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巴特勒的信》
3.《北京條約》的簽訂(板書)
1860年10月下旬,奕近在英法武力逼迫和沙俄挾制下,分別與英、法簽訂了《北京條約》。條約規定: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增加大量的賠款等等。至此,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了。
四、沙俄侵占中國大片領土(板書)
1.沙俄對我國的瘋狂侵略(板書)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俄國表面上充當調停人,實際上卻趁火打劫,充當幫兇。1858年,沙俄以武力相威脅,通過中俄《愛琿條約》,割占中國東北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1860年,通過中俄《北京條約》,又割占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4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沙俄于1864年,通過《中俄勘分西北界約紀》,割占中國西北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4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1881年,又通過《中俄改訂條約》及以后的幾個勘界議定書,割占中國西部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樣,沙俄共割占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其面積相當于三個法國,六個英國。沙俄是歷史上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
2.第二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板書)
(課堂討論二:第二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是什么?引導學生按照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分析方法,通過不平等條約的內容和中國被侵略的史實進行蹤合分析,得出結論。最后教師明確指出)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外國侵略勢力擴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長江中游;資本主義列強加強了對清政府的影響和控制,使清朝政局發生了變化;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通過本課小結,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資本主義列強正是通過多次這樣的侵略和掠奪,使自己成為富國和強國;中國也正是多次遭到這樣的侵略,而延緩了文明、進步的發展進程。)
(布置作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