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莊子》故事兩則學教案
“以自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學教案
課 題《莊子》故事兩則授課時間3
學習目標1: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豐富文言知識,了解《莊子》及莊子生平、思想。
學習目標2:欣賞《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莊子生活的詩意,了解莊子的志趣。 學習目標3: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增加他們對傳統文化經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學習重難點:重點: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感知惠子和莊子思想、性格、氣質上的差異,理解莊子的志趣。 難點:理解兩則故事的寓意。 引導學生鑒賞莊子寓言的藝術特點。學習過程設計(學案)
教學過程設計(教案)
學案:第一部分:自主探究一.了解文章來源。⑴、《〈莊子〉故事兩則》,均選自 。莊周,是 (朝代)哲學家,是諸子百家中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貼切,“鹓鶵”比喻 ,“鴟”比喻 ,“腐鼠”比喻 。
二.基礎積累1、解釋文中的重點詞語;葑酉( )梁,莊子往( )見之。或( )謂惠子曰:“莊子來,欲( )代子相!庇谑腔葑涌郑延趪( )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鹓雛(yuān chú ),子知之乎?夫鹓雛發于( )南海,而飛于( )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 )不食,非醴(lǐ)泉( )不飲。于是( )鴟(chī)得腐鼠,鹓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 (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國嚇我邪(yé)?(1)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 ),是( )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 )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 )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 )矣!”莊子曰:“請( )其( )。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2、找出文中重點句子并翻譯。(1)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2)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3)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lǐ)泉不飲。(4)今子欲以子之梁國嚇我邪(yé)?(5)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6)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7)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8)“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三.課文理解:
1、閱讀《惠子相梁》、《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思考:
(1)莊子講鵪鴇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2)莊子堅持認為“出游從容”的魚兒很快樂,表現了他怎樣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