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語文先讀后寫教練:樹立遠大理想
“好小子,你等著!”少年說。他再次震怒,一把揪住少年的衣領:“還敢威脅我!”他甩手一巴掌,打得那少年直踉蹌,靠在墻邊不敢再說話。他指著那少年:“滾出去!”少年乖乖地出去了。
老師進來的時候,發現情況有異,就詢問。沒人敢說話。他坐在那里也不說話。老師點名問他怎么回事,他就把剛才的事簡單陳述。老師皺皺眉,便開始講課。
快下課的時候,挨揍的少年回來了,身邊跟著個漢子。“砰”的一聲,少年踹開教室門,嚇了老師和同學們一大跳。
“某某某!出來!”少年指著他怒吼。他在座位上輕蔑地瞥了少年一眼,紋絲不動。
“爸,就是他!”少年指著他說。那個父親滿臉怒氣,殺機暗伏,但口氣卻輕松:“你,出來一下。”他依然不動。
老師擋在教室門口,勸解,卻沒有人在乎他。
少年大罵:“你這個鄉巴佬兒!本是個扛鋤頭的、搬磚頭的、炒菜的,在這里坐著,人模狗樣——給我滾出來!”
他站起身,手上拎著個凳子,邊向門口走邊說:“你不要再侮辱我,你和你爹都不是我的對手。我并不想打架,但是如果躲不過,我也不怕!”
他指著少年的父親:“你生了這么個劣種,還好意思跟他到學校來丟臉!”
他猛地舉起凳子,逼近門口……所有的人都倒吸一口涼氣,但是,他又一轉身,走上講臺:“告訴大家,也許我真的不配學畫畫,但是,我小時候的確有個夢想,就是當畫家。長大后,我沒條件讀書,只好在家干農活兒。為了多掙錢,又到城里打工,搬磚頭,做廚師。其實按我這年齡,在村子里早該結婚了,可我寧愿得罪父母,也要把攢下的錢拿來學畫畫。我知道我失敗的可能性占百分之九十九,但我還是要學到底——就是為了讓我自己死了這條心;否則,我會被當畫家的夢想糾纏一輩子!”
少年愕然,父親赧然,老師和同學們默然……
(選自《青年博覽》)
特色賞析
讀完文章,掩卷深思,我們為“他”對理想的執著和行動的堅定所折服。當一個人背負著自己的理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時候,他本身就是藝術,是悲劇的藝術。在刻畫人物上,作者突出了“他”的手——那雙因為生活的艱辛而失去“藝術”氣質的手。作者把它放大再放大直至成為特寫,給我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有了對生活的艱辛體驗,也便失去了所謂浮華藝術的浪漫氣質。
如果文章僅僅停留在這個層次,那么對我們幾乎沒有震撼,當“流血事件”發生,我們才真正走進他的靈魂深處。那種為了不被自己兒時的夢想糾纏一輩子,他那堅持的精神、決心與行動,不正是理想的放大與升華嗎?有了這樣的信念,一切的艱難與困苦都已經不算什么了。
強化訓練一
孔雀的意態
范麗榮
在榮膺全球華人杰出貢獻獎的美國“泛亞公司”董事長方李邦琴家客廳大堂的墻壁上,鑲嵌著兩只五彩的孔雀。在世上萬千動物中,孔雀讓方李邦琴情有獨鐘,不僅僅因為孔雀優雅漂亮,最重要的是因為孔雀走路時的意態:抬頭挺胸,永遠走直線,永遠有著一種自信和驕傲。而這種意態,也是方李邦琴的一種人生信念。
方李邦琴,原名李邦琴,祖籍湖北漢川,畢業于中國臺灣政治大學,性格熱情開朗。1960年結婚后隨丈夫移居美國舊金山。初到異邦,她的日子過得很艱難,隨著3個孩子的陸續降生,僅靠丈夫的微薄收入已經不足以支付日常生活的開支,不得已她只好外出打工,與丈夫一起辛勞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