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絕句》教案3
課文第五自然段的形象聯想句:把樹葉被風吹動的聲音比作“嘻嘻哈哈的小頑童們比賽蕩秋千時發出的笑聲”;把蟬聲比作“啦啦隊”等。多么形象的擬人化的聯想句,簡直把物寫活了。
課文第十四自然段中的再生聯想句:把蟬比作合唱團,由音色、節律又聯想到吟誦著一首絕句;又是為季節寫成的一首抒情詩,也許是一首抒情的邊塞詩。多么奇特的想象力,使我們體會到作者的神奇妙筆下深厚的意蘊來。
課文第十九自然段也有再生聯想句:說蟬是歌者,歌聲如行云流水讓人忘憂,又似澎濤駭浪攫走人手里(或心中)的輕愁;蟬聲如甜美溫柔的情歌;蟬聲突然停止時如一篇錦繡文章成了斷簡殘編,徒留給人悵惘和感傷;蟬聲是生命之歌!作者神奇的想象力達到了頂峰,由此闡發自己對蟬聲的特殊感悟。同時也是對生命的深刻感悟,從而激發我們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的真摯情感!
四、讀通、讀懂課文,深度感知課文內涵。
1、結合作文三步法感知事、物的原理,看看作者在感知童年捉蟬、玩蟬這一事件的過程中,是怎樣來感知的?這一內容要表達作者一種什么樣的感受呢?[找學生講述事件的經過(略)](學生回答:表達了作者回想、依戀童年時無憂無慮生活的感觸。)
2、中年聽蟬時,作者聽到了晨間、午后和黃昏的蟬聲,從中各自聽到了什么特殊的蟬音呢?
學生討論回答:由蟬聲借以表達作者自己的高雅格調,又有反思之意目的是:提示人們關注和克服現代文明的弊端,提醒人們回歸人性、人情的自然狀態,回歸人無憂無慮的生存狀態,亦如捉蟬、玩蟬的童年生活狀態。(學生回答得接近意思即可)
3、找出文中的對偶句、長句、短句、排比句、倒裝句等,體會精妙的語言特色。
對偶句: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駢儷文;而夏天,像一首絕句。
短句:夏乃聲音的季節,有雨打,有雷聲,蛙聲、鳥鳴及蟬唱。
長句:你能想象一群小學生,穿卡其短褲、戴著黃色小帽子,或吊帶褶裙,乖乖地把碗公帽的松緊帶貼在臉沿的一群小男生小女生,書包擱在路邊,也不怕掉到河里,也不怕鉤破衣服,更不怕破皮流血,就一腳上一腳下地直往樹的懷里鉆的那副猛勁嗎?
排比句:耳朵忙著聽車聲、聽綜藝廣告節目的敲打聲、聽售票小姐不耐煩的聲音、聽朋友的附在耳朵旁,低低啞啞的秘密聲......
倒裝句:“我喜歡一面聽蟬一面散步,在黃昏。走進蟬聲的世界里,正如欣賞一場音樂演唱會一般,如果懂得去聽的話。”“何嘗不是生命之歌?蟬聲。”
作者語言豐富多采,節奏感強,饒有情味。(學生各抒己見,能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即可)
五、談學習感受
鼓勵學生廣開言路、各抒己見,教師適當給予點撥、表揚和肯定。
六、教師小結:
本文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作者以其獨特、奇妙的想象力來抒發自己對蟬聲的特殊感悟。由蟬聲悟出了人世間喜怒哀樂本是很平常。由蟬聲悟出了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這一人生的主旋律。
學習本文,我們不僅理解體會課文的思想內涵,而且同時學習作者奇特的想象和優美的語言運用。從而把語文學習與寫作技巧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才是我們語文學習所追求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