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通用4篇)
語文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誦讀課文,領會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受,體味人生,感悟生命。
2、品味佳言美句,并能作適當分析。
3、掌握文章借景抒情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文章寫景抒情以感悟人生為重點,所以應抓住景物描寫、作者的感情變化,理清文章脈絡,感悟人生哲理。
2、學習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優美詞句描寫景物的手法。
【學習方法指導】
學習這篇文章,應首先整體感知內容,在了解背景知識的基礎上感悟中心。其次找出自己感觸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復品讀,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最后,賞析語段中的好句子,體會作者由紫藤蘿瀑布而對生命產生了怎樣的感悟,從而使自己體味人生,感悟生命。
一、預習
1.字詞積累運用
。╨)查字典,讀準下面加點詞的音。
迸濺()忍俊不禁佇立挑逗仙露瓊漿盤虬臥龍
(2)查工具書,解釋下面的生詞。
迸濺:
稀落:
伶仃:
忍俊不禁:
仙露瓊漿:
盤虬臥龍:
第一課時
一、預習檢查
1、字詞注音:迸濺(bèng)忍俊不禁(jn)仙露瓊漿(qióng)盤虬臥龍(qiú)
詞語解釋:迸濺:向四外濺繁密:多而密。稀落:稀稀疏疏,出現的少。伶仃:孤獨,沒有依靠。酒釀:江米酒。挑逗:逗引,招惹。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仙露瓊漿:形容鮮美的酒。盤虬臥龍:盤繞橫臥著的虬龍。
2、作家介紹
宗璞(1927~),原名馮鐘璞,現代女作家,為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馮友蘭之女。其小說《弦上的夢》1978年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三生石》獲1977~1978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另創作了大量游記、散文,《西湖漫筆》、《紫藤蘿瀑布》、《丁香結》、《水仙辭》、《三松堂斷憶》等,清雅脫俗,溫馨自然,充滿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氣息。
二、整體感知課文
【讀一讀】
1、一讀自由朗讀全文,要求:讀準字音,把握節奏,注意語調,注意長句停頓。
2、二讀朗讀欣賞,要求:認真傾聽,作出評價。
發言的同學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一段,感情讀出來看誰讀得最好!
3、三讀示范朗讀,將文章中寫到紫藤蘿樹和花的句子畫出來。
【想一想】
1、梳理出文章的結構思路?------花--------花---------花
2、作者面對一樹盛開的藤蘿花,她的情緒體驗起了怎樣的變化?(疑惑、焦慮)——--------——------振奮
賞花第1-7自然段欣喜
憶花第8-9自然段遺憾
悟花第10-11自然段振奮
明確:圍繞紫藤蘿,作者寫了賞花、憶花、悟花三個內容,欣賞了紫藤蘿瀑布后,作者原有的疑惑、焦慮消失了,有了寧靜和喜悅,最后甚至產生了振奮之情。
【議一議】
情隨花變,作者藉著紫藤蘿花的形象想和我們探討怎樣的'話題呢?(生命)
品讀主旨句,小組討論其含義
主旨句: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花的形象——生命的感悟
因為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絕癥等原因,多年來焦慮和悲痛一直壓在作者的心頭。面對生機勃勃的紫藤蘿花,作者深受啟發和鼓舞,產生了精神上寧靜和生的喜悅,進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三、課堂小結
作者見到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由花兒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贊美了生命的頑強和美好。
四、布置作業
1、把“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抄寫三遍,要工整、規范、力求美觀。
2、按原文填空:
這里春紅已,沒有賞花的人群,也沒有蜂圍蝶陣。有的就是這一樹的、的藤蘿,花朵兒一串著一串,一朵著一朵,彼此著著,好不活潑熱鬧!
3、先根據意思填詞,然后用該詞造句:
忍不住笑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遺恨,不稱心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像籠子似地罩在上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板書設計
紫藤蘿瀑布
宗璞
花的形象——生命感悟
語文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誦讀課文,理解內容,感悟中心。
2.揣摩詞語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
3.學習并運用觀察、感受、聯想、思考的學習方法。
4.體會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受,體味人生,感悟生命。
教學設想:
本文是由藤蘿引向生命的思考,這種觀察、感受、聯想、思考對人的啟迪是顯而易見的,但對初一學生仍有一定難度。本文可以采用感悟、研讀、賞析、反思、拓展等教學環節,讓學生層層深入感受到生命的思考,既來自自身,又來自其它生物,一切有生命的東西。仔細觀察、思考,都可以從中悟到生命的真諦。同時可以采用畫面進行直觀教學,通過故事和名言等教學手段,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加強對人生的感悟。教學重點:通過有感情的反復誦讀,理解內容,感悟中心。
教學難點:
揣摩詞語和重點語句的表現力,加深對人生的理解。
教學方法:
導、學、練
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
(—)整體感悟
1.精心導入
(大屏幕出示紫藤蘿花的畫面,放一首輕音樂。)
同學們,當你面對美好的大自然時,你會感受到大自然賦予了我們許多生命的珍品。自然界中有各種各樣的花草,同樣的花草面對不同的人,可能會喚起不同的審美感受。有人喜歡富貴的牡丹,有人關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還有人贊美荷花的傲潔,臘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卻是丁香、二月蘭、玉簪、木槿、紫藤蘿這樣的花。它們雖平凡而柔弱,卻有著生命的尊嚴和蓬勃。作者筆下的紫藤蘿有炫人眼目的美麗,有跳躍閃爍的生命。作者從這些小小的生命中發掘出許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達對于美好人性的追求。讓我們來品味一下這篇散文怎樣傳達了這樣的一種追求。
出示目標并板書課題:
課題:紫藤蘿瀑布宗璞
目標:
(1)有感情的誦讀課文,理解內容,感悟中心。
(2)揣摩詞語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
(3)學習并運用觀察、感受、聯想、思考的'學習方法。
(4)體會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受,體味人生,感悟生命。
(以上內容用多媒體大屏幕出示)學生朗讀或默記目標內容。
2.感知內容
在聽讀前,檢查預習練習,讀一讀,寫一寫(見書P19頁:嚷穗艙綻湊釀發端終極迸濺挑逗繁密佇立凝望籠罩伶仃稀零忍俊不禁仙露瓊漿蜂圍蝶陣盤虬臥龍)。查字典,教師正音。
(過渡)《紫藤蘿瀑布》是一幅極為精彩的工筆畫,即使是高明的丹青國手,也未必能窮盡它所包含的意蘊。要理解文章的內涵,認識作者在我面前展現的紫色的、絢麗多彩的紫藤蘿,就必須聽一聽全文的內容,從中感受到那花的色澤,花的神采和花的氣味,并在聽讀中思考問題(配樂范讀)。
問題組:
、俦疚膶W習什么內容?
、谧髡叩乃枷敫星槭窃鯓拥?有什么變化?
③作者由紫藤蘿瀑布對生命產生了怎么樣的感悟?
可以在聽讀的基礎上簡要回答。
學生帶著問題聽朗讀,然后討論,再回答。可以請學生聽回答后相互評論、補充(答案即使不太統一,可以由教師鼓勵并說明在下面的研讀中繼續賞析。)教師領讀,幫助學生進行第一次感知,為對文章進一步理解做鋪墊。
(二)研讀賞析
1.教師導學
對文章進行了整體感知,大體了解了文章的基本內容。好文章總有眼睛似的精彩片段,研讀好的章節、段落,其實是對文章內涵的具體把握,對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更貼近了。
2.自主探究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學生思考并體味。
問題組:
①學習用自己的話概括本文內容。
②找出自己感觸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復品讀,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
③賞析語段中好句子的用法,體會作者由紫藤蘿瀑布而對生命產生了怎樣的感悟?
學生自讀課文后,可以通過小組討論
語文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篇3
【摘要】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內容,感悟中心;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掌握生動的詞匯;揣摩詞語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體會文章托物寄意,借景抒情的寫法;學習并運用觀察、感受、聯想、思考的學習方法;體會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受,體味人生,感悟生命。
【關鍵詞】
感知品味拓展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致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突出課堂的開放性和教學的彈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審美情趣;遵循語文教育規律,加強語文與生活的聯系,突出學習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語文。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遣詞造句能力,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詞語積累;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仔細觀察事物,欣賞事物內在美的能力;
3、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紫藤蘿花的象征意義及其主旨的顯現。
(2)難點:生動而細致的景物描寫
【學情分析】初一新生入校,是他們人生道路上新的起點。集中閱讀以人生為主題的課文,是十分必要的。他們可以從中受到很大的啟迪,以便正確的對待自己,從容的面對未來,準確地把握人生。
【教學策略】
1、教法:朗讀
2、學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接觸過許多花草樹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體會,你從中會獲得許多啟示。即使面對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會產生不同的情感!蹲咸偬}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絕癥死后,自己面對紫藤蘿花產生的感想。在這樣的心情下,面對著盛開的紫藤蘿,作者的所見所想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讓我們隨作者一起去領略一下作者獨特的心理體驗。
預習反饋:
朗讀下列詞語,并給加點詞語注音。
迸濺(bèng jiàn)伶仃(líng dīng)盤虬臥龍(qiú)仙露瓊漿(qióng)酒釀(niàng)
整體感知:
1、聽錄音,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并思考問題:
a、本文主要從賞花、想花和憶花三個方面來描繪紫藤蘿瀑布的,試給課文劃分層次;
b、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C、這篇文章單純地是描繪紫藤蘿瀑布嗎?試找出文中最能表現課文中心的句子。思考品味
1、本文第一自然段獨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討論后歸納:“我不由停住了腳步”說明作者是因為心有所動而止步!安挥伞痹谶@里點了作者從沉思到驚醒到被吸引的過程。那么他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這里的獨句成段,既是作者內心的反應,又為全文埋了懸念伏筆。)
2、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
(1)本段主要是從哪方面來描繪紫藤蘿的?其特點是什么?本段中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本段主要是從花形來描寫紫藤蘿的。其特點是“像一條瀑布”。其中有總寫:“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也有細寫:“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進濺的水花!痹谡Z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擬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條紫色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的擬人手法,將貶詞褒用,更是寫出了紫藤蘿花的可愛,頑皮,和陽光相映成趣。另外,文章還使用了夸張、排比和借代的修辭手法,細膩生動有趣。)
3、學習第三至七段
齊讀第3—7自然段,思考本段又寫了紫藤蘿的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熱鬧寫到自己精神的寫作思路?
(本段主要是描繪了紫藤蘿的花色。其特點是熱鬧、卻又沉靜。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熱鬧的描繪轉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動,流動的花蕩滌了自己的焦慮與悲痛,留給自己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在此作者已經由花寫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謎,手中情”的思考。表現出作者對死去的弟弟的懷念,自己的情感還沉浸在思念中。其中作者把花色寫得越熱鬧越繁盛,就越體現出生命的可愛,就如“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裝的`是什么仙露瓊漿”,這樣就把生命的沉淀變成了對人生生與死的思考,更寫出自己內心對深層次的兄弟情的思考,顯得越發感人。)
4、學習課文八、九自然段
齊讀第8—9自然段,思考:本段從紫藤蘿的哪方面進行了描寫?其特征是什么?其中作者為何要提到紫藤蘿的被與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描繪了花香。其特征是朦朧與長久。在此作者寫到紫藤蘿的被毀與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謎而來的。花樹的生死、榮衰暗示著人生的哲理。這就是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都會面對生與死的痛苦,但同樣也顯示出生命的無止境。)
5、學習十、十一自然段
齊讀10—11自然段。
(本段闡明作者從花中領悟人生意義,對花形、花色、花香進行總體提煉和歸納,由觀花而生情,由情而生志。所以作者說:“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里滿裝生命的酒釀,它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個一朵,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边@是“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從這里,作者領悟到了人生的意義,就是無論是人生的熱烈,還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對于萬物來說都有著頑強與美好,它是永恒的!所以作者“不覺加快了腳步”。這里和文章開頭相呼應,從“不由得停住了腳步”到“不覺加快了腳步”,其實是寫出作者思想的一個變化過程,對人生的思索過程,從迷惘、惆悵、痛苦到領悟、寧靜、喜悅。由此我們可以認為一種對生命的新的認識已進入到他內心深處,他將為這新的生命觀去創造更美好的人生。
教師總結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解放而斗爭。’”這就是生命的意義,我們今天的學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義,努力學習,去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拓展延伸
作文訓練:寫一種對自己有啟示性的植物。題目自擬,字數500字。
【板書設計】
紫藤蘿瀑布
花形——猶如瀑布賞花——如人生的美好熱烈
花色——熱烈沉靜想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花香——朦朧長久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
【教學反思】
宗璞的《紫藤蘿瀑布》這篇散文,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用生動優美的語言和富有抒情色彩的語調描繪了紫藤蘿的外形特征,并回憶起十年前的藤蘿花感悟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一人生哲理,由此解開了纏繞心頭的由于手足情、生死謎帶來的憂慮與悲傷。因此,文章的內涵極為豐富。
在全文中設置一個能一線串珠地貫起全文內容的值得學生深層探究的問題,那就是:世界上的花千種萬種,為什么作者卻獨獨鐘情于紫藤蘿花?這一問題的提出將會達到一石擊起千層浪的效果,學生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認真閱讀文本的基礎上從不同的角度回答。如花的外形之美,由花得到的感悟之深,甚至還可以結合寫作的時代背景及花的象征意義,說出自己的感受。還可以從組成瀑布的花朵上來開掘課文的潛在的意義。而本文的主旨就在這樣的不斷的深入對探究中,逐漸的揭示出來。
語文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誦讀課文,理解內容,感悟中心。
2、揣摩詞語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
3、學習并運用觀察、感受、聯想、思考的學習方法。
4、體會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受,體味人生,感悟生命。
【教學設想】
本文是由藤蘿引向生命的思考,這種觀察、感受、聯想、思考對人的啟迪是顯而易見的,但對初一學生仍有一定難度。本文可以采用感悟、研讀、賞析、反思、拓展等教學環節,讓學生層層深入感受到生命的思考,既來自自身,又來自其它生物,一切有生命的東西。仔細觀察、思考,都可以從中悟到生命的真諦。同時可以采用畫面進行直觀教學,通過故事和名言等教學手段,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加強對人生的感悟。教學重點:通過有感情的反復誦讀,理解內容,感悟中心。
【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
—、整體感悟
1、精心導入:
(大屏幕出示紫藤蘿花的畫面,放一首輕音樂)
同學們,當你面對美好的大自然時,你會感受到大自然賦予了我們許多生命的珍品。自然界中有各種各樣的花草,同樣的花草面對不同的人,可能會喚起不同的審美感受。有人喜歡富貴的牡丹,有人關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還有人贊美荷花的傲潔,臘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卻是丁香、二月蘭、玉簪、木槿、紫藤蘿這樣的花。它們雖平凡而柔弱,卻有著生命的尊嚴和蓬勃。作者筆下的紫藤蘿有炫人眼目的美麗,有跳躍閃爍的生命。作者從這些小小的生命中發掘出許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達對于美好人性的追求。讓我們來品味一下這篇散文怎樣傳達了這樣的一種追求。
2、感知內容:
《紫藤蘿瀑布》是一幅極為精彩的工筆畫,即使是高明的丹青國手,也未必能窮盡它所包含的意蘊。要理解文章的內涵,認識作者在我面前展現的紫色的、絢麗多彩的紫藤蘿,必須聽一聽全文的內容,從中感受到那花的色澤,花的神采和花的氣味,并在聽讀中思考問題。
問題組:
① 本文學習什么內容?
、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樣的?有什么變化?
③ 作者由紫藤蘿瀑布對生命產生了怎么樣的感悟?
可以在聽讀的基礎上簡要回答。 學生帶著問題聽朗讀,然后討論,再回答?梢哉垖W生聽回答后相互評論、補充(答案即使不太統一,可以由教師鼓勵并說明在下面的研讀中繼續賞析。)教師領讀,幫助學生進行第一次感知,為對文章進一步理解做鋪墊。
二、研讀賞析
1、教師導學:
對文章進行了整體感知,大體了解了文章的基本內容。好文章總有眼睛似的精彩片段,研讀好的章節、段落,其實是對文章內涵的具體把握,對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更貼近了。
2、自主探究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學生思考并體味:
問題組:
、 學習用自己的話概括本文內容。
② 找出自己感觸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復品讀,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
③ 賞析語段中好句子的用法,體會作者由紫藤蘿瀑布而對生命產生了怎樣的感悟?
學生自讀課文后,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共同研討以上問題。
教師小結:學生的回答各有千秋,歸結起來,本文主要內容是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歡欣的心情描寫了一樹盛開的藤蘿花生機勃發、輝煌燦爛的景象,抒發自己由焦急、悲憤轉化為寧靜和喜悅的心情。作者又上溯到十多年來藤蘿的變遷史,由藤蘿引向生命的思考,生命的長河雖有曲折,但永遠前進。(教師指導朗讀)。
、 簡單的內容歸結:
看花──繁花似錦
憶花──思緒萬千 生命的永恒
思花──振奮精神
⑵ 找出自己感觸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復品讀,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學生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不同的理由,允許思維發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教師小結:面對紫藤蘿瀑布,作者的感情為什么會有那樣的變化,對生命會有那樣的感悟呢?1982年是“極左”論調籠罩的年代,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蘿被拆掉,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關系”。理解這個背景,才能理解文章的感情。其實作者的感情就如紫藤蘿的命運,從花兒稀落到被拆掉,到如今繁花似錦,正是十幾年來國家命運的寫照和象征。作者對人生有了感情上的變化和徹悟。
⑶ 賞析語段中的好句子,體會作者由紫藤蘿瀑布而對生命產生了怎樣的感悟。學生可以各抒己見,結合自己了解的一些社會事例,展開思考。
教師小結:(注意文章里提到的“生死謎、手足情”六個字,結合作者的簡歷稍做介紹。)作者在回顧了花和人的`命運后悟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也就是說,遭遇到不幸的時候,不能被厄運壓倒,要對生命的長久保持堅定的信念;厄運過后,不讓悲痛長壓心頭,要面對新生活,振奮精神,投身到事業中去。作者發出了“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钡母锌,我們也由此感到作者的徹悟,對生命的感悟。
4、合作探究:
通過導學、探究、學法指導的學習過程,進一步研討文章的語言魅力,進行合作式探究學習,從中找出好的語言片段,進行探究性賞析。
同位之間、小組之間進行合作交流。
例如:揣摩語句,體會寫景之妙。
“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學生討論后教師指導總結:這是用帆和船艙作比喻,細致的描繪了紫藤蘿花盛開的狀態,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受;比做笑容,就有美好可愛的感覺,也抒發了喜悅之情。學生可以找出多處,指導學生從內容上、從寫作特點上去理解、品味、鑒賞、把握。
三、體驗反思
1、質疑交流:
研讀文章有哪些思考和體驗,或有哪些疑問?學生向教師提出疑問,教師可一一作答,參與學生的學習討論。
教師向學生提出質疑:你能用自己的經歷或見聞印證“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句話嗎?
學生討論,可以有不同見解,教師巡視并指導。
2、拓展延伸:
、 請學生觀察大屏幕上的畫面(可出示一組花木的畫面,如:菊、梅、荷、松樹、牡丹等等)。指導:人們往往賦予一些花木以某種象征意義,回去后可以搜集一些有關花木的文章,與同學進行交流,并提出自己新的聯想和見解。
、 用一株實物花(并不一定是名貴的花,可以是生命力頑強但并不起眼的花),讓學生現場觀察,進行聯想,做口頭作文:《我看 _____花》。
教師總結:紫藤蘿瀑布象一首深沉的歌,為我們展示了人生的畫面:藤蘿不與群芳爭,獨自開在花謝時,踏春無人戀,蜂蝶亦不顧,而它們卻盡情的展示著自己的生命,驕傲自信的為自己的美麗生命而歡騰嬉鬧。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慮和悲痛”又會令人感受到一種沉重,一種悲哀。仔細品味這篇短文,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經歷過苦難的人,才會珍惜生活的浪花,正如宗璞所說,“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每個人都應當象紫藤蘿的花朵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去,讓生命更加絢麗多彩。
四、延伸作業
1、觀察花草樹木,觀察生活。
2、抒寫觀察日記,題目自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