊志信任不足,懷疑有余,他用的是楊志的藝,而非楊志的人。楊志的悲劇也正在于此。楊志在失意得志之后,最終等到的是幻滅。梁世杰對他的用,決定了他的賊寇命運。總之,力圖通過此設計來理解以梁世杰為代表的封建統治階級與農民起義英雄間的矛盾,理解小說的深刻。
設計C、
1.思路:在執行設計.A或B的前提下,為理解、體會小說人物形象的刻畫技巧和《水滸傳》結構有機結合又獨立成篇的特色,附加閱讀茅盾先生的文章《談水滸的人物和結構》,以助閱讀、理解功效。
2.導語設計、教學步驟同前。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智取生辰綱》教案 篇6
一、說教材
《智取生辰綱》列入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本單元的課文都是我國古代長篇小說中的有名片段,目的是引發學生閱讀此類小說的興趣,培養學生對古典文學的熱愛。其創作總體上呈如下特點:(1)注意人物語言、行動和細節的描寫,在矛盾沖突中展示人物性格;(2)情節曲折,故事完整;(3)語言準確簡練、生動流暢。《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之一,是施耐庵的代表作,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全過程的長篇小說,在創作上體現了我國古典小說突出的藝術成就。而《智取生辰綱》一文,選自《水滸傳》第十六回:“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課文節選部分寫了晁蓋、吳用等人劫取梁中書生辰綱的經過。故事圍繞“智取”二字逐步展開,懸念一個接著一個,明寫護送隊伍頭領楊志警惕性之高,暗寫晁蓋等人用計之妙,讀來引人入勝,因而很適合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斗智,抓住這一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完成教學任務。
二、說學生
我教學的是初三學生,他們具有強烈的學習欲望,具有執著的探索精神和協作精神。平時上課積極思考,相互交流,敢說敢做,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這些學生對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特別反感,對運用多媒體教學特別感興趣,尤其是對聲、情、圖并茂的多媒體教學更是情有獨鐘。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語文老師的引導下,能夠自主、合作、探究地完成學習任務,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充分體現了現代學習方式的主動性、獨立性,合作性、開放性等特征。
三、說教學設想
由于語言的時間差距,學生讀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因而課前必須讓學生反復自主閱讀文章。為了讓學生透徹全面理解楊志失陷生辰綱的原因,還必須把課文節選部分之前的有關楊志的內容印發給學生,從中找到其性格上的弱點,也就找到了他失陷生辰綱的原因之一。初三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語言感受力,并且已經接觸過小說,能夠了解小說的基本要素和小說的主要特點。同時,學生通過欣賞影視作品、閱讀文本對本文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主題思想等內容定能整體把握。因此,組織本課教學時,教師如果只停留在對課文情節、語言、動作、心理等逐條分析上,必然會把課文搞得支離破碎,而使學生毫無興趣。所以,我設想利用多媒體課件,緊緊扣住一個“智”字,貫穿整節課,深入挖掘,可能更能激起學生自動探求的欲望,開啟學生的思維,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說教學目標
1. 整體感知課文,了解故事情節。
2. 探究課文的“智”:楊志的智送、吳用的智取。
3. 圍繞 “智”,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及環境。
五、說教學重點
1. 理解課文的“智”:楊志的智送、吳用的智取。
2. 圍繞 “智”,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六、說教學難點
文本對學生構成的閱讀障礙:本文用的是元、明間的白話,還夾雜著一些方言,其中有的詞語,字面上跟現代漢語完全一樣,但意思卻不同,因而學生閱讀起來有些費力,這也構成了教學的難點。
七、說教法
根據教學設想和教學的目標、重難點,我確定如下教法:
1、引導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節選部分之前的有關楊志的故事情節,尤其是要熟悉課文節選部分的內容,突破教學難點。
2、影視導入法:播放電視連續劇《水滸傳》序幕的一部分,讓學生迅速從課間休息的渙散狀態進入到精神振奮、興趣盎然的學習狀態。
3、整體感知法:通過課文文本的閱讀和相關影視片段的欣賞,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為“智”的分析作下鋪墊。
4、合作探究法:以小組的方式,引導學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共同分析“楊志的智送、吳用的智取”及概括人物形象,落實教學重點。教師也要參與到小組合作探究的活動中去,師生合唱《好漢歌》,共同感受好漢的英雄氣概。
八、說學法
1、自主學習: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對課文節選部分之前的有關楊志的故事情節及課文節選部分內容的熟悉和理解,化解教學的難點。
2、合作探究:在教師的指導和參與下,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完成對“楊志的智送、吳用的智取”的分析及人物形象的概括,實現學習重點的落實。
九、說教學資源
1、《水滸傳》的相關影視片段。
2、《智取生辰綱》的多媒體課件。
十、說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主要分四個步驟,即:
1. 導入新課
2. 整體感知
3. 合作探討
4. 名曲合唱
十一、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1.把課文節選部分之前的有關楊志的內容印發給學生,讓學生歸納楊志的故事情節,并概括他的性格特點。
2.讓學生反復閱讀課文,熟悉故事情節。
(設計依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熟悉課文節選之前的楊志的故事情節,歸納其性格特點,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并為后面分析“楊志的智送、吳用的智取”作下鋪墊。)
(二)導入
按“導入新課”按鈕,播放電視連續劇《水滸傳》序幕的一部分。(只截取了出現“水滸傳”開頭的這一部分)
剛才大家欣賞的就是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傳》序幕的一部分,由此可見《水滸傳》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地位非同一般。今天就一起來學習其中一小部分,感受一下它獨特的藝術魅力。
(設計依據:播放視頻片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廣泛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為課堂的展開奠定了基礎。同時也能讓學生體會到《水滸傳》在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地位,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抽打他們,唯恐在休息時發生意外,軍漢們早已怒忿在胸。虞侯、老都管同樣對楊志有強烈不滿,楊志一行人內部矛盾已達到激化。這注定在松林中休息,無人再去理會楊志的打罵。矛盾致使內部分裂,給晁蓋等人可乘之機。此智更能說明晁蓋等人運用一二兩智的高明、得當,此智亦與前兩智密切相關。
d. 智用計謀。前面所有“智”的最終實現靠的就是“半瓢酒”。在雙方眾目睽睽之下,晁蓋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楊志等人喝的是“藥酒”,劉唐與白勝的表演天衣無縫,不能不說是吳用的計謀用到了家。楊志等人在“倒也”聲中眼睜睜地看著生辰綱被劫持而去……
3.大屏幕顯示:楊志不乏“智”,那么他的“智”最終輸給晁蓋、吳用等人的“智”,原因何在?教師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然后課堂上交流,最后教師點評后大屏幕顯示:
一方面是吳用計策的高妙和無懈可擊。
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性格的另一面:急功近利(光宗耀祖,封妻蔭子),粗暴蠻橫。這種性格使得他對手下“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連老都管和虞候也不放過,徹底激化了內部矛盾。老都管斥責楊志的一番話,順應了軍漢、虞候的心愿,而使楊志最終妥協,同意軍鍵們買酒、喝酒,自己也身受其害。由此可見,楊志的“智”敗于晁蓋、吳用的“智”下,主要在于自己的性格使自己失去了“人和”。
(設計依據:以上問題的設計是一個連環扣,希望學生通過這些問題的討論、交流,加深他們對故事情節構思的精妙、人物形象的鮮明的理解,還可以讓他們感受到語文之美、語言之美,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些問題都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并從課文中去尋找答案,然后課堂上交流,最后教師點評,出示大屏幕,其目的就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良好習慣。課堂民主、開放、互動,有利于學生可持續性發展。同時要求學生從文章中找答案,培養學生通過語言分析課文的方法,因為任何架空語言的分析都不是真正的語文學習,要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語言去歸納、表達,從而實現閱讀能力的遷移。)
(五)名曲合唱
課堂小結:在我們的心中,晁蓋、吳用是英雄、是好漢,楊志護送“生辰綱”的雖然失敗了,但我們不能“以成敗論英雄”,他也是一位有智有謀的好漢,《水滸傳》后面的內容有細致的描寫和敘述。讓我們一起為這些英雄、好漢送上一首贊歌。
按下“名曲合唱”按鈕,進入“名曲合唱”界面播放劉歡的《好漢歌》,師生合唱,在歌聲中結束課堂教學。
(設計依據:此界面,模仿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的片尾,不僅能看到《水滸傳》中主要的人物圖像,也能通過唱歌曲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英雄好漢的氣概,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輕松愉快中結束學習任務)。
十二、說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課堂設計合理,善于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靈活地開發和利用語文教學資源,難點突破,重點落實,致力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探究能力。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思維活躍,樂于探究、交流、合作。課堂民主、開放、互動,有利于學生可持續性發展。課件具有創新性、交互性、穩定性、實用性、可移植性。
(三)整體感知
按“整體感知”按鈕,進入“整體感知”界面。
1.教師讓學生自己思考或同學相互討論、概括:在課文節選部分前,楊志有哪些故事,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學生課堂交流后,教師點評并總結,并按“相關故事”按鈕,大屏幕顯示:
故事(附圖片):楊志失陷花石綱
楊志殺牛二充軍
楊志比武受重用
性格特點:光宗耀祖,封妻蔭子,熱衷功名
2.楊志比武受梁中書重用,于是派他護送“生辰綱”, 課文就從這里開始。教師請學生快速瀏覽全文,思考:根據課文的情節,將課文分成幾個部分。學生交流后,大屏幕顯示:
第一部分(開頭到“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寫楊志在押送生辰綱途中與同伙之間發生矛盾的情形。
第二部分(“楊志卻待要回言”到最后)寫楊志與晁蓋等八條好漢的斗智斗勇。
(設計依據: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權,培養快速閱讀文章、整體感知文章的能力,以及培養他們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理解故事情節)
3.從剛才的故事情節可見本文非常精彩有趣,讓我們一睹為快吧。教師按下“影視共享”按鈕,進入模擬電視界面播放課文相應的影視片段。
(設計依據:這是一個創意的設計,有效地利用和開發了語文課程資源,符合學生喜歡影視作品的心理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整體印象,從視覺上感受到當時的環境和人物形象。)
(四)研究探討
按下“合作探討”按鈕,進入“合作探討”界面。
1.欣賞了剛才的精彩片斷,大屏幕顯示:楊志最終失陷生辰綱,在他身上是否確無“智”可言呢?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教師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并從課文中去尋找答案。然后課堂上交流,教師點評后大屏幕顯示:
a.首先要求扮成客商,悄悄趕路,避免大張旗鼓,引人注意。 b.要求梁中書給自己提調眾人的權力,防止內部不和,被“賊人”鉆了空子! .一路上,處處小心,事事留神。
1楊志在“人家漸少”之后,推遲每天動身時間且提前休息(由原來的“五更起身日中歇息”改為“辰牌起身申時便歇”)。他寧可逼迫軍漢冒酷熱前行而落得怨聲載道,也要保全生辰綱,無非是怕有人趁著晨光或暮色中偷襲。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動。2楊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表明他選擇了連強盜也不愿行走的艱難路徑,以此來保護生辰綱。 3楊志在黃泥岡提醒軍漢們此地險要,發現劉唐頓生疑心,唯恐白勝酒中有蒙汗藥……
總結: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楊志是個十分精細、警覺且有智謀的“押解官”。 諸多方面表現楊志用心、用智,實非常人可比。
2.盡管如此,楊志卻失陷了生辰綱,為什么?我們不得不從吳用一方取尋找答案,大屏幕顯示:晁蓋、吳用劫取生辰綱的“智”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教師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讓學生從課文中尋找答案,然后課堂上交流,教師點評后大屏幕顯示(這部分內容較多,我制作的是一個滾動窗口,可按住右邊的滾動條上下拖動,顯示相應的內容):
a. 智用天時。楊志押送生辰綱正是趕上酷熱的季節。“此時正是五月半天氣”,過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氣未及晌午,一輪紅日當天,沒半點云彩,其實十分大熱”“眾軍人看那天時,四下里無半點云彩,其實那熱不可當”。在短短的幾行文字中便出現了兩次“熱”,天氣的特征已得到極鮮明的表現。所以眾軍漢們一見到迎面的土岡子,便“都去松樹下睡倒了”。暑熱加上一路疲憊使楊志的隨從幾乎沒有還擊之力。而晁蓋等人卻早已等候在此,以逸待勞,可以說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b. 智用地利。晁蓋等人選擇了山岡和樹林作為劫取生辰綱的最佳地點,自然有其中的原因。黃泥岡可以作為掩護,松林既可引誘急欲避暑的楊志一行人進入,又可以模糊敵人的視線,使他們看不清松林內的真切情況。小說中“中見松林里影著一個人”一句中的“影著”足以說明問題。這前兩“智”充分說明晃蓋、吳用等人做到了知已知彼,且深入調查研究了楊志一行人的行進時間、速度和路線。他們斷定在近正午時分,楊志一行人將抵達黃泥岡,而且軍漢們將急于進入松林避暑歇息。晁蓋、吳用等人為楊志一行人畫好了他們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將進入的“伏擊圈”。
c. 智用矛盾。同樣通過仔細的觀察和分析,晁蓋等人發現了楊志一行人內部的矛盾并且利用這一矛盾。楊志擔心生辰綱出事,推遲每天動身的時間,讓軍漢們擔著百余斤擔子在烈日下行走,還時常用鞭子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智取生辰綱》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簡介作者及《水滸傳》。
2、理清課文思路,明確線索及人物關系。
3、具體分析“智押”及“智取”。
【教學設計】:
一、復習舊知:
聽寫15、16課詞語(部分詞語要注音,其中“味同嚼蠟、狂妄自大、因小失大、開卷有益”要求學生造句)。
二、新課導入: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國》,勇不勇看《水滸》。”意思是說:三國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滸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們的計謀同樣讓人拍案叫絕。不信,我們就來學習《智取生辰綱》,領略一下梁山好漢的計謀。
三、介紹作者、作品及相關背景
1、本文是選自《水滸》71回本第16回。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展示課件(一)(71回本封面)
2、《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許多劇情是婦孺皆知的。大家已經看過原著的影視作品了。那么有哪位同學說說楊志的出身及“押運生辰綱”前的主要遭遇?
(楊志出身名門,是楊家將的后代,武舉出身,官至制使。后押運花石綱,在黃河遭風浪而丟官,窮困賣刀時殺了潑皮牛二而被充軍。一心想光宗耀祖,封妻蔭子的楊志當然不甘心,后來得到大名府梁中書的賞識并受重用,派他押運生辰綱。)
◆展示多媒體課件(與楊志有關的影視畫面)
(二)楊志失陷花石綱
(三)楊志殺牛二被充軍
(四)楊志比武受重用
(五)楊志押運生辰綱
四、整體感知課文,分析小說情節:
1、生辰綱是什么東西?
(為太師蔡京祝壽而進獻的大批財物,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是被搜刮來的不義之財。)
2、生辰綱是誰取的?又是從誰的手里取走的?用怎樣的方式取走的?
(晁蓋、吳用等八條好漢;楊志;智取。)
3、小說以“生辰綱”的爭奪為中心事件,采用了雙線結構,明線是什么?暗線是什么?
(◆展示課件六:
明線--楊志押運生辰綱;暗線--晁吳智取生辰綱)
4、請大家跳讀課文,篩選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動為歸納點,分別用簡要的語言概括出明、暗兩條線索的故事情節。
◆展示課件七(情節與線索):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一枝是楊志押送生辰綱,這是明線:上路--中計--失綱
一枝是好漢智取生辰綱,這是暗線:定計--施計--劫綱
5、明、暗雙線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交接在一起?
(六月初四正午;黃泥岡松樹林)
五、抓住課文重點,分析文中之“智”:
1、晁、吳之“智”
(1)六月初四正午,在黃泥岡的松樹林中,押綱的楊志和劫綱的晁蓋等人碰上了,他們是不是偶然的不期而遇呢?
(不是,是吳用精心安排設下圈套,等楊志來鉆)
(2)為什么吳用安排這樣的時間和地點來取生辰綱呢?
、贂r間:六月初四正午,天氣有何特征?
(十分炎熱,熱不可當,為松樹林休息和白勝賣酒作好準備,從中可以看出,這個時間是吳用精心挑選的,可說是智用天時;
②地點:為什么選黃泥岡、松樹林為劫綱的地點?
(山岡可用來掩護,松樹林既可以誘敵休息又可以模糊敵人的視線,使他們看不清松林內的真實情況。為下文吳用取藥,下藥作好了準備。從中可以看出,這個地點也是精心挑選的,可以說是智用地利。
(3)在“天時、地利”起作用后,晁蓋等又是如何發揮“人和”優勢,通力合作,用計謀“智取生辰綱”的呢?
①晁蓋他們是以什么身份出現在楊志面前的?扮作客商有何用意?
(扮客商,穩住對方,初步消除楊志的疑心)
、跅钪臼抢辖耍瑸槭裁此B下蒙汗藥這種勾當也防不住,著了道兒?
(晁蓋等人的戲演得好。佯爭酒,引誘對方,半瓢酒消盡了楊志的疑心。
、圻@蒙汗藥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地下到酒里去的?
(巧下藥,麻倒對方,半瓢酒放倒青面獸)
◆展示課件八(板書設計)
晁、吳之“智”
智用天時--六月初四正午
智用地利--黃泥岡松樹林
一穩-扮客商,穩住對方(初消)
智用人和二誘-佯爭酒,引誘對方(消盡)眾人巧演雙簧
三麻-巧下藥,麻倒對方(放倒)
2、楊志之“智”
為了押運成功,楊志也殫精竭慮,絞盡腦汁,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楊志的計謀?(1)他為什么不多帶兵?
(為了掩人耳目,這叫“智藏行蹤”)
(2)離京五七日后楊志對時間作了怎樣的調整?為什么要調整?
(五更→日中,辰牌→申時,這說明他小心謹慎,這叫“智變行辰”。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襲,而正午炎熱,恐怕連強盜也不愿出來活動。)
(3)楊志一行人為什么放著寬平的官道不走,凈找些偏僻崎嶇的小徑自討苦吃?
(這叫“智選路徑”。這樣難走的路徑,恐怕連歹人也不愿走。)
(4)從“智藏行蹤、智變行辰、智選路徑”,可以看出楊志的用心良苦,為了保證生辰綱安全,甚是煞費苦心。請同學們再在課文中找找,為了確保生辰綱的安全,楊志還有哪些舉措?
、俦期s:怕路長夢多,不惜打罵軍士,斥責虞侯,得罪老都管;
②減少中途休息:擔心軍士懈怠;
、蹖彶鞐椮湥褐斏鳎嘁;
、軐u酒漢子高度警惕;
、莺染茣r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這說明楊志是個精明、謹慎、多智之人。
◆展示課件九(板書設計)
楊志之“智”
智藏行蹤--精明
智變行辰--謹慎
智選路徑--多智
3、綜合比較:
為什么一個如此精明、謹慎、多智的楊志押送生辰綱仍不免失敗的命運呢?楊志到現在仍然想不明白,請同學們替他總結一下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1)沒有處理好內部關系
◆展示課件十(板書設計)
軍健--罵、打--怨悵
楊志虞侯--嗔--搬口無不怨悵
老都管--煩--惱他
(軍士、虞侯、老都管,無不怨恨。楊志把生辰綱看成是自己東山再起的賭注,為確保其安全不惜采用任何方法,這種急功近利導致他欠理智,失人和。攘外必先安內。堡壘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楊志一行人內部矛盾重重,這就為失敗埋下了隱患。)
(2)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智多星吳用計謀比青面獸楊志的計謀要高明。楊志棋差一招。楊志之智,更加襯托出吳用之智的高明?梢哉f是“楊志輸智,吳用有用”。
◆展示課件十一(板書設計)
楊志失敗的外因:急功近利欠理智與人不和
楊志失敗的內因:天外有天棋差一招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1、同學們,楊志和吳用的斗智讓我想起了《三十六計秘本兵法》!侗ā吩疲“用兵如孫子,策謀三十六。六六三十六,數中有術,術中有數。陰陽變理,機在其中”。三十六計有:
◆展示課件十二:
(一)勝戰計:
1、瞞天過海2、圍魏救趙3、借刀殺人
4、以逸待勞5、趁火打劫6、聲東擊西
(二)敵戰計:
1、無中生有2、暗渡陳倉3、隔岸觀火
4、笑里藏刀5、李代桃僵6、順手牽羊
(三)攻戰計:
1、打草驚蛇2、借尸還魂3、調虎離山
4、欲擒故縱5、拋磚引玉6、擒賊擒王
(四)混戰計:
1、釜底抽薪2、混水摸魚3、金蟬脫殼
4、關門捉賊5、遠交近攻6、假道伐虢
(五)并戰計:
1、偷梁換柱2、指桑罵槐3、假癡不癲
4、上屋抽梯5、樹上開花6、反客為主
(六)敗戰計:
1、美人計2、空城計3、離間計
4、苦肉計5、連環計6、走為上
請同學們課上相互討論一下,本文運用了三十六計中的那幾計?
▲展示課件十三:
瞞天過海--偽裝客商暗渡陳倉--走小路
以逸待勞--林中休息聲東擊西--吳用下藥
混水摸魚--偷酒拋磚引玉--送棗
欲擒故縱--不肯賣酒走為上策--劫走生辰綱
釜底抽薪--楊志斷了升官夢
2、課后完成小論文《我看〈智取生辰綱中〉的三十六計》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智取生辰綱》教案 篇8
課前預習務:
1.借助課文注解或工具書理解文中較生僻詞語的意思,如:綱、權且、趲行、端的、 舒頭探腦、尷尬、去處、兀自、口淺、卻才、計較等。
2.復印《水滸傳》第12~18回故事情節給學生自讀,了解與課文相關的故事內容。
3.預習思考題:
。1)課文直接寫\"熱\"的有二十處之多,間接寫\"熱\"的也不下十處,為什么要這樣寫?
(2)晁蓋、吳用等人劫取生辰綱用\"智\"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3)楊志最終失陷生辰綱,從而\"貽誤\"終身,是否在他身上確實無\"智\"可言呢?
。4)如楊志并非無智,那么試分析他失敗的關鍵癥結在哪里?
。5)你覺得楊志是一個怎樣的人?試概括一下他的思想性格特點。
。6)如文中題目,能否改為\"劫取生辰綱\"?試圖從作者的寫作意圖去分析。
4. 在閱讀中注意標示出自己的疑問。
教學目的:
一.了解《水滸傳》-書的主題,成就等。
二.理清課文故事情節。
三.圍繞題目中的\"智\"字,分析討論雙方是怎樣斗智斗謀的?(難點)
四.概括楊志的思想性格特點。
五.解疑釋惑。
教學方法:以學為主,以讀為本,讀、思、議、問、寫相結合,以學促教,教學相長。
教具:投影儀。
教學課時 一節課
教學過程
一、導語 ( 1分鐘)
大家知道劉歡唱的《好漢歌》,哪一部電視劇的主題曲?(學生:《水滸傳》)對,就展現了108梁山好漢\"風風火火闖九州\"的電視劇《水滸傳》的主題曲。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節選《水滸傳》第十六回中的《智取生辰綱》。
二、了解《水滸傳》的主題、成就等。(4分鐘)
<用投影儀顯示以下內容>
作者與《水滸傳》簡介
施耐庵生平事跡不詳,一般認為是元末明初人。
《水滸傳》是明代長篇小說,中國古代小說:\"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全過程的長篇小說,并非一人一時之作,而是在民間口頭傳說、藝人講說演唱的基礎上,由文人加工編撰而成。全書前半部分寫\"官逼民反\",好漢林沖、魯智深等一個個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領導了幾場反土豪、打官軍的戰爭;后半部分寫宋江被招安、攻遼、打方臘,最后以悲劇結局。它反映農民起義發生發展的規律。起義英雄的行動,是由小到大,由個人反抗到集體行動,由無組織到有組織,最后匯成一股浩浩蕩蕩的起義大軍。作者對起義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熱情的謳歌,特別是對一些出身下層社會的英雄,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他們受剝削壓迫最深重,反抗性也最強,為了正義事業,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這些朝廷的叛逆,所謂\"不赦\"的罪人,個個可敬可愛,光輝動人。對封建階級的黑暗勢力則盡情揭露,從最基層的鄭屠、西門慶等,到上層的梁中書、高廉之流,以及他們的靠山蔡京、高俅,將他們寫得丑惡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鮮明的對比。本書結構嚴整,以官逼民、替天行道為主線,每一個故事如林沖上山、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綱等章回,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語言以口語為基礎,明快、洗練、準確、生動。敘事繪聲繪色,極為傳神。
《水滸傳》有多種版本,現存有明代100回本和120回本,還有清代金圣嘆評點的70回本。
《水滸傳》是我國最優秀的英雄傳奇小說。英雄傳奇與歷史演義以描寫歷史事件的演變為主,重在敘事,以事件為中心,因事以寫人;而英雄傳奇則是以描寫歷史人物為重點,以人物為中心,因人而運事,它比歷史演義小說有更多虛構,富有傳奇色彩,可以寫某一歷史時期的一個人,也可以寫幾個人或一群人。由于《水滸傳》的卓越成就,文人競相學習、仿效,形成了明中時以后英雄傳奇小說的創作繁榮,出現了說唐系統、楊家將系統、說岳系統等不同系列的作品;除此之外,對其他題材的白話小說如《金瓶梅》,也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同《三國演義》一樣,《水滸傳》也是群眾創作與作家創作相結合的產物。
三、由題啟思.(5分鐘)
<用投影儀顯示以下問題>
1、請同學們想想這\"生辰綱\"按理應該說屬誰的?( )
A、楊志 B、吳用等七人 C、梁中書 D、蔡京
2、能否運用\"生辰綱\"一詞,并聯系上A、B、C、D中的人物,用簡潔的語言造出一句能夠概括出本文的主要故事情節的話來。
答:
。ù祟}旨在檢查學生對課文預習的整體把握情況,并有意訓練學生對全文的概括能力與表達能力。)
小結:(略)
四.理清課文的敘事線索。(6分鐘)
1.接著,大家講講課文在敘事上具有什么特點?
<用投影儀顯示全文線索圖>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雙線結構:
2.結合練習一思考:作品是怎樣處理這兩條線索的?這樣處理有什么效果?
〈通過以上問題的討論、講解,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情節結構的理解〉
小結:(略)
五.討論預習思考題。(13分鐘)
<用投影儀逐題顯示,逐題討論。>
。1)課文直接寫\"熱\"的有二十處之多,間接寫\"熱\"的也不下十處,為什么要這樣寫?
。2)晁蓋、吳用等人劫取生辰綱用\"智\"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3)楊志最終失陷生辰綱,從而\"貽誤\"終身,是否在他身上確實無\"智\"可言呢?
。4)如楊志并非無智,那么試分析他失敗的關鍵癥結在哪里?
。5)你覺得楊志是一個怎樣的人?試概括一下他的思想性格特點。
。6)如文中題目,能否改為\"劫取生辰綱\"?試圖從作者的寫作意圖去分析。
。ㄟ@個單元的重點是鑒賞小說的人物形象和小說語言,亦是本課學習的重點、難點。而要具體落實這個學習的重難點,可以通過討論、分析、解決以上問題來實現,因為這些問題都緊緊圍繞人物形象、情節構思、作品語言等方面去設計的,真正幫助學生對作品更深層次的理解。)
小結: (略)
六.學生自由思考與提問。(10~12分鐘)
<學生問題選錄>
1.文中的老都管姓什么?他是梁中書的什么人?
2.\"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這首詩在此有沒有特別的社會意義?或者有什么作用?
3.\"……一個客人把錢還時,一個客人便去揭桶蓋,兜了一瓢酒,拿上便吃。那漢去奪時,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漢趕將去。只見這邊一個客人從松林里走將出來,手里拿一個瓢,……\"請問這里的幾個\"客人\"是否同指一人呢?
4.酒一般是用來驅寒保暖的,怎么可以用來解渴呢?而且在文中寫明是\"白酒\"(見P93頁第一行),看來不會是假冒偽劣商品吧?(這個問題提得很令人感到意外,獨到而有深度,說明學生的思維相當活躍。)
5.為何要到最后一段才把這八人的姓名交待出來,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
。ㄟ@環節旨在改變學生長期來處于被問的學習狀態,實行教學民主,促使學生養成積極思考、主動善問、勇于探索的品質,更好地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回答:(略)
七.課外練筆。(2分鐘)
大家試想:假若吳用、晁蓋等八人在黃泥岡直接用\"力取\"的辦法,能否奪得生辰綱?請大家大膽展開想象,在寫作中重點突出\"力取\"的場面描寫。比一比,看看哪位同學寫的小說最精彩。
。ㄍㄟ^設計這道題引導學生由課內學習走向課外創新,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興趣。)
八.小結。(1分鐘)
今天只是學習了《水滸傳》中的一個精彩片段,其實,還有許多精彩的地方需要大家利用課余時間去仔細鑒賞。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智取生辰綱》教案 篇9
《智取生辰綱》說課稿
說教材
我說課的題目是《智取生辰綱》,本文節選自古典名著《水滸傳》第十六回:“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水滸傳》是施耐庵的代表作,它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全過程的長篇小說。課文節選部分寫了晁蓋、吳用等人劫取梁中書生辰綱的經過。故事圍繞“智取”二字逐步展開,懸念一個接著一個,明寫護送隊伍頭領楊志警惕性之高,暗寫晁蓋等人用計之妙,讀來引人入勝。本文列入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本單元的課文都是我國古代長篇小說中的有名片段,目的是引發學生閱讀此類小說的興趣,培養學生對古代文化的熱愛。其創作總體呈現如下特點:(1)注意人物語言、行動和細節的描寫,在矛盾沖突中展示人物性格;(2)情節曲折,故事完整;(3)語言準確簡練、生動流暢;(4)敘述方式帶有明顯的說書人的痕跡。而《智取生辰綱》一文在創作上體現了我國古代小說突出的藝術成就。
一、 說學生和教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一個差的老師只會奉獻,而好的老師則會教會學生發現真理”。初三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語言感受力,并且已經學過了幾個小說單元,已經能夠了解小說的基本要素和小說的主要特點。同時,學生通過欣賞影視作品、閱讀文本對本文節選故事的情節、人物形象,主題思想等內容也有個大體的把握。因此,組織本課教學時,教師如果只停留對課文情節、語言、動作、心理等逐條分析上,必然會把課文搞得支離破碎,而使學生毫無興趣。所以,我設想抓住一點,深入挖掘,可能更激起學生自動探求的欲望,開啟學生的思維,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 說教學目標
1、 《智取生辰綱》一文作為教學內容,我認為可以生成一下教學價值:培養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能力;引導學生學習在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的方法;引導學生探究文章的主題等等。通過對學生和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打算用一個課時來完成教學,教學目標為:1、理解課文“智”的所在:楊志的智送、吳用的智取、施耐庵的智寫
2、把握楊志的性格特點
3、品鑒本文的精妙構思
而本文的教學重點則在于讓學生了解課文“智”的所在以及作者獨具匠心的結構安排
三、 說教學設計
針對這篇文章,我打算以“智”為中心,從分析楊志的“智”和吳用的“智”引申到作者的“智”,進而品鑒小說結構安排的巧妙之處。
五、說教學過程:
。ㄒ唬┬抡n導入
課間播放《好漢歌》,上課時讓學生說說自己對梁山好漢的總體印象
……
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梁山好漢的另一面。在這里,既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刀光劍影,也沒有讓人扼腕屏息的搏斗場面,有的只是智慧與智慧的較量。請大家把課本翻到135頁,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課《智取生辰綱》。
。ㄔO計依據:通過播放歌曲和讓學生談自己對梁山好漢的印象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熱情,讓學生更廣泛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這為課堂的展開奠定了基礎)
(二)整體感知
復述故事情節
。ㄔO計依據:這篇課文篇幅教長,當堂課文必然浪費很多時間,而且學生在課前已經預習過課文,讓學生復述目的是讓學生以講代讀,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和表達能力的同時又讓學生了解故事情節。)
(三)問題探究
本文課題為《智取生辰綱》,全文緊緊圍繞一個“智”字展開,在文中“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楊志的智送、吳用的智取、施耐庵的智寫。因此,我設計了以下四個問題
1、討論分析楊志的“智”
2、分析楊志失去生辰綱的原因
3、分析吳用的“智”
4、分析施耐庵的“智”
。ㄔO計依據:以上四個問題設計是一個連環扣,學生通過這些問題的討論就不僅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節構思的精妙、人物形象的鮮明,還可以感受到語文之美、語言之美。同時每一個問題的回答都要求學生從文章中找答案,培養學生通過語言分析課文的方法,因為任何架空語言的分析都不是真正的語文學習,要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從而實現閱讀能力的遷移。在分析吳用的“智”的過程中,我插入了視頻欣賞,這樣不僅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故事情節,同時也緩解學生的課堂疲倦,激起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
四、布置作業
既然課題是《智取生辰綱》,那么就請大家從吳用的角度來改寫故事。
。ㄔO計依據:這一環節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訓練學生的語言駕馭能力,實現閱讀的遷移)
板書:
1、楊志的“智” 2、吳用的“智”
喬裝 利用天時
更變行辰
路線選擇 利用地利
逼趕
三問棗客 巧用計謀
警惕賣酒者
3、施耐庵的“智”
智寫楊志
智設計謀
智布結構
楊 志
埋怨 忍讓
鞭打 看不起
軍 健 告狀 老都管
撐腰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智取生辰綱》教案 篇10
【教學目的】:
1、簡介作者及《水滸傳》。
2、理清課文思路,明確線索及人物關系。
3、具體分析“智押”及“智取”。
【教學設計】:
一、復習舊知:
聽寫15、16課詞語(部分詞語要注音,其中“味同嚼蠟、狂妄自大、因小失大、開卷有益”要求學生造句)。
二、新課導入: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國》,勇不勇看《水滸》。”意思是說:三國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滸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們的計謀同樣讓人拍案叫絕。不信,我們就來學習《智取生辰綱》,領略一下梁山好漢的計謀。
三、介紹作者、作品及相關背景
1、本文是選自《水滸》71回本第16回。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展示課件(一)(71回本封面)
2、《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許多劇情是婦孺皆知的。大家已經看過原著的影視作品了。那么有哪位同學說說楊志的出身及“押運生辰綱”前的主要遭遇?
。钪境錾砻T,是楊家將的后代,武舉出身,官至制使。后押運花石綱,在黃河遭風浪而丟官,窮困賣刀時殺了潑皮牛二而被充軍。一心想光宗耀祖,封妻蔭子的楊志當然不甘心,后來得到大名府梁中書的賞識并受重用,派他押運生辰綱。)
◆展示多媒體課件(與楊志有關的影視畫面)
(二)楊志失陷花石綱
(三)楊志殺牛二被充軍
(四)楊志比武受重用
。ㄎ澹钪狙哼\生辰綱
四、整體感知課文,分析小說情節:
1、生辰綱是什么東西?
。樘珟煵叹┳鄱M獻的大批財物,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是被搜刮來的不義之財。)
2、生辰綱是誰取的?又是從誰的手里取走的?用怎樣的方式取走的?
。松w、吳用等八條好漢;楊志;智取。)
3、小說以“生辰綱”的爭奪為中心事件,采用了雙線結構,明線是什么?暗線是什么?
。ā粽故菊n件六:
明線--楊志押運生辰綱;暗線--晁吳智取生辰綱)
4、請大家跳讀課文,篩選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動為歸納點,分別用簡要的語言概括出明、暗兩條線索的故事情節。
◆展示課件七(情節與線索):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一枝是楊志押送生辰綱,這是明線:上路--中計--失綱
一枝是好漢智取生辰綱,這是暗線:定計--施計--劫綱
5、明、暗雙線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交接在一起?
(六月初四正午;黃泥岡松樹林)
五、抓住課文重點,分析文中之“智”:
1、晁、吳之“智”
。1)六月初四正午,在黃泥岡的松樹林中,押綱的楊志和劫綱的晁蓋等人碰上了,他們是不是偶然的不期而遇呢?
。ú皇,是吳用精心安排設下圈套,等楊志來鉆)
。2)為什么吳用安排這樣的時間和地點來取生辰綱呢?
、贂r間:六月初四正午,天氣有何特征?
(十分炎熱,熱不可當,為松樹林休息和白勝賣酒作好準備,從中可以看出,這個時間是吳用精心挑選的,可說是智用天時;
、诘攸c:為什么選黃泥岡、松樹林為劫綱的地點?
。ㄉ綄捎脕硌谧o,松樹林既可以誘敵休息又可以模糊敵人的視線,使他們看不清松林內的真實情況。為下文吳用取藥,下藥作好了準備。從中可以看出,這個地點也是精心挑選的,可以說是智用地利。
。3)在“天時、地利”起作用后,晁蓋等又是如何發揮“人和”優勢,通力合作,用計謀“智取生辰綱”的呢?
、訇松w他們是以什么身份出現在楊志面前的?扮作客商有何用意?
。ò缈蜕蹋住對方,初步消除楊志的疑心)
、跅钪臼*湖了,為什么他連下*這種勾當也防不住,著了道兒?
。松w等人的戲演得好。佯爭酒,引誘對方,半瓢酒消盡了楊志的疑心。
③這*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地下到酒里去的?
(巧下藥,麻倒對方,半瓢酒放倒青面獸)
◆展示課件八(板書設計)
晁、吳之“智”
智用天時--六月初四正午
智用地利--黃泥岡松樹林
一穩-扮客商,穩住對方(初消)
智用人和二誘-佯爭酒,引誘對方(消盡)眾人巧演雙簧
三麻-巧下藥,麻倒對方(放倒)
2、楊志之“智”
為了押運成功,楊志也殫精竭慮,絞盡腦汁,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楊志的計謀?(1)他為什么不多帶兵?
。榱搜谌硕,這叫“智藏行蹤”)
。2)離京五七日后楊志對時間作了怎樣的調整?為什么要調整?
。ㄎ甯罩校脚啤陼r,這說明他小心謹慎,這叫“智變行辰”。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襲,而正午炎熱,恐怕連強盜也不愿出來活動。)
。3)楊志一行人為什么放著寬平的官道不走,凈找些偏僻崎嶇的小徑自討苦吃?
。ㄟ@叫“智選路徑”。這樣難走的路徑,恐怕連歹人也不愿走。)
(4)從“智藏行蹤、智變行辰、智選路徑”,可以看出楊志的用心良苦,為了保證生辰綱安全,甚是煞費苦心。請同學們再在課文中找找,為了確保生辰綱的安全,楊志還有哪些舉措?
、俦期s:怕路長夢多,不惜打罵軍士,斥責虞侯,得罪老都管;
、跍p少中途休息:擔心軍士懈怠;
③審察棗販:謹慎,多疑;
、軐u酒漢子高度警惕;
⑤喝酒時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這說明楊志是個精明、謹慎、多智之人。
◆展示課件九(板書設計)
楊志之“智”
智藏行蹤--精明
智變行辰--謹慎
智選路徑--多智
3、綜合比較:
為什么一個如此精明、謹慎、多智的楊志押送生辰綱仍不免失敗的命運呢?楊志到現在仍然想不明白,請同學們替他總結一下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1)沒有處理好內部關系
◆展示課件十(板書設計)
軍健--罵、打--怨悵
楊志虞侯--嗔--搬口無不怨悵
老都管--煩--惱他
。ㄜ娛俊⒂莺、老都管,無不怨恨。楊志把生辰綱看成是自己東山再起的賭注,為確保其安全不惜采用任何方法,這種急功近利導致他欠理智,失人和。攘外必先安內。堡壘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楊志一行人內部矛盾重重,這就為失敗埋下了隱患。)
。2)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智多星吳用計謀比青面獸楊志的計謀要高明。楊志棋差一招。楊志之智,更加襯托出吳用之智的高明?梢哉f是“楊志輸智,吳用有用”。
◆展示課件十一(板書設計)
楊志失敗的外因:急功近利欠理智與人不和
楊志失敗的內因:天外有天棋差一招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1、同學們,楊志和吳用的斗智讓我想起了《三十六計秘本兵法》!侗ā吩疲骸坝帽鐚O子,策謀三十六。六六三十六,數中有術,術中有數。陰陽變理,機在其中”。三十六計有:
◆展示課件十二:
(一)勝戰計:
1、瞞天過海2、圍魏救趙3、借刀*
4、以逸待勞5、趁火打劫6、聲東擊西
(二)敵戰計:
1、無中生有2、暗渡陳倉3、隔岸觀火
4、笑里*5、李代桃僵6、順手牽羊
。ㄈ┕鹩嫞
1、打草驚蛇2、借尸還魂3、調虎離山
4、欲擒故縱5、拋磚引玉6、擒賊擒王
。ㄋ模┗鞈鹩嫞
1、釜底抽薪2、混水摸魚3、金蟬脫殼
4、關門捉賊5、遠交近攻6、假道伐虢
。ㄎ澹┎鹩嫞
1、偷梁換柱2、指桑罵槐3、假癡不癲
4、上屋抽梯5、樹上開花6、反客為主
。⿺鹩嫞
1、美人計2、空城計3、離間計
4、苦肉計5、連環計6、走為上
請同學們課上相互討論一下,本文運用了三十六計中的那幾計?
▲展示課件十三:
瞞天過海--偽裝客商暗渡陳倉--走小路
以逸待勞--林中休息聲東擊西--吳用下藥
混水摸魚--偷酒拋磚引玉--送棗
欲擒故縱--不肯賣酒走為上策--劫走生辰綱
釜底抽薪--楊志斷了升官夢
2、課后完成小論文《我看〈智取生辰綱中〉的三十六計》
附板書設計:(展示課件十四)
智取生辰綱
施耐庵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骶)(暗線)
楊志吳用
押智取
上路策劃
六月初四正午
中計黃泥岡用計
松樹林
失綱劫綱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智取生辰綱》教案 篇11
17、教案
教學目的:
一、了解《水滸傳》的主要內容。
二、了解認識楊志的思想性格。
三、學習作品明暗兩條線索的特殊敘事方法。
教學重難點:
一、了解認識楊志的思想性格。
二、學習作品明暗兩條線索的特殊敘事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
了解〈水滸傳〉的主要內容及節選課文中的故事情節。環境描寫對情節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水滸傳〉是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作品。主要思想傾向是官逼民反。歷代正統文人都把農民起義看作是“犯上作亂”,而 羅貫中卻深刻揭露出農民起義是由于官府的沉重壓迫。小說的局限在于只反貪官,不反皇帝。小說歌頌了一系列英雄。本文節選的,〈智取生辰綱〉描述的主要人物楊志也是“一百單八將 ”之一,節選課文中他還沒有“造反”。
〈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的生平不詳,以下僅供參考:蘇州人,聲于元末,名初為避禍遷于江蘇興化縣。
二、學生讀書:要求能復述基本故事情節。思考問題:吳用等人是如何智取的?
三、學生讀完書,復述故事情節。之后,思考、討論、回答。教師點撥
智取生辰綱是吳用的計策。他就像玩魔術一樣,眼見得一桶酒,人家吃沒事,楊志一行人吃,卻倒下了。作者把謎底放在最后揭曉,最后才說出人名。說明計策,上文則隱去人名,就顯得撲朔迷離,神奇莫測。晁蓋等七人主動亮出客商的偽裝,解除了楊志的戒備心理。在歌聲中,白日鼠挑酒上場,引眾軍漢買酒。其實兩桶都是好酒,料楊志必然阻止。晁蓋一伙過來先喝一桶。借舀酒做手腳,前一瓢掩飾,后一瓢下藥,白日鼠追這個,奪那個,寫不露絲毫破綻。這一伙痛飲解渴,安然無恙,引得眾軍漢心癢難耐。晁蓋一伙的做法,完全麻痹了楊志一伙的警惕心理,終于誘其入了圈套。有趣的是白日鼠故意來個正題反作,一個勁不賣,說:“這酒里有蒙汗藥在里頭了!闭撌聦崳@倒是真話,真可謂“假作真時真亦假”。
四、小說中環境描寫是怎樣的,有什么特點?
從楊志一伙上路起,到楊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反復寫氣溫、寫太陽、寫樹林;直接寫“熱”的近二十處之多,以“涼”襯“熱”也不下十余處。寫法也多變:有通過作者的介紹來寫的,有通過八條好漢之口來寫的,有通過楊志或虞侯、老都管之口來寫的,更多的是通過軍漢的語言和行動來寫的。
描寫特點:①渲染氣氛,增強實感。②文不在多,妙在傳神③烘托心理,形神畢現。④轉換場景,發展情節。
五、布置作業 :
劃出小說中能夠表現楊志思想性格的語句。歸納其性格特點。
板書設計 :
內容:農民起義
《水滸傳》
局限:只反貪官,不反皇帝
自然環境:天氣炎熱
作用:鋪墊和推動情節發展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分析楊志的性格特點及課文的兩條線索安排之巧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一個不體察下情的領導,是不受歡迎的領導,楊志正是這樣一個人,同學們,根據自己所劃的語句,討論、歸納楊志的思想性格。
二、學生討論、交流楊志的思想性格特點
楊志相當精明,相當警惕。楊志致命的弱點,則是不善帶兵,不善處理關系。
三、本文有兩條線索,一是押送生辰綱,一是智取生辰綱,這樣寫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故事情節更加曲折,引人入勝,增強藝術效果。先寫楊志押送生辰綱,歸結到一點,是要寫明白楊志非常小心謹慎為什么最后準許眾軍漢喝了那桶酒,也就是說楊志怎么會掉進吳用設置的圈套。作者一路寫來,一面寫楊志的精明,一面寫他的蠻橫,終于左右不了局面,最終進入了“智多星”吳用設計的圈套。
四、小結:
故事情節波瀾迭起扣人心弦,人物刻畫細膩入微形象生動,環境描寫逼真簡練恰到好處。它是以晁蓋、吳用為核心的好漢群體第一次向貪官“出手”,與“官家”沖突,是大規模農民起義的前奏。
五、布置作業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智取生辰綱》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簡介作者及《水滸傳》。2.理清課文思路,明確線索及人物關系。
3.具體分析“智押”及“智取”。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國》,勇不勇看《水滸》!币馑际钦f:三國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滸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們的計謀同樣讓人拍案叫絕。不信,我們就來學習《智取生辰綱》,領略一下梁山好漢的計謀。
二、介紹作者、作品及相關背景
1.本文是選自《水滸》71回本。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2.《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許多劇情是婦孺皆知的。大家已經看過原著的影視作品了。那么有哪位同學說說楊志的出身及“押運生辰綱”前的主要遭遇?
三、分析小說情節
1.生辰綱是什么東西?
。樘珟煵叹┳鄱M獻的大批財物,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是被搜刮來的不義之財。)
2.生辰綱是誰取的?又是從誰的手里取走的?用怎樣的方式取走的?
。松w、吳用等八條好漢;楊志;智取。)
3.小說以“生辰綱”的爭奪為中心事件,采用了雙線結構,明線是什么?暗線是什么?
明線──楊志押運生辰綱;暗線──晁吳智取生辰綱)
4.請大家跳讀課文,篩選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動為歸納點,分別用簡要的語言概括出明、暗兩條線索的故事情節。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一枝是楊志押送生辰綱,這是明線:上路──中計──失綱
一枝是好漢智取生辰綱,這是暗線:定計──施計──劫綱
5.明、暗雙線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交接在一起?
(六月初四正午;黃泥岡松樹林)
四、分析文中之“智”
1.晁、吳之“智”
。1)六月初四正午,在黃泥岡的松樹林中,押綱的楊志和劫綱的晁蓋等人碰上了,他們是不是偶然的不期而遇呢?(不是,是吳用精心安排設下圈套,等楊志來鉆)
。2)為什么吳用安排這樣的時間和地點來取生辰綱呢?
①時間:六月初四正午,天氣有何特征?
。ㄊ盅谉幔瑹岵豢僧,為松樹林休息和白勝賣酒作好準備,從中可以看出,這個時間是吳用精心挑選的,可說是智用天時;
②地點:為什么選黃泥岡、松樹林為劫綱的地點?
。ㄉ綄捎脕硌谧o,松樹林既可以誘敵休息又可以模糊敵人的視線,使他們看不清松林內的真實情況。為下文吳用取藥,下藥作好了準備。從中可以看出,這個地點也是精心挑選的,可以說是智用地利。
。3)在“天時、地利”起作用后,晁蓋等又是如何發揮“人和”優勢,通力合作,用計謀“智取生辰綱”的呢?
、訇松w他們是以什么身份出現在楊志面前的?扮作客商有何用意?
。ò缈蜕,穩住對方,初步消除楊志的疑心)
、跅钪臼抢辖,為什么他連下蒙汗藥這種勾當也防不住,著了道兒?
。松w等人的戲演得好。佯爭酒,引誘對方,半瓢酒消盡了楊志的疑心。
、圻@蒙汗藥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地下到酒里去的?
。ㄇ上滤,麻倒對方,半瓢酒放倒青面獸)
晁、吳之“智”
智用天時──六月初四正午
智用地利──黃泥岡松樹林
第二課時
2.楊志之“智”
為了押運成功,楊志也殫精竭慮,絞盡腦汁,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楊志的計謀?
(1)他為什么不多帶兵?(為了掩人耳目,這叫“智藏行蹤”)
。2)離京五七日后楊志對時間作了怎樣的調整?為什么要調整?
。ㄎ甯罩,辰牌→申時,這說明他小心謹慎,這叫“智變行辰”。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襲,而正午炎熱,恐怕連強盜也不愿出來活動。)
(3)楊志一行人為什么放著寬平的官道不走,凈找些偏僻崎嶇的小徑自討苦吃?
。ㄟ@叫“智選路徑”。這樣難走的路徑,恐怕連歹人也不愿走。)
。4)從“智藏行蹤、智變行辰、智選路徑”,可以看出楊志的用心良苦,為了保證生辰綱安全,甚是煞費苦心。請同學們再在課文中找找,為了確保生辰綱的安全,楊志還有哪些舉措?
、俦期s:怕路長夢多,不惜打罵軍士,斥責虞侯,得罪老都管;
、跍p少中途休息:擔心軍士懈怠;③審察棗販:謹慎,多疑;
、軐u酒漢子高度警惕;⑤喝酒時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這說明楊志是個精明、謹慎、多智之人。
板書設計:
楊志之“智”智藏行蹤──精明智變行辰──謹慎智選路徑──多智
3.綜合比較:
為什么一個如此精明、謹慎、多智的楊志押送生辰綱仍不免失敗的命運呢?楊志到現在仍然想不明白,請同學們替他總結一下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1)沒有處理好內部關系
。2)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智多星吳用計謀比青面獸楊志的計謀要高明。楊志棋差一招。楊志之智,更加襯托出吳用之智的高明。可以說楊志輸智,吳用有用。
楊志失敗的外因:急功近利欠理智人不和楊志失敗的內因:天外有天棋差一招
附板書設計: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智取生辰綱》教案 篇13
選入語文教材的古代小說都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顛峰之作,有著深刻的思想內涵和較高的藝術價值,對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提高文學品位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在教學中不能一帶而過,應對照《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靠船下篙”,回歸文本,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增強探究意識,提高欣賞水平。
筆者在古典小說《智取生辰綱》的教學過程中,著眼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努力突破常規“講評式”教學,采取了“情境導入——互助釋疑——評點賞析——課題寫作——論文評價——課后延伸”的教學步驟,從一定程度上調動和激發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避免了機械講課模式勞而無功的結果。
就教學實際而言,我們在有限的教學課時內無法讓學生進行小說的全文閱讀,此時教師應注重研究小說的本身特點,找準一個教學的切入點。
《智取生辰綱》是《水滸傳》的節選部分,我們可以利用《水滸傳》結構“割離”的特點,讓學生重點閱讀小說相關部分。而小說的第12回至第17回則與《智取生辰綱》中核心人物楊志有著密切關系?梢宰寣W生在閱讀后對這幾回作相應概述,檢查學生閱讀情況。例如:第12回:①原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綱丟官;②淪落東京,因盤纏使盡賣祖傳寶刀,無奈殺潑皮牛二,流配東京大名府充軍。第13回:③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楊志,安排比武,楊志斗武出色,被梁中書提拔做管軍提轄使。第16回④受梁中書重托,押運生辰綱,在黃泥岡失陷。⑤第17回:走投無路,落草二龍山寶珠寺。
另外,我們還應當弄清選文相關的來龍去脈:本回故事是由大名府留守梁世杰要把十萬貫財寶送上東京,給他丈人蔡京慶賀生日而引起的。梁世杰前一年就曾送十萬貫金珠寶物給蔡京,半路被人打劫去了。這次改派精明能干的楊志押送。劉唐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晁蓋,隨后聯絡了吳用、公孫勝、阮氏三雄和白勝等人聚義舉事,決定劫取這不義之財,并由吳用謀劃了智取策略。
而對小說的整體把握是探究閱讀的前提,首先我們應當知道認真閱讀小說,找準故事線索、理清主要情節。尋找閱讀興奮點,激發探究興趣。而《智取生辰綱》中有明暗兩條線索,即楊志押送生辰綱、晁蓋智取生辰綱。兩條線索并行,在黃泥岡交織,打劫成功時融合。
綜合學生實際,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典型疑問:
①吳用“智”取生辰綱,其智表現在哪些方面?
、陔y道楊志一方就沒有用智嗎?他的智又表現在哪些方面?
、圩髡呤窃鯓邮剐≌f情節緊張曲折,扣人心弦的?
、苄≌f中有哪些環境描寫?對于情節的發展有什么作用?
以評點《智取生辰綱》人物描寫藝術為例,引導學生評點賞析。
《智取生辰綱》中有這樣一段文字:“眾軍謝了,叫老都管吃一瓢,楊志吃一瓢,楊志那里肯吃①!瓧钪疽姳娙顺粤藷o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氣甚熱,二乃口渴難熬,拿起來只吃了一半②,棗子分幾個吃了!瓉項钪境缘木粕伲阈训每欤缹⑵饋恝,兀自捉腳不住。”這段文字看似平常,仔細思考卻無一處不是作者匠心的體現。金圣嘆在夾批中這樣點評:“①寫楊志英雄精細,固也。然楊志即使肯吃,亦不得于此處寫他肯吃,何也?從來敘事之法,有賓有主,有虎有鼠。夫楊志虎也,主也;彼老都管與兩虞候特賓也,鼠也。設敘事者于此不分賓主,不辨虎鼠,雜然寫作老都管一瓢,楊志一瓢,兩個虞候一瓢,眾軍漢各一瓢,將何以表其為楊志哉?故于此處特特勒出一句不吃,夫然后下文另自寫來,此固史家敘事主體也。②另自寫,又寫得曲折天矯。③前文楊志也吃酒,只吃得一半,我謂既已吃矣,何爭一半?及讀至此,始知前丈吃少之妙,便于十五人中,先提出楊志,不與彼十四人聚頭作計,煩聒不已也!苯鹗@善于捕捉人物的細節,揣摩人物的心理,以精辟干練的語言和獨具功力的慧眼點出小說內在的神韻,讀之令人拍案叫絕!
同時,我們也可以借鑒今人的點評文字,啟發學生去“玩味”小說。如,有這樣一段文字是這樣點評“劫綱”的內容的:“作者寫來,從容不迫,大緊處卻用舒緩徐紆的筆致,實是大家風采。白勝口唱山歌挑酒上岡,更是欲緊故松的太好關目……大松弛更彰大緊迫,實走神工鬼斧、出神入化之筆。其熱難熬,其疲不堪,有酒挑到眼前,軍漢們豈能無動于衷?于是作者寫了“軍漢們正在那里湊錢”的情景,一個細節寫來如畫,不必再去描摹個個咋嘴咋舌、垂涎欲滴的樣子了,白描手法之妙處正在于此。待到楊志大動肝火,脫口說出蒙汗藥時,軍漢們根本不在意,有趣的倒反是挑酒漢予介意了!澳氵@客官好不曉事!早是我不賣與你吃,卻說出這般沒氣力的話來!”三句話三層意思,三個轉折,真乃妙人妙語。其一,說楊志說話不懂道理,在生意人面前說人家貨不好,如同打人家的臉;其二,我根本就不想賣給你,哪來的許多廢話;其三,這沒來由的說法完全不屑一駁,純是胡說八道!(郁賢皓主編《中學古詩文鑒賞辭典》第540頁)讀這樣的文字,一定會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觸動學生去思索小說、感悟小說。
《水滸傳》中的楊志可謂精明能干,頗有心計,深得梁世杰的欣賞,②偏偏丟失了生辰綱,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兵法說:謀略得乎天時,取諸地利,成于人和。楊志便是敗在了這“天時”、“地利”、“人和”上。
首先是“天時”。選文開首便提到“此時正是五月半天氣,雖是晴明的好,只是酷熱難行”。接下來作者更是不惜筆墨,濃墨重彩地渲染了天氣的炎熱,“六月四日天氣,未及晌午,一輪紅日當天,沒半點云彩,其實十分大熱”、“四下里無半點云彩,其實十分大熱”,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大筆渲染炎熱氣候,也就引發了眾軍漢寧可用自己的生命換取片刻的休息,以及虞侯和老都管對楊志的不滿,更為軍漢們極度渴望買酒解渴渲染氣氛,更為下文的“智取生辰綱”埋下了伏筆。如果沒有酷熱的天氣作盾牌,軍漢們就不會大汗淋漓,口渴難受,也不會寧愿忍受皮鞭之苦而到松樹下休息,也不會湊錢買酒喝而遭遇蒙汗藥致使生辰綱遭劫。炎熱的天氣像一個高速運轉的發動機將故事情節推向了高潮,直至生辰綱遭劫。③
其次是“地利”!拔迤呷,人家漸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當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嶇小徑,南山北嶺”、“奔上岡子……去松樹林睡倒了”,在山路和崎嶇小徑上,倒不見得有人劫生辰綱,卻偏偏在松樹林里冒出了賣棗子和賣酒的,何哉?其一,松樹林是夏日休息的好地方,同時這松樹林會讓萬分疲憊的軍漢們產生依賴心理;其二,在軍漢們疲乏饑渴的時候,買酒人的出現,恰似給軍漢們注射了一支興奮劑,紛紛湊錢買酒;其三,松樹林比較隱蔽,容易給人造成視覺障礙,方便了后來吳用跑進松樹林下蒙汗藥。④
最后是“人和”。且看楊志一邊,“一路上楊志趕著催促要行,如若停住……則藤條便打,逼趕要行”、“拿起藤條,劈頭蓋腦打去”,這無疑使楊志和軍漢們的矛盾激化,而兩個虞侯口里不道,肚里尋思,“這廝不直得便罵人”、“老都管也心內自惱他“,這就使得楊志和老都管、虞侯們得矛盾也變得激化,顯然,這時的楊志早已是孤家寡人,任憑鞭打喊罵,也無法控制局面,怎能不敗下陣來?⑤
楊志在“天時”、“地利”、“人和”上處于劣勢,而吳用那邊則占盡“天時”、“地利”、“人和”,楊志失生辰綱,吳用得生辰綱便成情理之中的事。
拿到學生的鑒賞文字,我們既不可以草率張貼,更不可以棄置一旁,我們應當充分發揮閱讀小組和全班同學的閱讀積極性,參與點評鑒賞。
首先,我們可以發動學生進行點評,提出修改建議。如(1)總評:本文從“天時”、“地利”、“人和”三個角度分析楊志失陷生辰綱的原因,對小說內容的把握比較準確;從“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方面結構論文,層次清晰;能緊扣小說內容,圍繞論題構思論文。(2)修改建議:①論文標題應具有概括性,盡可能體現中心論點;②第1小節“《水滸傳》中的楊志可謂精明能干,頗有心計,深得梁世杰的欣賞”一句應緊扣小說節選內容來說,將楊志在選文中的精明和心計表現出來;③第2小節“炎熱的天氣像一個高速運轉的發動機將故事情節推向了高潮,直至生辰綱遭劫”一句中“高速運轉的發動機”比喻不夠貼切;④第3小節表述有些混亂,松樹林是“地利”,松樹林里出現賣棗子和賣酒的,并非“地利”,可調整句子的內部結構修改;⑤第4小節可增加吳用等人精誠合作的團隊精神,形成對比突顯楊志失去“人和”的困境。其次,可讓學生借鑒修改建議,由小組長主持論文修改,并將選題理由,行文思路寫在論文前。最后,將修改的班級論文裝訂成冊,全班交流閱讀,在論文后寫上讀后感。這樣的寫作是動態的,體現了學生閱讀的機智,提高了學生讀、寫結合的能力,也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
課堂教學只是給學生一個樣式,而不是學生閱讀的全部,因而知識和能力的遷移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可以讓學生參照課堂教學閱讀《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并注意總結《智取生辰綱》閱讀的得失,并進行創新閱讀。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智取生辰綱》教案 篇14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課時編號: 32
課題
17《智取生辰綱》
課型
常規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水滸傳》的主要內容
了解認識楊志的思想性格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習作品明暗兩條線索的特殊敘事方法
情感態度目標
結合歷史背景,正確認識水滸英雄
重點
了解認識楊志的思想性格
難點
明暗兩條線索的特殊敘事方法
教 學 過 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一、導入簡介
《水滸傳》是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作品。主要思想傾向是官逼民反。歷代正統文人都把農民起義看作是“犯上作亂”,而羅貫中卻深刻揭露出農民起義是由于官府的沉重壓迫。小
聽介紹或查資料
了解文學常識
說的局限在于只反貪官,不反皇帝。小說歌頌了一系列英雄。本文節選的,〈智取生辰綱〉描述的主要人物楊志也是“一百單八將 ”之一,節選課文中他還沒有“造反”。
施耐庵:生平不詳,以下僅供參考:蘇州人,聲于元末,名初為避禍遷于江蘇興化縣。
二、初讀課文
自由閱讀課文
把握基本情節
要求能復述基本故事情節。
三、再讀課文
思考問題:吳用等人是如何智取的?
自主思考,交流補充
抓住重點內容
四、小說中環境描寫是怎樣的,有何特點?
。á黉秩練夥眨鰪妼嵏小"谖牟辉诙啵
妙在傳神。③烘托心理,形神畢現。④轉換
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認識環境描寫作用
場景,發展情節。)
教
后
反
思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課時編號: 33
課題
17《智取生辰綱》
課型
常規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水滸傳》的主要內容
了解認識楊志的思想性格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習作品明暗兩條線索的特殊敘事方法
情感態度目標
結合歷史背景,正確認識水滸英雄
重點
了解認識楊志的思想性格
難點
明暗兩條線索的特殊敘事方法
教 學 過 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一、導入新課
一個不體察下情的領導,是不受歡迎的
思考、質疑
設疑引入新課
領導,楊志正是這樣一個人。
二、劃出表現楊志思想性格的語句。
三、分析楊志的思想性格特點
討論、交流
認識楊志思想性格
。ň鳎瑁徊簧茙П吞幚黻P系。)
四、敘事線索研究
(兩條線索:押送生辰綱;智取生辰綱。)
思考、討論、交流
認識本文敘事特點
這樣寫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ㄇ楣澑郏巳雱伲鰪娝囆g效果。)
五、小結:《智取生辰綱》故事情節波瀾迭起扣人心弦,人物刻畫細膩入微
形象生動,環境描寫逼真簡練恰到好處。它是以晁蓋、吳用為核心的好漢群體第一次向貪官“出手”,與“官家”沖突,是大規模農民起義的前奏。
教
后
反
思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智取生辰綱》教案 篇15
◎導讀
“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水滸傳》的主題曲曾唱遍大江南北。水滸英雄殺富濟貧,為民除害,俠義為懷的事跡也在人民群眾中廣為流傳!端疂G傳》有如此魅力,無疑是在人物塑造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比如武松的勇武豪爽,魯智深的疾惡如仇、暴烈如火,李逵的純樸天真、剛直魯莽,林沖的剛烈正直,無不栩栩如生,使人過目不忘。作者以其對社會生活的廣泛了解、深刻的人生體驗和豐富活躍的藝術想象,塑造出一連串的梁山英雄形象。難怪金圣嘆說書中“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人有其形狀,人有其聲口”(《〈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序三》)。這就是《水滸傳》的一大特點,也就是說,人物眾多而人物各自的身份、經歷又各異,因而表現出各自不同的個性。
◎作者
施耐庵的生平事跡不詳,一般認為是元末明初人。20世紀20年代以來,江蘇興化地區陸續發現一些有關材料,如《施耐庵墓志》《施耐庵傳》等!赌怪尽氛f他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曾中進士,在錢塘(今浙江杭州)做過兩年官,與當道不合,棄官回鄉,從事著述。由于材料相互矛盾之處不少,這些材料的真偽問題學術界一直未有定論。
◎背景
《水滸》中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章節分別是第十二回“梁山泊林沖落草 汴京城楊志賣刀”、第十三回“青面獸北京斗武 急先鋒東郭爭功”、第十六回“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第十七回“花和尚單打二龍山 青面獸雙奪寶珠寺”。楊志本是“三代將門之后”,原“指望把一身本事,憑上一刀一槍,博個封妻蔭子,也與祖宗爭口氣”,不想命運多舛,奉命押送花石綱,但在黃河里被風打翻了船,只得逃難遠避。后被赦,楊志在東京用財物打點,想官復原職,被高俅趕出,盤纏用盡,只得變賣祖傳寶刀。集市上遇見潑皮牛二挑釁,只得用刀試砍銅剁鐵、吹毛得過,試殺人刀上不見血時,牛二不依不饒,而且強要刀不給錢,盛氣之下,楊志殺死牛二,投案自首,被發配大名府充軍。這也是楊志“失意”之時。楊志得到梁中書抬舉,在校場與周謹、索超比武獲勝,被升任為管軍提轄使,“早晚殷勤聽候使喚”,并接下押運生辰綱上東京的重任。這是楊志人生中“得志”之時。但生辰綱還未啟運,風聲早已傳出,劉唐報信,與晃蓋商議取生辰綱,吳用也加入進來,并推薦三阮兄弟入伙,公孫勝也來投奔晃蓋,七條好漢齊心協力奪取這批珠寶,并定下智取之計。
晃蓋等人奪取生辰綱后,楊志初欲尋死,后逃走;謝都管等人便將罪過都推到楊志身上,誣陷他與賊寇勾結。楊志想光宗耀祖的指望至徹底落空,正是他人生中的“幻滅”階段。后來楊志遇見“花和尚”魯智深,二人同在二龍山落草為寇。
[知識覽通]
◎語音
1.趲行zǎn,不要念成zàn
2.虞候yú,不要念成wú
3.嗔怪chēn,不要念成zhēn
4.尷尬gāngà,“尬”不要念成jiàn
5.廝sī
6.樸刀pō,不要念成pǔ
7.恁地nèn,不要念成rèn
8.怨悵chàng,不要念成zhàng
9.兀的wù
10.慪òu,不要念成kōu
11.喏喏連聲nuò,不要念成ruò
12.芥菜jiè
13.剜口割舌wān,不要念成wǎn
14.忒tuī
15.舀酒yǎo,不要念成yáo
16.羅唣zào
17.面面廝覷qù,不要念成xū
18.聒噪guō,不要念成tián
19.晁蓋cháo,不要念成yáo
20.三阮ruǎn,不要念成yuán
21.庵ān,不要念成yān
◎字形
1.虞候:,“候”,不能寫成“侯”。
2.喏喏連聲:“喏”,不能寫成“諾”。
3.怨悵:“悵”,不能寫成“倀”。
4.聒噪:“聒”,不能寫成“恬”。
◎詞語
1.曉事:明白事理。
2.尋思:思索;考慮。
3.忍氣吞聲:形容受了氣而強自忍耐,不說什么話。
4.喃喃吶吶:連續不斷地小聲說話的聲音。
5.絮絮聒聒:絮絮叨叨,來回地說。
6.熱不可當:熱得無法抵擋。
7.出沒:出現和隱藏。
8.分說:分辯。
9.勾當:事情。
10.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決不改變。
[內容析通]
◎理文脈
本文節選自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第十六回“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節選部分有兩種劃分段落層次的方法:
(一)兩分法:
第一部分:(開頭到“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寫楊志在押送生辰綱途中與大伙之間發生矛盾的情形。
第二部分(“楊志卻待要回言”到最后)寫楊志與晁蓋等八條好漢的矛盾。
(二)六分法:
第一部分:故事發生(開頭至“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楊志押送生辰綱。
第二部分:故事發展(“楊志卻待要回言”至“自去一邊樹下歇涼”)七雄販棗蒙楊志。
第三部分:故事進一步發展(“沒半碗飯時”至“也這般羅唣”)白勝設計誘官軍。
第四部分:高潮(“那對過眾軍漢見了”至“自下岡子去了”)楊志無奈買白酒。
第五部分:結局(“那七個販棗子的”至“掙不得,說不得”)楊志誤失生辰綱。
第六部分:尾聲(最后一段)吳用智取生辰綱。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智取生辰綱》教案 篇16
教學依據
本文的教學依據是文本依據、課標依據和學生依據。
文本依據即課文所包含的豐富內涵。課堂教學既然有本,就要依本,就要識本,讓文本充分發揮教學資源的作用。
文本的豐富內涵表現在哪里呢?
首先文章刻畫了楊志這一生動的藝術形象,并且緊扣楊志的身份經歷,在激烈的矛盾沖突中表現他復雜的個性。要引導學生分析楊志的性格特征并體會塑造這一典型形象的意義。其次刻畫了以晁、吳為首的英雄群象。文章生動地表現了他們的智謀:(1)智用天時;(2)智用地利;(3)屢設迷魂陣,智投蒙han藥。通過這些描寫有力地表現了晁、吳諸雄的過人膽識和超群智慧,贊美了農民起義英雄。第三,要理解側面襯托藝術,即用正面描寫的楊志來襯托梁山八雄的膽略才智,并由此體會文章明暗互映的敘事線索。第四,了解文章景物描寫的特色。文章用不少筆墨描寫了“赤日炎炎似火燒”的酷熱天氣,有的是直接描寫,有的通過人物語言動作間接表現。赤日酷暑的描寫為情節發展作了必要鋪墊,為表現人物作了有力烘托。第五,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該文語言既有古漢語的典雅,又有方言的親切,書面語和口語有機結合,符合人物身份,表現了人物性格,頗值玩味。
課標依據即以新課標思想為指導,努力在教學中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在理解上述內容時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探究,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本篇教學將主要采用“主問題討論式”。所謂主問題討論式,即在閱讀教學中設計一個包容豐富,能牽動對全篇理解、具有提綱挈領性質的問題,讓學生在主問題引領下主動走進文本,討論探究。這種主問題具有可分解性,它從整體而不是從局部進行構思,是符合新課標倡導的整體閱讀教學思想的。它克服了閱讀教學中遠離整體、零打碎敲、一講到底的弊端,有效地實踐了“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的要求。
學生依據即課堂所呈現的學習內容,其難易度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作為初三學生,閱讀了一定數量的小說,學習了小說的基本理論知識,且在教師的引導下欣賞過作品,既有感性知識,又有理性認識,且有一定的實踐經驗,有獨立求知的愿望。此時給他們一個概括性強難易適中的主問題,自主學習、討論探究應該是可行的。教學中提出的主問題,就是據學生的知識積淀和認知前提而設計的。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本文主要定位在賞析,培養學生初步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為此預設以下目標。
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文中較為生僻的古典詞匯,能根據語境推斷方言語匯的意義;能正確地理解文意,完整地復述課文。
在主問題導引下,學生能緊扣人物的語言行動,并聯系《水滸》中有關楊志的其他章節揣摹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意義。
理解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品味生動傳神的語言,體會敘述故事置明暗兩線的妙處。
o引導學生走進古典文學天地,主動閱讀古代優秀作品,在歷史文化土壤中吸取營養,提高文學修養和審美能力。教學方式
小說教學,切不可陷入講授泥潭。要努力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探究自主學習的精神。
將過去由教師完成的工作,如對《水滸》基本知識的了解,與該文相關情節的了解,理解語匯意義等工作,轉交并鼓勵學生自主完成。
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學習中,設計以
”主問題討論”為主的教學方式,開展獨立性的探究活動。在品析作品的藝術美時,進行合作性的微型話題賞析活動。 i 進行一次課后小型的綜合實踐活動, i培養學生的研究精神。
我們試圖通過改變學習內容的呈現
方式,來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希望他們能在獲得語文知識的同時獲得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習能力。教學構思
第一課時
概說《水滸》
可課前布置預習,要求學生廣泛搜集該書的有關知識,以便課初交流。教師亦應有充分準備,可將《水滸》的有關知識制成卡片,幻燈展示,由此導人新課。
介紹與本文相關的情節背景
該步驟可由學生自主完成。教師應在課前布置讀書,指導學生閱讀《水滸》十二、十三、十七諸章節。
展示多媒體課件(反映楊志主要經歷的有關圖片)。
結合注釋和工具書理解生僻語匯,據語境推斷方言詞句意義,通讀全文,理解文意。
提煉故事梗概,鍛煉學生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
◇完整地復述故事。
第二課時
本節課用主問題討論式進行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分析楊志及晁、吳諸雄的性格,理解作品意義。
主問題:
一個武藝高強精明練達的提轄在押送中為何會仰天長嘆“苦也!”?
晁蓋吳用諸雄的“智”表現在哪些方面?
第三課時。進行合作性的微型話題探討活動。據課文特點,預設下列研討話題: a.品一品刻畫八雄的藝術手法。 b.說一說文章的敘事特色。 c.假若從晁吳角度敘述故事…… d.我看文章的環境描寫。先分組討論,每組重點完成一個內容;
再由小組代表發言,向全班報告討論成果。
進行一次小型綜合性研究活動,對文章的語言特色作一番自主探索。 .
此內容作為課外作業布置。要求學生查閱書刊,查閱網絡資料,并在研究文章中注明資料出處,且不少于兩種。目的不在做出怎樣的科學認識,而在讓學生感受研究性學習,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
第一課時
師:燦爛的中華民族文學寶庫中有一顆璀璨明珠,它以我國歷史上一次波瀾壯闊的農民起義為主要內容,描述了曲折的故事,刻畫了生動的形象,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英雄傳奇,成為文學藝苑中的一朵奇葩,它就是我們今天將接觸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同學們:你對這本優秀的作品有哪些了解?請把你課前搜集的資料向大家展示出來。要求不說重復內容。
生l:《水滸》又叫《水滸傳》《忠義水滸傳》。
生2:《水滸》是明代長篇章回小說。
生3:它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全過程的長篇小說。 。
生4:它的主要思想傾向是官逼民反,有進步意義。
生:并非一人一時之作,而是在民間口頭傳說、藝人講說演唱的基礎上,由文人加工而成。
師:不錯,同學們簡介了《水滸》多方面的知識?磥泶蠹艺n外查閱了資料,作了充分的準備工作。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文章就是節選自《水滸》(七十一回本)第十六回,原題為《楊志押送金銀擔,吳用智取生辰綱》
師:課前要求大家瀏覽《水滸》中有關楊志的章節,不知同學們閱讀后對楊志的身世經歷有哪些了解。你能給大家說說楊志押送生辰綱之前的大致情節嗎?
(學生紛紛發言,教師不時點撥,氣氛頗為熱烈) ’
師:大家簡要勾勒了楊志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歷,很不’錯。老師將同學們說的按時間順序歸納了一下,并將主要情節制成了圖片。
(出示課件一:楊志是五侯楊令公之孫,武舉出身,官至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綱丟官;遇赦求官遭高俅所阻;盤纏使盡賣祖傳寶刀;無奈殺潑皮牛二,流配北京大名府充軍;留守梁世杰因楊志武藝高強,提拔他為管軍提轄使;受梁中書重托,楊志押送生辰綱。)
(出示圖片:a.楊志失陷花石綱 b.汴京城楊志賣刀 c.楊志殺牛二被充軍 d.楊志北京斗武 e.楊志押送金銀擔)
師:這里強調一句:楊志的人生理想,用書中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指望把一身本事,博個封妻蔭子,也為祖宗爭口氣!
生:老師,“封妻蔭子”是什么意思?
師:就是功臣的妻子得到封號,子孫世襲官職。通俗地說就是渴望建功立業,以名垂青史,為家人造福。
現在我們來讀課文,看看楊志是怎樣押送金銀擔的,他在實現理想的途中又遭遇了怎樣的變故?
《水滸》的基礎方言是元代的江淮話,又是古代文人所著,其中有不少語義與現代普通話不盡相同,大家閱讀時將不懂的圈出來,結合注釋理解,再不懂的提出來共同討論。
(出示課件三——注意下列語詞讀音及在語境中的意義:綱權且趲行 端的 須 怨悵 虞侯 慪氣 恁地羅唣省得 逞辯 氣喘 聒噪 還言語 吹噓 干系 不爭舒頭探腦尷尬去處兀自 口淺卻才 計較)
(學生讀課文,查閱字典,相互討論;教師巡視)
師:請就文中疑難詞句說說自己的理解。
生l:“楊志提了樸刀……自去趕那擔子”中的“擔子”是什么意思?
生2:就是挑擔子的人,這里是借代的手法。
生3:“楊志拿了藤條打將來”中“打將”是什么意思?
師:想想,學過的。
生:與“宮使驅將惜不得”中的一樣,“將”只是個動作助詞。
生:文中有這么一句:“這干系須是俺的!”句中的“須”,我認為不是“應該”的意思,而相當于“難道只是”,這樣才說得通。
師:為什么?
生:這是楊志反問責怪虞候的,意思是“你們不替我打這夫子,卻在背后慢慢挨,這責任難道只是我的?”這樣更合理。
師:好。確實,據以前學過的知識、據上下文可以推斷文中比較生僻的詞義;甚至可以糾正注釋中不甚妥當的地方。
理解詞句,同學們可以課后繼續查閱工具書,結合我們剛才的方法,在課后自主完成。下面我們做另一項工作。讀過全文,你能用比較精練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嗎?請大家先自由討論。
(學生先前后桌討論,然后在班級發言,共同梳理主要情節。在討論基礎上教師出示課件:楊志慎押金銀擔——--七雄販棗蒙楊志——白勝賣酒誘官軍——吳用巧下蒙han藥——官軍上當飲藥酒——英雄智取生辰綱)
師:請大家據這主要情節復述故事。
(學生復述,師生共同點評)
第二課時
師:大家讀了這篇文章,一定對楊志這個人物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一直在想:楊志曾經殺牛二、戰林沖、敗周謹、斗索超,是個武藝超群的壯士;作為押解官,他肩負重要使命,握有重權,應該說是一個驍勇善戰、統率生辰綱的首領。但在押送途中面對十來個挑擔的兵士,他卻仰天長嘆“苦也”,這到底反映了他怎樣的內心世界?我們結合課文來討論這個問題好不好?
生1:我認為,是因為天氣太熱了,他對天氣非常擔憂。
生2:軍健們太累,要停下休息,他鞭打已不起作用了。
生3:這個地方周圍無人煙,很荒僻,太危險了。
生4:經常有強人出沒,搶奪過路人財物。
師:說得好,這“苦也”看來是楊志身陷矛盾重圍,內心焦灼的反映。
生:我以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與老都管之間的矛盾。
師:請具體說說。
生:十一個軍健,這個趕起來那個又躺下,他并非真的沒有辦法了,他之所以不敢再往死里打,是因為他知道老都管會給他們撐腰。
師:從哪里看得出?
生:在這之前他們曾向老都管訴苦,老都管已經表現出對楊志的不滿,對他們的同情。這時天這么熱,人這樣累,連空手的老都管都要停下來休息,楊志這時如果又來打他們挑擔子
的,老都管會干涉的。
師:你的意思是楊志怕老都管?這些兵士才有恃無恐?
生:是的。
師:楊志是押送的首領呀?他怎么怕老都管?
生:表面是,實際上老都管才是真正的主人。
師:請舉例。
生1:課文第2段寫軍健向老都管訴苦,老都管聽了后說:“你們不要怨悵,巴到東京時,我自賞你!边@表面是幫楊志做思想工作,其實在表明他才是生辰綱的主人。
生2:老都管開始還對楊志有所忍耐,但后來就忍不住了。來到黃泥岡前,楊志對著軍健“拿起藤條,劈臉又打去”時,“老都管喝道:楊提轄……”這段話就能看出他在仗勢欺人。尤其一個“喝”字,說明他根本沒把楊志放在眼里,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
師:說得太好了!前人對這一細節也有評價,我讀一讀:“著一‘楊’字,已見生分,‘喝’住楊志,仗勢欺人。先尚能‘耐他一耐’此時卻是‘耐’不得了。此寫老于世故的謝都管對楊志咄咄相逼。”同學們與前代評論家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生:對老都管這種咄咄逼人態度,楊志只是說:“都管,你須是城市里人,生長在相府,哪里知道路途上千難萬難!”不是以牙還牙,而是輕聲細語地解釋,說明他不敢得罪他。
師:好,分析得有道理。老師再補充一條證據。當初受命之時,楊志曾對梁中書說:老都管“是夫人行的人,又是太師府門下的奶公,倘或路上與小人鱉拗起來,楊志如何敢與他爭執得?”說明他確實對老都管心有余悸。
師:怎么一個武藝高強的提轄怕這樣一個年邁的老都管?
生:老都管背后有后臺。如果得罪了他,他可能到梁夫人面前講小話,梁夫人又可能到梁中書甚至蔡京那里進讒言,楊志怕影響自己的前途。
師:分析得有道理。
生:楊志并不僅因為眾軍健都到松林樹下睡倒了而喊“苦也!”而是怕再狠打他們,老都管就會出來說話,自己就可能與老都管發生尖銳沖突。這樣就會得罪他,就可能危及自己的前途。
師:同學們說得對。這“苦也”是他置身多種矛盾之中備受煎熬的集中釋放,是被官僚所逼發出的悲愴之音,是英雄無路壯志難酬的凄涼挽歌,是殘酷的現實與強烈的官欲在楊志頭腦中矛盾的反映。
師:怎樣理解他粗暴機警等表現呢?
生:表面看來他對那些軍健很殘酷,其實不是。在人家比較多的地方他還是要他們趁早涼趕路,日中時休息,說明還是關心他們的。
師:對,不能簡單看問題。
生l:他鞭打那些士兵,是他們不配合。他的粗暴,是想完成任務,好得到提拔,也是當官愿望的反映。
生2:他在押送途中機警地改變行走時間,是想保護生辰綱的安全。保證了安全就立了功,就有可能得到升官的機會。
生3:他見松林中有人影晃動,“拿了樸刀,趕入松林”,機敏而又勇敢,也是與他內心深處的官欲聯在一起的。
生4:他不準軍士們湊錢賣酒,對陌生人保持高度警惕,仍然是受當官思想的支配。
師:同學們挖掘深刻。楊志心中確實有著強烈的官欲,他對軍健的粗暴強悍,對老都管的回避忍讓,在押送途中表現的精明機警,都與此緊密相連。他想抓住押送生辰綱這個機會,來改變自己罪犯的身份,實現命運的轉折,實現“封妻蔭子”的理想。但是現實卻是殘酷的,生辰綱終被智奪,理想終成泡影。大家想過沒有,作者這樣寫有什么意義呢?
生1:說明楊志的失敗在很大程度上與那些當官的有關。
生2:生辰綱被奪后,楊志走投無路,被迫落草,似乎在說明他是被當官的逼上梁山的。
師:同學們分析得有道理。確實,楊志的遭遇從不同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滸》中官逼民反的主題。他與小說中林沖等人的描寫一起,共同組成了一幅封建社會中人們不堪重壓奮起反抗的壯麗畫卷。
從上面的分析中,大家能不能說說作者刻畫楊志這個形象主要采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呢?
生1:我覺得主要是用人物自己的語言行動來表現人物的性格。
生2:把人物放在矛盾中,在激烈的沖突中表現人物性格。
師:說得好。這是作者在《水滸》中最杰出的描寫人物的藝術手法。比如寫林沖、寫武松、寫魯智深,都表現出這種創作藝術,為后人所稱道。大家在課后可以讀一讀,一定會有深刻體會的。
大家討論了半天,與課題什么關系呀?從標題看,作者寫這篇文章還有什么意圖啊?
生:寫吳用他們。
師:你認為是圍繞哪個字寫的?
生:“智”。
師:太好了。我們看看吳用等人的“智”表現在哪些方面?
生:我認為首先表現在他們將奪取的時間安排在非常熱的天氣之中。
師:能否具體說說?
生:吳用他們一定認真分析過,那些挑擔的軍士們在大熱天一定會歇涼休息,一定會非?诳剩谒麄兘箍孰y忍時把酒挑上來,一定會吸引他們。
師:我懂得你的意思了:從某種意義上說,晁、吳之所以采用智取,就是充分利用了酷熱之利。智用天時,彰顯卓智,說得好。! 生1:他們的“智”還表現在把奪取的地點選定在黃泥岡上,這里有松樹林,正好引誘軍士們休息。
生2:松林還可作掩護。
生3:書上說:“這里下岡子去,七八里沒人家……”說明這個地方非常隱蔽,正好奪取。
師:對,在黃泥岡下手,是吳用等人智用地利的表現,也反映了他們的智謀。
生:最突出的表現在他們多次使用計策麻痹對手。
師:請具體說說。
生l:他們把自己巧扮成販棗的客商。
生2:他們安排白勝裝賣酒的來蒙騙敵人。
生3:自勝還假裝不賣,用這種方式進一步麻痹楊志。
生4:他們下蒙han藥的手段非常高明。
師:怎么高明?
生:先是豪爽地買酒喝,做給楊志他們看。接著要白勝將另一桶的再添一瓢給他們,這又是做給楊志看的,目的是要他明白另一桶酒也沒問題,誘他上鉤。劉唐和吳用先后強行從另一只桶里舀酒,前者是故意造成緊張氣氛,吸引眾人視線,為吳用下藥作掩護。當白勝沒追到劉唐再回來搶奪吳用那一瓢酒時,吳用已把藥放進了瓢中,白勝搶過瓢來就倒進桶里,蒙han藥就成功投入酒里了?梢娝麄兎浅B斆。
師:確實,順理成章,天衣無縫。計策構思巧妙,假戲表演逼真,他們真是聰慧過人,膽識過人。智借天時,智用地利,屢設迷魂陣、巧下蒙han藥,作者這樣寫的目的何在?
生l:高度贊揚吳用等人的才智和膽識,熱情謳歌農民起義英雄。
生2:我覺得吳用他們不該撿別人的東西。
師:啊?大家說說該不該?
生1:我認為應該,他們奪取的是不義之財。
生2:他們打擊的是封建官僚的利益。
生3:劫富濟貧,他們的行動是正義的。
生4:我覺得這樣寫好像有點貶楊志,楊志后來也是一個起義將領,這不是與歌頌起義英雄的主題矛盾嗎?
師:問得好。如何理解這個問題呢?
生:說不清楚。
師:其實剛才已說過了,楊志押送的是不義之財。也就是說楊志此時維護的是封建統治者的利益,是非正義的,因此他必然要失敗。作者是有著鮮明的愛憎觀的。這正是《水滸》積極意義之所在。
《智取生辰綱》是以晁蓋、吳用為核心的梁山好漢第一次向貪官“出手”,是大規模農民起義的前奏,緊接這件事引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抗壓迫的農民起義運動。課后同學們可以讀讀《水滸》故事,它一定會給你增添許多知識,帶來無窮樂趣。
第三課時
師:上節課的討論,展現了同學們的欣賞水平。這篇文章還有一些令人稱道的地方,下面我們以微型話題討論的形式,再給同學們一個合作的機會,一個展示才能的機會,看能否與古人對話,成為古代藝術家的知音。老師先擬了四個題,我們以自然組為單位討論——也可以根據自己興趣自由選擇小組。每組重點議一個話題。推薦一位同學代表小組向全班展示討論成果。
(展示探究式微型話題:①品一品刻畫八雄的藝術手法。②說一說文章的敘事特色。③假若從晁吳角度敘述故事。④我看文章的環境描寫)
(學生圍成圓桌,教師巡視并參與討論)
(一段時間后,學生展示討論結果)
師:先討論第一個話題。
生1:這篇文章的題目是《智取生辰綱》,似乎應以吳用他們為主要描寫對象,但文章自始至終都是正面寫楊志。這反映了本文的一個寫法,就是用楊志來襯托吳用等人。我們認為楊志押送路途中所表現出的謹慎和智謀,有襯托吳用等人的作用。像楊志這樣能干的人,卻一步步陷入吳用的圈套,有力地反襯了吳用等人的過人膽識和超群智謀,表現了作者對農民起義英雄的贊美之情。
生2:我認為原來的題目“楊志押送金銀擔”不應該刪除,因為文章主要寫了這個內容。
師:哦,有道理。你這樣一說倒提醒了我,這樣還可以讓我們了解章回小說回目的特點,是不是?
生:是的。
師:好,敢于向權威挑戰。你可以把你的意見寫出來,反映上去,
關于第一個話題還有補充的嗎?沒有的話請下一組說。
生:全文有兩條敘述線索,一條明線,一條暗線。楊志押送金銀擔是明線,吳用智取生辰綱是暗線。
師:說完了?誰再補充?想想兩條線索是怎樣交互作用的?
(學生又沉默)
師:我來說說看。明線似主實副,暗線似副實主;相互緊緊勾連,并行發展,在黃泥岡上交匯一處,矛盾沖突正面交鋒,護奪在高潮處才見分曉,這樣就將一個多頭緒的故事敘述得有條不紊。
這樣敘述還有什么好處?我們請第三組代表發言。
生:把“智取”這條主線置于暗中,增加了懸念。老師剛才要我們從吳用等人的角度改寫一段進行比較,下面念念。
“這時,白勝挑著一擔酒,唱著山歌向這邊走來。吳用等人見眾軍士要買酒止渴而楊志不準,心想,這家伙夠狡猾的,便掏出五貫錢,買了一桶,頃刻喝光,做給楊志他們看。這時劉唐假要白勝給他再多添~瓢酒,白勝假裝不干,劉唐便從另一桶中強舀一瓢。白勝假意搶奪,追入松林。吳用趁機去松林里取藥抖在瓢中,也去桶中舀酒,卻被回頭的白勝劈手奪過,倒在桶里,蒙han藥便和在酒中了。楊志卻沒發現,他只見剩下一桶酒已被喝過,心想酒可能沒問題,便同意眾軍士買酒;自己也喝了半瓢。”
比較一下,就會發現,如果正面描寫吳用等人,他們的計謀在開始就將說出來,這樣就不吸引人了?梢娬n文的描寫更富有懸念。
師:對,說得好。前人在評價這個情節時也說:這“不但瞞過了楊志的眼睛,也瞞過了讀者的眼睛!贝_實,這樣敘述增強了故事的神秘性,趣味性。可見在安排情節方面是頗有講究的。
師:請第四組的同學談談第四個話題。
生:文中關于天熱的描寫很多,共有二十多處。有的是直接描寫;有的是通過人物的感覺來寫,有的是作者敘述的,可以稱作間接描寫。這些描寫非常生動,它們對人物起到了襯托作用。比如酷熱之中,楊志卻要“辰牌起身,申時便歇”這就表現了他的謹慎;吳用他們之所以敢于采用酒里下蒙漢藥的智取方法,就是分析了酷熱天氣中會發生什么,反映了他們的智慧。
師:還有其他作用沒有?從情節的角度考慮試試?
生: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師:試舉例說明?
生1:第1段說“天氣熱了,行不得”,引出下文楊志鞭打軍健、怒責虞候的情節。
生2:白勝唱著“赤日炎炎似火燒……”展開了另一場景,故事轉到吳用等智取的描寫之中,推動了的情節發展。
師:對?梢哉f天熱成為矛盾沖突發生、發展、激化以至解決的重要原因之一?磥碜髡吆軙璀h境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意圖。其實,許多文學大師都擅長這一手,這類例子太多了。這對我們寫作應該是個啟示。
這篇小說還有其他一些頗值玩味的藝術美點。比如用詞精當準確,細節描寫生動傳神……尤其是文章的語言,很有特點。下面我們將在課后再獨立進行一次微型話題探究活動,就這篇文章的語言藝術作一番探討。不知同學們有沒有興趣。
生:有。
師:好。本文語言既有古漢語的典雅,又有方言的親切,豐富多彩的詞匯和粗豪潑辣的的語言符合人物身份,表現了人物性格,很值得學習。作研究是要下工夫的。大家可以在一周之后交卷。這期間,你應該廣泛查閱資料,搜集信息,圖書館有不少這方面的書籍可供查閱,網絡中也有這方面資料。要求同學們在你的研究文章中標明資料來自哪里,希望不少于兩處。通過努力,你就會揭開研究這神秘的蓋頭,走進古典文學的殿堂,收獲知識的寶藏。衷心祝愿同學們成功!
教學反思
為了貫徹課標精神,我首先在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上做了一番努力。兩個主問題的設置,既體現了整體閱讀的性質,又給學生提供了積極參與、主動探索的空間。而且它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在理解文本主要內容的同時,能旁及其他創作美。所以教后的第一點體會就是:實踐課標教學思想,便要在教學內容上下工夫,要使教學內容的呈現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能夠為學生合作學習、討論探究提供可行性方案。教師必須在新課標思想指導下努力鉆研教材,創造性設計既不脫離教學資源又關注學生發展的教學過程。
教學是個動態的過程。教師課前準備得如何周密,都難免“偶發事件”。專業知識和教學思想是正確處理課堂“偶發事件”的良方。不論以怎樣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教師都應有作為導師的知識積淀,當學生認識乏力時,應該給其有力的輔助和補充。此外,用新的教學思想指導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這關系到用怎樣的方式處理這些偶發事件。凡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定會自覺地應用啟智之法;如果只是表演,排練過的程序或許中規中矩,但在偶發事件甚至在排演過的程序中就將露馬腳。執教該篇文章,便有這種體會,自己深感知識積累不豐厚,課標思想理解不深透,在超越課前預備范疇時未能給學生有力的支持,未能一以貫之地實踐課標思想!皩W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吾當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