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誡子》《答司馬諫議書》同步練習
第一部分:1.《周公誡子》選自 ,《答司馬諫議書》選自 ,作者 , 著名文學家。(2分)
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3分)
⑴無以魯國驕土(驕: )
⑵守之以恭者,榮(恭: )
⑶富有四海,由此德也(由: )
⑷重念蒙君實視遇厚(厚: )
⑸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舉: )
⑹以膏澤斯民(膏澤: )
3.譯句:(6分)
⑴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
⑵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
⑶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也。
4.作者寫《答司馬諫議書》的目的是 。(用原文回答)(2分)
5.《答司馬諫議書》一文的主旨是什么?(3分)
6.王安石駁斥“征利”的觀點時,所持的理論依據是( )(2分)
a、受命于人主 b、舉先王之政
c、為天下理財 d、度義而后動
7.憑你的記憶,說出文中的六種謙德是什么?(各用一個字概括)(3分)
8.《周公誡子》最后一句采用反問句形式有何效果?(3分)
第二部分:
(一)
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守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以畏者,勝;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識,守之以淺者,智。夫此六者,皆謙德也。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可不慎歟?”
9、文中哪句話交代了周公誡子的背景?(3分)
10、周公誡子是圍繞哪句話來論述的?(3分)
11、“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中“此德”包含的具體內容是什么?(3分)
12、曹操的“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與文中哪句話有關?(3分)
13、文中哪句話屬于反面論證?(3分)
14、請寫出由本文衍生的兩個成語。(2分)
15、你從這篇文章中學到了什么?(3分)
(二)
劉頗推甕
澠池道中,有車載瓦瓷①,塞于隘路②,屬天寒冰雪峻滑③,進退不得。日向暮,官私客旅,鈴鐸④數千,羅⑤擁在后,無可奈何。有客劉頗者揚鞭而至,問曰:“車中瓷直⑥幾錢?”曰:“七、八千。”頗遂開囊取縑⑦,立償之,命僮仆登車,斷其結絡⑧,系⑨推瓷于崖下。須臾,車輕得進,群噪⑩而前。
[注釋]①饔:同甕,瓦罐,瓷瓶。②隘:關隘,這里指狹窄的路。③屬:逢,碰上。峻:險、陡。④鈴鐸:指被阻的車馬。⑤羅:織,集結。⑥直:通“值”。⑦縑:細絹,這里指錢。⑧結絡:指系在車上的繩索。⑨系:將。⑩噪:吆喝。
16.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字。(3分)
(1)日向暮。 向:
(2)頗遂開囊取縑。 遂:
(3)須臾,車輕得進。 須臾:
17.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修辭手法。(3分)
(1)鈴鐸數千。( )
(2)且遷我如振落葉耳。( )
(3)我濟陰之巨室也。( )
18.將下列語句譯成現代漢語。(3分)
(1)屬天寒冰雪峻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