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紙》教案(通用15篇)
《折紙》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材第66—67頁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的操作活動,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2、讓學生主動參與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培養學生主動探究數學知識的能力。
3、在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知識轉化的數學思想。
4、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轉化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探索過程。
教學具準備:
1、教具:多媒體課件。
2、學具:每人準備正方形紙片、彩色筆。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ǔ鍪局黝}圖)小紅要用一張正方形紙的1/2折小船,小明用它的1/4來折小鳥。
師: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嗎?
學生相互提問并列出算式。
如:他兩一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列式:1/2+1/4
小紅比小明多用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列式:1/2–1/4
還剩下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列式:1–(1/2+1/4)或1–1/2–1/4
師:這些算式與我們以前學過的分數加減法有什么不同?
師:這節課就來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數加減法。(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索
1、動手操作。
請大家以1/2+1/4這個加法算式為例進行研究。
師:誰能估算等于多少?實際上又等于多少呢?請同學們自己動腦先想想、算算。然后小組合作交流。
出示操作要求:
請大家拿出一張正方形的紙,將這兩個分數折出來并涂上顏色。通過拼一拼,折一折嘗試解決。現在以四人為一個小組,開始研究。
2、小組合作,教師巡回指導。
3、小組匯報結果。
師:哪個小組愿意將你們組的操作過程向大家介紹一下。
生1:老師,我們發現“1/4+1/2”在圖上可以看到,它的結果應該是3/4。
生2:我發現1/4與1/2在圖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因為他們所代表的每一份都不同,只有每份都相同時,才可以相加。
生3:我有一個補充,剛才這個同學說的每份不同,也就是他們的分數單位不同,所以,只有分數單位相同時,才可以相加。
師:這個3/4怎樣得出的呢?
生4:把兩個分數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再相加。
1/4+1/2=1/4+2/4=3/4
即1個1/4加上2個1/4是3個1/4
4、教師小結
三、深入探討,總結方法
1、根據涂出的分數,你能解決剛才提出的那里兩個問題嗎?
1/2–1/4 1–(1/2+1/4) 1–1/2–1/4
師:應該怎樣計算呢?
生:把這兩個分數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再相減。
學生自己計算,并請同學上黑板板書。
2、試一試
9/10—1/6等于多少?
。9/10—1/6=27/30—5/30=22/30=11/15)
師:你還發現什么?
生: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3、歸納算法
指導學生討論課本第66頁“說一說”中的討論題。
師:通過剛才的討論,誰能說一說:怎樣計算分母不同的分數加減法?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想法,然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通過全班交流,引導學生認識以下兩點新課 標第 一網
。1)分母不同的分數相加減,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減。
。2)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四、嘗試應用,鞏固提高
1、練一練第1題,看圖填一填。
2、計算2/3+3/4時,要先通分變成( )/( )+( )/( ),表示( )個1/( )加上( )個1/( ),一共是( )個1/( ),所以2/3+3/4的和是( )/( ),化成帶分數是( )。
3、數學小醫生。
3/4+1/6=4/10=2/5 4/9-2/5=2/4=1/2
五、總結。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
2、你認為進行分母不同的分數(異分母分數)相加減計算時要注意些什么?
六、作業:
課本 p67第3、4、5題
《折紙》教案 篇2
課題:折紙
教學目的:1、在操作中,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算理,并能正確計算。
2、滲透轉化的思想,把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轉化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3、發展探索與創新精神,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數學的交流與表達,感受數學真切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重點: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法。
難點:為什么先通分
關鍵:實際操作發現規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觀察發現
現在小朋友手中有幾張正方形的紙,請同學們折一折,然后在折的一部分上涂上顏色,并說明涂顏色部分占正方形的幾分之幾?
1、學生操作 ,教師巡視。
2、師:哪位同學介紹一下折紙和涂顏色的情況。(學生匯報)
3、師:如果要計算兩張紙涂顏色部分合起來,你可以列出那些算式?(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4、師:請同學們想一想:根據分數的分母的特點可以分幾類?
5、師:今天來學習分母不同分數加減法(板書課題)
二、積極參與 探究感受
1、現在,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一道分母不同的分數加法試題試一試如何計算?(學生試做)
2、師:誰能匯報一下自己的計算過程?(生答師板書)
3、剛才同學們匯報了自己的計算過程,但是誰對誰錯呢? 為什么 請同學們觀察一下折紙,來判斷一下。師演示大屏幕。
4、運用剛才的方法計算:異分母分數減法.
5、通過剛才的計算如何計算分母不同的分數加減法呢?
。▽W生交流匯報)
三、運用知識 解決問題
1、看圖填一填
2、口答:
3、計算:
4、小明家8月份的支出中,房租約占總支出的 ,用于餐飲、水果方面的支出約占總支出的 ,這兩項支出約占總支出的幾分之幾?
5、考考你 :
有甲、乙、丙三根繩子,甲比乙長 米 ,丙比乙短 ,甲與丙相差多少米?
《折紙》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來制作氣球娃娃,并注意配色協調。
2、通過氣球娃娃的設計和裝飾,增進幼兒對廢舊包裝材料的認識。
3、體驗成功的快樂和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氣球娃娃、吹好的氣球(帶小棒)、毛根、報紙、包花紙、廣告紙、即時貼、蛋糕盆、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出主題。
(出示小氣球)“有個小氣球,它有個愿望,它想讓自己穿上漂亮的裙子跳起舞、戴上花帽子唱起歌,有一天,它的愿望終于實現啦!看,它變成了一個美麗的氣球娃娃了。
二、幼兒欣賞、造型刺激。
1、出示氣球娃娃,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氣球娃娃的五官以及裝飾所用的一些廢舊材料。請幼兒說一說。
2、教師示范創作氣球娃娃,重點引導幼兒注意氣球的顏色與裙子、帽子所選的包裝紙的配色協調。
3、造型刺激,欣賞更多的氣球娃娃造型。
三、大膽想象、動手創作。
1、提出要求,幼兒創作。
2、教師適當指導,給予有困難的幼兒一定的幫助。
四、展示作品、進行評價。
1、評選最有創意的氣球娃娃、最具人氣的氣球娃娃。
2、把幼兒的作品掛在教室或走廊內,布置環境。
《折紙》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童謠內容,學會朗誦童謠。
2、知道春天是植樹的好季節,了解3月12號是植樹節。
3、了解樹木與人類的關系,教育幼兒要愛護樹苗。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5、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栽樹的VCD、以及栽樹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觀看VCD,了解有關植樹的知識。
1、看完后提問:電視里面的叔叔阿姨在做什么?(栽樹)學習詞語:栽樹。
2、你們平時有沒有看見過栽樹?是不是和電視里的叔叔阿姨一樣栽樹的?他們是怎么樣栽樹的?(先在地上挖一個坑,然后把樹苗放進坑里,然后在把土蓋上,最后澆上水。)學習詞語:挖樹坑、栽樹苗。
4、你們知道什么時候栽樹最好?(春天)3月12號是植樹節,每個人都要植樹,到那天你們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空地上栽樹,好嗎?
5、出示栽樹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我們種好了小樹苗,再來和小樹苗比比看,誰高誰矮?(一樣高)小樹苗和我們小朋友一樣也會長高,那怎么讓小樹苗長大長高呢?(要愛護它,保護它,多給它澆水施肥捉害蟲)
6、栽好樹,爸爸媽媽的臉上什么表情呀?(爸爸樂,媽媽笑)我愛爸爸媽媽也愛小樹苗。小樹苗長大后就成為大樹,可以美化我們的環境,制造出清新的空氣,讓我們生活的更好,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二、幼兒欣賞童謠,初步了解童謠中的童趣,知道栽樹帶來的樂趣,
三、師有感情地朗誦童謠,幼兒跟著輕聲的讀。
四、請幼兒給童謠起個好聽的名字。(栽樹)
五、分組朗誦童謠,表揚聲音響亮的幼兒。
六、小結:
栽樹造福于人類,我們應從小愛護小樹苗,小樹苗就象我們的'小寶寶不僅爸爸媽媽要保護他們,我們小朋友更要愛護它。
附:童謠栽樹
挖樹坑,栽樹苗,
樹苗和我一樣高。
爸爸樂,媽媽笑,
愛我還是愛樹苗。
教學反思:
在這次的活動中,我們主要讓孩子們了解植樹節的來歷及意義,以班為單位,圍繞愛樹、護樹,進行樹類知識講解的同時并呼吁大家:
1、要關心、愛護綠色生命,自覺保護身邊的一草一木。不踩踏草坪、花圃,不攀折花木。
2、選擇一些適合在家種植的植物,種在陽臺上或房間里。
3、認養一棵小樹,定期的給予澆水和修剪。
4、周末去大自然中尋找綠色足跡,并向大家宣講環保知識。
《折紙》教案 篇5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錢包,都知道錢包不僅要好看而且要實用,手工折紙可以變成錢包嗎?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手工折紙DIY錢包教程,折紙錢包不能真的當做錢包哦,避免被小偷乘虛而入,紙錢包只有放在家里當做飾品收藏,也是不錯的選擇,喜歡DIY的你們,一起來學習吧!
準備兩張紙。白紙的寬度就是最后錢包的寬度;ㄉ堖x厚一點軟一點的,日本和紙是最佳選擇。用兩張lettersize或A4紙(一張和紙,一張普通白紙),構思更好更簡潔些,也更結實,而且不需要膠水。整個制作工程耗時1~2分鐘。
附過程圖:
一、花紙橫放,邊沿著白紙折出痕跡。(這步顯然可以省略的……)
二、重新打開花紙,白紙上下對折后,放在花紙上,如圖(圖中白紙是雙層的,開口向上)
三、白紙的上層取大半往下折
四、花紙兩邊折起
五、一并折起
六、把上邊折起塞進去
七、對折,完工
結構其實極其簡單。加白紙的初衷是加固并且隱藏多余的邊角,不料奇跡般地,白紙使結構變穩定,連膠水都省去了。我喜歡簡潔的風格,所以沒有設計多余的袋子或者裝飾了。喜歡的話外面貼點畫點什么都挺好的。
有想法的朋友可以在紙錢包上涂上顏色,或者畫上圖案,這樣看起來顏色才不會單調,喜歡手工的朋友,拿出畫筆可以試試哦!錢包可以有很多做法
這款折紙紙錢包到這里就折疊完成了。
《折紙》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的操作活動,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2、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3、初步滲透轉化、建模等教學思想,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動手操作,明確目標
1.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折紙嗎?這節課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折紙,看看這里面有什么數學知識?
2.活動要求
師:取出準備好的正方形紙片中的一張,折一折,然后在折的一部分上涂上顏色,并在小組內說一說涂顏色的部分是正方形紙片的幾分之幾?
3.動手操作
學生開始進行折紙、涂色的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交流反饋
師:誰能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折的,涂色部分是這張正方形紙片的幾分之幾?
5.提出問題,明確目標
師:同學們,如果現在要計算兩張紙中的涂色部分合起來是多少?你可以列出哪些算式?
。▽W生口述算式,教師分別將學生提出的算式書寫在黑板上。)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根據分數的分母特點,這些算式可以分成幾類?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將黑板上的算式進行整理。)
師:這節課就來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數分數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
。ǘ┳灾魈剿,理解算理
1.自主探索
師:現在,請大家選擇一道自己喜歡的加法算式,試一試如何計算。。
。▽W生進行獨立的嘗試,匯報各自的探索過程。)
師:(指著算式 1/2+1/4)剛才大家說了很多自己不同的探索過程,那么為什么同樣的算式,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呢?到底誰對誰錯呢?
2.交流討論
學生在全班范圍內展開討論,充分發表各自的意見。最后,從中找出兩種學生認可的方法:
師:比較上面兩種方法,你最喜歡用那種解法?
生:第2種。
師:誰來說一說這種方法的道理?
3.聯系折紙,理解算理。
師:通過大家的交流,同學們都認為先通分后相加是正確的,但為什么要這樣做?
。ㄈ﹪L試應用,鞏固提高
1.試著解決減法問題
1/2-1/4 =?
。ㄔu析:通過知識的遷移,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的理解,在交流與反饋中發現問題,及時指導、明確方法。)
2.完成“試一試”
出示試一試的3/4+5/8與9/10-1/6,再次為學生提供嘗試機會。
。▽W生練習后全班反饋交流,并規范書寫格式。)
(四)總結評價,回顧反思
師:你現在知道異分母加減法怎樣計算嗎?
。ㄎ澹┳鳂I布置
根據學生課堂掌握情況布置適當的試題。
《折紙》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由內到外一圈一圈畫螺旋線,表現一團一團的毛線團。
2、借助兒歌語言和動作,感知用曲線的軌跡表現毛線團。
3、敢用多種色彩來表現毛線團,養成正確取筆、放筆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貓頭飾一個、毛線團一團,黑板,彩色粉筆若干。
活動工具:
幼兒用書、油畫棒、紙。
活動過程:
1、歌曲《咪咪小花貓》導入,并出示毛線團,探討毛線團的樣子。
師生表演唱歌曲《咪咪小花貓》。教師:小花貓捉完老鼠想玩一玩,你知道他想玩什么嗎?出示毛線團: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請幼兒仔細觀察,并說一說。幼兒進行討論。
2、 繞毛線團,感知繞毛線的動作。
教師示范繞毛線團,讓幼兒感知毛線團由小變大,由中心向外不斷擴散。
教師借助兒歌幫助幼兒理解、掌握由內向外一圈圈畫螺旋線,引導幼兒和教師一起做一圈圈往外繞毛線團的動作。
3、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畫毛線團。教師:繞線團、繞線團,一圈一圈往外繞,越繞越大,越繞越大,毛線團繞好了。鼓勵幼兒邊空手練習邊念兒歌。
4、幼兒繪畫毛線團,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動手操作,啟發幼兒給小貓咪添畫許多彩色的毛線團。鼓勵幼兒邊繞邊念兒歌,提醒幼兒一圈一圈往外繞。
教師巡回指導。
5、展覽幼兒作品,讓幼兒欣賞評價。讓幼兒說說喜歡哪幅畫,為什么?表揚能夠大膽用色的幼兒。
折紙過程:
1、請幼兒園小朋友們欣賞折好的"小貓",提問:"這是什么?小貓是怎么叫的?知道小貓是怎么折出來的嗎?"
2、老師按"小貓折紙"中的步驟圖邊講解邊進行示范。
3、引導幼兒自己折,教師進行觀察和指導。對于經驗和技能不足的兒童老師可以把著她的手幫助。
4、小貓折好后,引導幼兒畫出嘴巴、胡須、眼睛。
5、展示小朋友們的作品,鼓勵小朋友向同學和老師介紹自己的作品,說一說自己的小貓在干什么,分享成功的快樂。
《折紙》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觀察蝴蝶的各種造型和花紋。
2、用折,畫和剪等方法做出美麗的蝴蝶。
活動準備:
1、幼兒欣賞過美麗的`蝴蝶。
2、各種美麗的蝴蝶圖片,蝴蝶折,剪步驟圖,剪好的蝴蝶。
3、剪刀,蠟光紙。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欣賞美麗的蝴蝶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1、你們看一看,這是什么呀?漂亮嗎?哪兒漂亮?
2、引導幼兒回憶蝴蝶的外形特征。
3、老師小結:所有的小朋友都認為蝴蝶很漂亮,它的翅膀上有不同的花紋,有的小朋友喜歡它的樣子,那我們今天就來做一只蝴蝶。
二、出示掛圖,讓幼兒欣賞蝴蝶制作的步驟圖,請幼兒自己看圖理解蝴
蝶的制作方法。
1、引導幼兒看步驟圖,想一想蝴蝶的制作方法。
幼兒園折紙蝴蝶教案3
請你們按照數字的順序看圖,想一想蝴蝶是怎樣做出來的?
2、請小朋友說說制作蝴蝶的方法。
請你們邊看圖邊說一說,蝴蝶是怎樣制作出來的?
三、老師根據步驟圖逐步向幼兒示范蝴蝶的制作。
制作步驟:
1、第一步我們先把長方形的紙對邊折。
2、再在紙的一面畫出半個蝴蝶的輪廓。
3、然后沿畫好的線剪出蝴蝶外形。
4、最后將折好的紙打開,就變成一只美麗的蝴蝶了。
5、小結:小朋友在制作蝴蝶的時候,在第三步要特別的注意,把蝴蝶翅
膀上下對折好剪出各種花紋。在剪的時候,一定要沿著自己畫的線條來剪。
四、幼兒邊看圖邊進行制作,老師巡回指導并隨時提醒幼兒要耐心的制作。
1、協助能力較弱的幼兒將蝴蝶翅膀對折,提醒幼兒剪花紋的時候要注意,不能剪斷了。
2、作品評價:請幼兒展示作品,相互欣賞,交流制作經驗。
在欣賞的過程中,體會蝴蝶身上剪出的花紋。(鏤空藝術的美)。
《折紙》教案 篇9
1、學會用彩紙折出美麗的蝴蝶。
2、通過折紙,鍛煉孩子手指的靈活性,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促進其智力早開發。
3、通過折紙可以增強孩子欣賞自然美的意識,培養其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
按照步驟有序的折疊出美麗的蝴蝶。
[教學難點]
培養孩子認真做事的良好習慣,培養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準備材料]
彩紙、小刀、刻度尺、雙面膠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課老師帶來一件折紙動物,與下面這段音樂有很大聯系,看看大家能否猜出來?
出示課件一:《梁祝》化蝶的音樂
。ㄉ穑
師:這段音樂是我國古典愛情故事《梁祝》中的“化蝶”曲段,老師帶來的就是一只美麗的紙蝴蝶。
出示折好的紙蝴蝶
二、新授
1、我想同學們都見過各種各樣的蝴蝶,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蝴蝶的一些圖片
。ǔ鍪菊n件二:美麗的蝴蝶)
2、蝴蝶有什么特征呢?
。ㄉ穑
。ǔ鍪菊n件三)
師小結:
<1>左右對稱
<2>優美的翅形
<3>美麗的花紋
3、你覺得制作這樣一只紙蝴蝶需要幾個環節?(生答)
師小結:
<1>折出蝴蝶翅膀
<2>折出蝴蝶觸角
<3>裝飾花紋
4、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折漂亮的紙蝴蝶。 (出示課件四)
板書:美麗的紙蝴蝶
5、出示課件五 (第一步)準備紙張
6、出示課件六 (第二步)折蝴蝶的上翅膀
7、出示課件七 (第三步)折蝴蝶的下翅膀
8、出示課件八 (第四步) 折蝴蝶的觸角
9、出示課件九 (第五步) 折蝴蝶的腰帶
10、出示課件十 (第六步) 將各部分組合起來 看,這只美麗的蝴蝶就折出來了,你折的漂亮了嗎?
11、小組成員相互合作,共同來折紙蝴蝶。 (展示同學們的作品)
12、出示課件十一
(用糖紙折紙蝴蝶的方法)
三、課堂小結
折紙具有千變萬化的特點,但是,每一種折紙的原型都是生活中的某一個形象,只要你肯動手、動腦就能折出漂亮的形象。
四、課外延伸
課下,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想象,折出一件件漂亮的折紙作品,來展示給大家看吧!
這節課就上到這里,謝謝大家!
《折紙》教案 篇10
一、活動時間:
20xx年3月8日下午15:00—16:00
二、活動地點:
小班教室
三、參加人員:
小班全體教師、全體幼兒及家長
四、人員安排:
xx老師:接待、道具準備,xx老師:主持,阿姨:簽到、后勤保障。
五、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三八婦女節是媽媽和奶奶的女性節日,從而更加愛自己的媽媽和奶奶。
2、通過活動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3、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4、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六、道具準備:
皺紋紙、蝴蝶花、歌曲《我的好媽媽》、膠水、人手一件紙衣。
七、活動具體安排:
(一)歌表演《我的好媽媽》
玩法:
1、教師播放歌曲。
2、讓幼兒找自己的媽媽一起表演歌曲《我的好媽媽》。
。ǘ┯H子活動:美工《媽媽的衣服》
玩法:
1、教師講解活動要求(用皺紋紙搓團、搓條進行裝飾)。
2、發放紙衣,幼兒和媽媽一起制作衣服。
。ㄈ┳層變航o媽媽獻個吻并送上蝴蝶花。
。ㄋ模┳詈笥變汉蛬寢屢黄鸷嫌傲魬。
《折紙》教案 篇11
活動目的:
1、使孩子們在活動中學會折小兔;2、會給折好的小兔添畫眼睛。
活動準備:
正方形手工紙若干張,水彩筆一盒,教師折好的各色小兔若干,多媒體課件。
一、活動過程:
二、教師和小朋友一起唱《小兔乖乖》的兒歌,導入活動內容。今天我們一起來折小兔好嗎?小兔長得什么樣?觀察生活中的小兔形象。播放多媒體課件。
三、出示教師折的小兔,和老師一起學折小兔。教師分步教折小兔。
四、給折好的小兔添畫眼睛。
五、作品展示與交流。
《折紙》教案 篇12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沿正方形的寬邊對稱對折。
2、練習反復折疊,折出可愛的小青蛙。
3、體驗制作的樂趣和成功感。
4、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這次折紙活動。
5、培養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小青蛙折紙成品若干。
2、白色長方形圖畫紙、油畫棒、膠棒等每人1份。
三、活動重點難點:
1、在小青蛙折紙上進行裝飾。
1、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這次折紙活動。
四、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欣賞小青蛙折紙成品,引發幼兒的興趣。
師:看,這些小青蛙多可愛呀!你最喜歡哪一個小青蛙?為什么喜歡它?
師:你看到了什么樣的小青蛙?它們是怎樣折出來的?你想折一個小青蛙嗎?
2、鼓勵幼兒探索小青蛙的制作方法。
師:我們怎樣把一張白紙變成一把可愛的小青蛙呢?引導幼兒觀察教師制作的小青蛙范例,分析小青蛙的制作方法。
教師演示并提示步驟要點,在幼兒折紙的過程中,教師要巡回指導。
《折紙》教案 篇13
小班折紙:
小狗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示用對角折的方法折小狗頭,并添畫狗的眼睛、鼻子、嘴巴。
2、發展手部小肌肉群的靈活性。
3、培養對折紙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每組各種彩色正方形紙若干張、勾線筆。
2、ppt、折好的小狗頭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猜一猜:走起路來落梅花,從早到晚守著家,看見生人汪汪叫,見了主人搖尾巴。(幼兒回答)
師:謎底就是它――狗。(出示紙折狗頭)
你們瞧,他漂亮嗎?剛才,這只小狗悄悄告訴老師,他一個人太孤單了,很想到我們班來找小伙伴,想請你們照他們的樣子做小狗,你們樂意嗎?
二、引導幼兒觀察小狗的折法。
1、教師出示圖示
師:我們來學習小狗頭的折法,請小朋友看圖示。
2、講解步驟:
。1)、對角折。
。2)、上面的兩個角沿虛線向箭頭方向折。
(3)、下面的小角沿虛線反折。
。4)、添畫眼睛、鼻子和嘴巴。
三、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提醒幼兒對齊、抹平。將做好的小狗頭貼在自己的胸前。
四、游戲:小狗找肉骨頭
“小狗找到了這么多的好朋友,他真開心!為了感謝大家,他想請好朋友們到他家去找肉骨頭吃。”
交待玩法:小狗家可有點遠哦,我們必須爬過草地,鉆過山洞,跨過小橋,才找到骨頭。
五、結束
“太好了!我們找到這么多的骨頭,帶到班上一起去享用吧。”
《折紙》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鍛煉幼兒的手指操作能力和反應能力。
2、教會幼兒對角折和狐貍頭耳朵的對齊,壓平,整體折。
教學重點:
幼兒對角折的過程,和狐貍耳朵的對齊。
教學難點:
幼兒手指操作的靈活性。
教學準備:
知識準備:幼兒已學過折紙和以有經驗。物質準備:折紙狐貍頭一個,狐貍頭飾一個,卡紙一張(貼狐貍頭)幼兒用紙,每人一張教師用紙一張音樂《我愛我的幼兒園》小兔一個。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狐貍頭飾,引導幼兒觀察。
小兔:大家好,我是動物王國里的小白兔,在我們動物王國,狐貍最調皮啦、愛動腦筋、機智聰明、力量雖然弱小,但狐貍很有智慧。但它騙過烏鴉,騙過老虎,動物王國里的其它動物們都不喜歡它。所有的小動物都不和它一起玩,于是有一天,小狐貍送給我們每個小動物一件禮物,它說以后再也不騙小動物了。(小白兔出示狐貍頭)
2、教幼兒折狐貍頭。
3、結束部分:播放音樂,結束活動。
小朋友們記住回到家里再好好的折一只狐貍頭,送給爸爸媽媽!
附:兒歌《我愛我的幼兒園》
我愛我的幼兒園,幼兒園里朋友多。又唱歌來又跳舞,大家一起真快樂。我愛我的幼兒園,幼兒園里朋友多,又唱歌來又跳舞,大家一起真快樂。
《折紙》教案 篇15
鯉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吹降囊环N淡水魚,那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鯉魚手工折疊方法。
折紙準備:
彩色的紙張、筆等。
折紙步驟:
第一步
將紙張折成菱形的狀態,沿著圖中的虛線往后面折疊;
第二步
往后方的對角進行折疊;
第三步
前后兩個角王中間方向折疊;
第四步
把尾巴翻折起來一部分;
第五步
在鯉魚上畫出眼睛、嘴巴以及魚的魚鱗,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