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學設計(精選3篇)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語文園地一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關于觀察,勇于交際的能力。
2、通過習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3、通過我的發現教學,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習慣。
4、積累對聯。
5、通過趣味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關于觀察,勇于交際的能力。
2、通過習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學難點
1、通過我的發現教學,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習慣。
2、積累對聯。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等。
課時安排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口語交際
教學目標:
1、通過多渠道搜尋,了解并介紹美麗的自然景觀這一過程,讓學生從中感受美,熱愛美,從而學會捕捉美!
2、舉辦自然景觀展示會,讓學生走進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
3、尋找身邊的美麗的自然景觀,用自己的語言把它表達出來,讓大家一起分享。
教學重難點
尋找身邊的美麗的自然景觀,用自己的語言把它表達出來。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等。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一、情境體驗,引起話題
我們的祖國山水秀麗,美麗的自然風光無處不在。(課件出示)遠在天邊的天山草原,圣潔的雪山、湛藍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綠無垠的草原是那樣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邊的,例如,在放學路上,在公園里,在家里的庭院中,你有沒有發現奇特的花草樹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觀,下雨時的天象……這些你都進行過觀察嗎?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出旅游時,看到過什么奇特的景象?
美就在我們的身邊,需要我們有一雙尋找美,善于觀察的眼睛。這幾天大家一直在搜尋美麗的自然景觀,這節課就把你發現的尋找到的美展示給大家。(課件出示:課題)
請同學們靜心回憶一下,有哪些景物讓自己感到驚奇?
二、研究話題,明確方向
1、讀《語文園地一》口語交際與習作的要求:(課件出示)
2、根據要求,按什么順序介紹最好?重點是什么?
。1)介紹是什么。
(2)怎樣介紹。重點:有序、抓奇特之處、具體形象。
(3)怎樣形成的。
。4)自己的感受。
3、組織小組內交流。巡回指導,組織小組成員輪流敘說,相互啟發,相互提問,相互評價,推薦說得好的同學到班上交流。
(1)學生個人準備怎樣和同學交流。把重點內容自己小聲練說。(2)組內輪流敘述,相互補充、指點,推薦最好的。
三、圍繞話題,互動交流
1、指名試說,教師點評。根據各小組推薦,先讓學生上臺試說,然后教師根據發言情況作出點評。如,景物的特點說清楚了沒有?說的內容是否給大家新奇的感覺?還有哪些內容需要補充得更具體?
2、全班交流。要求聽的學生能提出問題,或對說的內容作補充;說的學生能解答同學提出的問題。
(1)根據各小組推薦,學生上臺試說(2)提出問題或補充。
四、教師總結:(課件出示)
五、作業:(課件出示)
把口語交際的內容與親朋分享。板書設計
講清奇特之處
口語交際
說明怎樣形成有序、抓奇特之處、具體形象
自己的感受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習作指導教學目標:
1、通過習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2、培養學生描寫景物的能力,能夠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大自然的景物。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有順序、抓特點觀察景物的寫作方法。教學準備:自制課件等。教學時間: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課
我們學習了這一組課文,《觀潮》、《雅魯藏布大峽谷》、《鳥的天堂》、《火燒云》,又聽了同學們的介紹,我們知道美就在身邊,今天來寫一寫我們尋找到的美景。(課件出示:課題)
二、搜索你的記憶,哪一處自然景觀令你印象深刻?
1、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風景區,如黃山、杭州西湖、峨眉山、樂山大佛風景區。
2、也可以是身邊的微型景觀,如金口大峽谷、大瓦山濕地公園、公園(校園的)一角。
3、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日出、月色、都市夜景。
三、例文賞析(課件出示)
四、你準備怎樣去寫呢?回憶我們學過的課文,以及上節課同學們的介紹,對你有何幫助?
1、可以用方位、時間等順序來構成文章,讓人讀來視野清新。
2、把筆墨多花在所寫的自然景觀的'特色上。
3、要寫好以狀物為主的記敘文(課件出示)。
五、學生作文,把自己想好的內容按一定順序寫下來,要突出景觀的特點。教師巡視指導,及時解決學生的難題。
五、學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修改作文。
六、作業:(課件出示)
課外修改習作,廣泛征求修改意見。板書設計
用方位、時間等順序仔細觀察
自然景觀
描述的“物”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準確、形象的語言逼真的描摹多種修辭手法
第三課時教學內容:作文講評
教學目標:學會正確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學重難點:修改作文的方法。教學準備:實物展臺等。教學時間:教學過程:
1、挑選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實物投影儀展示,請小作者朗讀自己的文章。
2、同學們認真傾聽后交流。可以提意見、建議、欣賞、補充。著重留意:(課件出示)
3、聽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組交流修改)
4、欣賞佳作。(實物投影儀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可以教師朗讀,學生邊聽邊隨機點評。
b、也可以學生自由朗讀,你從中學到了什么?(教師引導學生用欣賞的眼光去發現優點)
c、還可以四人小組組成“評審團”,派代表發言。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教學目標:
⑴通過我的發現教學,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習慣。
、品e累對聯。
⑶通過趣味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難點:
通過我的發現教學,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習慣。教學準備:相關課件等。教學時間: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1、(課件出示)課本里的兩句話,我們一起去聽聽小林小東的發現。你有何發現?
2、說說自己的發現:
第二句話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受到的啟發是把畫面呈現于腦海中,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它寫出來)
3、說說你還積累了哪些這類的句子。
二、日積月累
要寫一手好文章,離不開平時的詞匯語句的積累。(課件出示)“日積月累”。
1、看看下列這些詞句對你有何幫助?(課件出示)自由讀,指名讀。
2、你發現了什么?(每一組中的兩個句子的寫法是一樣的,四組各有特色。詩句都是寫景的,并且每組中都有聯系。)
3、你最喜歡哪一組?為什么?在哪兒運用比較合適?
4、背誦詩句。
5、你在哪兒也看到過這樣特別的句子?試著說幾句。
6、抄寫詩句。
7、課外去找一找這樣有意思的句子,課下交流。
三、趣味語文
1、(課件出示)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
⑴生試著讀,看應該怎么讀。
、粕x后,思考:這樣讀有什么意思?哪種讀法更有道理。⑶師生小結。⑷再讀。
2、練習:
、派杂勺x:
分析每種讀法的意思。⑵師生再讀。
、切〗Y:(課件出示)
3、生收集其它這樣的例子。
四、課后總結。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臘”“渾”“豚”三個生字,會寫“莫”“臘”“渾”“疑”四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積累古詩名句。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中蘊含的人生哲理。了解農民淳樸、好客的品性,體會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欣賞古詩文,積累古詩名句。
教學難點:
體會含有人生哲理的詩句。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詩,導入新詩。
1、同學們,我們一起跟隨著蘇軾游覽了廬山,了解到蘇軾眼里的廬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之所以有這樣的感受,是因為——不是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宋朝詩人陸游一起來《游山西村》。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ㄒ唬┏踝x古詩,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1、請大家自由朗讀《游山西村》,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朗讀,隨機糾正字音和詩句朗讀。
(1)指名朗讀古詩,注意評點字音的準確和詩句朗讀的味道。
。2)(點擊課件)認讀生字,學生提出書寫注意事項。
臘là渾hún豚tún疑yí
。3)老師指導詩句朗讀的味道,學生試讀,老師范讀,學生齊讀。
。ǔ鍪菊n件)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借助注釋,了解詩意。
1、請大家結合注釋,猜猜這首詩的意思。同桌之間可以互相講講。
2、全班交流古詩的大概意思。
3、思考:你讀出來了陸游的心情沒有?
三、品讀古詩,體會感情。
品讀古詩,體會農民淳樸、好客的品性,體會陸游快樂的心情。
1、體會農民淳樸、好客的品性。(陸游快樂心情的原因之一——人好)
(1)請大家默讀詩句,想想農家人招待游客給你印象最深的一個字是什么?(足)理解“足”的意思。
。2)農家僅僅是“足”雞豚嗎?還“足”什么?
。3)一個“足”字可以看出什么?
(4)想象畫面,感情朗讀1、2句。
“豐足”之年,農家人殺雞宰豬,熱情招待外來游客,陸游在這里喝著酒、吃著肉,他快樂嗎?
2、體會陸游的快樂心情。(陸游快樂心情的原因之二——景好)
陸游的快樂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
。1)指名回答,引導學生重點體會:
①理解“莫笑”,從農家人熱情地招待可以體會到快樂。
、凇吧街厮畯汀焙汀傲祷鳌钡挠瓮媲榫皩Ρ瓤闯隹鞓!耙蔁o路”和“又一村”的心理對比看出快樂。
。2)拓展理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3)想象畫面,感情朗讀3、4句。
同學們,陸游到山西村游玩,農民熱情款待他,詩中一個“足”字可以看出當地農民的好客、純樸的性格。當陸游結束這次愉快的旅游,他的心情是快樂的,他由衷感激農民的熱情好客,他無比留戀農村的純樸生活,其實,“足”也可以概括陸游的心情,那就是——“滿足”。
四、配樂朗誦,背誦古詩。
游山西村
人好豐足
景好滿足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學設計 篇3
教材解讀:
《觀潮》是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神奇的大自然”的第一篇精讀課文。在文中,作者不但運用比喻、形容、襯托等方法直接描繪了潮水洶涌澎湃、雷霆萬鈞的情狀和聲威,還從觀潮的人數之多、熱情之高間接地表現了大潮的奇特。這樣直接描寫和間接烘托將錢塘秋潮這一天下奇觀,生動形象的展現在讀者面前。
設計理念:
教學時,我力圖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引導學生重點體會三、四自然段,潮來時的聲音和人們所看到的景象,從正面直接體會錢塘江潮的洶涌澎湃和雷霆萬鈞,感受錢塘大潮之“奇”;二是,引導學生從觀潮人的神態和動作,體會觀潮人對錢塘大潮的期盼與看到大潮后的興奮與激動,從側面來感受錢塘大潮之“奇”。
教學目的: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邊讀書邊想象畫面,能聯系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
3、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錢塘潮的神奇壯觀。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的有關語句,想象課文描繪的大潮景象。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詠贊錢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來,錢塘江以其奇特卓絕的江潮,不知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今天我們就跟隨作者一起去領略錢塘大潮的雄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文,出示要求: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劃出本課的生字。把不好讀的句子找出來,多讀幾遍。
2、檢查生字朗讀的情況。(出示本課生字,請學生認讀) 潮水稱為鹽官鎮籠罩蒙蒙的薄霧昂首東望沸騰橫貫江面依舊恢復人聲鼎沸山崩地裂
強調“薄霧”的讀音
3、請學生找出易錯難寫的生字提醒大家書寫時應注意什么。 強調“罩”、“貫”、“薄”、“昂”、“蒙”這幾個字。 4、指導學生朗讀,難讀的句子。 三、再讀課文,理清結構
1、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分別寫“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后”景象的自然段。想一想,課文是以什么順序記述這次江潮的.?
2、文中的那句話能概括了錢塘秋潮的特點?(引導學生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請學生比較題目“觀潮”和“天下奇觀”兩個“觀”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3、學習資料袋
通過讀資料袋、看圖,讓學生明白錢塘江秋潮比別處秋潮壯觀的原因。并且提示學生找找潮水的漲落還和月球有著怎樣密切的關系。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小組合作,填寫表格:
時間 江面上的情況 潮聲 觀潮人群的反應 潮來前 潮來時 遠處: 近處: 潮頭過 后 學生小組合作,按表格所提示的問題在文中找到相應的語句,反復讀讀,說說自己的體會。
三、精讀品悟,體會感情: (一)學習潮來前:
1、讀潮來前江面景物的語句,體會大潮來前江面上平靜的美。“橫臥”,運用擬人手法,形象生動的寫出了潮來前江面上的平靜。
2、找出描寫觀潮人群的詞語,及一早到鹽官鎮看潮,體會觀潮人群對大潮急切的期盼。
3、再讀第二段,看圖想象畫面,體會江面的特點及人們此時的心情。
。ǘ⿲W習潮來時: 1、知潮聲:
讀寫潮聲的句子,讀一讀,說說自己的體會。 從“山崩地裂”一詞,你感受到了什么?
人們的心情怎樣?(由“人聲鼎沸”的喜歡,到“有沸騰起來的”情緒高漲,最后對山崩地裂的驚嘆。)
2、知潮情:
讀寫大潮樣子語句,讀一讀,說說自己的體會。 播放錢塘秋潮教學課件。 讀出大潮壯觀及喜愛之情。 3、知其序:
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潮聲、潮形的?(由遠及近)找出空間轉換的詞語。
4、訓練學生說潮聲、潮形,一邊說一邊談感受。
要求學根據按板書內容,用上空間轉換詞語互相說說,一邊說潮來時的景象一邊談感受。
。ㄈ⿲W習潮頭過后:
1、學生自讀課文,思考:潮頭過后江面的景象是什么樣的?你又體會出什么?
2、引導學生通過“霎時”一詞體會出江潮變化之快;從“余波還在漫天卷地般的涌來”理解出潮頭洶涌,余威猶在;從“江水已經漲了兩丈來高”體會出大潮之洶涌。
3、有感情的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四、總結全文,體會寫法
1、回應開頭,總結板書:錢塘江大潮為什么自古以來被成為天下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