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免疫 教學設計
第十一章第一節生殖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知識方面 (1)使學生識記變溫動物的概念和冬眠。 (2)使學生理解青蛙的外部形態、內部結構、生殖發育與兩棲生活相適應的特點。 (3)使學生理解兩棲類的特征。...
教學目的 1.知識方面 使學生通過學習知道魚類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2.能力方面 通過學習魚類資源的保護,使學生初步形成生態學觀點,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目的 1.知識方面 (1)知道主要的淡水魚類及其養殖。 (2)知道主要的海洋魚類及其養殖。 2.能力方面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培養學生自覺獲取生物學知識的能力。...
教學目的 1.知識方面 (1)理解魚適于水中生活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 (2)理解魚的生殖發育特點。 (3)掌握魚類的主要特征。 2.能力方面 通過觀察魚的外部形態和內部的主要結構的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教學目的 1.知識方面 (1)理解魚適于水中生活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 (2)理解魚的生殖發育特點。 (3)掌握魚類的主要特征。 2.能力方面 通過觀察魚的外部形態和內部的主要結構的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教學目的知識目標:1、理解感覺器官的概念和意義,以及耳的結構和功能。2、了解近視和遠視,眼睛的衛生保健知識,以及耳的結構和功能,聽覺的形成,耳的衛生保健。能力目標:培養預防近視沙眼中耳炎的能力。...
教學目的1.知識方面(1)識記沼蝦、河蟹、園蛛、蜈蚣的形態結構特點。(2)知道沼蝦、河蟹的經濟意義以及園蛛、蜈蚣與人類的關系。(3)識記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2.能力方面通過比較沼蝦和蟹的形態結構,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
教學目標1.了解地球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質的基本觀點,并通過對比對生命起源認識的不同觀點,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生命觀的教育,自覺抵制非科學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