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守恒定律
【激勵】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解決一個問題需要邏輯思維能力,而提出一個問題更需要想象力和創造力,我們比一比,看哪位同學具有更強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能通過對下面幾個實驗的認真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躍躍欲試
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知道提出問題的價值。
【投影】三個實驗錄像:
1、利用天平稱量蠟燭燃燒前后質量變化。
2、利用天平稱量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前后總質量變化。
3、利用天平稱量飲料瓶中澄清石灰水在被吹入二氧化碳前后的質量變化。
(教師及時記錄學生所提問題)
認真觀察后積極發言,提出問題:
1、為什么在蠟燭燃燒實驗中,天平所稱物質質量逐漸減小?
2、為什么在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天平所稱物質質量沒有變化?
3、為什么在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后,天平所稱物質質量增大?
……
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象的能力;
引出對化學反應過程中物質的量的改變的探究。
【提問】“誰能夠對這些同學所提問題作一初步解釋?”
(學生如無法回答,再采用相互討論,進而教師引導)
回答:
釋1:蠟燭燃燒生成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都跑掉了,沒有稱出。
釋2:反應沒有外界物質參加,反應后也沒有生成氣體物質跑掉。
釋3:反應中吹入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沒有被稱量在內。
培養學生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呵護學生的探究熱情。
【提問】“我們如果將反應前后各物質都稱量在內,應該在一個什么樣的環境中進行反應實驗呢?”
回答:應在一個密閉的環境內進行反應。
培養學生精細思維的品質。
【深入提問】“在密閉環境中進行實驗,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總和會有什么關系呢?哪位同學能首先做出猜想?”“這就是本節課探究課題。”
【投影】
探究課題:反應前各物質質量總和與反應后各物質質量總和的關系。
回答:
1、反應前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各物質質量總和。
2、反應前各物質質量總和大于反應后各物質質量總和。
3、反應前各物質質量總和小于反應后各物質質量總和。
……
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品質,使學生能從眾多問題中篩選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
【過渡】“大家猜想是否正確,需要用實驗加以檢驗,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此,在實驗前我們應制定計劃,設計出實驗方案,你認為要知道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總和與反應后各物質質量總和的關系,大致需要哪些主要實驗步驟呢?
學生分組討論,相互補充得出:
主要實驗步驟:
1、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稱量反應前各物質質量總和;
3、使反應發生;
4、稱量反應后各物質質量總和;
5、比較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總和的關系。
使學生形成對猜想要做出證實的意識,并經歷制定科學探究活動計劃的過程。
【投影】展示各組所要做的不同的實驗
第一大組:石蠟燃燒
(儀器和用品:廣口瓶、燃燒匙、火柴、單孔膠塞,蠟燭,天平和砝碼)
第二大組:co2與澄清石灰水混合實驗(儀器和用品:裝滿co2氣體的礦泉水瓶扎入裝有澄清石灰水的針管、天平和砝碼)
第三大組:稀鹽酸與碳酸鈣粉末混合實驗
(儀器和用品:裝有碳酸鈣粉末的小錐形瓶、雙孔膠塞、裝有稀鹽酸的針管、綁有氣球的短玻璃導管、天平和砝碼)
第四大組:稀硫酸與氯化鋇溶液混合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