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莊子》故事兩則學教案
(3)比較莊子與惠子思想、性格、氣質等方面的差異,從中可以看出莊子怎樣的人生態度?(4)就《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這則故事看,惠子覺得每個人無論如何不會知道第三者的心靈狀態,對此,你是否贊同?為什么?
3、課外練習: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題目。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岸渚崖之間,不辨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莊子·秋水》)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1)秋水時至: (2)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3)東面而視: (4)而輕伯夷之義者: 2、下列句子中的“于”與“至于北海”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b.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c.吾非至于子之門 d.生于憂患3、翻譯句子 “我之謂也”譯為 : 4、本選段主旨為:
四、我存在的疑問:
第一課時:預習指導課
完成學案。
第二課時:展示課
一、 導入激趣:先秦諸子散文,雖然主要是政論文,但也是文學藝苑中的奇葩異蕾。《淪語》平實質樸,富含哲理;《孟子》文筆雄健,鏗鏘有力;《荀子》行文氣魄雄渾;《老子》清遠深邃;《墨子》質樸;《莊子》恣肆。今天,我們一同欣賞《莊子》散文中的片斷。二、預習檢測:
1、文學常識。《〈莊子〉故事兩則》,均選自 。莊周,是 (朝代)哲學家,是諸子百家中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實詞翻譯(4分)
惠子相梁( ) 非梧桐不止( )
于是鴟得腐鼠( )非練實不食( )
或謂惠子曰( )
搜于國中三日三夜( )
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 )3、虛詞理解(3分)找出與例句中畫線詞用法相同的一項( )例句:南方有鳥,名為鹓鶵子知之乎?a輟耕之壟上 b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