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山水小詩¬——《江雪》
3. 重點段落的理由:篇幅、細致、第五段的總結等等。
4. 本文從“形象、意境、藝術特色”等方面來賞析詩歌。 本環節由兩大塊組成,一是理清思路;二是讀懂文章。在對具體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體會作者評析的深刻之處。
深入文本
體悟作者細致的評析 1. 指名朗讀文章的4、5自然段,在第4段里找出與第5段呼應的句子?
2. 作者運用電影術語的地方有哪幾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 局部賞析“抓詩眼”。
4. 引導學生投入地朗讀這部分文字,體會作者抓住詩中的意象與文字,進行對比、聯想,點染、放大,從不同角度進行細致入微的評析。 1. 找到“背景”部分。
2. 抓住“遠距離鏡頭”部分。
3. 找到“縮小和放大”的處理技巧。
4. 找出“景物與內在精神”虛實相間部分。
5. 畫龍點睛之筆——寒江雪的意境。 教師的提問要有一定的層遞性和思維量,不能讓學生僅僅停留在文字層面,而是要讓他們在閱讀、圈劃、交流等學習活動中,體會作者緊緊抓住詩中的意象和文字,運用電影術語進行細微的賞析方法。
歸納語言特點及賞析方法
1. 表達方式:
2. 作者運用了一些“副詞和關聯詞”使得文章的層次很清晰,表意明確。
3. 賞析方法(略) 交流、探討。
1.聯想、想象部分是敘述,評析部分是議論。
2.關鍵詞如:首先、其次,由此可見、可是、相反,一方面┄┄另一方面、既┄┄又等。
3. 從“形象、意境、藝術特色”等方面來賞析詩歌。重點是藝術特色。 通過總結歸納,從而初步掌握詩歌賞析文的一般寫法。
布置作業
1. 說說背景資料包括那些?它對詩文賞析有何作用?
2. 請模仿本文這種寫法,對柳宗元《漁翁》進行賞析。 背景資料包括:作者的基本思想狀態,時代背景,作品背景,鑒賞對象的相關信息等。它可以幫助讀者準確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傾向、詩句的原意等。
完成作業。 把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提高學生語文能力。
充分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他們通過搜集開拓視野、增加累積。在積累中提高賞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