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功夫》教學設計(精選17篇)
《中國功夫》教學設計 篇1
中國功夫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歌曲《中國功夫》;欣賞樂曲《武術》。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熟練、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中國功夫》。
2. 能隨歌曲《中國功夫》的音樂即興表演幾個武術的動作。
3. 在欣賞樂曲《武術》時,能分辯出第一樂段和第二樂段的不同情緒以及樂曲的結構。
教學過程
1. 導入
上節課我們唱了歌曲《中國功夫》,但還不太熟練,尤其是第三段念白還不夠整齊。這節課我們首先來復習演唱歌詞,要求唱得更加整齊,更加生氣勃勃、英姿颯爽。
2. 表演歌曲《中國功夫》
3. 欣賞民樂合奏《武術》
早在上世紀50年代,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就拍攝了一部科教片《武術》,專門介紹中國的武術,其片頭音樂就是由老一輩作曲家何彬創作的民樂合奏《武術》,教科書中已經將樂曲中兩個主要的主題列出來了,請隨老師學唱并熟悉它。
學生學唱,教師用二胡伴奏。
欣賞樂器《武術》(初聽)。
現在我要請同學們注意課本中列出的ab主題在樂曲中各出現了幾次,順序是怎樣的(復聽)?
學生回答:a出現了8次(先出現4次,在b段又出現了4次),b段只出現了2次。
對!這種先出現a段,再出現b段后又重復出現a段的樂曲結構就稱為aba的結構。現在,我們再來聽一遍,這首樂曲的結構就更清楚了。
這首樂曲充滿著動感,a段猶如重拳出擊,b段猶如太極八卦,柔中有剛,因此也很適合隨音樂表演動作,我們再來請幾位同學做表演(幾位學生隨音樂做即興表演)。
4. 小結
小結本節課學習的收獲,要求學生準備好樂器,下節課進行合奏《中國功夫》。
《中國功夫》教學設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國功夫,感受、體驗中國功夫雄偉有力的氣概和具有的意義和作用。
2、通過了解代表代表中國功夫的英雄人物的故事,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活動準備:
主題樹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說說中國功夫
1、欣賞中國功夫
(1)出示:中國功夫“四字”,問:你喜歡中國功夫嗎?中國功夫到底是什么呢?
二、了解中國功夫
1、你知道中國功夫嗎?你能說說嗎?
播放課件《少林寺》等圖片
(1)他們在干什么?這功夫厲害嗎?
(2)你還在哪里見過中國功夫呢?他們怎樣的呢?
小結:中國功夫的種類很多很多,有的不同兵器的多種拳術,還有使用兵器的劍術、刀術等很多種,真了不起。
三、感受中國功夫的了不起
1、重點介紹、了解“霍元甲”的英雄故事。
觀看課件《霍元甲》的片段(打敗三個外國大力士)
2、看了霍元甲打敗三個外國大力士此時此刻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小結:霍元甲真是了不起,我們身為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3、你的周圍有人學武術嗎?為什么要學武術呢?
小結:中國功夫能強身健體,比賽中為國爭光;打敗敵人,保衛國家。
四、共同體驗:我是功夫小子
1、請幼兒聽中國功夫的音樂問:你們聽到了什么?聽到這音樂你有什么感受?(幼兒表達)
2、想不想也來學幾招?全體幼兒邊聽音樂邊模仿中國功夫的動作。
《中國功夫》教學設計 篇3
設計思路:
關于活動價值的思考:
在整個音樂活動中,始終體現了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參與者。為幼兒提供觀察、體驗、探索、表現的空間。為幼兒的創設環境、提供材料,幼兒圍繞活動,進行自主觀察、運用多途徑的方法感知探索活動的內容,并自由地表達與表現。
關于當前經驗的思考:
本次音樂活動《中國功夫》是大班主題活動“我是中國人“系列活動中的一個高潮。它不僅作為一個音樂欣賞活動幫助幼兒對音樂情緒、內容進行體驗感受和想象表現,又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極好題材以激發幼兒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萌發幼兒喜愛民族文化的積極情感。
關于活動架構的思考:
第一環節通過談話聊聊中國功夫,激發幼兒自豪的情感
第二環節通過欣賞音樂的基礎上,嘗試配合音樂學做一些基本的功夫動作,感受音樂和動作的節奏和停頓。
第三環節看圖譜自由創編武術操,培養一個合作協商的能力。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雄壯有力的曲風,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歌曲。
2、了解、喜歡中國功夫,為自己是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活動準備:
有關中國功夫的媒體資料;音樂“中國功夫”;自制功夫秘笈(武術動作圖解)
活動過程:
一、聊聊中國功夫(交流、了解有關中國功夫的信息,激發幼兒情感,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1、觀看中國功夫的錄像
2、談論:你們喜歡中國功夫嗎?你在哪里看到過中國功夫?
關鍵提問:中國功夫有什么用?
小結:中國功夫是我們中華民族獨有的一種體育運動,它能鍛煉身體還能防身自衛。
二、欣賞、感受歌曲(體驗樂曲的風格和節奏變化)
過渡語:剛才我們看了功夫高手的影片,想不想也來練練中國功夫?在練之前,我們來聽一段音樂。
1、欣賞歌曲、體驗樂曲的風格。
關鍵提問:你聽了這首歌,心里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說出歌曲雄壯有力的曲風)。
小結:這首雄壯有力的歌曲的名字就叫做“中國功夫”。
2、進一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主要歌詞內容及節奏變化
關鍵提問:歌曲里唱的中國功夫是怎么樣的呢?你聽到了什么?
(引導幼兒說出歌詞主要內容“臥如弓,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
3、嘗試用肢體表現中國功夫
4、通過動作表演體會歌曲的節奏變化
三、創編與表演(嘗試動作與音樂節奏的匹配)
1、出示中國功夫動作圖解
2、分組創編:
注意功夫是有節奏、有停頓的,動作和音樂節奏配起來
2、分組表演。
比比哪一組是最強的武林高手。
《中國功夫》教學設計 篇4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歌詞大意的基礎上,能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2.進一步了解中國武術,能夠表現出中國功夫雄壯有力的氣概。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中國武術的錄象帶,音樂磁帶,活動前觀看中國武術的表演或錄象,模仿學習武術動作。
活動過程:
一、欣賞中國功夫
1.組織幼兒觀看錄象,欣賞中國武術。
2.討論:你看到的中國武術是什么樣的?為什么大家都喜歡中國武術?
3.請幼兒交流模仿各自學到的武術動作。
二、欣賞歌曲“中國功夫”
1.理解歌曲中所表現出的雄壯有力的氣概。
2.幼兒嘗試學唱歌曲中的基本句子。
3.討論用什么樣的聲音才能夠唱出練武的剛勁有力。
三、設計武術動作,創編舞蹈。
1.請幼兒自由創編舞蹈動作。
2.教師將幼兒創編的舞蹈動作進行組合,組織幼兒學習。3.聽錄音學做舞蹈動作,鼓勵幼兒動作有力準確,學習表現中國武術的特點。
《中國功夫》教學設計 篇5
設計思路:
近年來社會上對外國的節日、文化比較崇尚,而在很多地方忽視了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習俗,因此,開展了主題活動“中國娃娃”,在這個主題活動中,從四大發明到現代火箭;從中華健兒勇奪奧運金牌到我國的名勝特產;從國粹京劇到各民族歌舞┅┅孩子們發現越來越多,驚奇越來越多,感受也會越來越多。在看了成龍的電影和動畫片《大鬧天宮》后,幼兒對中國工夫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因此選取了《中國工夫》這首歌曲,讓幼兒體驗中國工夫的雄壯有力的氣概,激發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中國工夫,給幼兒以表達表現的空間。使幼兒能在音樂氣氛的感染下,在富有力度的動作表演中,對民族精神有所體味,萌發做中國人的自豪感。
目標:
1、喜歡中國工夫,體驗中國工夫的雄壯有力的氣概。
2、激發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中國工夫。
準備:
中國工夫音樂磁帶、多媒體課件制作。
過程:
一、京劇表演:
分男、女幼兒表演京劇中的人物,男孩面戴自己設計的京劇臉譜,女孩手拿手絹表演。
二、學習武術表演:
1、觀看武術表演。
剛才,表演了中國國粹京劇,今天,再來看看中國的傳統武術吧。 (幼兒觀看武術表演)
問:中國的武術種類很多很多,你喜歡武術嗎?為什么?
武術有什么用?(強身健體)
2、了解中國武術。
問:你還知道哪些中國武術?你能做做動作嗎?
(根據幼兒的回答后播放多媒體軟件)
(個別幼兒示范做動作,集體學做個別動作)
3、欣賞歌曲《中國工夫》
問:“聽了歌曲你發現了什么?”
4、表演中國工夫
a、聽到慢的音樂時應該怎樣做動作?(動作有力、停頓)
放第一段音樂幼兒表演。
b、聽到快的音樂時應該怎樣做動作?(動作有力、連貫)
放第二段音樂幼兒表演。
c、下面,把動作組合在一起完整的表演。
今天請你們做小小武術師把剛才你們表演的動作配上去,好嗎?
請你們自己找幾個朋友一起給歌曲編動作,動作要有力、到位、精神。(表現出中國武術的特點)
d、請多位幼兒上臺表演。動作要有力、精神。
e、請幼兒做小老師,可以和他們做的動作不一樣,也可以一樣。
再請部分幼兒帶領大家表演,教師參與表演。
三、打擊樂:拔根蘆柴花
剛才表演了雄壯有力的中國工夫,下面小小演奏家聽著優美的江南民樂一起來表演。
《中國功夫》教學設計 篇6
一、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雄壯有力的曲風,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的風格。
2、了解、喜歡中國工夫,為自己是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二、活動重點:
在對音樂風格、歌詞內容進行體驗感受的基礎上加以想象和表現。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1、活動前幼兒已了解了一些有關中國功夫的知識。
2、有關中國工夫的圖片和媒體資料。
3、邀請叔叔現場表演。
4、人手一份紅綢帶。
四、活動過程:
一、復習律動、交流有關中國功夫的信息。
A、聽音樂,引出律動《我們跟著音樂走》,在律動結束時,用“最后我們一起亮個像”引出主題:中國功夫。
B、欣賞交流中國功夫
師:今天我帶來了好多中國功夫的圖片,小朋友一起看看,圖片上有哪些中國功夫的動作,去學一學、做一做。(幼兒模仿交流各自看到的動作,激勵幼兒大膽學做)。
二、初步欣賞歌曲、體驗樂曲的風格。
1.教師:剛才我們都練習了好多中國功夫的動作,現在讓我們休息一下,聽一首很好聽的歌曲。(第一遍欣賞)
聽完后提問:你聽了這首歌,心里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說出歌曲雄壯有力的曲風)。你們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嗎?(請幾位幼兒回答后,教師告訴幼兒歌名 “中國功夫”)
三、進一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
1、教師:歌曲《中國功夫》真好聽,。我為這首好聽的歌配上了美麗的圖畫,我們再來聽一遍(多媒體)你們聽到歌里唱了些什么?(可讓幼兒園嘗試學唱最基本的幾句歌詞)。你們喜歡中國功夫嗎?為什么?那么你們說說學中國功夫有什么用呢?
(中國功夫是我們中華民族獨有的一種體育運動,它能鍛煉身體還能防身自衛。中國功夫有很多種,主要有武術和氣功。我們常見的武術散打、太極拳、猴拳、螳螂拳、醉拳、少林拳等等,有的武術要用器具武器來練習,拿寶劍的就叫劍術、拿到的就叫刀術、還有棍術、槍術等等,現在中國功夫傳到了世界各國,越來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還有很多外國人到中國來學習中國功夫。在20__年的奧運會上,中國功夫也已經成為一個比賽項目,這樣,會有更多的外國人了解中國功夫,了解中國)
2、中國功夫棒不棒?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們幼兒園的叔叔也會中國功夫,我們一起歡迎叔叔來給我們的表演中國功夫(第三遍欣賞歌曲,配合表演幫助幼兒感受)。提問:叔叔的功夫真厲害,你剛才看見叔叔做了哪些動作?我們來問問叔叔這是什么動作,我們一起學好不好?
播放音樂,教師和幼兒一起跟叔叔學中國功夫的動作(鼓勵幼兒動作有力,表現中國武術的特點。
四、在感知理解的基礎上自由創編與表演
1、配上漂亮的紅綢,把我們學的中國功夫表演一下。我們一起做一個神氣的中國人,做一個了不起的中國人。(幼兒人手一根紅稠帶,播放音樂,自由表演,激勵幼兒編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動作。)
3、想不想知道,剛才誰最棒最神氣的?我們等會兒一起去看看我們表演的錄象吧!
延伸活動:
將幼兒創編、表演時的錄象回放,欣賞自己與同伴的表演,體驗成功的快樂,感受中國功夫的無窮魅力。
《中國功夫》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歌曲的學唱,培養學生對中國武術的熱愛,懂得中華武術的博大精深,以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為主要目的。
2.通過歌曲的學唱,懂得中華武術魂,懂得做人也是“外練:強身健體,內練:一身正氣”。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歌唱。
3.了解旋律的壓縮在音樂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通過對中國功夫的了解,讓學生對歌曲的演唱更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教學難點:了解旋律的壓縮和節奏的變化使音樂的情緒發生變化。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播放北京申辦20__奧運會的紀錄片,定格在成龍表演功夫一幕。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運動項目嗎?
生:武術。
師:武術是我國的傳統體育項目,聞名于世。它博大精深,流派眾多,以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為主要目的。在城市、農村到處都可以見到它的蹤影。同學們看到公園里晨練的老人了嗎?他們有的在打太極拳,有的在舞劍;
師;你們知道武術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嗎?誰來說說。
生:修身養性,強身健體。
師:其實武術不但能修身養性,強身健體,它還代表了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一種中華武術魂。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描寫中華武術的歌曲好嗎?
生:好!
二、歌曲新授
1、教師播放錄音,聽的時候思考一個問題,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樣的感受,你最想說的是什么?生:這首歌非常有氣勢,豪邁的,心情很激動。
2、師:同學們是不是都有這樣的感受呢?這說明同學們都被這首歌感染了,老師也有同樣的感受,你們想不想聽老師唱一唱呢?老師唱完之后請同學們說說這首歌可以分幾個樂段?怎么分的?
生:4個樂段段,根據速度分的。
師:有哪一段與眾不同呢?
生:第3樂段!
師:為什么呢?
生:第3樂段是說的,不是唱的!
師:哦,第3樂段不是“唱”歌而是“說”歌,這就是一種新的演唱形式──說唱,我們一起來把第3樂段讀一遍好嗎?
生:好!
教師與學生一起按節奏朗讀第三段歌詞,中間不停頓。
師:剛才大家讀的時候啊,老師覺得少了一點氣勢,我們先來看看這段歌詞都說了些什么好嗎?
師:大家看其中提到棍、刀、劍,這都說的什么啊?
生:武術中的器械。
師:歌詞中提到的“內練一口氣”“豪氣沖云天”呢?
生:練武之人的豪氣、正氣。
師:好,我們就再來朗讀一次,要讀出其中的氣勢哦!
教師帶領學生再次朗讀歌詞。(加入鼓聲)
3、學生跟琴用啦模唱。
4、學生跟琴唱歌詞。
三、歌曲處理
師:老師看到在歌曲中有兩處歌詞是一樣的,同學們發現了嗎?
生:是第1樂段和第2樂段。
師:有什么不同呢?
生:速度不同,節奏也不一樣。
師:出示兩句歌譜,介紹歌曲節奏的變化與旋律的壓縮使音樂的情緒發生變化。
師:對,第1樂段速度較慢,它表現了什么樣的情緒呢?應該怎么演唱呢?
生:應該唱得舒展,連貫,雄健的。
師:第一樂段要唱的連貫,舒展,你們覺得象武術中的哪一種呢?
生:太極
師:我們加入動作好嗎?師生共同表演。
師:第2樂段速度較快,應該怎么演唱呢?
生:表現英雄舞刀弄槍的颯爽英姿。應該唱得有力量,有活力。
師:第二樂段要唱的有力量,有活力,象武術中的哪一種呢?
生:八卦連環掌,師生加動作表演。
師:第四樂段速度更慢,更加飽滿,唱得時候要更有氣勢,更加堅定。
四、完整的演唱歌曲
1、集體演唱歌曲,在演唱時注意個樂段之間的區別。
2、指名學生唱歌曲,學生評價。
五、拓展
師:老師聽到大家唱得熱血沸騰了,我想大家也想來表演一下吧?
生:是的。
3、師:分組設計,哪個小組設計好了動作到前面來給大家表演一下?師生評價。
六、全班集體唱歌曲,邊唱邊表演。
七、小結
通過學習這首歌,我們都學到了什么?(武術的名稱:太極八卦蓮花掌,南拳北腿。唱這首歌時要鏗鏘有力,把不同的樂句唱出不同的情感。)
人教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下冊《中國功夫》教案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中國功夫
《中國功夫》教學設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喜歡功夫,體驗功夫的強壯有力的氣概。
2.激發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功夫。
活動準備:拳術視頻片段、《武功秘籍》、《功夫》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想看我練功夫嗎?j教師演示武功?我的武功怎樣?
二、欣賞功夫,體驗其強壯有力的氣概。
1.播放拳術視頻片段
2.你喜歡他的哪個動作,你來學學(請一幼兒表演)
3.你們自己會哪些武打動作呢?(幼兒演示)你還有哪些動作可以做的像師父那么強壯?
三、看秘籍,用身體動作表現功夫。
1.有哪些武功厲害的人?他們的武功是哪里來的?除了跟師父學外,還有一種途徑,那就是(出示《秘籍》),看武功秘籍。
2.這是什么秘籍?(少林秘籍)?小朋友想不想也來照著秘籍練練武功?好,那就請你們選一個你喜歡的秘籍,站到它面前空的地方,看看,有幾個動作?這些動作會做嗎?
3.老師給你們配一首很有力量的歌曲,你們可以聽著歌、看著秘籍練練動作。注意動作有力量.
剛才我們說每本秘籍有幾個動作?(4個),我們這首歌也有4句,我們來聽一聽一個動作配一句歌,打的時候慢慢的.
4.幼兒隨音樂,表演秘籍動作
四、拓展幼兒對功夫的進一步認識。
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去練武術呢?(能強身健體、保護自己)剛才我們是用掌和拳來打的,還有好多種其他的武術呢,我們以后再了解學習吧。
《中國功夫》教學設計 篇9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歌曲《中國功夫》
教學目標:
1、通過申奧短片的播放,使學生了解中華武術的博大精深及在全世界的影響,它代表華夏子孫自強不息的頑強精神。
2、通過歌曲的學唱,懂得中華武術魂,懂得做人也是“外練:強身健體,內練:一身正氣”。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歌唱。
3、了解旋律的壓縮在音樂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播放北京申辦20xx奧運會的紀錄片,定格在成龍表演功夫一幕。
師: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運動項目嗎?
生:武術。
師:這是北京申辦20xx奧運會的宣傳片。為什么短短的幾分鐘內要用這么大的篇幅來表現武術呢?
生:因為武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項目,又是誕生于中國……
師:對了,誰知道中國的武術都分什么門派,有什么招式,有什么武器啊?
學生回答略。
師:其實武術不但有同學們說的那些,它還代表了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一種中華武術魂。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描寫中華武術的歌曲好嗎?
生:好!
二、歌曲新授
教師播放錄音,引導學生看黑板上的歌詞。
很多學生跟著錄音唱起來。
師:剛才在播放錄音的時候,老師發現很多同學都會唱這首歌曲。那么老師提問一個問題:這首歌曲分幾段呢?
生:4段。
師:有哪一段與眾不同呢?
生:第3段!
師:為什么呢?
生:第3段是說的,不是唱的!
師:哦,第3段不是“唱”歌而是“說”歌,這就是一種新的演唱形式──說唱,我們一起來把第3段讀一遍好嗎?
生:好!
教師與學生一起按節奏朗讀第三段歌詞,中間不停頓。
師:剛才大家讀的時候啊,老師覺得少了一點氣勢,我們先來看看這段歌詞都說了些什么好嗎?
師:大家看其中提到棍、刀、劍,這都說的什么啊?
生:武術中的器械。
師:歌詞中提到的“內練一口氣”“豪氣沖云天”呢?
生:練武之人的豪氣、正氣。
師:好,我們就再來朗讀一次,要讀出其中的氣勢哦!
教師帶領學生再次朗讀歌詞。
師:老師看到在歌曲中有兩處歌詞是一樣的,同學們發現了嗎?
生:是第1段和第2段。
師:有什么不同呢?
生:速度不同,節奏也不一樣。
師:對,第1段速度較慢,它表現了什么樣的情緒呢?應該怎么演唱呢?
生:表現了英雄吸納天地之氣的氣勢。應該唱得有氣勢,要深吸氣,氣沉丹田。
師:第2段速度較快,應該怎么演唱呢?
生:表現英雄舞刀弄槍的颯爽英姿。應該唱得有力量,有活力。
教師介紹歌曲節奏的變化與旋律的壓縮使音樂的情緒發生變化。
學生視唱兩段不同的曲譜,打節奏。唱曲譜后再唱歌詞。
師:最后一段中,“東方一條龍”指的是我們的偉大祖國;“兒女似英雄”說的是我們炎黃子孫都是英雄;“天高地遠八面風”,說的是我們祖國幅員遼闊;“中華有神功”,說的便是我們祖國的武術了。大家再來完整地把歌曲演唱一次好嗎?
生:好。
學生演唱全曲。
三、欣賞民樂《武術》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欣賞《少林少林》
2、欣賞《男兒當自強》
教學目標:更好的感受中華武術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二、 復習上節課學唱的歌曲
三、 欣賞《少林少林》
談談你所知道的少林寺的故事。
四、感受與表現
師:剛才大家講的、唱的都有些熱血沸騰了,我想大家也想來表演一下吧?
生:是的。
師:老師這有一部《中國功夫》的音樂電視,同學們可以自己選擇幾個喜歡的動作模仿。
師:哪個小組設計好了動作到前面來給大家表演一下?
學生表演,找出好的一組全班模仿,并完整表演。
師:老師看到大家表演得都很好。但是剛才老師發現有些同學的動作和大家不一樣,不知道你們從哪里學來的啊?
生:電視、電影。
師:什么電影呢?
生:《黃飛鴻》!
師:誰知道有關黃飛鴻的事呢?
學生簡單向大家簡單介紹黃飛鴻的故事。
老師補充,并播放有關黃飛鴻的影音資料。
師:正值外寇侵華,國難深重之時,黃飛鴻奮起抵抗,號召中華兒女當自強!
教師播放《男兒當自強》音樂。
師:聽過音樂以后,有哪一句是你最不能忘的呢?為什么呢?
學生回答,師生交流。
四、小結
師:同學們,中國的武術博大精深,但是只靠武術興國可以嗎?還要靠科技興國,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學習,為祖國的強大、美好而奮斗!
《中國功夫》教學設計 篇10
設計意圖:
十月份班內開展了“大中國”主題活動。在這個主題活動中從四大發明到現代火箭,從中華健兒勇奪奧運獎牌到我國的名勝古跡,從國粹京劇到剪紙……孩子們的發現越來越多,感受也越來越多。這段時間,孩子們看了電視《李小龍傳奇》、《少林寺傳奇》后,對中國功夫產生了極大興趣。于是,我設計了這節活動,讓孩子們更多的了解我國傳統的武術文化,萌發幼兒愛國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了解中國功夫是我國傳統的文化,激發幼兒對中國功夫的興趣,萌發幼兒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感。
2、讓幼兒初步了解中國功夫的一些基本動作,并嘗試練一練。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中國功夫》的音樂。
2、教師學會一些武術的基本動作。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教師:孩子們,你們看過國慶大典舉行的閱兵儀式嗎?從開國大典中我們能感受到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了,那你們覺得咱們國家什么很棒?
2、教師:我最近發現有一樣也是中國很厲害的,它就藏在一首歌里,我們一起聽一聽。
二、幼兒欣賞歌曲《中國功夫》
1、提問:你聽到了什么?
2、教師小結,引出中國功夫。
教師::沒錯,我發現中國功夫也是很厲害的。
三、向幼兒介紹武術知識。
1、教師:中國功夫也叫武術,是我國傳統的體育項目,有很多人喜歡練武術。
提問:(1)你在什么地方見過中國功夫?
(2)有誰會一些武術動作?(幼兒演示)
2、向幼兒介紹中國功夫簡單的動作。
(1)教師演示一組中國功夫的基本動作。
教師:我最近也在學中國功夫,想看我露一手嗎?
(2)那些動作是你喜歡的?
3、幼兒與教師共同練習中國功夫。
(1)教師:想不想跟我一起學?好,先活動活動手腳。準備,站如松。
(2)幼兒與教師共同練習2——3遍。
4、幼兒在《中國功夫》的音樂中展示武術動作。
(1)教師:動作學會了嗎?我們馬上要召開武林大會,比一比誰是武林高手。那怎樣才能成為武林高手呢?(不怕吃苦、認真……)有信心嗎?你們把今天學的動作練一練。
(2)幼兒自由演示,教師個別指導。
教師:不錯。只要勤學苦練,相信你們都能成為武林高手。
5、介紹李小龍,激發幼兒民族自豪感。
(1)教師:你們知道李小龍嗎?是的,他是一位功夫高手。有一次,他到美國。一位美國拳擊高手瞧不起他,認為中國功夫不行,就欺負李小龍并向他挑戰。結果……,你們覺得中國功夫怎么樣?(厲害、……)現在,不單中國人喜歡中國功夫,連外國人也不遠千里來到中國學習中國功夫,作為一名中國人你有什么感受?(驕傲、自豪……)
(2)教師:今天我們學的是拳術,中國功夫還有很多,象刀術、劍術、棍術、槍術……,我們以后再來了解它。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是這樣設計的,我先出示武術的圖片(刀、棍、劍、拳等)問,圖上的在干什么?你看到過嗎?在哪里?以此來引題。幼兒積極性很高,本身孩子們就是好動的,也在電視中看過,平時也模仿過。因此活動中幼兒對中國功夫產生極大的興趣,體驗到了中國功夫雄壯有力的氣魄。一節課下來孩子們能完整的學唱歌曲了。但是我還讓幼兒在學唱歌曲、理解歌曲的基礎上,能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中國功夫》,這是一首成人歌曲。通過學習讓幼兒了解我們中國功夫以其形體、動作、力量的絕妙組合表現出中華民族剛毅挺拔的民族精神。
一、雖然幼兒事先有一定的經驗但還不夠豐富
二、幼兒沒有充分理解歌曲內容,因為是成人歌曲,歌詞較難理解,我沒有很好的解釋和引導,幼兒是強化學唱的。
三,整個活動也沒有提升幼兒 的經驗,活動中,沒有給幼兒思考的余地,我在唱時有意無意把自己的動作流露出來,以至動作單一,只是重復自己原有的動作。而我也沒有及時去引導。其實這跟我自己有關系,音樂我是個弱智。還有活動中也沒有關注個別幼兒,只為了大多數,沒有去理會他。這也是本次活動的缺點。
《中國功夫》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熟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中國功夫》
2、 在欣賞樂曲《武術》時能分辨出第一樂段和第二樂段的不同情緒以及樂曲的結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唱了歌曲《中國功夫》,下面我們來復習演唱歌詞,要求唱得更加整齊,更加生氣勃勃、英姿颯爽。
學生隨琴齊唱。
二、表演歌曲《中國功夫》
1、 分組合作創作動作。
2、 請幾位表演比較好的學生隨歌曲即興表演。
3、 推選代表共同表演。
三、欣賞民樂合奏《武術》
1、 教師簡介樂曲。
2、 知道學生進行學唱。
3、 初聽樂曲。
課本中的A、B主題在樂曲中各出現了幾次,順序是怎樣的?
4、 復聽樂曲
這首樂曲充滿著動感,如重拳出擊,柔中帶剛,因此也很適合隨音樂表演動作,我們再來請幾位同學作表演。
5、 指名隨音樂進行表演。
四、課堂小結
小結本節課學習的收獲,要求學生課后學習一兩個武術動作。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歌曲《男兒當自強》
教學目標:
1、 歌曲表演《中國功夫》
2、 能隨錄音學會歌曲《男兒當自強》,并對歌曲中的對稱現象有所注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一部電影《黃飛鴻》的主題曲《男兒當自強》。
教師簡介歌曲。
二、欣賞歌曲《男兒當自強》
1、 教師朗誦歌詞
2、 出示歌詞
引導學生觀察歌詞,找出“兩兩相對”,即對稱。
3、 初聽歌曲
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4、 復聽歌曲
學生隨歌曲輕聲哼唱,反復兩遍。
5、 再次復聽
學生跟唱,并在“X X”處自由表現。
三、歌曲《中國功夫》表演與演奏。
1、 隨伴奏齊唱歌曲
2、 分組進行創作,教師指導。
3、 分組進行匯報表演。
4、 教師講評。
5、 隨音樂邊唱邊表演。
四、小結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歌曲《中國功夫》,欣賞了《武術》和《男兒當自強》,希望大家關心武術、熱愛武術,健身強體,為國爭光!
《中國功夫》教學設計 篇12
活動目標:
1、進一步熟悉歌曲,感受中國武術動作的基本特點。
2、能根據歌曲特點,創編出簡單的武術動作。
3、初步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準備:
1、事先聽過歌曲內容。
2、武術象形拳的錄像片,音樂光盤《中國功夫》
2、武林秘籍課件。弓、松、鐘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感受中國功夫
(一)組織幼兒觀看錄像中國武術,了解武術動作的基本特點
(二)討論:
1、你看到的中國武術是什么樣的?
2、你最喜歡哪個招式?
3、引導幼兒交流模仿各自學到的武術動作
二、欣賞歌曲《中國功夫》
(一)欣賞歌曲,初步熟悉曲調和歌詞
(二)出示圖片,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
(三)幼兒隨音樂學唱歌曲中的基本句子,教師講解歌詞的含義
(四)組織討論,萌發愛國情感
1、用什么樣的聲音才能夠唱出練武時的剛勁有力?
2、你喜歡中國武術嗎?為什么?
重點指導幼兒唱歌時聲音要響亮、有力,做動作時手臂、腿部要用力。教育幼兒我們是中國人,武術是中國特有的運動項目,要熱愛自己的祖國。
三、創編簡單的武術動作
(一)觀看武林秘籍幻燈片
(二)學習做模仿動作
1、討論:武林秘笈中都有哪些動作?
2、引導幼兒模仿秘笈其中的動作。
3、伴隨音樂將動作組合成一套動作。
(三)分組創編簡單動作
1、鼓勵每組幼兒用最喜歡的招式創編基本動作。并能連起來做動作。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動作要有力,幅度要大一些。
2、隨音樂分組展示動作,幼兒間互相講評。
四、欣賞奧運會武術表演,再次感受中國武術的魅力
活動延伸:
美工區:可提供紙、彩筆,供幼兒制作武功秘籍小書
表演區:提供《中國功夫》錄音帶,幼兒繼續練習動作
《中國功夫》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內容】
演唱歌曲《中國功夫》
【教材分析】
歌詞簡明扼要地介紹了中國武術的方方面面,寫得極有氣魄,尤其的最后一段“東方一條龍,兒女似英雄,天高地遠八面風,中華有神功。”使人唱來豪情滿情,愛國之情油然而生。
旋律采用七聲羽調式,“7”和“4”的運用恰到好處,使曲調具有古樸和高亢、壯烈的色彩,這是單純采用五聲音調所無法達到的藝術效果。
歌曲由三個樂段組成,為單三部曲式,第二樂段的樂句是第一樂段樂句的壓縮,所使用的音樂材料完全相同,使人易唱易記,同時又產生了強烈的對比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讓學生了解歌曲中說唱形式的特色以及中國功夫的相關背景文化,激發學生的興趣,感受中國武術音樂的氣魄;
2、過程與方法:在歌曲的學中,融入感情的演唱歌曲,分角色演唱,體會武術音樂的特色;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唱和欣賞中,學會歌曲,讓學生深知身為中國人為之驕傲而自強不息的頑強精神,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教學重點難點】
1、熟練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中國功夫》。
2、重點處理歌曲的第三部分。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教唱法和視唱法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談話導入(播放課件)
師:你們怎樣理解“武術”一詞?誰查過資料?說說看?
生:武術有南拳、北拳,武術刀具:刀、棍、棒。武術姿勢:臥象弓、站如松等。
總結:中國武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過去武術用來保家衛國,現在武術大多是用來強身健體,休身養性。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交流,了解武術相關文化,激起學生學興趣。
三、授新課
1、播放歌曲《中國功夫》,(由屠洪剛演唱)
2、播放第一遍:
①跟樂曲畫面哼唱。
②樂曲分幾段。
③你喜歡哪段,為什么?(互相討論)
3、播放第二遍:要求師生起立一起隨媒體畫面欣賞并演唱《中國功夫》
【設計意圖】給師生創設教學情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歌曲的感染力和號召力。
4、學處理歌曲第三段,有以下兩種處理辦法(課堂上可采用任意一種方法)。
第一種學方法:
老師:剛才大部分同學回答喜歡第三段,為什么?
學生:這段歌曲念白:有氣勢,節奏感強,堅定有力,覺得渾身有使不完的勁
老師:大家討論相互交流一下,我們把這段念白適當加上襯詞好不好? 師生展示匯報結果(熒屏展示): 棍掃一大片(嘿),槍挑一條線(線) 身輕好似云中燕,豪氣沖云天(天) 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氣)
剛柔并濟不低頭,我們心中有天地!(地) 清風劍在手(嘿),雙刀就著走(Ha) 行家的功夫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有) 手是兩扇門(門),腳下是一條龍(龍) 四方水土養育了我們中華武術魂!(魂) 學方法過程:分三個環節學
① 師生共同念白。
② 師生接龍念白(教師讀課本中原有念白部分,學生齊讀加襯詞部分)。
③ 全班隨電子琴節奏,女生念書中念白部分,男生念加襯詞部分。
④ 老師指導學生配合相關武術動作,念白(出拳蹲步、跺腳、仰頭等武術動作配合)。
【設計意圖】體現創造性使用教材,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創造性
思維,特別是相關武術動作的配合,能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歌曲學中,教學效果事倍功半。
5、學歌曲第一段、第二段 學方法過程:
6、師:請同學隨琴唱第一段與第四段:要求演唱中體會感受兩段旋律情緒、速度特點。
師生總結:第一段、第四段旋律相同。第一段速度稍慢,矯健地。第四段速度 唱稍慢,飽滿地并且第四段最后一句八度結束。
7、師:學第二段,請同學邊唱邊思考,前8小節和后8小節音樂旋律特點有什么不同?要求演唱時吐字要清晰和句末的休止符。
師生總結:第二段旋律特點:前后八小節形成顯明對比,后八小節是前八小節學的壓縮,音樂變得稍活躍起來。
8、師:全班隨伴奏帶放聲歌唱全歌歌詞。
要求:注意既要唱得高亢、雄健,又不能扯直嗓子拼命喊,注意第三段加襯詞處理部分。
四、教唱歌曲旋律
【設計意圖】邊唱邊指導學生認識歌曲速度、情緒、旋律結構特點,不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歌曲的內涵。
9、師:請學生隨琴輕唱樂譜第一段、第二段。
10、師:分角色隨歌曲錄音唱全曲樂譜(男女唱第一段樂譜,女聲唱第二段樂譜前8小節,后八小節男女合唱。第四段男生唱詞,女聲唱譜,且同時進行。
五、歌表演
11、師:請全班會做表演武術的部分同學上臺自由表演助興。(全體同學伴唱)
六、課堂小結
中國武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還代表華夏子孫自強不息頑強的精神。最后讓我們再次唱起這首《中國功夫》,希望同學們學中國武術的精神,熱愛武術,強身健體,健康快樂的成長,并把我們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傳承下去。
《中國功夫》教學設計 篇14
活動目標:
1、對武術有濃厚的興趣,發展動作的協調性、力量等。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嘗試學習簡單的武術組合動作。
3、有謙虛好學、團結協作的精神,激發做中國人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會武術的基本動作。
物質準備:音樂《中國功夫》、課件、武術秘籍(動作圖解)。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導入:猜猜我這身打扮是要做什么呢?原來,我在練中國功夫。想看我露一手嗎?(教師表演武術操)
二、基本部分:
(一)初步感受學習
1、老師的功夫怎么樣?其實我的師傅更厲害。你們認識嗎?她就是我們幼兒園的武術老師。
2、幼兒經驗展現
(1)他們做了些什么動作?你喜歡哪個動作?幼兒模仿,老師講解指導基本動作,重點:站姿、掌法。
(2)看了這些中國功夫,你們感覺怎么樣?
(二)自主分散學習
1、出示武術秘籍,引導幼兒分組學習。
2、分層次加大學習難度,引導幼兒自主學習武術動作。
(1)照秘籍自由學動作。
(每一本秘籍上有幾個動作?都是些什么動作?比劃一下,老師規范動作。怎樣做才有力度?啟發幼兒發出聲音。)
(2)聽音樂做動作。
(試試看,和著音樂把四個動作連起來變成一套動作。)
(3)按音樂節奏將四個動作連起來變成一套動作。
(4)練習掌握好換動作的時間,使一個組的動作達到整齊。
(三)鞏固新知
(大班幼兒已有了一定的競爭意識,通過比賽,幼兒的競爭及團體意識得到了鍛煉。)
召開武林大會(小子們練得很不錯,究竟誰來當武林盟主呢?干脆來比一比!誰做的最整齊,最有精神,動作最有力,誰就是武林盟主!)
第一回合比一比看哪一派動作最整齊
第二回合比整齊、有力。第一名的就是武林盟主。
結束部分:觀看課件,小結。
《中國功夫》教學設計 篇15
活動目標:
1.指導幼兒練習中國功夫的基本動作,注意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
2.幫助幼兒初步了解中國功夫的風格、作用,激發幼兒強身欲望和民族自豪感。
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準備:幼兒看過武術片,了解一些功夫明星。
2.白板課件《中國功夫》。
3.白板、電腦、投影儀。
4.紅彩帶每人一條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欣賞中國武術。
教師隨著音樂聲,以武術表演形式進場,要求:動作到位,有氣勢。
“剛才老師表演了什么?”
二、基本部分
1.組織看視頻,學習一些武打動作,知道武打動作要剛勁、有力。
“最近老師迷上了武術,看看我的師傅正在練功夫呢!”
點擊出現畫面一,視頻《李連杰練功夫》
“我師父是誰?你認識嗎?”“想不想跟他學幾招?”
“你學會了什么武打動作,練給大家看看!”
“你自己會什么武打動作?”請一幼兒上前表演后,其他幼兒跟學。
“練武術和平時的動作比,哪個更有力、更精神呢?”
小結:練武術就應該動作有力,精神飽滿。
2. 引導幼兒學習一套完整的武打動作。
“除了李連杰,你還知道有哪些功夫明星?”
畫面二:適時出示功夫明星成龍、李小龍的圖片。
“猜一猜,他們的功夫哪兒來的?”
畫面三:出示練功圖譜
“來,我們也來學學功夫!”幼兒可以拜老師為師。
師生共同練習武術基本功:拳、掌、勾、馬步、弓步、提腿。
老師完整示范,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點擊播放圖譜,幼兒跟著一節節練習,教師指導,注意動作要到位。
(2)點擊音樂,幼兒自由練習,強調動作的剛勁、有力。
(3)點擊音樂,配樂練習動作。
(4)點擊音樂,扎上紅綢帶表演武術。
3、介紹中國武術的知識,激發民族自豪感。
畫面四:視頻,“20__奧運太極表演”
“我們今天學的是拳術,他們也在表演呢,仔細看看他們練的是什么拳?”
“為什么在奧運會上要表演中國的功夫呢?”
小結:武術是中國人的驕傲,是中國的瑰寶。
“除了太極你還知道有哪些拳術呢!”
畫面五:猴拳,螳螂拳
幼兒模仿其動作。
“中國功夫除了拳術,你還知道有哪些武術?”
畫面六:點擊出現“刀術、棍術、劍術”
“你們想一想,我們練拳、練刀、練劍、練棍,練這些武功到底有什么用呢?”
小結:保家衛國、聲張正義、強身健體,增強保護能力。
畫面七:視頻,《中華武術,聞名全球》。
“現在不但中國人喜歡武術,外國人也很喜歡,以后的中國功夫還等著你們慢慢學,慢慢把它傳下去呢,你們有信心嗎?”
三、結束部分
“武術小子們,起立,把我們學到的武術知識、武術本領去教給其他人吧!”
在音樂聲中,教師和幼兒一起整理活動用具。
“中國功夫”課件使用說明
畫面一:點擊播放視頻“李連杰練功夫”2秒后,出現李連杰正在練功夫,暫停。幼兒討論后,再次點擊播放鍵,繼續播放視頻。
畫面二:功夫明星成龍、李小龍
畫面三:動作圖譜。先點擊出現①②,引導幼兒看圖示練動作,再依次點擊③④⑤⑥⑦⑧,幼兒看圖示自由練習。點擊音頻整體練習。再次點擊音頻,幼兒扎綢帶表演。
畫面四:點擊視頻,播放“奧運太極表演”。
畫面五:出現猴拳、螳螂拳。
畫面六:在畫面左上角點擊出現棍術、畫面下方點擊出現刀術、在畫面右上角點擊出現劍術。
畫面七:播放視頻“中華武術,聞名全球”。
《中國功夫》教學設計 篇16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功夫》,激發民族自豪感。
2.通過本曲文化背景的學習,對祖國的傳統文化——武術有初步了解。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師應引導學生分析曲譜,注意第一樂段與第二樂段在音樂素材上有什么關系?在演唱時如何表現出這兩個樂段之間的區別。
2.在歌曲中間出現節奏念白,這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是第一次。教師應引導學生有氣息支持地朗讀這段念白,抒發中華兒女英武、自豪的氣概。
教材分析
歌曲《功夫》為七聲羽調式,四四拍,由三個樂段組成的三段體結構。歌曲第一樂段節奏舒展,速度較慢;第二樂段節奏較緊湊,音樂素材是第一樂段的縮減再現,速度較快;第三樂段是第一樂段的再現。
歌曲簡明扼要地介紹了中華武術的精華,尤其最后一句“東方一條龍,兒女似英雄,天高地遠八面風,中華有神功”,唱來使人豪情滿懷,愛國之情油然而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播放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武術表演》片段。
教師提問:這是什么表演?看后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們就學唱一首表現武術的歌曲——《功夫》。
二、《功夫》歌曲學習
1.初次聆聽,感受歌曲內容。
這首歌曲與常見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學生回答:歌曲中有一段節奏念白。
歌曲分為幾個部分?
學生回答:三個部分。
2.學唱曲譜。
(1)教師鋼琴伴奏,學生小聲隨琴哼唱歌曲曲譜。
(2)根據學生學唱中的難點,教師指導學生重點練習。
3.分析曲譜。
(1)歌曲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三個部分各有什么特點?
第一樂段較舒展,速度稍慢;第二樂段節奏較緊湊,音樂素材是第一樂段的縮減再現,速度較快;第三樂段情緒更加舒展、豪邁,是第一樂段的變化再現。
(2)第一樂段與第二樂段之間有什么關系?
第二樂段的音樂素材是第一樂段的縮減再現(圖片)。
(3)第二樂段與第一樂段在演唱時有什么區別?
第二樂段的音樂素材是第一樂段的縮減再現,節奏更緊湊了,所以速度可以比第一樂段快一些。
4.節奏念白。
(1)注意聆聽錄音中這段歌詞的節奏。
(2)在教師指導下,練習這段念白。教師應注意,一定要有氣息的支持,才能表現中華兒女的英武之氣。
(3)教師出示武術動作圖片,自選簡單的武術動作,邊讀念白邊做動作。
5.完整演唱歌曲。
隨音樂《功夫》伴奏,學生演唱歌曲。
三、表現歌曲
1.小組演唱歌曲。(在念白部分做動作)
2.教師播放《功夫》伴奏,全班學生完整地表現歌曲。
四、課堂
同學們,的武術博大精深,但是只靠武術興國可以嗎?還要靠科技興國,所以希好好學習,為祖國的強大、美好而奮斗!
《中國功夫》教學設計 篇17
設計思路:
一、設計本次活動的依據此次音樂欣賞活動《中國功夫》是大班主題活動“我是中國人“系列活動中的一個高潮,它不僅作為一個音樂欣賞活動幫助幼兒對音樂情緒、內容進行體驗感受和想象表現,又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極好題材以激發幼兒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萌發幼兒喜愛民族文化的積極情感。目前,進行愛的情感教育已成為幼兒教育工作者關注的重要課題。對于大班的幼兒來講,他們在小班、中班已進行了愛父母、愛老師、愛同伴、愛集體、愛幼兒園、愛家鄉等系列愛的情感教育,這些都為本次活動的情感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本活動的開展切合了幼兒情感、認知發展等現有水平。
二、本次活動的教學特點
1、在整個音樂欣賞活動中,始終體現了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在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幼兒不再是原有的被動接受式學習,而是探索體驗式學習。教師是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參與者。為幼兒提供觀察、體驗、探索、表現的空間。為幼兒的創設環境、提供材料,幼兒圍繞活動,進行自主觀察、運用多途徑的方法感知探索活動的內容,并自由地表達與表現,教師只需要適時、適宜、適度地予以支持、引導。
2、在活動中,我們更多的關注幼兒的多元智能的表現,例如:在視覺空間智能方面,有否提供豐富的視覺體驗(如圖畫、幻燈、攝像設備等)?身體運動智能方面,是否有充分的運動時間?人際交往智能方面:是否有積極的師幼互動和同伴互動?音樂智能方面,孩子是否可以充分地、自主地欣賞音樂、表現音樂?等等。我們利用各種途徑來豐富孩子的經驗,結合孩子實際情況及時地調整活動目標、活動方式,挖掘孩子的各種潛能,達到發展孩子多元化智能的目的,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協調發展。在活動過程中讓孩子仔細傾聽歌曲,理解歌曲內容,與孩子共同探索歌曲內容的意義,并表達自己的感受。在學習手段上通過觀看圖片、多媒體引發幼兒表現的愿望,從而讓孩子在實踐體驗中感受到音樂的雄壯,不由自主地進行動作表現,在表現時孩子的節奏感和空間智能得到發展的空間,最后使孩子的情感得以升華。整個活動以欣賞表現為主要形式,活動的氛圍寬松、自主,充分體現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注重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始終把孩子推在活動的主體。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雄壯有力的曲風,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的風格。
2、了解、喜歡中國工夫,為自己是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3、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重點:
在對音樂風格、歌詞內容進行體驗感受的基礎上加以想象和表現。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已了解了一些有關中國功夫的知識。
2、有關中國工夫的圖片和媒體資料。
3、邀請叔叔現場表演。
4、人手一份紅綢帶。
活動過程:
一、復習律動、交流有關中國功夫的信息。
A、聽音樂,引出律動《我們跟著音樂走》,在律動結束時,用“最后我們一起亮個像”引出主題:中國功夫。
B、欣賞交流中國功夫
師:今天我帶來了好多中國功夫的圖片,小朋友一起看看,圖片上有哪些中國功夫的動作,去學一學、做一做。(幼兒模仿交流各自看到的動作,激勵幼兒大膽學做)。
二、初步欣賞歌曲、體驗樂曲的風格。
1.教師:剛才我們都練習了好多中國功夫的動作,現在讓我們休息一下,聽一首很好聽的歌曲。(第一遍欣賞)
聽完后提問:你聽了這首歌,心里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說出歌曲雄壯有力的曲風)。你們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嗎?(請幾位幼兒回答后,教師告訴幼兒歌名“中國功夫”)
三、進一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
1、教師:歌曲《中國功夫》真好聽。我為這首好聽的歌配上了美麗的圖畫,我們再來聽一遍(多媒體)你們聽到歌里唱了些什么?(可讓幼兒園嘗試學唱最基本的幾句歌詞)。你們喜歡中國功夫嗎?為什么?那么你們說說學中國功夫有什么用呢?
(中國功夫是我們中華民族獨有的一種體育運動,它能鍛煉身體還能防身自衛。中國功夫有很多種,主要有武術和氣功。我們常見的武術散打、太極拳、猴拳、螳螂拳、醉拳、少林拳等等,有的武術要用器具武器來練習,拿寶劍的就叫劍術、拿到的就叫刀術、還有棍術、槍術等等,現在中國功夫傳到了世界各國,越來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還有很多外國人到中國來學習中國功夫。在20__年的奧運會上,中國功夫也已經成為一個比賽項目,這樣,會有更多的外國人了解中國功夫,了解中國)
2、中國功夫棒不棒?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們幼兒園的叔叔也會中國功夫,我們一起歡迎叔叔來給我們的表演中國功夫(第三遍欣賞歌曲,配合表演幫助幼兒感受)。提問:叔叔的功夫真厲害,你剛才看見叔叔做了哪些動作?我們來問問叔叔這是什么動作,我們一起學好不好?
播放音樂,教師和幼兒一起跟叔叔學中國功夫的動作(鼓勵幼兒動作有力,表現中國武術的特點。
四、在感知理解的基礎上自由創編與表演
1、配上漂亮的紅綢,把我們學的中國功夫表演一下。我們一起做一個神氣的中國人,做一個了不起的中國人。(幼兒人手一根紅稠帶,播放音樂,自由表演,激勵幼兒編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動作。)
2、想不想知道,剛才誰最棒最神氣的?我們等會兒一起去看看我們表演的錄象吧!
延伸活動:
將幼兒創編、表演時的錄象回放,欣賞自己與同伴的表演,體驗成功的快樂,感受中國功夫的無窮魅力。
活動反思:
《中國功夫》,這是一首成人歌曲。通過學習讓幼兒了解我們中國功夫以其形體、動作、力量的絕妙組合表現出中華民族剛毅挺拔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