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節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教案
第二章 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東西方世界
第一節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教案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主要講述了以下問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果和影響。
新航路開辟后,英國的海外貿易活動加強,推動了國內手工業的發展,在此基礎上,資本主義興起和發展起來了。在農村中也出現了資本主義性質的牧場和農場。經濟領域內的變化,導致了階級關系的變化,新興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出現了,他們為了共同的利益聯合在一起,在未來的斗爭中起了領導作用。在16世紀時,英國處在都鐸王朝的統治下,為了加強王權,都鐸王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客觀上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但是,到了斯圖亞特王朝統治時期,國王實行的是專制政策,在政治上、經濟上、宗教上都觸犯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使得社會矛盾日益尖銳,最終導致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以上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蘇格蘭人民起義為導火線,以1640年新議會的召開為標志,建立了共和國階段、護國主統治時期、復辟的斯圖亞特王朝統治時期,再經“光榮革命”結束,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是為革命的結果。英國議會在1689年時通過了《權利法案》,以明確的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力,約束國王的作為。君主立憲制在英國逐漸發展起來,成為資產階級進行專制統治的一種重要形式。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不僅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建立開辟了道路,它還反映了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對歐洲和世界其他地方都有廣泛的影響,標志著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的到來。是為革命的影響。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目標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夕的經濟狀況;都鐸王朝的統治;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議會中反對派的形成;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克倫威爾的統治;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光榮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和影響。
能力培養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辨證觀點,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必然性作出分析,提高學生解釋歷史現象的能力。
2.通過的克倫威爾等人物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后表現的分析,提高學生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標
1.通過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和過程的分析,讓學生認識:資本主義制度戰勝封建制度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以此使學生進一步加強生活發展規律的教育。
2.通過了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史實,使學生認識:一種新社會制度的確立過程,具有曲折性和復雜性,進步與反動的斗爭始終影響著革命的進程,但進步事業最終會取得勝利,從而使學生逐步樹立社會主義失業必定勝利的信念。
教學重點分析
資產階級革命的完成及其對發展資本主義的影響。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歷時約半個世紀,交織著議會斗爭和革命戰爭,共和與獨裁,復辟與反復辟的曲曲折折。最終通過資產階級與地主貴族的妥協(“光榮革命”)而宣告結束。這當中反映了當時資本主義還處在工場手工業階段,資產階級的力量還不足以最后戰勝封建主義,于是采取了妥協的方式。但是,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卻利用了自己在議會中占多數的有利條件,使議會通過了限制國王權力的《權利法案》,在英國確立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方式,不僅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建立開辟了道路,它還反映了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對歐洲和世界其他地方都有廣泛的影響,標志著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