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第五單元測試卷
班級 姓名 得分
(一)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1.在諸葛亮的對策里,對不同的對象所采取的對策不同。說說對下列對象所采取的對策分別是什么?
①曹操: ②孫權:
③劉表、劉璋:
④諸戎、夷越:
2.文段中諸葛亮回答劉備的咨詢的內容和以后的事實,可以看出諸葛亮是怎樣一個人?
3.從本段內容可知劉備“ ”(填一成語)后才見到諸葛亮,諸葛亮所說的“操能克紹”指的是 之戰,那一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三國最后歸于 朝。
諸葛亮受遺詔
《三國志 諸葛亮傳》
章武三年春①,先主于永安②病篤。召亮于成都,屬以后事。謂亮曰:“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泣涕曰:“臣敢竭股肱③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④后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① 章武:劉備的年號。三年:公元223年。
② 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節縣東北。
③ 股肱:用以比喻輔佐之臣。
④ 敕:告誡,囑咐。
1.解釋句中加點的字詞。
(1)若嗣子可輔 (2) 事之如父
2.翻譯下列句子。
臣敢竭股肱③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3.根據對短文的理解,請用一個歷來為人們稱贊諸葛亮的成語,來評價諸葛亮這個人物的高風亮節:
4.《出師表》中最能表達諸葛亮對劉備父子思想感情的一句是
5.《出師表》中有“深追先帝遺詔”句,請默寫出劉備給后主劉禪遺詔中的一句名句:
6.你還知道有關諸葛亮的成語(或俗語)和故事,請寫下來。
成語(或俗語);
故事:
(二)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 在文中空格處填上所缺詩句。
2. 請寫出第一小節派生出來的兩個成語。 、
3.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
(1) 二者不可得兼
(2)所欲有甚于生者
(3)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4)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5)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6)得之則生
4. 翻譯句子:
(1)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2) 萬鐘于我何加焉!
(3)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1) 上文中心論點是
(1) 上文“行道之人”和“乞人”的做法你是否贊同?請談談你的看法。
7.利用文段中“義”的含義,寫出三個含“義”的成語。
(三)墨池記
1.一詞多義辨析。
臨池學書
羲之之書晚乃善
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
一男附書至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固以怪之矣
則學固豈可以少哉
則其所能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
2.翻譯
(1)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2)然后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
(3)則學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
3.“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此句的意思與一個成語的意義相近,這個成語是
1. 王羲之學有所成的原因是
(課文原句回答)
(四)
司馬光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2. 解釋加點的詞。
(1)眾皆棄去( ) (2)破之( )
3. 翻譯: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
4. “破甕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馬光的機智聰穎。機智聰穎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創新思維。創新思維的事例古今中外不勝枚舉。請舉一例。
(五)古詩詞默寫
1.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抒發詞人一生中的事業與抱負,并發出無盡感嘆的句子是
2.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中抒寫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壯志未酬的感嘆的詩句是
3.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中著重寫今日的感傷,被譽為“千古奇偶”的詩句是
5. 在《行路難》中最能表現李白面對挫折積極向上,對理想執著追求的詩句是:
與之相反的是,《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數云》中 卻又表現出他面對困難消極避世的思想。
6. 默寫《漢江臨眺》
7. 寫出古今詩文中表達雄心壯志的名句:
8. 古詩詞中有許多表現惜時或勸學內容的名句,請寫出其中連續的兩句:
9. 寫出古詩詞中表現愛國內容的名句:
10.請你從古代詩詞中找出兩句寫春雨的句子(含“雨”字)
11.請寫出兩句你所喜歡的描寫春天的古代詩詞
12.請寫出古代詩詞中有關山的詩句
13.請寫出古代詩詞中有關花的詩句
14.請寫出古代詩詞中有關水的詩句
15.請寫出古代詩詞中贊頌大海的詩句
16.請寫出古代詩詞中含有月詩句兩句
17.請寫出古代詩詞中有關鳥的詩句
18.中國的酒文化享譽世界,請你寫出含“酒”字的詩三句: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