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老年人生活狀況及調查》教案
(四)調查舉例
老年人生活狀況
目前,國際上已普遍進入老年型社會,1999年已被定為國際老年人年。為此,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ssic)進行了一次“中國老年人狀況”調查,以此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關心老年人的生活。
此次調查通過電話訪問形式進行,調查對象為北京、上海、青島、武漢、重慶、廣州六市的老年人,有效樣本為1756份。
1.多數家庭幸福和睦
本次調查顯示,有77.4%的老人表示,子女對他們是尊重和關心的,其中有四成的老人認為子女對他們非常尊重和關心。有12.8%的家庭關系一般,只有9.8%的老人認為家庭關系不和睦。約有六成的老人表示,女兒對他們的關系更細致一些。
在本次調查的家庭中,幾乎所有的老人表示,希望有子女陪在身邊,并希望不在家中住的子女經常回來陪陪他們。
約有七成的老人表示,自己不能接受西方父母與子女的關系,但約有10%的高級知識分子家庭表示,能夠接受西方的觀念。
幾乎所有的家庭中,子女都要定期給父母一定的生活費。在子女向父母要較多的錢時,有三成父母會無償提供,有超過六成的家庭會明確“借”的關系。
絕大多數老人都承認子女存在“代溝”問題,在思想上的溝通和交流方面,只有30.4%的家庭做到完全地開誠布公,有47.7%的家庭會有一定的交流和商量,剩下有11.9%的家庭各行其是,互不干擾,同老人住在一起的子女平均每天陪伴老人的時間在一個小時內的占38.4%,在一到兩個小時之間的占49.3%,三個小時以上的只占12.3%。在這種情況下,割代親現象就十分自然和普遍。
2.身體和醫療狀況
在本次調查中,接近七成的老人表示自己有需長期治療的慢性病,在常見的疾病的排序中,心腦血管疾病、支氣管疾病、骨科疾病排在前三位。只有不到兩成的老人每年到醫療機構進行全面體檢,每年花在醫療上的費用,在500元以下占62.3%,在500元至1000元的占27.5%,1000元的以上的占10.2%。究其原因,有37.5%的老人認為家里不寬裕而不能多花錢,有31.2%的老人認為人老有病是常事,不必太在意,有25.4%的老人認為老年病不好治,不想花冤枉錢。
在醫藥費的負擔上,有53.4%的費用有社會系統承擔,其次是由老人自己承擔,占35.5%,再次是子女,占9.7%,最后是其他親屬,占1.4%。
有七成的老人表示,醫療機構對老人就醫還是照顧的,在掛號、取藥、診病、住院方面有優先權。
3.老年人的生活日趨豐富
本次調查顯示,有76.3%的老年人養有花或其他植物,有59.7%的老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有40.3%的老人經常下棋、大撲克,有36.4%的老人經常讀書,有34.5%的老人學習書法和繪畫,有21.5%的人參加過老年協會,有三四成左右的人參加過老年大學。還有許多老年人熱心參加社會活動,希望發揮“余熱”,老有所為。
4.存在的問題
約有三分之一的老人反映企業拖欠過工資和醫藥費,約有七成多的老人還不清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法》的具體內容,在遇到個人不能解決,需要找有關的老年機構時,有時解決得不能滿意后有扯皮現象,有些地區對老年人工作不太重視,在申請老年大學或其他老年機構時常會遇到諸多困難,一些老年機構也缺乏規范化和制度化, 處于較低的層次等。 (摘自《大眾醫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