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我所欲也》教案7(內含練習)
二、問題研究孟子主張人性是善的,他認為人生而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禮讓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這些“善心”喪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備“仁義禮智”。本文就是從這種理論出發,闡明了義重于生,義重于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舍生取義”的主張。孟子認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義更重要,就會做出各種不義的事情來。他對比了兩種生死觀,贊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暢,論證嚴密;引譬設喻,生動形象;排比鋪陳,氣勢恢弘。體現了《孟子》一書的文筆特點。1. 明白曉暢,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詞匯。2. 大量使用排偶句。這樣就使文章讀起來節奏感強,并且富于文采和氣勢。3. 善于比喻,這些比喻大多是根據生活常理設計的。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里舉的戰爭中的事例,《魚我所欲也》中舉的“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例子。這種取義淺近的比喻,既使他所講的道理易于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學趣味。 三、小結本文闡明了義重于生,義重于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義”的中心論點。他對比了兩種人生觀,贊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不辯禮義而貪求富貴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練習]說說下面各組句子中劃線的詞的意思或用法是否相同。1.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2. 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3. 所欲有甚于生者萬鐘于我何加焉4.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解析:此題意在積累常用實詞、虛詞。1. 與,讀yú,句末語氣詞,表示反問。 與,給。2. 而,連詞。連接修飾語和中心語。而,連詞。連接主語和謂語,含有“卻”的意思。3. 于,介詞。表示比較。于,介詞。引出動作的對象。4. 是,指示代詞。這個,這樣。是,這樣看來,由此看來。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90分鐘)一、積累與運用(18分)1. 默寫,或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4分)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風雨不動安如山。⑵采菊東籬下,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腸斷白蘋洲。⑷《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表現“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情懷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己亥雜詩》中表現作者仍愿報效祖國并蘊含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⑹日本政府寓言通過了右翼勢力編寫的歷史教科書,肆意篡改歷史,美化侵略,遭到了許多主持正義的國家的強烈譴責,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ㄓ谩<孟子>二章》中的名句填空)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詩情到碧霄。⑻《春望》中詩中情景交融的擬人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⑼巴東三峽巫峽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下列文段摘自一位中學生的習作,其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任選四處提出修改意見。(4分)在學習和生活中,人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當然,①挫折會因人們對待它的態度的不同而給人們帶來不同的結果。有人會因為挫折而激起旺盛的斗志,②最終成就一番理想;也有人會因為一次挫折而灰心喪氣,一蹶不振,③淪為一個毫無作為一事無成的庸人。勇敢的人往往能直面挫折,把它當作前進的墊腳石;④而那些長期在安逸生活中養成了懦弱性格的人則總是害怕挫折,無法承受任何挫折的打擊,把挫折看成可怕的陷阱。但是,只要他們能學會在挫折中汲取力量和勇氣,⑤并磨煉出堅忍不拔,就一定能夠戰勝挫折,創造一個美好的人生。(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閱讀(12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中,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3. 比較下列各組加點的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a. 國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應 b.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c.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d. 國恒亡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4.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2分)⑴必先苦其心志。ā 。、评в谛,衡于慮( 。侨雱t無法家拂士( 。、仍嫫渌荒埽ā 。 5. 翻譯下面句子。(4分) 、艅谄浣罟,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章第一段寫舜、傅說等六人的經歷,是為了證明_____________這一觀點。(2分) 7. 請你從歷史或現實中,列舉一個經受艱苦磨難,終于成就了不平凡事業的人物事例。 (2分)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現代文閱讀(36分)閱讀下面文段,回答下列問題:(一)(14分)①我躺著,聽船底潺潺的水聲,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與閏土(甲)到這地步了,但我們的后輩還是一氣,宏兒不是正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乙)起來……然而我又不愿意他們因為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展轉而生活,也不愿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②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了。閏土要香爐和燭臺的時候,我還暗地里笑他,以為他總是崇拜偶像,什么時候都不忘卻,F在我所謂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遠罷了。③我在蒙眬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8、選詞填空。甲處填 _________,乙處填 _________ (隔離、隔閡、隔膜、隔絕) (1分) 9、用簡明的語言概括選文的大意。(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中“知道我在走我的路”,你是如何理解“路”的含義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提到三種人的生活,你是怎樣理解這三種生活的?“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指的是什么生活?(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最后一段又再現了記憶中故鄉的美麗畫面,這說明了什么?(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你是如何理解第③段畫波浪線這句話的深刻含義?(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中,作者希望宏兒和水生能過上幸福的生活,試設想改革開放后(1978年)宏兒和水生的晚年生活,請你用幾句話描述一下。(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5分)①大仲馬說:“人生是一串由無數小煩惱組成的念珠,達觀的人是笑著數完這串念珠的!边@話在今天看來也是不無道理的。 ②確實,在生活的道路上,極少有人是一帆風順的,都要遭受這樣那樣的挫折,有的人在逆境中奮起,做出了很多成績;也有人沒有勇氣正視人生,沉淪下去。然而,生活是位嚴肅的老人,他絕不會可憐懦夫,相反,只歡迎那些笑著面對人生的人。 ③列夫·托爾斯泰就是這樣的人。據說,托爾斯泰讀大學文科班時,曾經連續兩個學年考試不及格,無法畢業,只好退學回家。但他沒有因此消沉,而是堅定、執著地追求著人生的真諦,經過不懈地努力,終于有了名著《戰爭與和平》、《復活》的問世。試想,假如他當初自暴自棄,那么世界文壇恐怕就會少了一顆巨星。 ④也許有的人認為:這并沒有什么,托爾斯泰所受的挫折和某些人比起來是微不足道的。 ⑤這里的某些人,自然包括那些后天或先天有殘疾的人。美妙音樂他們聽不見,艷麗的鮮花他們看不見,世界給予他們的,他們無法去取,而他們應該得到的,卻又常常失去。和常人比起來,他們每走一步,都要付出超過常人幾倍的力量。請看看真正有志的人是怎樣做的吧! ⑥北京造船廠青年工人劉京生,因公致殘,失去雙臂,一個活蹦亂跳的小伙子瞬間變成了殘廢人,他苦惱過,可是他并沒有頹唐,而是重新奮起,刻苦自學,成為一個青年書法家。 ⑦海倫·凱勒是個先天不足的人,她又聾又啞,就是這樣一個人,最后成為著名的教育家,海倫說得好:“我滑落過好幾次,跌倒、摔得頭破血流,然而我戰勝了自己,繼續攀登,因為我看見燦爛的云霞在向我招手,希望的頂峰就在面前! ⑧正是非凡的樂觀精神造化了他們偉大的人格,使他們獲得了成功。 ⑨然而在這個世紀之交的時代,有些人卻在一時的挫折面前退卻了。不是有人發出了人生的路為什么越走越窄的感慨嗎?不是有人因高考落榜而一蹶不振嗎?生活中遇到不幸是必然的,可畢竟還有許多美好的東西在召喚我們。 ⑩人生的路是那樣坎坷艱難。有時是陽光燦爛,有時也會陰云滿天。陰云常常會給每個人的心里投下濃重的陰影。可是,這能夠成為自己萎縮不前的理由嗎?不能!人生是短暫的,我們都想在短暫的一生中得到社會的承認,反映真正的自我價值,那就要為社會創造價值。而那些愁眉不展、郁郁寡歡的人,那些會發高水平牢騷的人,他們以為世態炎涼、紅塵若夢的人,他們遇到一點點不幸便以為自己是人間最不幸的人,他們不想也不會為社會創造價值,社會也不會承認他們的。只有那些信心十足的人——當然絕不是茫然自信,只有他們才能創造出生命的價值。15. 選文的論點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選文第⑥、第⑦兩段位置可否互換?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選文所使用的論證方法中,請寫出兩種,并各舉一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選文劃線句子有何含義和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人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當你遭遇挫折時,你將以怎樣的人生態度去面對?請結合選文內容,用富有文采的語言來表述,或引用文學作品中的名句來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7分)①據最近的各方媒體披露,北京一個不足十歲的孩子竟然“成功”地改編了《西游記),且已交付某出版社正式出版;而深圳一個父母均為打工者的兒童,竟把自己由兩歲到六歲的“經歷”以日記體寫就一篇長篇巨著;南京一個兒童即將出版的著作也長達百萬字;而中國教育電視臺報道的某個女孩就更是了得,她小學還沒畢業,就已經出版了一部專門研究美洲瑪雅文化的專著……文壇如此童星閃爍,儼然已呈現出“小鬼當家”的格局。 ②忘了是誰的名言,說是一個人即使是天才,他的第一聲啼哭,也不會是一首好詩。然而在中國神奇的土地上,卻歷來不乏此類“出籠”,由此而成就的“神童”更是多如牛毛。諸如四歲能詩,五歲善棋,六七歲能與財主*商斗智,八九歲可與文人雅士掰腕等等,傳說雖然玄乎,但卻又有名有姓,有鼻子有眼。就是這些神乎其神的 “神童”,最終大多難逃“泯然眾人”的結局。其實,許多有成就的偉人,其童年反而顯得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從牛頓到愛因斯坦,由華羅庚到陳景潤,他們小時候都不是什么“神童”。愛迪生甚至被視為大腦遲鈍的低能兒,僅上了三個月小學就被請出校門。一個人一輩子有沒有作為,有多大的作為,還真與其童年的神與不神沒有太大的關系。而惟一關系重大的是其后天的努力如何,后天發憤怎樣。③我們應當正確看待天分和聰明,既不能抹煞天資聰明的孩子的存在,更應該對其采取科學的態度。試想,方仲永的父親若能正確對待“五歲能詩”的兒子,為其創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而不是四處炫耀,以名換錢,方仲永或許會成為一個棟梁之才,起碼不至于落個“泯然眾人”的結局。當然,“揠苗助長”的愚蠢之舉也同樣是我們扼殺天才的最常見手法。一個孩子剛剛顯露出一點寫作天才,眾多出版社出于自身經濟利益考慮,大肆炒作。其實誰都清楚,寫作是一種厚積薄發的行當,一個七八歲的孩子竟根據自身的經歷寫小說,一個十來歲的小學生竟然出版遠古文化專著,如此學術根底搞出的所謂作品,究竟能有多大的價值? ④青少年尤其是懵懵的童年階段,正是其打基礎、長知識的關口。若此時不但不很好地幫助其吸收知識的營養,反而是千方百計令其釋放體內本就不多的能量,那瓜不熟蒂便落的悲慘結局就在所難免了。 (作者 周士君)20. 本文的主要觀點是什么?(用自己的話概括)(2分) 。 21. 本文在舉例論證中,既舉了方仲永之例,又舉了牛頓、愛因斯坦、華羅庚、陳景潤等事例,這種論證方法又稱 ,都是為了證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2. ⑴第③段中劃線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是 。 ⑵第④段中“瓜不熟蒂便落”比喻的是 (2分) 四、作文(50分)23. 下面兩道作文題,請任選一題寫一篇作文。⑴歲月匆匆,十五六歲的我們已走進花一樣的季節,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門檻上。清點行囊,我們會發現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從;多了一分寬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動,少了一分幻想;還多了一分責任、理想與憧憬……我們的行囊變得沉甸甸的,我們的道路正在向未來延伸。請以“十六歲,我多了一分_____”為題,寫一篇有真情實感的文章。要求:1、在橫線上填入恰當的詞語,使題目完整; 2、文體不限;3、不少于500字(如寫詩歌不少于20行);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⑵世界,充滿七彩陽光,人生充滿美好向往。在通往理想的攀登上,每一步都彈奏著苦與樂的樂章。品讀上面的小詩,以“苦與樂”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2、圍繞話題自擬題目;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附加題(10分)(一)讀下列這則文言文,回答1~3題(6分)鄒孟軻母(節選)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游為墓間之事,踴躍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蹦巳,舍市傍。其嬉游為賈人⑴炫賣⑵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睆歪闵釋W宮之旁。其嬉游乃設俎豆⑶,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彼炀。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⑷。注:(1)賈人,商人。 (2)炫賣,叫賣。 (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禮器。 (4)漸化,逐漸濡染。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乃去,舍市傍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孟子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2. 用現代漢語翻譯句子(2分)復徙舍學宮之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簡答題(2分)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則故事的主要內容,然后談談這個故事給你的啟示。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啟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請你展開聯想,至少運用兩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將朝陽、江水、少年這三個詞語擴展成一段話,描寫一幅美麗的畫面。(50字左右)(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