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禮贊(茅 盾)
3.“貴族化的楠木”象征什么?茅盾同志說:貴族化的桶木象征國民黨反動派。我寫此散文是這樣想的。
4.導語
借景抒情,具有濃郁象征色彩。 “禮贊”:表示尊敬和贊美。
三、探究學習
1.閱讀回答,這篇散文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全文的中心又怎么概括?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點題,直抒對白楊樹的贊美和崇敬之情,領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2至4自然段)轉寫黃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楊樹生長的環境、從正反兩面寫人對高原景色的感覺,襯托出白楊樹,用肯定的語氣再度贊揚白楊樹的“不平凡”。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運用先總后分的寫法,具體描繪白楊樹的形象和性格,以否定句式,強調白楊樹是“不平凡”的樹。
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先用欲揚先抑,虛抑實揚的手法,贊美白楊樹是“樹中的偉丈夫”,然后用排比句,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的揭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
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運用對比手法,表明作者不同于頑固派的觀點,又一次直抒對白楊樹的贊美和崇敬之情。與文章開頭相呼應。
中心: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楊樹的外形特征,借白楊樹的不平凡的形象,贊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抗戰的北方農民,歌頌他們質樸、堅強和力求上進的精神,抒發作者對他們的崇敬和贊頌的感情。
2.看一看文中多處出現的“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說一說它“不平凡”的含義。
課文四次提到“不平凡”,三次提到“極普通”,偉大和不平凡常常是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偉大寓于平凡之中,不平凡而又普通,意思相同。“不平凡”就是偉大,極普通就是很平凡。白楊樹是一種“極常見”和“極易生長的樹,它當然很平常,但以它外形的美,尤其是內在美來說,它是不平凡的。-
3.提問:全文抒情線索是什么?
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
4.課文第二部分寫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寫白楊樹前先寫高原,目的有兩個。其一交代白楊樹的生長環境,襯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其二暗寫陜甘寧邊區這個抗日根據地,為后文揭象征意義作鋪墊。
5.在第三部分中找出體現白楊樹外形、色彩,風格的詞。思考其中最關鍵、最重要的詞。它的含義又是什么?
外形:“筆直”,干;“絕無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絕不旁逸斜出”枝;“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葉;
色彩:“銀色”“淡青色”;
風格:“倔強”,“直”“不折不撓”“力爭上游”。
最關鍵、最重要的詞:“力爭上游、倔強挺立”。含義:它表現了白楊樹不僅外形美,內在的精神更美。
四、本課小結
散文的開頭從贊美白楊樹不平凡起筆,沒有說理由,因為這是這篇課文的主線。寫高原景色,一波三折,先是有壯美的感覺,同時又產生倦怠、單調,這一揚一抑之后才讓白楊樹出場。從白楊樹生長環境、廣袤的大自然又收縮到特定環境的一點,這是由面到點。從遠視哨兵似 的白楊樹,到近視干、枝、葉、皮的細致描寫,這叫由遠及近的描寫。
五、作業布置
課后練習第一題的第1 2、3小題。
第二課時
一、課前預習
細讀課文第四部分,思考課后練習二、三題。
二、導入新課
上課時,我們就白楊樹賴以生存的“景美”自身的“形美”及白楊樹內在的“神美”作了探究。這節課我們主要討論一下白楊樹的象征意義和排比、反問連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