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第11課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②自制多媒體課件。③網站資料。
板書設計
●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知識沖浪,英國知多少
師:同學們,1997年7月1日,我國從哪國殖民者手中收回香港?(學生回答:英國)關于英國,你知道哪些?提示學生政治、經濟、文化等。
生:相互交流:首都、白金漢宮、大本鐘,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球星貝克漢姆、中國球星孫繼海所在的水晶宮隊和曼聯隊等。激發學生興趣。
師:利用多媒體展示:首都、白金漢宮、大本鐘,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球星貝克漢姆、中國球星孫繼海等。
導入:英國是當今世界重要的國家之一,在國際事務中也具有重要影響,那么英國是怎樣從封建社會步入資本主義道路的,英國政治體制有什么特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1課《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二、自主學習,獲取新知
教師用課件出示自學題目,學生帶問題閱讀教材,整理課前收集的相關信息。
1.想一想,新航路開辟對英國有什么影響?
2.分析英國為什么會爆發資產階級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有什么必然性?
3.簡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有什么曲折性?
4.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果如何?有什么歷史意義?
三、匯報交流,整合信息
(一)“君權神授”下的英國
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展
用多媒體展示新航路開辟的過程,幫助學生回憶學過的知識,然后提問“新航路的開辟對歐洲有哪些重大影響呢”。(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新航路的開辟,便利了英國的海外活動,使英國逐漸變成大西洋航運的中心。在殖民掠奪過程中比起西班牙和葡萄牙,英國更加重視通過擴大市場,掠奪原料,以強凌弱的不平等貿易來獲取驚人的利潤。英國這種積極開拓海外貿易、進行掠奪的手段,使英國被稱為“民族工業”的傳統部門──制呢業迅速發展。為了適應市場的需要,在英國的制呢業中,出現了以資本為中心經營的手工工場。
用多媒體展示以下材料:
機間寬又長,織機二百張,織工二百人,排列成長行。
……
旁有一大屋,女工共百人。
外有一間房,童工一百五,并坐撿細毛,不敢怨勞苦。
都是窮苦人,終日不休息,清晨到深夜,各得一便士。
……
又有一大廳,五十剪毛工,施展好手藝,天衣全無縫。
又有八十人,洗呢更漿呢。染工又八十,呢絨著顏色。
二十搟制匠,整呢折成匹。
──16世紀英國民歌
根據材料,要求學生討論并簡要概括手工工場與手工作坊的相同點與不同點?二者最本質的區別是什么?
這一時期,首先是在傳統手工業,如呢絨制造業中出現手工工場,隨后,在采礦、制革、釀酒、金屬冶煉和加工、建筑、造船等行業中,手工工場也相繼建立起來,其中采礦、煉鐵、造船等行業,手工工場的發展尤為迅速。伴隨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不僅在手工業、農業中出現了雇傭工人和新興的資產階級,而且一些原有的貴族也演變成新貴族。新貴族即資產階級化的貴族。他們擁有大量資本并投資于手工工場,因而同其他資產階級成員有著共同的經濟利益。
封建王朝的專制統治
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在詹姆士一世及其子查理一世統治期間,大肆鼓吹“君權神授”,巧立名目,任意征稅,搜刮錢財。所有這些都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觸犯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勢必導致資產階級同封建統治者之間矛盾的加劇。
多媒體展示“英國資產階級給國王的抗議書”。請一位學生大聲朗讀材料,提問學生材料反映了什么?加深理解雙方矛盾的激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