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妻書》教案
說理時選擇了帶有感情色彩的詞語和表達豐富感情的句式,使議論也涂上自己所憎所愛的感情色彩。例如,作者在談到清朝血腥兇殘的統治時,并不直說,而用“遍地星云,滿街狼犬”來比喻。又如第6段中說:“……第以今日事勢觀之……吾能之乎?亦汝能之乎?……”作者在分析現狀的黑暗時,接連使用了排比、設問、反問等句式,酣暢淋漓,一氣呵成,具有無可辯駁的說服力,從而有助于思想觀點的表達。
(五)本文語言也非常好。首先是因為這些話都是烈士從肺腑中傾瀉出來的,情真意切。莊子說:“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普希金說:“如果你的語言不是出自你的內心,你就不能打動別人的內心。”正因為這封信里都是剖肝瀝膽的話語,所以那樣地扣人心弦。其次,也由于烈士平素的語言修養高。烈土生前對語言文字是很注意學習、鉆研的,有多種譯著。這封信語言淺近平易,使用的是雜有白話成分的通俗文言。如“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淚珠與筆墨齊下”、“吾心不忍”、“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有不解處,望請其指教”等,都同白話很接近。信中用了許多典故,如“太上忘情”、“望夫化石”、“破鏡重圓”等等,但都融入通俗的語言之中,既增強了語言表現力,又沒有冗贅艱深的毛病。如果不指出來(共有十處),一般人還不覺得有不少典故。
(六)作業:完成思考與練習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