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第一定律導學案
【導學目標】
1、知道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
2、知道物體的慣性。
3、通過實驗體會阻力的作用效果和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4、通過活動和閱讀感受時刻存在于我們身邊的科學。
【導學重點】
1、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與理解。
2、對慣性的理解。
【導學難點】
對物體運動狀態之所以改變或不變的正確理解。
【學法提示】
思考“物體的運動需要力的維持嗎?”進行感性猜想,仔細觀察老師所做的45頁實驗的實驗現象,根據現象聯系“力的作用效果”進行理性辨證思考。教時:2課時
【導學過程】
一、 預習導學
1、利用5分鐘通讀教材44頁“維持運動需要力嗎?”結合親身經歷猜想:
物體的運動 (“需要”、“不需要”)力來維持。
2、利用5分鐘讀教材46、47頁教材,結合老師所做的實驗完成下列問題:
(1)、 叫慣性。慣性是一切物體都具有的 ,慣性的大小只與 有關,與速度的大小等其它因素無關。
(2)、 也叫慣性定律,但兩者物理意義不同。
(3)、 叫慣性現象。
二、問題精講
1、設計并進行實驗,同時進行思考:
(1) 為什么小車要在同一高度從靜止開始滑下?
(2) 小車在水平桌面上速度變小的原因是
2、結論: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 ,這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減小得越 。
3、推理:如果運動物體不受力,它將
4、總結: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
5、考考你的逆向思維 你能試著把牛頓第一定律用否定的語序表達一下嗎?
6、慣性定律與牛頓第一定律的區別在于哪些方面?
三、 練習反饋
1、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 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 而概括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