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電池 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原電池 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目的要求:1. 使學生了解原電池的化學原理
2. 了解金屬腐蝕,特別是電化腐蝕和金屬防護的一般方法。
重點、難點:原電池的化學原理和金屬的電化腐蝕
教學方法:探索法(啟發引導)
引入
我們知道,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時必然要有能量的變化,也就是說化學能常常與熱能、光能等相互轉化。比如在一般化學反應里,常表現出放熱或吸熱的現象,有的化學反應還伴隨有發光,產生電流等等。今天我們主要探討的是有關化學能是如何轉變為電能。
實驗
初中我們就已經學習過,活潑金屬能與酸反應放出氫氣,而不活潑金屬就不能與酸反應置換氫氣。
(1)把一塊鋅片和一塊銅片平行地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觀察現象。
zn cu
h2so4
現象:鋅片上有氣體放出,銅片上無明顯現象。
分析
zn + 2h+ === zn2+ + h2
2e
板書
金屬活動性順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屬單質失電子能力:強 弱(還原性)
金屬離子得電子能力:弱 強(氧化性)
實驗
zn cu
h2so4
現象:鋅片不斷溶解、銅片上有氣泡、靈敏電流計指針發生偏轉。
結論
兩極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電流。
明確
(1) (1) 鋅比銅活潑
(2) (2) 氫離子在銅片上獲得電子
板書
電極名稱 鋅片(負極)zn – 2e === zn2+(氧化反應)
電極材料 銅片(正極)2h+ + 2e === h2(還原反應)
(電極反應式)
總化學方程式:zn + 2h+ === zn2+ + h2
板書
第六節 原電池 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一. 一. 原電池:
1. 1. 原電池形成三條件:
(1) (1) 正負電極
(2) (2) 電解質溶液
(3) (3) 電極接觸或導線連接
2. 2. 原理三要點:
(1) (1) 相對活潑金屬作負極---- 電子流出-----氧化反應
(2) (2) 相對不活潑金屬(或碳)作正極------電子流入------還原反應
(3) (3) 導線中(接觸)有電流通過,使化學能轉變為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