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送行教學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有感情朗讀課文,品味文章對勒羅為人送行角色的刻畫,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2、討論理解文中勒羅受雇送別的感情問題,體會散文所蘊含的對生活的深刻思考的問題。 3、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能運用設疑法深入理解作品。
過程與方法:采用活動法,引領學生通過文中兩種“送行”場面的比較探究,領悟作者的思想,體會文章的意趣,善于在閱讀活動中發現和提出疑問,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文章的用意,善于從世間百態中發現美好有趣事物。
內容簡析
《送行》幽默風趣,通過對繁文縟節的厭倦,表達了對真情的渴望。不只單純地為幽默而風趣。含蓄地通過對勒羅受雇扮演“送行者”情節,表達了人與人之間需要真情實感的觀點。
創意說明
本文故事情節曲折起伏,引人入勝。難點在于文章主題的理解上。教學中可引導學生著重從勒羅的語言和神態上加以仔細的體會分析,并引導學生把兩種不同的送行南面加以比較,從而去把握文章的主題。最好能從我國古代送別詩的體會中進行對照,以加深對作者的情感領悟。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激疑:
1“送別”是文學中的一大主題,古今中外的詩詞歌賦中,你還記得幾首寫“送別”的詩詞嗎?回憶、背誦
2中國古代一些文人雅士,最興吟詩作別,折柳相贈,以寄依依惜別之情。今人送別,也會叮嚀祝福,相依緩行,不肯留步。這一切都是人之常情,也許你并不覺得這其中有什么值得玩味或思考的意義。可英國漫畫家、作家馬克斯•比爾博姆卻用漫畫眼光將送行活動中的“尷尬”和“精彩”這兩種決然不同的境界寫得精妙傳神,讓人深受感動和啟發。聆聽、感悟
二、初讀感知備疑
1、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注釋①,誰能說你從注釋①中搜集到哪些有關作者的信息?
名:馬克斯•比爾博姆
地:英國
作者 時:十九世紀
評:漫畫家、作家
作:《馬克斯•比爾博姆文集》
齊讀、交流
2、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全文,邊讀邊完成下列任務:
(1)圈劃文中出現的生字詞,結合上下文思考其意思。
①不諳(ān)世故:不熟悉人情世故。②凄愴(chuàng):凄涼,悲傷。
③邂(xiè)逅(hòu):偶然遇見久別的親人、朋友。④不可思議:不可想象,不可理解。⑤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辭、表情上。
(2)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文中都寫了哪些人的送別?有什么不同?
(我們送行起身前往美國的朋友,勒羅送行來英國旅行不相認識的美國小姐)
(4)這兩種送行,在送別目的、送行場面、送行效果等方面分別有什么不同?
(板書)
局促不安
我們送行遠行的朋友 說多余的話
(真 情) 強作歡顏
感人的表情
勒羅送行陌生的小姐 給予最好的忠告
(受 雇) 熱切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