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放射性的應用與防護
22—4 放射性的應用與防護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 知道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人造和天然放射性物質(zhì)的主要不同點。
⑵. 了解放射性在生產(chǎn)和科學領域的應用。
⑶. 知道放射性污染及其對人類和自然產(chǎn)生的嚴重危害,了解防范放射線的措施,建立防范意識。
2、過程與方法
滲透和安全地開發(fā)利用自然資源的教育。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應用已有知識、處理加工信息、探求新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三種射線的應用。
難點:理解“示蹤原子”的應用原理。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放射性應用的圖片、掛圖(可以是多媒體圖片資料),放射性污染與防護資料影片,相關閱讀資料。
附:閱讀資料(參見〖背景資料〗)。
學生:通過查閱圖書、上網(wǎng)或向有關人員請教咨詢查找收集以下幾方面材料或信息:
1. 放射性的應用(實例介紹)。
2. 放射性污染的危害性(史實資料)、放射性污染的防護措施。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上一節(jié)課我們研究了放射性和三種放射線的特點,這節(jié)課主要研究放射性的應用。
【板書】四、放射性的應用與防護
○新課教學
一、分組討論
最近大家又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了許多有關“放射性的利用”和“放射性污染的危害與防護”的資料。下面我們以小組(4~5個人)為單位綜合處理每個人的資料(此過程學生可以在課前有所準備),然后準備在課堂上作包含以下方面的陳述:
⑴ 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為什么生產(chǎn)和科研中采用人造而非天然放射性物質(zhì)?
⑵ α、β、γ三種放射線對物質(zhì)的作用各自有何特點?
⑶ 利用實例分別介紹三種放射線的應用并簡要說明應用原理(或依據(jù))。
⑷ 什么是示蹤原子,怎樣理解示蹤原子的作用?
⑸ 什么是放射性污染及放射性污染有什么可怕后果?
⑹ 哪些事件或事物會導致放射性污染?并請舉出實例。
⑺ 對放射性物質(zhì)有哪些有效的防護措施?
以上問題要通過多媒體(幻燈片)展示。
二、組織課堂進行小組(代表)陳述
選一個小組進行陳述(一個同學陳述后,其它同學補充),配合該小組的陳述教師作相應內(nèi)容的標題性板書:
【板書】一、放射性的應用:
二、放射性污染和防護
三、小組陳述完以后組織進行答辯:同學們就相關內(nèi)容提出問題,先由該小組成員回答,也可以由其它同學回答。
教師視情況作必要的補充或重點內(nèi)容的強調(diào)。特別是應該及時引導、把握、控制提問及討論的方向。對討論中的重點內(nèi)容,教師做適當?shù)陌鍟ㄒ娤乱豁棧?br>四、問題解答(這些問題在答辯中解決并作相應的板書)
【板書】1.放射性同位素:有些元素的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叫做放射同位素。
人工放射性的優(yōu)點:半衰期短;放射性材料的放射強度容易控制等等。
(解釋:第一,人造放射性同位素可以通過核反應獲得,下一節(jié)將學習“核反應”。第二。雖然放射性元素衰變的快慢由核內(nèi)部因素決定,但可以控制材料中放射性同位素的含量。)
【板書】2.γ射線探傷儀可檢查金屬內(nèi)部的損傷。其物理依據(jù)是有很強的慣穿本領。
(解釋:在“探傷”這個問題上,有些學生可能聯(lián)想到“x射線探傷”和“超聲波探傷”。γ射線的穿透能力比x射線穿透能力更強,而且x射線不是原子核的放射線,其設備復雜龐大不易于室外應用,所以在探傷這方面的許多場合現(xiàn)在多用γ射線探傷儀。γ射線和x射線都是電磁波,而超聲波則是進行波,在金屬和許多物質(zhì)中衰減很小,穿透能力甚至可達數(shù)米,探傷手段和前兩者不同,所以超聲波與γ射線應用場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