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博客作文教案_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九年級博客作文教案
主 題: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教學目標:1、讓學生比較全面的了解孔子和孟子,對他們的思想和主張有初步的認識,并從中汲取營養。
2、培養學生查閱、整理、篩選、概括資料的能力,培養合作精神。
3、寫一篇議論文。
教學重點:1、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2、議論文的寫作。
教學難點: 議論文的寫作。
教學方法:1、小組合作交流。
2、課前準備相關資料。
3、課堂展示。
教學過程:
導入:你還記得嗎?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寫,那時候學生入學要先拜孔子(沒有孔子牌位,便對著那匾和鹿行禮),其次才向老師行禮。是啊,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里,孔子都具有無比崇高的地位。孟子呢,直接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思想,在歷史上并稱“孔孟”。孔子、孟子離我們的時代已十分久遠,然而他們那杰出的智慧和偉大的人格,仍然會給我們以有益的啟迪。
(多媒體出示孔子、孟子的畫像)
讓我們更多地了解一下孔子和孟子吧。
一、孔、孟小檔案
要消除孔子、孟子給我們的遙遠感、陌生感,就要從多方面了解他們。指導學生從以下六個方面去收集資料(加以整理后,)在班上交流。
1、孔子、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經歷。如孔子小時候就顯露出過人的才華,“孟母三遷”的故事,孔子、孟子周游列國的經歷等。
2、孔子弟子和門子。我們通常說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最突出的有七十二人,你可以重點了解其中的幾位。
3、《論語》《孟子》何時被列入“四書”?何時成為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必讀書?
4、孔子、孟子對周邊國家文化有什么影響?
5、了解山東曲埠孔廟、孔府、孔林的特點、規模及收藏品等情況。
二、不朽的孔子和孟子
1、收集出自 《論語》《孟子》中的成語。
《論語》《孟子》語言精練,含義豐富,有不少語句已經成為成語,至今任活躍在現代漢語里。如“溫故知新”“舍生取義”等等。可查閱工具書,再找些例子,結合它們的出處解釋其意義,然后將全班同學收集的成語編輯成一個小詞典。
2、從《論語》《孟子》中了解這兩個人的思想。
《論語》《孟子》記載了孔子、孟子的社會理想、政治主張、以及他們在修身、交友、學習方面的見解。孔子宣傳一種剛正的人格:“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他與人交往的原則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具有謙虛的美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孟子》則對如何治國提出了許多重要原則,我們從學過的《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可以看出孟子對民心向背的重視。這種可貴的民本思想使《孟子》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