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學設計 24*給予是快樂的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學設計 24*給予是快樂的設計理念:
一堂好的語文課猶如一條流淌的河,清晰簡約,主流突出;流暢自然,思緒奔涌;情感細膩,浸潤無痕;清爽甘甜,回味悠長。《給予是快樂的》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了圣誕節前夜,保羅在與一位窮苦小男孩的短暫交往中,受到心靈的震撼,體會到“給予是快樂的”。這樣一篇簡短樸素又情味濃厚的課文,只有真正在如水的課堂中去和她對話,才能體悟到“愛可以啟迪愛,快樂能夠繁衍快樂”的道理。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從字里行間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靈。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給予是快樂的”的含義,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感情。
重難點:從文中人物的言語和行為中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和保羅的心理感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從“快樂”說起)
師:(板書“快樂”)同學們,快樂經常縈繞在我們的周圍,什么時候你覺得特別快樂?
學生根據生活實際暢所欲言。
師:是的,當我們認識一位新朋友的時候是快樂的,得到一件禮物的時候是快樂的,受到表揚的時候是快樂的。在圣誕節的前一天,保都特別快樂,因為他的哥哥送給他一輛嶄新的汽車,(出示汽車的圖片)看,這是一輛怎樣的汽車呀?
學生看圖說(漂亮、高級、時尚……)
師:是呀,得到這樣的一輛車當然快樂,可是,就在這一天,他明白了,快樂有很多種,給予才是最快樂的。(教師把課題補充完整,并重點指出“給”的讀音jí)
[設計意圖:通過說“快樂”、談汽車把學生帶入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然后,話鋒一轉,引出課題。環節簡潔自然,又為深入學習課文起到鋪墊的作用。]
二、初讀感知(用“心靈”體會)
師:讓我們拋除一切雜念,用心去細細品味,輕聲讀課文,哪里最讓你感動,最讓你思緒萬千,感到有一股暖流充滿心間?
學生自讀課文。
學生根據自學情況交流,教師不做過多點播,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了解學生理解的程度,為下一環節的學習做好鋪墊。
[設計意圖:語言的學習,情感的提升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一環節,了解的就是學生的“第一印象”。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的體會會更豐富和深入。]
三、精讀品味(抓“意外”品讀)
師:同學們都為小男孩感動了,當保羅第一眼見到他時,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男孩,從哪里看出來?
學生學習1、2、3小節,討論。
從衣著看:家境不富裕。
從動作看:非常喜歡保羅的汽車。
從表情、語言看:可愛、直率。
師: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小男孩卻兩次讓保羅感到意外,最終讓他明白“給予是快樂的”道理。學習課文4——11小節,找到男孩兩次讓保羅意外的句子,反復讀,想一想,他們兩人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學生自學。
[設計意圖:從保羅觀察的角度,了解到男孩的普通,和后面的他帶給保羅的意外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更彰顯其人格的高大。]
品讀第一次“意外”
出示句子:
“你是說,這車是你哥哥給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錢?”保羅點點頭。男孩驚嘆地說:“哇!我希望……”
當看到小男孩驚嘆的表情,聽到他說的話時,保羅是怎么想的呢?小男孩又究竟希望什么呢?
(1)保羅:保羅當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會希望他也有一個這樣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