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xué)習(xí)《雨的訴說》課堂實錄
生4:趙師秀的《約客》: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生5:孟浩然的《春曉》:……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生6:王維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生7: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生8:朱自清的《春》中描寫春雨的一段文字: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xì)絲,密密地斜織著,……
生9:戴望舒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獨(dú)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師:雨,留給人們的不僅僅只是美好的回憶,也有苦澀和無奈,甚至是揮之不去的愁怨。請聽作者的愁緒與感慨。
音樂:曲調(diào)轉(zhuǎn)為低沉、略帶哀怨的蕭聲曲。
生1:(朗誦)杜牧《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生2:李商隱的《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生3:杜甫的《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人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
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嗚呼!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dú)破受凍死亦足!
師:老杜之“沉郁”于此可見一斑。晚唐詩人杜牧雖說才情橫溢,可到了江南,面對滿眼春色卻感嘆起歷史的煙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生:還有范仲淹《岳陽樓記》:“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情景交融,渲染出遷客騷人那種去國懷鄉(xiāng)、感極而悲的心境。
師:雨給人們的感覺是多種多樣的,也正如如此,雨才成為人們歌詠的對象。當(dāng)人們在觀雨時,把自己的感情賦予雨,這時的雨就已經(jīng)是凝著作者思緒和情感的東西,成為一種意象。因而,雨又多了一些比喻、象征意義。“屋漏偏逢連夜雨”,在這種時代,雨在人們心中投下的就只能是生活的陰影了。“不經(jīng)歷風(fēng)雨,怎么見彩虹?”這告訴人們,只有付出才會有回報。詩人眼中的雨是充滿詩情畫意的,然而大自然的雨卻是變化無窮的,它給人類帶來福祉,可是它也給人類帶來了災(zāi)難,你們能舉例告訴我嗎?
三、說說雨的功過
生1:如果雨水泛濫成災(zāi),它可以沖毀橋梁,淹沒村莊,破壞莊稼,給人類造成巨大損失。
生2:世界的一些地方,雨常常傾盆而下,帶來災(zāi)害。
師:你能舉例說明嗎?
生1:我國四川西部,山嶺起伏,那里的峨眉山是大陸上多雨的地方,有“西蜀漏天”之稱,如果雨總是下個不停,那是件多令人煩惱的事呀!
生2:美國弗吉尼亞洲,1969年颶風(fēng)襲擊時,測得5小時的降水量達(dá)787.4毫米,給當(dāng)?shù)匕傩諑砹司薮鬄?zāi)難。
生3:智利南部的巴希亞•菲利克斯平均每年有325天在下雨。1961年這一年,只有17天沒有下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