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綠》教案1
課 題西湖的綠課 時第1課時,共 課時課 型新授課授課時間2004年9月 日星期 (重點.難點.關鍵) 教 材 分 析1、 通過精讀分析重點,明確景物特征,理解體味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感情。2、 理解體會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加以具體描寫的方法。(知識、能力、情感) 教 學 目 標1、 掌握“璞、梔、瀲、滟、蜿、蜒、茸、袂、翩、舷”等字。2、 了解游記通過觀察,抓住景物特征,進行記敘、描寫的寫作特點。3、 理解課文脈絡、結構;分析第二段關鍵詞語和重要句子,了解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加以具體描寫的方法。課前準備課文錄音帶、投影片板書設計:第一部分(第1段):簡要交待游湖的原因和時間,著重寫了西湖六月的獨特風光。第二部分(第2~4段):具體寫西湖夏日的綠色之美。第三部分(第5段):交待游覽結束,盛贊西湖的神奇,總結全文。教 學 過 程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導入新課引題學習文體知識學習字詞感知課文內容學習第一段1.導入新課以《飲湖上初晴后雨》、《錢塘湖春行》導入。2.引出課題,簡介作者。3.點明本文體裁:游記。簡要介紹游記的特點。聽課文錄音,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這篇游記按時間先后和游蹤,記敘了哪幾個景點?寫出了西湖的什么特點?4.正音釋詞。出示投影膠片,認讀13個生字,解釋文中疑難詞語。5.把握文章內容要點。提問:課文中具體寫了哪幾個景點?在哪幾段中寫這幾個景點?其他幾段寫了什么內容?據此可分為幾個部分?討論明確:三個景點——靈隱、蘇堤、花港。可分為三個部分,出示投影膠片。劃分段落。6.讀析第一段。提問:六月的西湖給人一種什么印象?作者怎回憶一詩記錄邊聽邊記學習字詞討論分析問題教 學 過 程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學習第二部分么會在“并不是好時候”的六月表現了西湖一種特有的美?這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啟示?請用文中的話來回答。全班交流,明確:六月的西湖在煙雨籠罩中有一種特有的空靈清麗之美。要了解西湖的美,“實在應該仔細觀賞領略才是”,啟發讀者如何去鑒賞美。提問:綜觀全文,作者通過“仔細觀賞領略”,發現了六月的西湖一個什么特點?為什么要抓住這個特點來寫?全班交流,明確:這篇游記抓住了西湖的“綠”這個特點來寫。其原因:一是六月春光已老,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又尚早,“綠”正是此時西湖的主宰;二是前人關于西湖的詩文,早已是汗牛充棟,作者另辟蹊徑,引導讀者探求西湖內在的美。7.讀析第二部分。指名朗讀,出示思考題:作者寫了靈隱哪些處全班交流,回答全班交流,回答學習第二部分學生朗讀教 學 過 程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布置作業所的哪些景物?分別有什么特點?四人小組討論后,教師形成板書。8.布置作業背誦第二段。四人小組討論背誦第二段教后感:
上一篇:《草莽英雄》教案1
下一篇:《搶財神》《九個炊事員》《復句》教案及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