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向投擲輕物教學反思(精選2篇)
側向投擲輕物教學反思 篇1
本課教學內容是原地側向投擲輕物,是小學水平二(三年級)體育課學習的重要內容。本課的教學設計主要想體現“讓學生在體育課中玩起來”的指導思想,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創。下面就談談本人上完課后的反思:
一、玩中練
玩是小學生的天性,小學體育課中如果沒有“玩”,那么這節體育課肯定不能吸引學生,不能體現“寓快樂于體育教學之中”的教學目標。因此,我在課的一開始就設計了一個“剪刀石頭布”和“炒蠶豆炒豌豆”的小游戲,使學生一下就進入了上課角色,玩得十分開心,而且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上課的熱身準備活動。在下面的教學中,我始終在貫徹執行這種教學思想,無論是學習投擲技能,還是知識延伸,或是放松身心,我都設計了各種各樣的游戲,讓學生始終在玩中開展技能的練習,獲取更多的知識,進行創新實踐,愉悅身心。從整節課的情況來看,學生還是十分喜歡這種練習方式,整節課幾乎每個人都表現出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樂于參加各種教學實踐活動,并敢于在活動中表現自我。一半學生都表現十分特出。
二、玩中學
新課改的體育課,我覺得并不是簡單的玩或者是做游戲。因此無論教師設計了怎樣的課,其目的都是讓學生能在玩中有所收獲,即玩中學。
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讓學生掌握原地側向投擲的技術方法,即掌握投擲的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為此我專門設計了小游戲:甩小球。通過組織讓學生玩這個游戲,讓學生在玩中明白了“投擲的角度是前上方,出手的速度要快”這兩個重要技術的原理,并能在實踐練習中運用,達到了較好的效果,許多平時體育不是太好的學生也輕意的學會了這個技術動作。這種教學方法要比教師直接講解示范的效果要好,而且在這種教學實踐中,學生接受技術不是通過教師的.直接傳授獲取的,而是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獲得,較好的體現了新課標的強調探究性學習的思想。我在課的結束部分設計了一個“合作創新,愉悅身心”的教學環節,組織學生在小隊長的帶領下練習搏擊動作、小動物舞蹈等等五花八門。這些即興表演都是學生通過合作完成的,真實的就是美好的。發揮孩子的創造力也是體育課中的一道美麗的風景。
以上是這節體育課上完后的一個教學心得,當然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如課堂密度的掌控、學生掌握技術的反饋評價的及時性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側向投擲輕物教學反思 篇2
一、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興趣。
教學本次課例,我自始至終將情景教學法、游戲教學法貫徹于整堂課之中,真正做到了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認知事物能力的特點,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注意力。正如我第一個片段體現的一樣,全體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始了第一個游戲“上山打老虎”,孩子們在歡快的兒歌聲中拍著手快速,有序的到達指定位置。
二、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
新課程理念當中有一點,就是要把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如何去體現,正如我第二個片段中描述到的那樣,第一次由老師引領,學生看、聽、做;第二次,就讓學生輕聲說,大膽做;第三次,老師觀察,讓學生自己大聲說,大膽做,真真正正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掌握了正確的投擲方法,教學效果好。同時,從教學設計上看,形式新穎,層次清楚,環環緊扣,手段既有針對性又有時效性,體現了體育新課程理念思想。
三、注重課堂中運動技能傳授的實效性
鍛煉身體,學習運動技能,是體育課的本質。本次課例中我采用的情景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的最終目的還是要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從而掌握運動技能。正如我在第三個片段中描述的一樣,當孩子們看到我將托著彩帶的板羽球擲出去,飛向遠方的時候,他們的那種興奮勁和渴望學習的欲望一下子展現出來。
怎樣把孩子們的心抓住,同時又貫穿我的技能教學,是我這節課的重點。我先示范——學生體驗——對比學習——分組練習——集體練習——教師評價,讓學生基本掌握了原地側向投擲輕物的技能。達到了教學目標。但是,在這個環節上,有幾個問題我認為還需要完善和改進:
1、最后部分的身體素質練習出現了有形式而無目標的現象。我只是單一的讓學生雙腳跳,單腳跳,交換跳等,而忽略了給學生交代跳的高度、方向、身體姿態等方面的要求,所以練習效果沒達到預期目標。
2、從開課到結束我都采用的一個隊形“V”字形。顯得有點單一,剛開始學生還有興趣,到后面學生的興奮度就有所下降,同時也不利于基本環節的投擲練習的展開。如果在主教材的練習是,適當把“V”字形變成“=”形,我想效果會更好。
3、開課游戲“上山打老虎”,還可以貫穿在整堂課中,解決學生撿球,移位時出現的無序現象。
四、器材的開發與利用
從體育器材上看,采用了制作教具,將板羽球的頭部加上一個小膠墊,具有彈力,可以在練習中體會到揮臂越快跳得越高;再系上一條短絲帶,具有操控性,可以在練習中避免一投一揀,從而增加更多的練習時間,同時在投擲中有美感,有趣感;還在球頭與羽毛的連接處加上一圈小膠環,既增加了重量,還有了投擲物的握點。通過對器材的改進,更有了在教學中一物多用的優勢,符合體育教學中注重器材的開發和利用這一特點。
體育也是一門藝術,要想上好它,只有通過不斷的反思,在反思中成長,在成長中反思,不斷完善自己,做到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