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機》教案(通用3篇)
《熱機》教案 篇1
九年級上冊《熱機》導學案
學習目標:
1. 知道什么是熱機、熱機中的能量轉化、四沖程內燃機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2.了解汽油機和柴油機的工作過程和在實際中的應用。
3. 提高學習興趣,養成樂于討論、樂于交流的習慣。
學習重點:
四沖程汽油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學習難點:
熱機中的能量轉化
學具準備:內燃機掛圖,內燃機模型。
學習過程:
一、 進行實驗:
按照右圖所示進行實驗。觀察并思考酒精燈對試管中水加熱使水沸騰時,水的內能變化情況。
思考并回答:
1.看到了什么現象?
塞子被 沖開,并且瓶口有 生成。
2.木塞被頂開,是誰對它做了功?
3.水蒸氣既然能夠對木塞做功,說明水蒸氣具有能,它具有的是什么能? 4.在加熱過程中水蒸氣內能的變化情況是怎樣的?
內能轉化為 能。
5.在這個過程中,有沒有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轉化?
上面的裝置就是一個簡單原始的熱機。
二、快樂自學 閱讀教材第135-137頁,依據圖自學并填寫。
1.熱機
把 轉化為 __ _的機器。如: 等。 機是常見的熱機。
2.汽油機
(1)汽油機是利用 作燃料來工作的。
(2)工作過程:依據課本中p136的圖 16.4-3自學,交流、填寫。
第一沖程:吸氣沖程中燃氣為什么會進入汽缸?汽缸中活塞由哪端向哪端運動?
第二沖程:壓縮沖程中,活塞壓縮燃料混合物是什么能向什么能轉化?
壓縮沖程末產生什么結果? 。汽油機是利用什么方式點火的? 。
第三沖程:做功沖程中為什么能做功?是 能向 能轉化?
第四沖程:排氣沖程有什么作用?排除廢氣的溫度如何?
3.柴油機(對比學習).汽油機和柴油機在工作過程中有以下幾點不同:
(1)吸氣沖程中,汽油機吸入_______,柴油機吸入____________。
(2)在壓縮沖程末,__________的活塞能把汽缸內的氣體的體積壓縮得更小,使氣體壓強更大,溫度更高。
(3)點火方式上,汽油機是點燃式,柴油機是__________________。
小結:一個工作循環有 個沖程,飛輪轉動 周,對外做功 次,活塞往復 次,其他沖程靠飛輪的 完成。
4.火箭 閱讀教材第140-141頁sts
(二)、燃料的熱值 閱讀課本p138得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單位是________,符號是_______。汽油的熱值是__________,表示的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料燃燒的計算公式: (若為氣體燃料則為:q=qv)。
2.熱機的效率指 。
三、合作探究
1 . 1㎏干木柴完全燃燒所放出的熱量完全用來加熱 20℃的水能把多少千克的水燒開?(?)
2.600r/min表示 ,那么,一分鐘內有 沖程,對外做功 次。
四、自我小結: 本節課我的收獲是
1.考點歸納,完成網絡:
定義:將內能轉化為 的機器。
工作過程:一個工作循環包括個 沖程,做功 次,曲軸轉動 周。
熱機 四沖程 能量轉化:壓縮沖程中 ;
汽油機 做功沖程中 。
燃料的熱值:是燃料的一種 。
效率:η=w有用/q
2.本課我的疑惑還有:
五、當堂訓練:
1.下列所列的幾種機器當中,不屬于熱機的是 ( )
a.發電機 b.蒸汽機 c.火箭 d.內燃機
2.汽油機的一個工作循環是由四個沖程組成的,下圖中表示做功沖程的是( )
a b c d
3. 摩托車上的熱機工作時提供動力的是 ( )
a.吸氣沖程 b.壓縮沖程 c.做功沖程 d.排氣沖程
4. 柴油機上安裝了一個笨重的飛輪,這是為了 ( )
a.提高柴油機做功的效率 b. 使柴油機穩當,防止使用過程中移動位置
c.節約所需要的燃料 d.利用飛輪的慣性完成吸氣、壓縮、排氣三個沖程
六、我的反思
《熱機》教案 篇2
熱機是“熱與能”的最后一節,本節的教學內容屬于應用性的知識,與生產、生活有密切的關系。熱機本質上是將化學能轉換為內能,再由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能量轉化器。就其相關知識的外延而言,熱機的教學可以和人類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環境保護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等相聯系,可拓展的范圍相當廣泛。
基于生活經驗,學生對于“發動機”的概念并不陌生,但對于“熱機”及其工作原理的了解卻基本上都是空白。本節內容的學習要以機械能、內能、能量的轉換等知識為基礎,通過實驗進行引入,幫助學生復習了過去的知識的同時,引出了新的一課:熱機,邏輯清晰嚴密。再通過熱機歷史的了解,幫助學生了解歷史的同時感受物理學給人類帶來的巨大作用及艱辛的演變道路,幫助學會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凡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斷改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再通過熱機工作原理的講解,幫助學生深入地了解熱機,由于本節內容熱機屬于知識性內容,不易進行實驗操作演示,固我結合了flash,ppt等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進行理解,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重點,很好地彌補了傳統教學在本節內容教學的不直觀,不容易理解的困難。配合一定數量的練習,幫助學生在課堂之中就把所學的內容進行消化吸收,時間分配合理,下課正好打鈴,課上時間充分利用,效率較高。板書設計以樹狀結構進行展開,很好地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狀結構,吸收消化知識。這些就是本堂課的優點。用一個詞語概括本堂課,那就是:順利。
當然本堂課還是有一些不足的,第一:flash不是原創作品,都是借鑒了他人的成果,如果能自己制作flash就更加好了。第二:本堂課實驗不多,不能體現物理課作為一門實驗性課程的課程特色。
我希望能有更多老師對我的這堂課進行點評,幫助我找出我課中的一些問題,促進我的提高,本次匯報課同前幾次匯報課一樣,對我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和促進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了我作為一名老師的綜合能力。
《熱機》教案 篇3
導入:不要小看本節的小實驗,人們通過認識這類現象引發大的發明。帶著這樣的好奇學生觀察本節課的演示(課本圖15.4-1所示
的)實驗,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它所包含的物理知識:酒精燃燒放出熱量(化學能轉化為內能),通過熱傳遞將一部分內能轉移給水,水的內能增加使其溫度逐漸升高直至沸騰,產生大量水蒸汽,水蒸氣越來越多,對軟木塞的壓力越來越大,最后水蒸氣將軟木塞頂出試管口,這就是水蒸氣膨脹對軟木塞做功。這個實驗揭示:可以利用內能來做功。熱機就是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 出示預習提綱:明確通過自學找到熱機的種類,分析內燃機的含義,工作原理。
在一班我先讓學生結合預習提綱自己分析四個沖程,沒有交代各個部件,在后續的教學發現學生有些糊涂,給教學人為的帶來了障礙,在其他班的教學中我調整了一下順序,先讓學生認識各個部件,明確氣缸,再讓學生小組內互相討論分析四個沖程工作的特點,結合FLASH動畫讓學生對一個工作循環有個感性的認識。
教師點撥提升:吸氣沖程為什么會吸入空氣和汽油的混合物?壓縮和做功沖程都是進氣門和排氣門關閉,它們有什么區別?排氣沖程為什么能排出廢氣?學生能很好的回答出做功沖程會有火花,活塞運動的方向不同 ,能的轉化不同三個方面加以區分。第二部分燃料的熱值,通過閱讀指導,認識熱值的意義,熱機的效率,分析提高熱機效率的方法。
本節課備課中不足的是:沒有弄清書上圖中氣門下方的彈簧下的的很小的一個位置是什么,回來問愛人才知道那個叫凸輪軸,其設計的目的在于保證汽缸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氣門的開、閉動作。感嘆學生好問促進了教師的成長。
本節課中學生對曲軸的活動認識的不好,在最后一個班中發現用手做道具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說老師再給我們說說曲軸的工作吧,把書放到學生桌上比劃講解起來,我把左手掌舉起來,這是曲軸在吸氣沖程的位置,活塞向下運動,連桿帶動曲軸轉動,到最下端時,曲軸運動到這個位置,我把右手掌舉起,可以看出曲軸轉了180度,既半周,這樣一亮相,學生很好的認識一個工作循環,曲軸轉了2周,。
在課后一個很愛思考問題的學生問我:老師不對呀,怎么了,燃氣在內部燃燒應該爆炸呀?我說事實上它沒爆,而且還很好。這為什么?它的氣缸耐壓能力強。學生似懂非懂,后來我說我們倆回家都上網查查它的耐壓能力是多大?又一次成長的機會。
其實本節課在中考中出題的機會很少,我們通過本節的教學希望學生能用所學的知識去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培養學生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