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鵝》教案(精選12篇)
《詠鵝》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喜歡朗讀古詩《詠鵝》,并能用動作表演詩歌內容,初步培養幼兒古詩誦讀的興趣。
2、初步了解大白鵝的外形特征。
3、愿意欣賞詠鵝,感知詠鵝語言的優美,風趣。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重點難點
喜歡朗讀古詩《詠鵝》,并能用動作表演詩歌內容,激發幼兒誦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準備
錄音機、白鵝叫聲錄音帶、《詠鵝》朗讀帶、音樂帶,自制正在游泳的大白鵝圖片,課前事先畫好的“小河”。
教學過程
。ㄒ唬┞犚宦牐乱徊。
1、放白鵝叫聲錄音帶,請幼兒猜一猜是什么動物。(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出示大白鵝的圖片。(事先把圖片貼在黑板上,再用一張白紙遮住,以此設置懸念,進一步激發幼兒興趣)。
。ǘ┛匆豢,說一說,學一學。
引導幼兒觀察大白鵝的外形特征并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1)鵝的羽毛是什么顏色的?
。2)大白鵝的脖子長得怎么樣呢?(長長的)
。3)這只大白鵝伸著長長的脖子向著天空在唱歌呢,我們聽一聽它是怎樣唱的。(放白鵝叫聲)
。4)我們也來學一學白鵝唱歌吧。帶領幼兒模仿動作,伸長脖子學白鵝叫聲。(引出詩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4)大白鵝最喜歡游泳,它是怎樣游泳的呢?(引導幼兒用雙手模擬劃水的動作,引出詩句“白毛浮綠水”)
(5)大白鵝小腳的顏色真漂亮,是什么顏色的呀?(紅色)那么大白鵝游泳時腳又是怎么用力的呀?請幼兒自主創編動作,然后集體模仿(引出詩句“紅掌撥清波”)。
。ㄈ┞犚宦,讀一讀。
1、放《詠鵝》朗讀帶,幼兒欣賞。
2、教師有感情配樂朗讀,邊讀邊模擬動作表現古詩內容。
3、教讀兩次。第一次拍節奏讀,第二次邊讀邊模擬動作。
4、跟讀一次。放錄音朗讀帶,幼兒邊跟讀邊用動作表演。
(四)音樂游戲:快樂的大白鵝
1、放音樂歌曲《詠鵝》。
2、教師帶領幼兒扮演大白鵝,邊聽音樂邊表演,來到“小河”里盡情的嬉水玩耍。
《詠鵝》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理解古詩大意,感受古詩美。
2、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感受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3、在美的感受中加深學生對生活與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充分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表現《詠鵝》的情境 。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出示課件。)
師:同學們,這幅畫漂亮嗎?這首詩背過了嗎?
師:這是唐朝詩人駱賓王七歲時寫的一首詩。讓我們一起來誦讀一遍,好嗎?
師:這首詩大家最熟悉不過了,有的同學甚至三歲就會背誦了。誰來介紹一下這首詩的作者?
師總結:
駱賓王,幼年就資質穎悟,聰慧過人。7歲時即景賦《詠鵝》詩,一時傳遍鄉閭,譽為神童。晚年參加徐敬業揚州起事,并寫下了著名的《計武氏檄文》。
二、指導朗讀,講解詩意
師:誰來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生:寫出了駱賓王對鵝的喜愛之情。
生:寫出了鵝可愛的樣子……
師:大家說得真好。詩人用寥寥幾筆就把鵝那優美的體態以及詩人對鵝的喜愛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1、注詞釋義
詠鵝:用詩詞來贊美鵝。
項:頸的后部。這里代指脖子。
撥:劃。
掌:詩中指鵝的腳掌。
2、古詩今譯
鵝,高昂著頭頸朝著天,唱著歌。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動在綠水上,紅色的鵝掌劃動著清清的水波。
3、名句賞析
首句連用三個“鵝”字,表達了詩人對鵝十分喜愛之情。這三個“鵝”字,可以理解為孩子聽到鵝叫了三聲,也可以理解為孩子看到鵝在水中嬉戲,十分欣喜,高興地連呼三聲“鵝、鵝、鵝”。
次句“曲項向天歌”,描寫鵝鳴叫的神態。“曲項”二字形容鵝向天高歌之態,十分確切。鵝的高歌與雞鳴不同,雞是引頸長鳴,鵝是曲項高歌。
三、四句寫鵝游水嬉戲的情景:“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薄案 薄皳堋眱蓚動詞生動地表現了鵝游水嬉戲的姿態。“白毛”“紅掌”“綠水”等幾個色彩鮮艷的詞組給人以鮮明的視覺形象。鵝白毛紅掌,浮在清水綠波之上,兩下互相映襯,構成一幅美麗的“白鵝嬉水圖”,表現出兒童時代的駱賓王善于觀察事物的能力。
頭一句三個鵝字,寫出了孩子們初見鵝時的驚喜。接下來的三句話,寫活了鵝的神態。那一群白鵝悠閑地游來游去,正昂著頸高叫著,像是在談天,像是在對唱,更像是在向天歌唱。它們在水中游來游去,潔白的身體浮在綠水中,紅紅的鵝掌向后輕輕撥動著清清的河水,蕩起一片漣漪。這是一幅多么輕松、快樂、自由,多么純真美麗的畫面!
三、全課小結
《詠鵝》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道鵝的美麗和可愛,激發學生熱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2.能帶表情有節拍地朗讀,達到熟讀成誦。
3.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10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1、朗讀指導
2、利用熟字鞏固6個單韻母
教學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詞語卡片、有關音樂
教學過程
一、自學檢測。
1、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十分漂亮的圖畫,讓我們去看看畫上都有什么?注意觀察圖畫時要有順序。(出示掛圖)
。ㄒ龑Ш⒆诱f完整的話,盡量用美的語言來表達看到的。)
2、指名,試借助拼音讀古詩唐代文學家駱賓王的作品《詠鵝》(板書課題,貼“鵝”字,齊讀課題,隨文學習“鵝”字)。
二、自主學習
1、出示自學提綱
。1)、讀一讀古詩,讀準字音,說一說駱賓王是怎樣來描繪鵝的?
。2)、再讀古詩,復習單韻母,勾畫含有單韻母的生字學習認讀、記憶。
(3)、學習書寫田字格生字。
2、學生自主學習。
三、合作探究
。ㄒ唬┲笇Ю首x,感知詩歌大意。
1、老師范讀,感知詩歌大意
2、指小組朗讀古詩,要求把詩歌的每一個字讀準。
。1)抽生讀(評價字音,糾正字音)
。2)學生齊讀
3、說一說,初步感知大意。
。1)師:同學們讀得真是太準了,現在請大家自由朗讀詩歌,邊讀邊想,你喜歡大白鵝嗎?為什么喜歡呢?
指導朗讀。(白、紅、綠、青波重讀。)
延伸:大白鵝向著天唱歌,都會唱些什么呢?(同步出示“歌”字,隨文識字。)
抽生回答,并口頭組詞。
(2)、教師小結:大白鵝呀,大白鵝,你彎著長長的脖子朝天叫著,好像在唱著歡樂的歌,一身潔白的羽毛,浮游在碧綠的水面上,用紅紅的腳掌,在清清的水中劃動著。這是一只多美的大白鵝呀!
。3)抽生帶著感情讀詩歌。
。4)全班齊讀
師:我聽到好多的孩子讀得可有感情了,那就請全班同學帶著對大白鵝的喜愛之情齊讀詩歌。
。ǘ┳R記生字。
1、匯報圈畫的生字。抽生讀、教讀、
2、認讀生字“紅”“綠”。
3、老師指讀生字卡片(向、白、毛、水)抽生認識
4、抽生組詞,教師出示詞語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學生朗讀詩歌
2、師:駱賓王《詠鵝》真讓人感到快樂,詩歌原來這樣有趣,可以用這樣少的字表達這么美麗的畫面,真希望孩子們好好學習,以后也寫好多好多這樣美麗的詩歌。
五、堂清檢測:
1、拼音節,連線。
2、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詠鵝》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喜歡古詩,并了解這是一首描寫鵝的古詩。
2、幫助幼兒了解鵝的外形特征。
3、鼓勵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用較完整的語言描述圖畫。
教學準備:
1、幼兒教材、大書、錄音機、磁帶
2、準備字卡:鵝、掌。
教學過程:
1、游戲導入《五只猴子蕩秋千》小猴子今天給小朋友請來了一位小客人,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出示掛圖,請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內容。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畫內容。
。2)提問:“畫面上有什么?”出示字卡“鵝”
。3)提問:“鵝長得什么樣子?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作總結。
3、欣賞動畫,學習古詩兒歌《詠鵝》
4、再次欣賞古詩,并認識字卡
5、游戲;《小鵝找腳》請幼兒將撒在地下的字卡寶寶按照名字放到相應的籃子中。
教學延伸:
繪畫大白鵝
《詠鵝》教案 篇5
一、課文說明
《詠鵝》是一首古詩,用一個七歲兒童的眼光將鵝游水嬉戲的神態,寫得極為生動活潑。全詩共四行,前兩行寫鵝鳴叫時的聲音及神態;鵝彎曲著脖子,朝著天空叫,好像在唱歌似的。后兩行寫鵝游水嬉戲時的情景:一身潔白的羽毛,浮在綠綠的水面上,一雙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清清的水波。表達了作者對鵝十分喜愛的情感,表現出兒童時代的'駱賓王善于觀察事物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0個生字,會寫7個字。
2.指導學生能按照詩的節拍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引導學生欣賞鵝的形象、顏色、姿態,感受鵝的美好形象,使學生產生對鵝的喜愛之情,受到美的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三、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生字卡片。
3.圖片。
四、教學時數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ぐl情感,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新朋友,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那請大家先猜個謎語,猜對了,它才肯和大家見面。你們有信心嗎?(放錄音)頭戴一頂小紅帽,身穿一件大白袍,腳蹬一雙紅靴子,唱起歌來鵝鵝鵝,快快猜猜我是誰?
2.出示“白鵝戲水圖”,(放錄音)你們看,我長得漂亮嗎?你能說說我長得什么樣嗎?我在干什么?
3.(放錄音)你們說得真棒!唐朝的時候,有位大詩人叫駱賓王,他從小就喜歡小動物。有一天,他到池塘邊散步,看到大白鵝在水中悠然自得的樣子,他非常喜歡,便即興寫下了一首詩《詠鵝》,(板書課題)一直流傳到現在,你們想讀讀他的詩作嗎?
。ǘ⿲W習新課。
1.對照拼音初讀古詩,讀準、讀好10個生字:詠、曲、項、歌、毛、浮、綠、掌、撥、波。
2.檢查讀的效果。
(1)難讀字音:項
(2)易讀錯字音:曲、撥、波
3.同桌互相檢查,指名讀。
(1)朗讀時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問題,愿意互相說說嗎?(先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2)誰還有不懂的問題可以提出來,讓同學和教師幫幫你。(學生質疑、答疑,如答不出,老師再啟發引導)
。3)大家說得那么好!連大白鵝也想說了,你們想聽聽大白鵝說些什么嗎?(放錄音)同學們,你們剛才說得都非常好!可是,你們知道嗎?每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拍。只有按韻律節拍朗讀,才能在讀中再現意境,體驗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4.(1)你們想知道這首詩的節拍嗎?請認真聽錄音。(播放古詩畫景,配樂朗讀)
。2)聽了錄音,你感悟出它的節拍了嗎?請一邊拍手打拍子一邊誦讀古詩。
。3)誰能有節奏地讀給大家聽?(播放古詩畫景,配樂朗讀,學生評議)
5.(1)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地聽錄音配樂朗讀,仔細地想象大白鵝游水唱歌的場面,看你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幅什么樣的畫面。(連放數遍錄音)。
。2)你想用什么樣的方式描繪出自己腦海中呈現的畫面呢?(唱唐詩、跳舞、繪畫、朗讀、表演、語言描述等,也可合作完成)
(3)播放課件,展示動態畫面《白鵝戲水圖》,鞏固感知,想象的成果。
6.(1)大白鵝看著藍天白云,在清清的水面上唱歌游玩,心情怎樣?作者駱賓王看到這幅有白有綠、有紅有青、有動有靜的感人畫面,在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中吟出了這首小詩?(體會朗讀、練習背誦)
。2)多種形式的讀、背。(領讀、跟讀、誦讀、賽讀等)
。ㄈ┬〗Y。
同學們,你們朗讀得真精彩,大白鵝都忍不住要夸夸你們了!(放錄音)同學們,你們讀得真棒!我聽了非常感動!可是,聰明的你們,能不能也像駱賓王一樣,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把自己對美好事物的喜愛之情,用詩歌,兒歌的形式表達出來呢?
第二課時
。ㄒ唬⿵土暋
1.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集體、分組、個人)
2.學習生字:詠、曲、項、毛、浮、綠、掌、波、撥、馬、烏、鳥、寫、毛、車。(抽讀生字卡片)
。ǘ┬率。
1.認識新筆畫:豎折折鉤。
出示新筆畫,說明名稱、寫法。教師范寫一個,帶領學生書空。
2.學習寫字。
(1)出示:馬、烏、鳥、寫
觀察:在這些字中,有我們新學的筆畫嗎?請你找出來。(學生找出來后,教師用彩筆標出)
分析字形,比較這四個字的異同。(讓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記憶字形,如畫畫兒、形象記憶、講故事、編兒歌等形式)指導書寫:先書空數遍強化字的筆順,讓學生明白每一筆在格中的位置,再指導書寫。
。2)用同樣的方法學習“毛、車、火”。(觀察:與前面學的幾個字有什么不同)
3.指導學生在寫字本上寫。
。ㄈ┲R延伸。
讓學生將課前找的一些五言詩和同學交流,按照課上所學的誦讀五言古詩的節奏讀一讀,畫一畫,體會體會。
《詠鵝》教案 篇6
一、活動設計
這是一節設計比較新穎、也相對成熟的美術活動!霸侚Z”這首古詩可以說孩子們都耳熟能詳,大班的孩子大多都能朗朗上口地吟誦出來。利用孩子們對古詩的興趣和對白鵝的好奇,因此我選取了這個題材。
同時考慮到大班的幼兒在構圖、粉刷等方面已初步積累了一定繪畫經驗,希望能用“吟詩作畫”這樣比較新奇、有趣的方式,培養幼兒嘗試不同方法相結合的繪畫方式,激發幼兒的想象、創新能力,促進幼兒欣賞詩畫意境的興趣和能力。
在目標設計方面,目標調整后變得更加完整,目標能涵蓋技能、情感和態度三個方面,比較具體,也和內容呼應起來。
二、材料準備
在第一次試教的時候,我們為幼兒準備了空白的紙張,但是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勾畫白鵝的輪廓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有些孩子明白了畫法,但是最后出來的效果不是罪形象。所以在第二次試教的時候,我們在每張紙張上,準備了一只白鵝,起到模仿、定位之用。
同時希望在下次活動時,能準備小抹布供孩子們擦手等。
三、活動演繹
環節一“觀察感受”——在美術活動中,內容要緊緊圍繞目標,為目標服務。 “導入環節”教師改變了原本比較直接的念古詩做法,而是戴上了“大白鵝”形象的手套,直接出示給孩子們看他們的興趣程度會一下子被激發出來,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了。第一遍請孩子們說古詩,第二遍請孩子們學學動作,第三遍的時候大家一起來展示,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
環節二“對照古詩,共同探索”——可以說這是整個活動的`重點和亮點,我將一句句古詩和繪畫“鵝”的技巧結合起來,孩子們在古詩的意境中,感知白鵝在水中游弋的意境。這是單單教授繪畫技巧、或者念古詩所不能達到的。而且請幼兒嘗試、模仿等方法,增加了幼兒和教師之間、幼兒和幼兒之間的互動,幼兒在體驗、聯想中進行表達。
環節四“交流分享”——請孩子用自己獨特的眼光邊吟詩邊根據故事的意思找一找最美的畫,讓他們在分享中學會欣賞、獲得自信,從而提高審美、繪畫技能。
在孩子們作畫的環節,建議教師還能適當調整音樂的音量,配上古詩朗誦會更有意境。
《詠鵝》教案 篇7
教學名稱:
詠鵝
教學目標:
在幼兒熟練朗誦古詩的基礎上大膽表現鵝的不同動態。
教學準備:
幼兒已經會熟練念古詩《詠鵝》、黑色卡紙、白色、淡藍色、深藍色、紅色油畫棒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發興趣
師:“我們中國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國家,我們有很多外國人都沒有的,誰來說說看?”
幼:長城、長江、黃河、京劇等
師:我們中國古詩也是很有名的,最近我們也學念了好幾首,今天我們來念一首《詠鵝》給客人老師聽聽好嗎?
師:這么好聽的古詩我們把它畫出來吧!
二、欣賞感知,理解內容
。ㄔO計意圖:通過教師的情景化語言,讓幼兒感知鵝的表現方法,使技能學習融入到情景中。)
教師邊用語言描述,邊示范。
師:兩個蛋寶寶在草地上很孤單,小蛋寶寶想跟大蛋寶寶做朋友,于是小蛋寶寶拿起電話跟大蛋寶寶說:“你好啊,我們做個朋友好嗎?”大蛋寶寶回答說:“好啊,朋友!保ㄌ懋孂Z的脖子)小蛋寶寶聽了很開心,它睜開眼睛,戴上了一頂紅紅的帽子,張開扁扁的嘴巴說:“你好,你好!”
師:你們猜猜看,兩個蛋寶寶變成了什么?(大白鵝)
師:你們真棒!猜對了!大白鵝很開心,張開翅膀,(添畫翅膀),跳起舞來了!
三、幼兒創作,大膽表現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用情景化的語言來指導,幼兒的創作,引發幼兒的創作興趣,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出不同動態的鵝。)
草地上還有許多蛋寶寶也想變成大白鵝呢,你們一起來幫幫它們好嗎?
1、提醒幼兒要找一大一小的蛋寶寶來變鵝寶寶。(引導幼兒畫出不同大小的蛋,區分鵝的頭與身體)
2、鵝寶寶可喜歡洗澡了,身上的羽毛都是白白的。(要求幼兒用白色油畫棒均勻著色)
3、提醒幼兒要變出神氣的大白鵝。(特征:細細長長的脖子)
4、鼓勵幼兒表現不同動態的鵝,并添畫背景。
四、展示交流,體驗成功
找找誰的大白鵝最神氣!我們一起來學學自己畫的其中一只大白鵝的動作,邊學動作邊念古詩。(特征、動態方面)
《詠鵝》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古詩誦讀的興趣。
2、引導幼兒能夠邊模仿動作邊誦讀古詩。通過學習會區分鴨子和鵝,感受鵝脖子的曲線美。
3、認讀重點字詞“鵝”“毛”“清”“白”。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1、磁帶,錄音機。
2、《啟蒙閱讀》第三冊幼兒用書。
3、相應的字詞卡“鵝”“毛”“清”“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已學過的字詞幫助幼兒復習以前學過的'字詞“有時、月亮、刀、國旗、的、金、高、紅、阿姨、桃、石榴、李子、栗子、梨字寶寶打招呼。
二、基本部分
通過鵝媽媽帶著鵝寶寶去游泳的情景,激發幼兒興趣。
1、 寶寶們,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媽媽帶你們到池塘里去游泳吧!
2、 聽音樂做戲水的動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劃劃水)
3、 游累了,我們來休息一下,你們看哪里也有小白鵝,哪些長的是什么樣子的呀?(模仿小鵝的手型)
結合大范例,初步欣賞古詩《詠鵝》。
1、 哦原來呀,小鵝看見這么多的客人來了,正在高興地歡迎我們呢!你們看,有這么多的小鵝?(出示字卡“鵝”學一學鵝怎樣叫引導幼兒學鵝叫)
2、出示字卡“毛”誰知道鵝毛是什么顏色?(出示字卡“白”)引導幼兒學念這兩個字詞。
3、看看河里的水清不清呀?(出示字卡“清”)引導幼兒學念。
4、讀了這首古詩,你們有不明白的地方嗎?(鼓勵幼兒提問題,如提什么是“曲項”)
5、教師朗誦故事一遍。
教師提問:古詩的名字叫什么?(請幼兒完整的回答古詩的名字叫《詠鵝》)
提問:你在古詩里聽到了什么?(幼兒回答教師小結)
6、引導幼兒學念古詩。
7、發書
請幼兒完整指讀古詩。
三、結束部分。
1、和字寶寶說再見。
2、小結活動情況下課!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詠鵝》教案 篇9
聽琴坐下。
學生與老師一起做動作
想
觀看Flash動畫
鵝
嘎……
一個學生起來背《鵝 》,其他學生可以一起背誦 。
欣賞歌曲一遍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跟教師一句學唱歌曲。
學生跟教師兩句學唱歌曲。
師生接唱
生齊唱
練唱重點部分
在齊唱
帶頭飾唱,六人一遍。由學生換頭飾找給表現好的表演。
設計意圖:
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旋
律,通過律動感受鵝
的音樂形象──悠閑自在。
設計意圖:
語文素養的積累,體味古詩文的韻味,與其他學科整合。
設計意圖:
1.播放 Flash動畫,更加形象地營造了歌曲的意境,讓學生“視”“聽” 結合,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中來。
2.學習歌曲時,采用聽唱法,通過反復聽賞,使學生獲得了音樂美感,讓學生在反復體驗中獲得了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課后延伸
《詠鵝》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根據古詩詞創作的歌曲《詠鵝》,體味中國古詩 詞的韻味,感受樂曲中描繪的鵝的音樂形象——悠閑自在。
2、在美的感受中加深對生活與自然的熱愛。在體現詩、歌的完美結合中,通過畫的形式進行再現。
教學重點及難點:體會歌曲的音樂形象──悠閑自在。并引導學生用優美的歌聲來表現音樂情緒。
教具準備:課件、打擊樂器、彩筆、圖畫紙、鵝頭飾
教學過程:
一、課堂常規:發聲、和聲練習
二、鋪墊練習:請學們欣賞一段視頻,欣賞完之后,告訴老師,在這一段視頻中看到些什么?感覺怎么樣?(多媒體出示)
1、教師引導出唐詩《詠鵝》。
2、大家齊背《詠鵝》。注意朗誦的情感。
3、師:這首詩大家很熟悉了,有的同學甚至三歲就會背了,那么哪為小朋友愿意來講講這首詩描寫了什么?
4、師總結:大家說得真好,詩人駱賓王起七歲時寫出了《詠鵝》用簡單的幾句詩就把鵝那優美的體態以及詩人對鵝的喜愛之情表現的淋漓盡致,這首詩更是被千古吟唱,經久不衰。
5、誰能用下面這條節奏朗讀一下唐詩?(多媒體出示節奏)
三、學唱歌曲:(板書課題)
師:以往我們是朗誦《詠鵝》,今天我們為它譜上樂曲唱一唱《詠鵝》。
1、聆聽范唱(多媒體出示)
2、教師教唱歌曲:(生看書學唱)
3、學習歌譜一遍,教師簡單地講解歌曲中出現的四分休止符和反復記號,讓學生了解它們在歌曲中的作用。(板書休止符、反復記號)
4、教師唱譜,學生唱詞并打拍子
5、再次聆聽,學生跟范唱音樂模仿口型,默唱歌曲。
6、學生跟音樂輕聲的演唱歌曲。
7、學生看大屏幕自由演唱。(多媒體出示歌詞)
8、全班齊唱,教師糾音。 在多次的聆聽和演唱中,相信學生已經對歌曲的旋律有了大概的熟悉 .。
9、歌曲分析:
歌曲分為兩個樂段,每個樂段演唱兩遍。第一樂段音調由do開始。第二樂段有sol開始。歌曲形象的表現了鵝由悠閑自在的在湖面游動轉向情緒高昂的過程。
清晨鵝媽媽高興地在湖里游泳,引項高聲的唱起了歌曲。(鵝媽媽聲音更深沉渾厚)鵝寶寶聽見媽媽的歌聲 ,成群的來到媽媽的身邊,和媽媽一起高興的游泳,玩耍。(鵝寶寶聲音更清脆甜美)
10、男女生分樂段唱。并自編動作表演
11、四人小組帶上頭飾表演 。
四、拓展練習(畫)
五、小結
師生問好歌上課
一、 復習《云》
。ǔ鍪菊n件:歌曲云的圖片)
1、 復習《云》的簡譜
2、 復習《云》的歌詞
二、 導入新課
小朋友,你們喜歡嗎,那在學新課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看片斷背古詩的活動。老師這有一些跟動物有關的視頻片斷,小朋友們看了以后要舉手背出一首跟視頻有關的古詩,并模仿這個小動物的動作。師 (出示課件:動物視頻片斷)
視頻1:《絕句》 唐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視頻2:《春曉》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視頻3:《詠鵝》 唐 駱賓王
鵝、鵝、鵝, 曲 項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綠 水,紅 掌 撥 清 波。
1、 請小朋友簡單講解《詠鵝》的詩意
2、 師補充《詠鵝》的詩意 (課件出示:《詠鵝》的詩意:
鵝,
彎彎的脖子對天唱著歌。
一身白毛浮在綠水上,
一對紅掌撥起清水波。)
3、 請小朋友們大聲朗讀一遍
。ǔ鍪菊n件:《詠鵝》的圖片和音樂)
小朋友們,這首歌好不好聽呀,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詠鵝》
三、學習新歌《詠鵝》
這是一首根據唐朝詩人駱賓王的著名詩篇創作的歌曲,黃國群作曲,描述了鵝在上自由自在游泳的神態,在學習怎么唱這首歌之前,我們先來學唱這首歌的簡譜。
1、學唱歌曲簡譜
a、師一邊范唱一邊講解跳躍反復記號
b、師用琴分句教唱,學生聽唱(兩遍)
c、師彈奏完整連貫樂曲,學生內心默唱完整連貫樂曲
d、學生大聲音演唱完整連貫樂曲
2、學唱歌詞
a、師范唱歌曲一遍
b、師分句教唱歌詞,生聽唱
《詠鵝》教案 篇11
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古詩,能夠邊模仿動作邊誦讀古詩。
2、激發幼兒(幼兒食品)誦讀古詩的興趣。
準備
1、多媒體課件,音樂磁帶,小鵝頭飾人手一個。
2、情境設置:小“池塘”。
過程:
1、鵝媽媽(媽媽食品)帶著鵝寶寶(寶寶食品)去池塘里游泳,激發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1) 孩子們,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媽媽帶你們到池塘里去游泳,好嗎?
。2) 聽音樂做戲水的動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劃劃水)
。3) 啊,游累了,我們來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幼兒隨地坐下。
2、結合多媒體,初步了解小鵝的特征并能模仿小鵝的動作。
。1)今天媽媽請來了幾個好朋友和你們一起玩,看看它們是誰呀?(播放課件)
。2)這些小鵝長得什么樣?(引導幼兒講出小鵝的特征,長長的脖子,白白的羽毛,紅紅的爪子)請幼兒模仿小鵝伸脖子、游泳的動作。
《詠鵝》教案 篇12
中國古詩詞是華夏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它如同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動的形象、凝練的語言、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表現手法,在中國文壇上獨樹一幟,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發展的一大主流。讓學生學習古詩是時代賦予的要求,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然而,在古詩教學中其深邃的意境、豐富的內涵,學生難以從單純的從文字中感受和領悟詩的意韻。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我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古詩的語言美、形象美、意境美融為一體,并生動地再現出來,充分顯示了祖國文字的無窮魅力與燦爛文化的博大、精深。下面我就結合古詩《詠鵝》一課,從 個方面向大家展開介紹。
一、 教材分析
《詠鵝》一詩以清新歡快的語言,從一個七歲兒童的眼光將暢游于碧波之上白鵝的外形與神態刻畫得栩栩如生。詞美、情美、意境美,喜愛之情于18個字當中。詩歌所描繪的,給人以強烈、鮮明的聽覺享受和視覺形象。正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色彩和諧、造型藝術、姿態輕盈的白鵝戲水的優美畫面復現出來的內容,使學生能夠主動全面準確地理解古詩的內涵,并提高學習古詩的效率和方法。 這也符合剛剛入學不久的六、七歲孩子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
因為孩子比較小,所以我利用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學,通過演示、播放等形式 引領學生感受美 欣賞美 品位美 表達美。
二、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能力目標 情感目標
。ㄒ唬┱J知目標:
認識9個生字,會寫“曲”“向”“毛”“工”“項”“紅”6個字,一個偏旁“絞絲旁”,初步了解三點水旁的構字特點。
。ǘ┠芰δ繕耍
1.指導學生能按照詩的節拍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
2.學生通過動手、動口、動腦,調動多種器官,培養觀察、分析、理解、感悟能力。
。ㄈ┣楦心繕耍
1.感受語言的簡潔、生動,引導學生欣賞鵝的形象、顏色、姿
態,體味古詩的意境美,在頭腦中能再現鵝的形象,使學生產生對鵝的喜愛之情,受到美的教育。
2.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體會生活的情趣。
三、教學重點:
認識9個字,會寫6個字,認識偏旁“絞絲旁”,初步了解三點水旁的構字特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四、教學難點:
感受古詩的語言美、形象美、意境美。
五、教學方法:
情景演示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聲、形、色、態展現出來,使學生聆聽鵝的歡暢,從而看清它“曲項”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態,再利用視頻展現鵝在水中嬉戲時有聲有色的情景,使學生在腦海中出現了一幅可愛的動態的形象,從而領略詩境“白毛”、“浮水”、“紅掌”、“清波”,相映成趣,扼要鮮明。
六、教學資源:
依據古詩描繪自制網站,教師和學生均可根據自己的需要,任意點擊,獲取相關學習內容,包括生字識記、詩句解析、相關知識擴展。
七、教學過程:
。ㄒ唬 營造氛圍,初感詩意
由于《詠鵝》一詩非常膾炙人口,早已家喻戶曉,所以新課伊始就借助現代信息技術讓學生根據屏幕提示猜詩,跳躍的字符,鮮活的內容激發了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主動參與。之后借助誦讀課件,通過創設一種具體的、直觀的、生動的、形象的“先入為主”的情境,使學生在抑揚頓挫、和諧優美的語言環境中感受到古詩聲韻之美。
。ǘ 學字探義,趣識巧記
一年的教學以識字為主。為了枯燥的生字教學變得有趣味,我借助課件,用集中辨析的方法教學生學習生字。為了突出重點,我將本課中帶有三點水旁的字“浮、清、波”,進行了趣味解義。通過動畫演示有機地將畫面、字、詞結合起來。學生既鞏固了字音、字形,而且明確了字義,能正確運用,并領會了帶有三點水旁字的特點,從而能夠初步判斷與積累。 “項 向”進行同音識字,利用課件再現“向”字的演變過程,通過字理明義,進行辨析區別運用,解決了同音字運用的難點。
。ㄈ 做畫感悟,體味意境
一年級學生對精練的詩句的理解、感悟能力還有限,無法通過詩句的表層意思深刻理解,如何突破教學難點,
根據《詠鵝》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相同的特點,我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化詩為畫,畫中領悟,以畫促讀,以讀感悟,化解了體味的難度。借助課件,讓學生讀詩選符合詩句描寫的圖形,從而理解、感受“曲項向天歌”的完美藝術造型,并傾聽“鵝”的叫聲,渲染氣氛。由此在依據詩句為畫面涂色,領略“白毛、紅掌、綠水、清波”色彩的鮮明與和諧之美!皳芮宀ā眲幼鞯妮p盈,通過視頻再現讓學生直觀感受,加深對“撥”的理解。
在此基礎上配樂誦讀古詩,使學生內心的情感得以釋放,用外化的形式展示內化的程度,有利于提升感悟,這就進入了第四個流程
。ㄋ模 吟詠抒懷,升華情感
啟發學生想象鵝在唱什么?培養其想象力和發展其創造力。
之后欣賞“詠鵝”的歌曲,擴大古詩的外延——不但可以誦讀,還可以演唱。進一步回味詩的意境。
以上兩個流程,我充分利用了現代信息技術讓學生感受古詩的語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使畫動起來,讓詩活起來,學生在詩情畫意中暢想,重點得以突出,難點得以突破,激發了他們內在的潛能,主動獲取知識,使古詩教學充滿了靈秀之美,學生在古詩學習中也“靈秀”起來,充分體現了跨學科綜合性學習的思路。
(五)總結寫法,拓展積淀
古詩教學要起到“潤物無聲”的效果,因此課堂教學并沒有停止在感悟此詩的意境上,讓學生說說想對作者說點什么?從而總結寫法,在利用信息技術豐富的資源,讓學生瀏覽相關歌頌、贊美其它事物的古詩,從而拓展并積淀其它贊美事物的詩中去。
由此可見,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結合,相輔相成,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利地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的運用和提高。使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創造等能力得以發展,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八、學習反饋:
情景化的識字教學使學生對生字的音、形、義掌握牢固。古詩所展現的意境也被學生真正消化理解,能感情誦讀古詩,在腦海中描摹詩的情景,并對古詩充滿了興趣。學生興致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