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語文先讀后寫教練:樹立遠大理想
少年周恩來痛心于祖國落后挨打、飽受侵略、慘遭蹂躪的現實,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偉大理想。我們不會忘記周恩來為實現他的理想而刻苦讀書的歷歷往事:圖書館里,他專心致志,如饑似渴;旅行途中,他爭分奪秒,不知疲倦;他東渡日本,為的是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他遠涉重洋,赴法勤工儉學,為的是中華之崛起……
馬克思早在中學時代就樹立了為人類謀求幸福的遠大理想。他在中學畢業論文中寫道:一個人只有立志為人類勞動,才能成為真正的偉人。正是這種崇高的理想激勵他克服重重困難,一次次戰勝挫折,堅持斗爭,最終為全人類的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成為全世界人民敬仰的偉大人物。可見,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就一番事業,全都源于樹立了遠大的理想,并為實現遠大理想而努力奮斗。所以,樹立遠大理想,是成就一番事業的基石。
作為中學生,我們更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小到為自己的幸福、為家庭的和睦,大到為社會和諧、為國家富強、為人類的進步。我們要從現在做起,以偉人、名人為榜樣,樹立自己遠大的理想,并堅持不懈地努力,排除艱難險阻,堅毅地走向成功。
朋友們,放飛理想吧,你將獲得別人無法獲得的成功,你將體驗別人體驗不到的喜悅;放飛理想吧,你將活得比別人更有價值,你的人生將比別人更加輝煌。
升格小結
文章升格后,比較有條理,銜接也自然了。作者用題記引題,形式新穎;對材料也作了取舍,按照順序,選取了范仲淹、周恩來和馬克思的事例,論證“偉大的理想成就偉大的人”,從而也論證了“擁有理想非常重要”的觀點,條理清晰,選材的典型性增強了;再就是語言上作了修改,讀起來順暢了許多,而且聯系了當今中學生的實際生活,內容比原文充實多了。結尾具有較強的感召力。
升格之前
插上理想的翅膀
劉雨
自信加勤奮等于成功,成功的基礎是理想的存在。如果缺少了理想,那就缺少了走向成功的條件。
記得看過這樣一個小故事:一節作文課上,老師讓每個學生都寫出自己的理想。其中一個很貧窮的小男孩,聽后非常興奮,他用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完成了自己的作文,并畫了一幅精美的牧場圖,很高興地交給了老師。老師看后,很生氣地對他說他沒有資格這樣做,并要求他要不就重寫一篇作文,要不就退學回家,并告誡他學校教給學生的是實際的東西,不是讓他來做白日夢的。結果這個男孩真的退學回家了,但在三年后,他成功擁有了一個他當年所畫的那樣的牧場。他主動邀請老師來參觀,老師大發感慨說自己是一個專偷別人夢的賊,男孩也深有感觸地說在困難面前是理想給了他前進的動力和勇氣。
由此看來,有沒有理想和有沒有堅持理想是不同的。只擁有而不去努力,是永遠不會成功的。其實,任何人都有可能成功,成為別人眼里的佼佼者,然而別人就是因為有理想的支持,所以能夠成功。因為沒有理想與自信,才出現了不同的結局,從而與成功失之交臂。
樹立遠大的理想,在人生中會是一個亮點。樹立了遠大理想,顯得尤為重要,如果你堅持了,你就是勝者。
人生之路充滿荊棘與坎坷,既有荒涼的大漠,也有深長的峽谷;既有橫阻的高山,也有斷路的激流。生活本身并不是只有成功的微笑,還會有苦澀的淚水,但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堅定地告訴自己,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做到,因為我有對自己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