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妻書》教案3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吾犧牲百死而不辭,而使汝擔憂的的非吾所忍。
“犧牲”和“百死”同義,這里復用,為的強調死。譯作:我平時不曾把我所追求的目標告訴你,是我的不是;但是,如果告訴了你卻又很怕你天天替我擔憂,我即使犧牲一百次也不退避,使你擔憂倒的的確確不是我能忍心的。
【內容主旨】
全文七段,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段),作為遺書的開端,簡要地說明自己寫這封遺書的原因和悲痛的心情。
第二部分(第2、3、4段),是信的核心。在這部分中,烈士心情傾訴自己“至愛汝”又“忍舍汝而死”的心情和道理。
第2段開頭一句“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是全文的綱。烈士在這段里先簡單地闡述“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的道理。然后下面用兩段文字,一段詳訴,“吾至愛汝”的衷情,一段說明“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道理。
第3段,用“汝憶否”、“回憶”、“又回憶”引出三件夫妻恩愛的追憶。三件事情都反映了烈士對妻子的眷戀之深,為妻子著想“無所不至”,用事實說明自己絕不是一個無情的人。
第4段,開頭用“吾誠愿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勢觀之”作為過渡,把“吾至愛汝”的傾訴過渡到“忍舍汝而死”的說理。先列舉種種“可以死”的情況,說明延緩此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對方死;次講破鏡難以重圓,說明“生離”較“死別”更為痛苦;再說“天下人”生死離別的慘狀,說明“鐘情如我輩者”不能忍心不救,從而得出要“就死而不顧汝”的道理。最后寫對妻子的叮囑,把磁頭后人的任務托給妻子。
第三部分(5、6、7段),作為遺書的結尾,再一次傾訴自己“至愛汝”和“忍舍汝而死”的衷腸。
第5段開頭一句“吾今與汝與無言矣”,似乎要收住話頭了,但感情澎湃,欲止不能,很自然地又寫出自己死后的愿望:靈魂永遠陪伴妻子──以此進一步表達“吾至愛汝”的衷情。
第6段再一次申述自發一前“未嘗以吾所志”告訴妻子的原因,并慨嘆夫妻二人的“幸”與“不幸”,從“幸”與“不幸”的角度,再次抒發“吾至愛汝”、“忍舍汝而死”的思想感情。
第7段是希望妻子讀懂遺書,理解自己的思想感情。
這封遺書表達了烈士對革命的忠誠和對妻子的摯愛,闡明了個人幸福與全民幸福的關系以及個人一切的崇高革命精神。
【寫作特點】
本文作者為了表達“吾至愛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復雜的思想感情,遺書中非常自然地綜合運用了抒情、記敘、議論三種表達方式。全文有很多地方直接抒情,表現了烈士在面臨為革命獻身之時,從內心洶涌而出的強烈的情感浪濤。為了抒情,作者很自然地記敘了一些往事。而最感人的,除了“吾至愛汝”的情外,還在于“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的道理。烈士為全國同胞爭取自由幸福而不惜犧牲個人一切的精神是崇高的。正因為烈士摯愛妻子,他忍心舍掉妻子英勇赴義的“理”就有巨大的說服力和感人力量。
此外,本文的語言也非常好。信中之話是烈士的肺腑之言,真切感人,扣人心弦。同時,因為作者平素語言修養高,文字亦文亦白,通俗典雅。信中多處用了典故,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又不覺冗贅艱深的毛病。如“太上忘情”、“望夫化石”、“破鏡重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