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妻書》教案3
【教學目的】1.掌握本文重點實虛詞,掌握課文中活用的詞在詞的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
2.領會“吾至愛汝,既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這句話的含義,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將兒女之情與革命豪情相結合以及記敘、議論、抒情相結合的寫法。學習革命前輩犧牲一己,“為天下人謀永福”的光輝思想和高尚情操。
【文言基礎知識】
1.注音釋義
意映卿卿如晤(晤,音wù,相遇、見面,引申為面對面)
的的非吾所忍(的,音dí,實在、的確)
2.通假字
吾靈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近)
3.一詞多義
[竟]
a動詞
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完畢、終了,本課)
此縣官重太后,故不竟也(追究《漢書、霍光傳》)
輕舟竟川(從頭到尾,曹操《善哉行》)
b副詞
道竟何為耶(究竟、終究,劉禹錫《天論上》)
神農竟不知(竟然、居然,杜甫《游何將軍山林》)
[身]
a名詞
首身離合心不懲(身體、軀體,《國殤》)
且以汝有身也(有身指懷孕,本課)
b代詞
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自己、自身《出師表》)
身是張翼德也(我《三國志•蜀書•張飛傳》)
c副詞
將軍身披堅執銳(親自《陳涉世家》)
4.詞性活用
a. 名詞用作動詞
汝幸而偶我(婚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尊敬。幼,疼愛)
b. 名詞用作狀語
汝泣告我(哭著)
瓜分之日可以死(像分瓜一樣)
c. 動詞使動用法
不能竟書而欲擱筆(使……完畢)
當盡吾意為幸(使……盡)
d. 形容詞用作動詞
卒不忍獨善其身(完善)
e. 形容意動用法
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以……為樂)
5.古今異義
汝可以模擬得之(模擬 古義:想象、揣摩。今義:模仿)
6.句式解析
稱心快意,幾家能彀(主謂倒裝句)
【難句解析】
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全句譯為:當我寫這封信(的時候),淚珠和筆墨一齊落下,不能把信寫完就擱筆了,又很擔心你不能深深地了解我的苦衷,說我忍心丟了你去死,說我不了解我的不要我死去(的心情)啊,因此忍著悲痛跟你講講這種苦衷。
司馬春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
“春衫”實際是“青衫”,原句是《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太上”就是“太古”,最遠最古的,引申為最高尚的人。全句譯為:江州司馬的青衫(濕了),我不能學那些修養高超的人忘懷于世理人情。
汝體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
“樂”意動用法,以……樂。全句譯為:你在哭不成聲以后體察我的苦衷,也能把天下人(的福利)放在心上,(那么),就應當也把犧牲我跟你的福利作為樂事,去為天下人謀福利啊!
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
“適”,合適的意思。“篩”名詞兼動詞,既表動作又表動作使用的工具。“依稀”作“仿佛”、“朦朧”講。譯作:新婚三四個月,恰巧是冬天的某個月半的前后,窗外稀疏的梅枝就象篩孔一樣,篩出了稀疏的月影,(梅影和月影)朦朧地互相掩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