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知識點歸納 古詩詞鑒賞題分析與解答
二、遵循合理流程
1.賞析流程
在賞析中,要注意三個關鍵詞:意象、意境、思想感情。其中賞析的關鍵在于準確地把握詩的意境,而意境的基礎又是意象。意象是實有的存在,意境是虛化了的韻致和意味。意象構成意境,意境表達思想感情。如果意象是花朵,那么意境就是春天,思想感情就是對春天的喜愛。所以詩歌賞析要遵循這樣的思維流程:
意象(詩的基礎)→意境(詩歌畫面的氛圍)→思想感情(詩的內(nèi)涵)
連云港市卷陸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聯(lián)寫景中蘊含哲理,耐人咀嚼,請簡要分析: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試題的兩問均涉及到了詩的內(nèi)涵,遵循上述思維流程,這兩問很容易回答。第一問要求考生分析詩句的哲理,即思想內(nèi)涵。首先應明確詩句中涉及的意象,一是重疊縈繞的山水,一是柳暗花明的村莊;然后對意象進行分析,重疊縈繞的山水表現(xiàn)的是迷茫的境界,柳暗花明的村莊表現(xiàn)的是明朗的境界,兩者放在一起,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那“絕處逢生”的驚喜之情;最后也就不難領悟到蘊含其中的生活哲理——不論前路多么難行難辨,只要堅定信念,勇于開拓,人生就能“絕處逢生”。第二問要求考生體會詩句抒發(fā)的情感。詩句中的意象是:月色,拄杖的詩人(是悠閑的),農(nóng)家的門,叩門的動作(甚至有聲音)。這些意象是在詩人的愿望(從“若許”一詞可見)中組合在一起的,傳達出閑適美好的氣氛,可見詩人對農(nóng)家生活(田園生活)非常喜愛(向往)。
2.答題流程
⑴品味語言類題目的答題流程
這類題目有兩種考查方式,一是品味詞語(以字為常見),一是賞析詩句。
先看品味詞語的考題。古人作詩常追求一字傳神,這種題型要求品味出詩人煉字的妙處。回答時不能就字論字,應放回句中,結(jié)合全詩主旨、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分析。答題時一般要體現(xiàn)下面幾個流程(根據(jù)具體情況,可作適當調(diào)整):⑴肯定好或肯定哪一個更好并說出自己的觀點;⑵解釋該字的一般含義和在句中的意思;⑶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把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到句中,再現(xiàn)詩人所描繪的情景;⑷說出該字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樣的意境。
比如,恩施卷趙師秀的《約客》(“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第四句詩中的“閑”字能否改為“忙”字?為什么?根據(jù)上面的流程,最佳答案是:⑴不能換;⑵“閑”是空閑的意思,在句中則是“閑得慌”的意思;⑶詩人約客久候不至,本來期待的是約客的叩門聲,但聽到的卻只是一陣陣的雨聲和蛙聲,詩人百無聊賴之際,下意識地將黑白棋子在棋盤上輕輕敲打;⑷可見,“閑”字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了詩人焦急等待客人到來而客人卻遲遲不到的無聊和無奈的心情。“忙”字則與詩的意境和詩人的心情不協(xié)調(diào)。
再看賞析詩句的題目。名句是整首詩詞精華所在,它們往往在景、情、理、藝(表達技巧)方面有被人們稱道的地方,所以經(jīng)常被用來設置成考題。根據(jù)具體的句子,可四者皆說,也可有所側(cè)重。答題時一般要體現(xiàn)下面幾個流程(根據(jù)具體情況,可作適當調(diào)整):⑴結(jié)合詩句或具體詞語作分析,準確指出抒情方式或表現(xiàn)手法或修辭手法或妙詞效果;⑵明確詩中具體形象,概括形象的特點;⑶說出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么樣的啟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