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教案(通用12篇)
《我的家》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跟隨老師念兒歌,初步感受兒歌歡快的情緒情感。
2、喜歡上幼兒園,感受幼兒園也是小朋友的家。
3、感受兒歌的韻律,喜歡念兒歌。
教學準備
1、紙箱房子兩個
2、寶寶、爸爸、媽媽的玩偶各一個
3、教學PPT課件及教室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跟隨老師念兒歌,初步感受兒歌歡快的情緒情感
難點:
喜歡上幼兒園
幼兒園也是我的家教案: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出主題。
1、出示娃娃玩偶寶寶,創設寶寶上幼兒園的情景。
師:今天啊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來跟我們的小客人打個招呼吧!
2、教師扮演寶寶
提問:小朋友你們好,我的名字叫寶寶,很高興認識大家,今天我想請各位小朋友到我家做客,不過我有兩個家,你們想去哪個呢?小朋友都有一個家。寶寶卻說他有兩個家,請你們猜一猜,寶寶的另一個家在哪里?”
3、拿出紙箱房子和爸爸媽媽的布偶
。1)師:這幢房子是我的家,家里有我的爸爸媽媽。這另外一幢也是我的房子,這里有我的老師和同學。
。2)提問:小朋友們說說看這第二幢房子是哪里呀?”
。3)小結:對啦對啦,小朋友們真聰明。我在幼兒園里有許多的好朋友,可以跟老師和好朋友們一起做游戲、學本領,我可喜歡我的幼兒園了。
。4)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喜不喜歡自己的幼兒園呢?
二、玩偶表演,學習兒歌。
師:寶寶的另一個家是他的幼兒園,讓他來介紹一下吧。
1、教師完整的朗誦兒歌,并向幼兒提問。
提問:早晨,樂樂是怎么離開家的?他高興嗎?那你是怎么離開家的?你有什么感覺?到了幼兒園后,樂樂做了些什么事?他高興嗎?你在幼兒園會做那些事情呢?
2、幼兒進行回答后,教師朗誦一遍兒歌中相對應的句子,幫助幼兒熟悉兒歌。
3、運用玩偶寶寶引導幼兒說說在幼兒園開心的事情,游戲,如講兒歌,聽音樂,玩積木,看動畫片等。
4、討論:寶寶在幼兒園喜歡,那你在幼兒園最喜歡的事情是什么呢,說給別的小朋友聽一聽。
三、集體朗誦兒歌,進一步體驗兒歌歡快的情緒。
師:小朋友們今天認識了一個新朋友,他向我們介紹了他自己的幼兒園,我們回頭來看看他快樂的一天。
1、分男孩、女孩念兒歌。
2、分小組念兒歌。
3、提問:小朋友們,今天學了新兒歌,你們有沒有更喜歡幼兒園。
4、小結:老師也希望你們能在幼兒園里過的越來越快樂。”
幼兒園也是我的家教案:附兒歌
幼兒園也是我的家
親親爸爸,
親親媽媽,
高高興興離開家。
做做游戲,
聽聽故事,
幼兒園也是我的家。
《我的家》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借助生活中的經驗,根據不同的節奏型創編歌詞并畫圖表示。
2.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3.體驗家的溫馨,感受家人對自己的關愛。
活動準備
1.收集幼兒全家福和在園生活的照片。分別制作成課件。
2.《讓愛住我家》歌曲錄音。
3.制作房子形狀的教學圖板,紙和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欣賞“全家!闭掌
1.師:老師帶來了一組照片,我們一起看一看。
2.師:剛才我們看的每一張照片都是一家人,都有誰呢?一家人在一起感覺怎么樣?(有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家人在一起很快樂、很溫馨、很甜蜜……他們是幸福快樂的一家人。)
二、演唱歌曲《讓愛住我家》
師:我們學過一首關于家的歌《讓愛住我家》,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三、根據不同的節奏型創編歌詞并畫圖表示
1.出示教學圖板,引導幼兒說說爸爸、媽媽是怎么愛自己的。
①師: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幸福的家,每個家都有一首歌,一首愛的歌。今天我們一起把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編成一首好聽的歌《我愛我的家》。
、趲煟何覑畚业募遥依镉姓l呢?誰愛著你?爸爸、媽媽是怎么愛你的?
2.根據不同的節奏型創編歌詞并畫圖表示。
師:要唱出爸爸、媽媽愛你的話,還要有一定的節奏。
、俪鍪竟澴嘈蛗(節奏譜用愛心表示,以愛心的大小區分音的長短),引導幼兒根據節奏說一句爸爸愛自己的話(如:天天陪我看書),教師以圖標方式記錄創編內容。
、诔鍪竟澴嘈 X -|(節奏譜用愛心表示,以愛心的大小區分音的長短),引導幼兒根據節奏說一句媽媽愛自己的話(如:幫我梳頭發),教師以圖標方式記錄創編內容。舉例如下:
我愛我的家
我愛我的家,
爸爸媽媽還有我,
爸爸愛著我,
|(以圖標表示創編的內容)
我愛我的家。
爸爸媽媽還有我,
媽媽愛著我,
X-|(以圖標表示創編的內容)
3.有表情地演唱創編歌曲。
4.分組創編歌詞。兩人一組,一人創編爸爸是怎么愛“我”的,一人創編媽媽是怎么愛“我”的,畫圖記錄后合作演唱。
師:爸爸、媽媽愛“我”的話還有很多,請小朋友找一個好朋友,一人說爸爸愛“我”的話,一人說媽媽愛“我”的話,然后畫一畫,唱一唱。
5.展示創編作品,挑選兩組幼兒演唱自編歌曲。
四、知道幼兒園是一個大家庭,感受大家庭的溫暖和快樂
1.觀看課件:幼兒在園生活。
師:剛才唱了“我愛我的家”,這是一個幸福的小家,小朋友生活的幼兒園也是一個家,這是一個大家庭,這個大家庭也很幸福,你們看!
2.教師和幼兒一起創編歌詞。
3.集體演唱創編歌曲。
五、結束活動:表演《讓愛住我家》
師:小朋友,爸爸媽媽愛你,老師小朋友愛你,我們也要學會愛別人,愛爸爸媽媽、愛爺爺奶奶、愛哥哥姐姐、愛老師、愛小朋友、愛大家。讓愛天天住你家,讓愛天天住我家,讓愛永遠住我們的家。
播放歌曲《讓愛住我家》的合唱部分,幼兒邊表演邊離開活動室。
活動延伸及建議
1.繼續創編歌詞,替換創編對象,如“爸爸、媽媽”換成“爺爺、奶奶、老師、小朋友”等。
2.創編的作品布置在活動室里,幼兒分享、交流,開展“說說、畫畫、唱唱”區域游戲。
《我的家》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是教育科學出版社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第四章《家里的我》的第一節內容“我的家”。本冊書共有五章,分別為《我上學了》《上學路上》《我的同學和老師》《家里的我》《大自然真美麗》,從小培養孩子認識身邊的事物,老師、同學、爸爸、媽媽、大自然!都依锏奈摇酚腥潈热荨拔业募摇薄拔沂羌依锏拈_心果”“這是我的心愿”,這一章內容意在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家,學會關心爸爸媽媽,為家里添樂趣。
學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課是教育科學出版社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第四章《家里的我》的第一節內容“我的家”,讓學生了解爸爸媽媽的職業,學會關心爸爸媽媽,能用簡單的話語向同學講述自己的家。
2.學情分析:
剛剛步入一年級的學生,很多并不了解自己的父母,加之,大部分學生是留守兒童,他們的周圍是爺爺奶奶,其很多方面的能力都沒有得到培養,如普通話說得很艱難,缺少與人交流的能力,所以在課堂上語言表達能力可能詞不達意。
3.學生認知障礙點:
很多父母在外工作,對孩子的關愛比較少,孩子與父母的溝通能力更加少。
教學目標
1、學生學會介紹家庭成員,了解家庭成員的工作。
2、學會關注家庭,尊重家長。
3、體驗家庭生活的溫暖與快樂,引導學生愛自己的家。
教學重點和難點
讓學生學會體驗家庭生活的溫暖與快樂,引導他們愛自己的'家和自己的親人。
《我的家》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通過親子共同參加健康的活動,使兒童體驗到家庭的歡樂和幸福,學會尊敬、關心父母;
2.讓兒童和父母更多地接觸,更好地溝通,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地成長。
活動準備:
1.學生自帶全家福和家庭生活照;
2.與家長聯系,請家長到校與學生一起活動;
3.親子活動需要的材料;
4.課件、需要的歌曲及音響設備。
活動內容及步驟:
一、 活動開始
1.師: 小朋友喜歡唱歌吧?我們一起來唱首歌好嗎?
。ㄒ魳罚⿲W生隨著音樂拍手歌唱
a、 這首歌的歌詞里唱的有什么呢?(家)
師: 媽媽、爸爸和小朋友就組成了一個(家)。
。ò鍟杭遥
2.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溫暖的家,你的家里都有些什么人呢?誰來說說?
。弥掌古_介紹,貼)
生:這是我的爸爸,這是我的媽媽,還有我。
我有一個美麗的媽媽,還有愛我的爸爸。
這就是我們全家,在公園里,很高興。
我是爸爸媽媽最愛的寶貝。
這是調皮大王爸爸,媽媽。
師評:真是一個溫暖的家。 你們笑得真燦爛 真是一個幸福的家庭。
師:我們民族有個傳統習俗,用12種動物來表示我們是哪一年出生的,常常從生肖就可以知道我們的出生年。你知道自己是屬什么的嗎?
(生答,師課件出示動物:豬、狗、鼠、牛)
生答:狗 你一定是9 4年出生的
豬 95
鼠 96
牛 97
4.師:小朋友都知道自己的屬相,那么知道爸爸媽媽的屬相嗎?知道的請舉手!
有小朋友能夠上來介紹一下嗎?
生:我的爸爸屬,媽媽是,我是。
師:真了解你的爸爸媽媽。 (你真棒,真能干)
真是爸爸媽媽的好孩子。
真愛你的爸爸媽媽。
5.好了,(指著照片)孩子們,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溫馨的家,那么,爸爸媽媽愛你們嗎?(愛)
a、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爸爸媽媽愛你的?
(指名說)
6.師評:學習上:爸爸媽媽為了孩子們能夠學好本領,他們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只要你們學得好,他們就會很高興。生活上:不管是刮風還是下雨,爸爸媽媽都要送小朋友來上學。你生病了,他們比你自己還緊張,看爸爸媽媽是多么的愛你們呀。不管是在你生活中,還是在你的學習上,爸爸媽媽總是能夠幫助你,但是對于爸爸媽媽的愛,小朋友可能還了解得不夠,王老師知道一個父母愛孩子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放錄音)
孩子們聽了這個爸爸為了救自己的女兒犧牲了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你想說什么嗎?
7.孩子們,從這感人的事件中,我們深深地感到爸爸媽媽對我們無私的愛,為了我們,他們甚至可以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那么作為他們的兒女,我們應不應該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應該)
師: 怎樣愛爸爸媽媽的?我們先來看看這兩個小朋友在家里是怎樣做的。
請小朋友注意看啦,看看他們哪些地方做得好!
。ǚ配浵*2個孩子定格在媽媽下班回家,生病了的畫面)
任鈺兵:看任鈺賓多懂事阿。
8.唉,任鈺賓到了個難題,媽媽生病了,自己該怎么辦呢?我們全班小朋友一起幫助他好不好?(好)
假如是你的爸爸媽媽生病了,你會怎樣做呢?
。ㄓ懻摚
剛才呀,老是聽見很多小朋友說得很好,那我們能不能把我們的想法用行動表示出來呢?
請小朋友來扮演媽媽或爸爸還有孩子(舉手)。
(根據學生指定的角色扮演)
可以提醒:媽媽生病了,會是什么樣子呢?
媽媽: ,終于下班了,今天頭暈,有點發燒,一定是生病了,我要好好休息一下才行。
孩子:
媽媽:真是能干的孩子,媽媽舒服多了!
二、表達愛
1.從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爸爸媽媽愛小朋友,小朋友也愛爸爸媽媽,我們小朋友在平時可以做些什么事,能讓爸爸媽媽更高興、更快樂呢?
(請小朋友在小組內表演表演)
《我的家》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用詩的語言勾勒了一幅草原美景——綠草如海、鮮花爛漫、碧水清波 、晚霞夕照、彩蝶紛飛、百鳥歌唱、氈包有如白蓮花、駿馬好似彩云朵、牛羊猶如珍珠撒這就是蒙古族人民自由、安寧、美滿、舒暢的生活,更是牧民雙手托起的幸福大廈。
歌曲用單二部曲式結構而成。第一樂段的節奏均勻、穩。坏诙䴓范螐娜跖钠鸪乖酒椒的節奏帶有了起伏的律動感。歌曲的旋律采用了牧歌的素材,并用五聲宮調式構成旋律,給人以遼闊、悠揚、婉轉、抒情的印象。這種將情感波瀾與意境相融合的創作手法,非常深 刻地表現了蒙古族牧民意氣風發的精神面貌及對幸福生活無比贊美的歡樂心情。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經過以往音樂課的學習,具備了一定的分析作品欣賞作品的能力。熟悉歌曲教學中唱歌詞、歌譜、打節奏、等一系列的學習方式。通過多種形式的欣賞活動,鞏固和提高表現音樂的基本技能。擴大音樂欣賞的范圍。在教學中重點感受、蒙古族人民自由、安寧、美滿、舒暢的生活。 采用多種形式欣賞使學生樂于參與音樂活動。
教學目標:
1、欣賞女中音獨唱《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體驗歌曲優美抒情的情緒以及表現的寬廣美麗的草原情景,體驗蒙古族歌曲的風格。
2、初步了解、感知女中音柔和、渾厚的音色特點。
3、知道蒙古族是祖國大家庭的重要成員,樂于主動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歡蒙古族音樂。
教學重點:
1、欣賞、感受蒙古民歌,激發學生對蒙古民歌的熱愛之情
2、初步了解、感知女中音柔和、渾厚的音色特點。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蒙古民歌的風格特點。了解長調和短調。理解蒙古民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試唱法、聽賞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磁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 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大草原畫面 蒙古族的風土人情
師:看我們來到了什么地方?
學生欣賞畫面
師問:你在草原上看見什么景色?(請學生發揮想象自由發言)
二 出示學習目標
課件出示學習目標:
1、欣賞女中音獨唱《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體驗歌曲優美抒情的情緒以及表現的寬廣美麗的草原情景,體驗蒙古族歌曲的風格。
2、初步了解、感知女中音柔和、渾厚的音色特點。
3、知道蒙古族是祖國大家庭的重要成員,樂于主動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歡蒙古族音樂。
三 欣賞《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1、初聽歌曲。
師: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感受歌曲的情景和內容。
聽聽歌曲中唱出了內蒙大草原怎樣的景色?
2、學生聆聽后交流回答自己的感受。
3、了解演唱者德德瑪。
課件出示:
德德瑪(1947~ ) 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人。1962年入呼和浩特內蒙古藝術學校學習聲樂。曾入中國音樂學院聲樂民族班學習,F任中央民族歌舞團獨唱演員。經常演唱的代表曲目有:《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嘎達梅林》、《奧菲歐的詠嘆調》等。
4、分段欣賞。
師:大草原多么美麗啊!如果我們生活在這里,會是怎樣的心情?歌曲中表達草原人民對草原怎樣的一種感情?為什么?請同學們看歌詞分段欣賞歌曲。 課件出示歌詞
學生聆聽談感受
5、完整欣賞,隨旋律哼唱,進一感受歌曲表達的對草原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6、請學生根據歌曲情緒,設計一些簡單的伴奏音型為歌曲伴奏 分組討論,可加入小樂器伴奏。
四 拓展延伸
課件出示:
聆聽騰格爾創作并演唱的《天堂》,試著跟他一起唱。想一想為什么他把自己的家比作“天堂”?
比較德德瑪演唱的《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與騰格爾演唱的《天堂》,兩位歌唱家在演唱風格上、音樂情緒上有何不同?
學生交流匯報
五 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乘著歌聲的翅膀去內蒙古大草原游玩了一圈、欣賞了內蒙音樂,通過歌曲的欣賞與學習,我們感受到了遼闊而美麗的內蒙古大草原,感受到了內蒙古的草原風情,感受到了我們偉大祖國的大好河山。在以后我們還要學習其他民族的音樂,對少數民族能有更進一步地了解。
板書設計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中速 贊美的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是一首充滿蒙古族風情的歌曲,通過聆聽讓學生了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感受蒙古音樂的風格特征,進而產生對草原及蒙古人民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對家鄉的贊美,對祖國的熱愛。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通過創設情境引領學生來到美麗的大草原,然后通過不同形式的聽賞歌曲,讓學生對蒙古族音樂文化的了解更豐富,交流也更主動。更喜歡蒙古族音樂。
《我的家》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初步了解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會說爸爸,媽媽和自己的姓名及家庭住址。
2、萌發孩子對家庭的熱愛之情。
3、初步感知家人之間的親密關系,初步體驗家人間的親情。
4、體驗父母對自己的愛,萌發愛父母的情感。
5、學會愛家人、家鄉、祖國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準備:回家和爸爸媽媽說說自己的家住哪里。
2、木偶小鴨,小雞各一個及動物全家福照片各一張。
3、音樂:讓愛住我家
活動過程:
1、出示木偶小鴨,小雞,引發幼兒與木偶交流的興趣。
今天,小鴨和小雞來到我們小一班,想和小朋友們做個朋友。它倆還不認識我們班的小朋友呢,怎么辦呢?先讓我們自己來介紹一下吧!
2、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爸爸媽媽的姓名,家庭住址。
(1)木偶小鴨,小雞示范講述。
小鴨邊出示照片邊說:我是小鴨,我的爸爸叫公鴨,媽媽叫母鴨,我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我家住在新村X幢X號,歡迎大家到我家去玩。
(2)鼓勵幼兒大膽向木偶小鴨,小雞介紹自己的家庭情況。
我的家里有哪些人?他們分別叫什么名字?我家住在什么地方?最近我家有什么特別開心的事情?
3激發幼兒對家的熱愛之情。
(1)小朋友喜歡自己的家嗎?為什么?
(2)集體欣賞歌曲《讓愛住我家》。
小鴨,小雞:我們也喜歡自己的家,我愛我家。
活動延伸:
幼兒帶一張全家福,在語言活動區互相介紹自己家的簡單情況,說說家里的電話號碼。
教學反思:
家是我們小朋友最熟悉的地方,是幼兒最為重要,最安全、最為親切的'生活環境。父母及家人是幼兒最親密的人,也是給幼兒最多體驗的人。孩子們在家里享受著父母的愛,是全家關注的焦點,他們在各方面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他們的需要很容易在家中得到滿足,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進一步體會到了父母對他們的關愛,體會到成人的辛勞。并由此活動萌發了幼兒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產生了愛家人、愛家鄉、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我的家》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容,知道家是世界上最溫暖的地方。
2、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體驗動手探索的快樂,產生積極的創作欲望,嘗試根據自己的設計建造一個未來的家。
3、通過活動,適當滲透環境保護教育和安全教育,并注意幼兒自我管理習慣的培養。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對房子的結構已有初步的了解,有初步的設計經驗。
物質準備:省編主題課程《幼兒操作材料》、膠水、課前做好的各種微型家居物品、剪刀、橡皮泥等。
活動過程實錄
一、活動導入
1、布置展墻。教師與幼兒一起將收集來的幼兒自家的室內外照片粘貼在墻面上,形成一面展墻。(這樣做的目的是充分發揮幼兒的民主意識,激發參與興趣,讓他們自主參與到活動中來,效果非常好。)
2、幼兒欣賞圖片,從中找出自己的家,并向其他小朋友介紹自己的家。(從孩子們熟悉的事物入手,孩子興趣非常高,爭先恐后地發言,活動出現第一次高潮。)
3、教師談話:小朋友們,聽到你們的介紹,老師非常高興,因為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可愛的家,我們每天在家里學習、休息、娛樂,開心極了。剛才有的小朋友說自己家要蓋新房子了,還有的小朋友說自己家就要裝修房子了,那么你們想過嗎?如果要你來設計一個自己未來的家,你會設計成什么樣子呢?(問題提出后,個別幼兒沒有認真思考就急著發言,教師提示仔細想想。)
4、幼兒紛紛說出自己的設計構想
李昊然:我未來的家的外型是汽車形狀的,安有兩個輪子,冬天可以開到溫暖的南方,夏季現回到北方的家鄉。
張洋:我未來的家是兩屋小樓,外表與現在的樓房沒什么兩樣,但是我要把它安在月亮上。
李雙:我未來的家有兩間漂亮的小屋,一間爸爸媽媽住,一間我住,這兩間小屋都是飛碟形狀,能像飛向世界不同的地方。
馬帥:我未來的家建在大樹上,有像滑梯那樣的梯子上下,現在的土地騰出來種糧食,讓家里有更大的收獲……
。ㄓ變涸谶@一環節興趣依舊濃厚,展開想像,積極表述自己的想法,部分幼兒表述得十分精彩。)
5、小朋友們的愿望太美了,你們的愿望一定會實現的,現在讓我們來聽聽一個與我們一樣大的小朋友的愿望吧!
二、欣賞詩歌
1、教師朗誦詩歌,要求幼兒閉上眼睛,認真傾聽,體會詩歌中的意境。(觀察到幼兒傾聽習慣很好,都能認真去聽。)
2、這首詩好聽嗎?好,現在我們再來欣賞一遍(播放課件),幼兒在認真傾聽觀賞的基礎上,感受著詩歌中溫暖溫馨的氣氛。(觀察發現:幼兒注意力非常集中,陶醉在課件音畫設計的情境和氛圍中)
3、請幼兒說出詩中小朋友的愿望是什么?這個愿望是送給誰的?他建的'新家是什么樣子的?(幼兒回答踴躍,可謂爭先恐后。)
4、播放音樂,隨老師朗誦詩歌,師生共同創編動作。(這一環節中幼兒樂于表現自己,自主創編動作,并能有感情地朗誦讀。)
5、小朋友們,詩中小朋友的新家漂亮嗎?你的新家會更漂亮的,如果你的新家建好了,你想在里面放些什么呢?誰愿意告訴老師?
6、幼兒紛紛說出設想后教師組織幼兒討論:
剛才,小朋友們都說出了自己的設計想法,現在咱們討論一下,誰的想法好,好在哪里?誰的想法有不合適的地方,哪里不合適了?(參與態度比較積極,部分幼兒評價很好,能切入問題要害。)
7、教師表場環保、安全、創新的設計想法。
師:好,現在我們我們就來動手按自己的想法建座自己未來的家送給爸爸媽媽好不好?(活動出現第二次高潮,幼兒創作欲望強烈。)
三、動手操作
1、播放音樂,幼兒拿出省編幼兒操作材料《蓋房子》—13頁
2、剪下紙條做圍墻粘在虛線上.
3、再按自己的設計想法把家具等放在房子里.(對操作有困難的幼兒教師給予指導幫助和鼓勵.同時注意提醒幼兒隨手收拾好用完的物品,注意衛生的保持等)。
4、作品展示
(1)把作品放在操作臺上,播放音樂《可愛的家》,幼兒間互相欣賞!策@一環節中幼兒心情是愉悅的,聽覺和視覺上都感受著家的溫暖,情感體驗深刻!
。2)教師適當評價鼓勵創新設計。
5、暢談感受:小朋友們,家給你的感覺是什么樣的呢?(由于有了上面的體驗,幼兒很輕松地說出了自己的感受,使情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四、總結活動
1、播放音樂《可愛的家》,師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我的家》。
2、教師總結:小朋友們,家是溫馨的港灣,家是心靈的驛站,家是世界上最溫暖的地方,家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我們為自己有個溫暖的家感到幸福和驕傲,我們也會用自己的雙手把它建得更加美好!讓我們用歌聲來表達我們對家的感受吧。
3、師生共同演唱歌曲《家》。
五、活動延伸:
把自己設計制作的“家”拿給爸爸媽媽看,同時說出自己的設計想法,并在以后的成長歲月里不斷完善自己的家。
本節活動根據幼兒園綜合活動的特點,從貼近幼兒生活實際出發選擇主題,這樣能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與周圍環境產生相互作用,整個活動設計新穎,傳統與現代教學手段相結合,環節層層深入,幼兒在活動中主動參與,自主學習,每個幼兒都有機會表達,都能與老師和同伴交流,討論。從而提高幼兒講述的積極性,有利于表現力的接養。此外,通過幼兒自行設計自己未來的家這一活動,讓幼兒展開想像的翅膀,積極地進行創造,自行布置新家,自行講解,活動中,不僅使幼兒的美術、語言、音樂等諸方面能力得到了訓練,也使幼兒對家的情感進一步加深,以至得到升華。同時自信心,創造力,主動性等也得到了有效的培養。但亦有不足這處,首先表現在物質材料上準備得不夠充分,個別幼兒的愿望沒得到全部滿足。其次,對未來的家的設計表現形式上有局限性了,應該突破這種局限,讓幼兒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形式設計自己未來的家,我想這樣效果會更好。
總之,通過此次教育活動,我感到要想讓教育教學活動獲得成功,教師必須加強自己的專業理論學習,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同時要不斷的更新觀念,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經常與幼兒交流信息,善于觀察,理清自己的認識,發現孩子的需求,這樣你的設計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教師才能真正地成為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支持者。也只有這樣,設計出來的活動的立足點才能在孩子的真正發展上,而不是既定的目標上。
《我的家》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
教學目標:
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離不開家,培養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2、通過講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的溫暖,激發愛家的情感。
3、通過了解家庭的過去和長輩們小時候的生活,進一步加深對家庭的認識和了解,感知社會進步給大家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教學準備:每個同學準備一張全家福照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自己的家嗎?你什么時候最想家?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學習今天的課。
板書課題:
1、我愛我的家
二、學習新課
1、人人都有自己的家
。1)讓學生認真看課本第2頁插圖,想一想圖上的人們都在干什么?
生答:都在準備回家
。2)問:你有一個什么樣的家?用一句話說。
。3)想一想:你什么時候最想家?
。4)學生動手畫畫自己的家,然后介紹家的位置,家里的樣子,以及在家里的生活情況。
學生活動,匯報交流。
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家!家給我們帶來溫暖安全,家里有我們最親的親人,我們在這里出生,長大。
2、我的一家人
。1)教師介紹自己的一家人。
。2)學生分組交流,每個學生在小組內介紹自己的家庭。
。3)展示家庭照片。
交流:①你長得像誰?為什么?
、谡f說照片背后的故事。
小結:我的家,你的家、他的家都是平凡普通的家。全家人一起做事,一起游戲誰生病了,大家都著急、擔心,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我們愛自己的家,愛著家里的每一個人。不管怎么樣,全家人總是互相關心、互相惦記。
三、課后調查
1、問問家里人,他們出差或外出做事,想不想家。想一想他們為什么想家。
2、完成課后“我的家庭小調查”
《我的家》教案 篇9
第四單元 我愛我的家
單元目標:
1、愛自己的家,能與家長溝通,體驗家庭生活的歡樂。
2、初步認識自己作為家庭成員的責任,愛親敬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掌握自我服務的勞動技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和文明禮貌的行為。
單元內容:
主題一 我愛我家
主題二 我是家里的小主人
主題一 我愛我家
主題目標:
1、體驗家庭生活的歡樂和幸福,學會關心父母、愛親敬長。
2、和父母多接觸,更好地溝通,學會溝通的方法。
3、發展討論學習的餓技能,培養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老師:《三毛流浪記》錄像帶,《我的好媽媽》磁帶。
學生:水彩筆、小美術本、白紙。
活動課時:2課時
具體活動過程:
我愛我家
1、老師講家的重要性。
。1)引課: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家中。家對于一個人而言是很重要的。因為有家,我們才有吃有穿,才能健康成長;家是我們避風的港灣,家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熱愛它,關心它。試想: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家,就會像三毛,像東大街上的乞討兒流浪街頭,風餐露宿!
。2)放映〈〈三毛流浪記〉〉。
2、調查學生對自己的家了解的情況。
(1)提問:同學們,你熱愛自己的家嗎?了解自己的家嗎?
。2)學生思考自己的家庭的情況。
。依锒加姓l;他們有哪些興趣;他們的年齡、性格特點、生肖;其中,你最喜歡家的誰;你和家里人的感情如何?)
過渡:看來大家都很熟悉、了解自己的家,都很愛自己的家。那么,我們該怎樣熱愛自己的家,關心自己的家呢?
3、學生討論如何熱愛自己的家,關心自己的家呢?
。1)尊敬大人,聽大人的話,不和父母頂嘴,上學放學回家要主動和家長打招呼。
。2)有問題要向家長請教,與他們多溝通、多談心。
。3)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4)過節要記得為他們慶賀、祝福。(如母親節、爸爸的生日……等)
。5)吃飯時要幫家長添菜。
4、看看書上p41頁,為我們教了哪些方法。
5、判斷:
。1)吃飯時,小明一個人先吃。 (錯)
。2)爸爸回來了,小紅幫爸爸拿拖鞋。(對)
。3)小龍為下樓玩,和媽媽大喊大叫。(錯)
。4)小月幫爺爺捶背。 (對)
6、學唱歌曲〈〈我的好媽媽〉〉。
7、布置作業:
完成家庭小調查,做完書上p40-p41頁的題;并畫一張全家福。下節課,我們進行“我最愛我家,我最了解它”講演活動,請做好準備,必要時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忙,教教你怎么說。
8、每課小故事。(《科普知識故事》)
課后反思:學完本主題,孩子們都明白要做一個尊老愛幼的優秀小學生,并要學著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主題二 我是家里的小主人
主題目標:
1、初步認識自己作為家庭一員的責任。
2、學習簡單的勞動技能,主動做適當的家務勞動。
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禮貌待人。
4、有安全、節約用電用水的意識。
活動準備:
學生:筆,紙,抄寫課中重要的內容。
活動課時:1課時
具體活動過程:
1、開課:上節課我們談了怎樣愛護自己的家,如何關心家里的親人?這節課,我們再來討論一下做為家里的一員—-家里的小主人有該如何做呢?
2、學生自由討論:自己在家里是如何做小主人的?你認為家里的小主人應該做哪些事情?(學生自由作答)
3、老師小結:應該從以下三方面來做。(結合課本講)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管理好自己。
第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自己穿衣疊被。
第二:講衛生,講禮貌,刷牙漱口,洗臉洗手。
第三:吃飯不挑食,營養全面。
第四:鍛煉身體,保護眼睛。
第五:自己做好作息安排,有規律地生活。
。2)家務勞動人人有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書上p45頁)
。3)保護好家,保管好家,人人有責。
第一:注意安全。(用電小心,不玩火,不動煤氣)
第二:節約資源,節省開支。(隨手關燈,關好水龍頭,不浪費糧食)
第三:一個人在家還要看好家,不能讓小偷壞人進家門。
4、下面,老師就保護好家,保管好家,教同學們幾招。
。1)記住幾個重要的電話:119、110、120、114。
。2)家里來客人時怎么做?(熱情招待,詢問事情)
。3)家里突然來電話了怎么做?(幾下人名字及相關電話)
(4)如何自己照顧自己?(具體問題具體解決)
(注:以上2、3、4問題也可以讓學生討論回答。)
5、學習〈〈禮貌歌〉〉,填寫禮貌詞結束本次活動。
6、每課小故事。(《科普知識故事》)
課后反思:學完本課,孩子們都明白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員,對于自己的家庭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并應該學會如何接待客人,禮貌待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我的家》教案 篇10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篇課文是一首歌詞,語言凝練、生動,草原的美以及草原人民深切的愛都濃濃地融于其中。詞作者火華曾經感慨地說:“1975年我隨兵團來到向往已久的錫林格勒草原采訪,這是我第一次見到草原,草原美景如畫,藍天、白云、綠地,風吹草浪,鮮花點頭微笑。它那么坦蕩,遼闊,讓人的心靈得到凈化,大地萬物都包容于此,真有一種想喊想唱的沖動。我并不是在草原長大的,但是對它的向往、新鮮感和親切感,到后來的熟悉感,讓我真正覺得草原就是我的家!睘榱俗寣W生能夠感受到草原這份獨特的美,感受到牧民對草原那份深切的愛,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認識5給生字,會寫7個字。
2、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感受草原人民對這片神奇的土地的深切的感情。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通過詩歌,感受牧民的幸福生活,產生熱愛草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結合詩中出現的擬人、比喻等句子,體會草原的美,牧民的幸福生活。
教學難點:
理解“牧民描繪幸福景,春光萬里美如畫”的`深刻含義。
由于學生基本上都沒有去過草原,對草原不了解。因此我對本節課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具體流程為:
一、歌曲引領,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生邊聽邊想,這首歌是你想到了什么?
2、你去過草原嗎?能不能描繪一下你印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樣子的?
3、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體驗發現。
教師配樂朗讀,生邊聽邊感受。
三、圖文并茂,置身草原。
1、從題目當中你知道了什么?草原究竟美在哪呢?誰能說一說?
2、找出文章的比喻句和擬人句,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3、讀書后的詞語,想象畫面。
4、指導感情朗讀。
四、難點突破,拓展延伸。
1、幸福的生活哪里來?體會“牧民描繪幸福景,春光萬里美如畫!钡暮x。
2、請你做小導游,介紹美麗的草原。
五、總結學習,課后拓展。
本課的設計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注重課前的準備工作,讓學生聽歌曲,并讓孩子說一說印象中的草原的樣子,為學生想象,體會草原的美麗景色,感受草原人民對草原的熱愛奠定基礎。
2、注重學生的合作學習,讓孩子們和同桌交流識字方法。目的是讓學生牢固地掌握生字,落實基礎的字詞。
3、注重教師的引導作用。因為歌詞是抽象的,學生的語音積累有限,能感受到草原的景象,但未必能用生動,準確的語音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所以,教師的語音才力求豐富、準確、富有感染力,是學生受到熏陶。
4、在聆聽與欣賞中感悟詩歌,培養學生表達獨特見解的能力。學會聆聽、學會欣賞,從中感受草原的獨特的美。
5、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讓孩子們讀詞想象畫面,結合畫面,反復讀文,在讀種思考,領會,提煉,進一步落實能力目標。
6、注重拓展練習,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課堂要成為一扇窗,打開它,可以看到五彩的世界。只有我們愿意動腦,就能看出最美的花朵。
《我的家》教案 篇11
第一單元家庭、學校、社區
第一課我愛我的家
教學目標:
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離不開家,培養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2、通過講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的溫暖,激發愛家的情感。
3、通過學習了解家庭的過去和長輩們小時候的生活,進一步加深對家庭的認識和了解,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教學重點:
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溫暖,培養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教學難點:
了解家庭的過去,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課程準備:
1、教學課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聽曲《可愛的家》,讓大家猜猜這是什么曲子,會唱的一起唱。
2、聽教師朗誦一首詩歌:《我愛我家》
3、同學們,你們都有自己的家,你們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關心照顧下健康成長,你們愛自己的家嗎?現在請我們的同學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家。
二、認識自己的家庭
1、讓兩名同學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紹自己家的家庭成員和家居環境。
2、談話,讓學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點,每個家庭也各有特點,不同地區,人們的家居和生活習慣也各有不同。
三、你什么時候最想家
1、看圖說說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當時的情景。說說他們為什么想家。
2、說說你什么時候最想家,為什么?
四、有家感覺真好
1、看照片評價照片中的小孩有一個什么樣的家。
2、教師給學生介紹自己也有一個溫馨的家,以及家庭的基本情況,談談自己對家庭愛的一些體會和具體事例。讓學生感受到孩子是在家人的關愛下成長的。
五、我愛我家
1、請學生用彩筆在教材上畫自己家居的外觀或內景,或者把家居的特點和自己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動。
2、展示個別同學的作品,并讓他說說怎樣美化自己的家居。比如,自制一張剪貼畫,貼在墻上;將零亂地房間收拾干凈、整齊。
3、同學們各抒己見:我們應該用什么行動去愛我們的家?
六、講講我家歷史上的小故事
1、教師先講講自己小時候的故事或自己父母小時候的故事。
2、讓學生將自己的調查情況在小組或班級中匯報,也可以將找到的照片和實物向大家做介紹。
3、交流一下調查后的感想。談一談,自己從中知道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4、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七、也談我的煩惱。
1、教師:家庭是溫暖的,是我們快樂成長的搖籃,是我們避風的港灣,但是在現實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學也會遇到過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煩惱”,現在,請我們的同學說說心里話。
2、讓學生自己談談與父母發生的矛盾,通常是怎么解決的。大家互相交流解決矛盾的經驗。
3、教師設置三種選擇,學生先選其一,并說明自己選擇的理由:爸爸媽媽愛我,我也愛他們;爸爸媽媽有時對我不好,我還是愛他們;爸爸媽媽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他們。
4、選讀一位學生的習作,宣讀。
八、小結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用行動來愛我們的家和我們的家人吧,愿我們的家庭生活更加溫馨、更加美滿!
《我的家》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幼兒在談談、講講、整理物品的過程中,了解、感知衛生間、廚房、臥室所不同的功用。
2、體驗幫媽媽做事的快樂,萌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衛生間、臥室、廚房”物品若干、創設衛生間、廚房、臥室的情景、錄象。
活動過程:
一、看看講講
哪個小朋友愿意和老師,好朋友講講自己家有幾間房子。磕銈兪窃谀睦锍燥、洗手、睡覺的呢?
1、幼兒間互相講講
2、請個別幼兒講講
原來,小朋友家里都有衛生間、臥室、廚房,老師家里也有衛生間、廚房、臥室,你們想不想看看老師的家?
二、播放錄象
衛生間、臥室、廚房。分別提問:看看這是什么地方?你是從那里看出來的?它有什么用?
總結:剛才,小朋友都看了老師家的廚房、衛生間、臥室,發現這三間房子是不同的,里面的物品也是不一樣的。
三、整理收拾
1、今天娃娃家里的媽媽在大掃除,媽媽把衛生間、臥室、廚房里的物品都拿到了外面,洗洗曬曬,媽媽一個人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很累,想請小朋友來幫助媽媽一起整理收拾。
2、幫媽媽把廚房間的物品送到廚房間;把衛生間的物品送到衛生間;把臥室的物品送到臥室,千萬別送錯。
3、收拾好了,我們一起去看看我們一起幫媽媽整理的家,看看都放對了嗎?
四、分享交流
小朋友幫媽媽做了那么多的事,現在媽媽請小朋友快快回到座位上休息,告訴旁邊的小朋友,我今天幫媽媽整理什么物品,放到了哪里。
媽媽今天很感謝小朋友,希望小朋友回家后也能幫自己的媽媽整理整理家中物品,好嗎?
活動反思:
在每一次活動的實施前,老師都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多為孩子思考一下,孩子的年齡特點是什么?孩子的興趣熱點是什么?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開展活動,我想效果會是不錯的。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在講講自己的家,看看自己家的基礎上充分的感知、了解了衛生間、臥室、廚房的不同特點;在動手操作整理家的過程中,孩子們進一步了解衛生間、廚房、臥室的不同功用;并在操作過程中,孩子們也體驗了幫媽媽做事的快樂,萌發了孩子愛媽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