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語文先讀后寫教練:樹立遠大理想
但那場意外把我的一切夢想都打碎了。我被送到醫院后,醫生說我從脖子以下全部癱瘓,今生恐怕只能坐輪椅了,但我仍然相信自己能康復。幾個月后我被轉到一家康復中心,但我的腿始終沒能像胳膊那樣蘇醒。漸漸地我的生活變成了一潭死水,就像我的身體一樣。此后我搬出康復中心,與父母住在一起。我用全部積蓄買了一輛專門為殘疾人設計的汽車并學會了駕駛。我開始學習希伯來語,但這些都沒能使我的心態發生真正改變,我還生活在自怨自艾的陰影里。我沒有文憑,沒有工作。意外發生七年后,我仍然無法接受自己已經成為一個殘疾人這個簡單的事實。我曾想開著汽車墜落懸崖,偽裝成一起交通事故,這樣父母不會太傷心;此外我還想到過用手槍結束自己的生命。
一天晚上,我又一次獨自在房間中品味絕望的痛苦。我盯著空白的四壁,感覺自己的生命就像它們一樣空虛。我推著輪椅來到戶外,看到遠處的城區正掩映在落日的余暉中,那里有沸騰的生命。人們在完成自己的工作,推動著生活向前進。我的大腦還很好用,我能夠自己吃飯穿衣,甚至還能微笑。我也要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從那一刻起,我意識到一個新的山姆已經誕生了。
第二天一早,我下定決心讓自己的生活做出改變。既然我的身體已經受到局限,我就要更高效地使用自己的生命。我對起床后的一舉一動進行了時間分析,發現每次穿襪子和穿鞋都花費很長時間,因為我要先把一條腿搬起來穿上襪子,再穿另一只,然后再按照這個程序穿鞋。現在每搬起一條腿我都把襪子和鞋一起穿好,節省了不少時間……
我回到學校,攻讀了一個商業管理的學位。我仍然需要生活中的挑戰,于是決定學習駕駛一架超輕型飛機。6個月后,我就駕駛著一架超輕型飛機在空中翱翔了。不僅如此,我還幫助另外20位殘疾人學會了“飛行”。從此以后,我把推動社會關注和維護殘疾人權益當成了主要任務,在此過程中鍛煉了組織協調能力。1993年,我為之工作的一位有影響力的女性建議我參加溫哥華市市議員的選舉。盡管我從沒想到過從政,但我很樂意接受這項新的挑戰。結果我成功了。連續做了XX年市議員后,我又在XX年成功當選為溫哥華市市長。
我們一生中會發生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有些是好事,有些則很不幸。一個人能走多遠取決于他面對挑戰時的表現,這與他是否坐輪椅無關。
(選自《環球時報》)
1.文章中的“我”有兩次轉變,這兩次轉變的根源分別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
2.認識自己很重要,當“我”生活在黑暗中時,對自己還有比較清醒的認識。閱讀第四段,說說作者對自己的認識是什么?這些認識對他以后的生活有何作用?
3.你認為本文的標題有什么新意?
4.決定人能走多遠的因素是什么?請結合本文談談你的理解。
文題亮相
該不該擱下重重的殼,尋找到底哪里有藍天,隨著輕輕的風輕輕地飄,歷經的傷都不感覺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陽光靜靜看著它的臉,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重重的殼裹著輕輕的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任風吹干流過的淚和汗,總有一天我有屬于我的天。
——《蝸牛》歌詞
請認真理解歌詞內容,以“理想”為話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詩歌除外,文體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