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中考語文作文寫作考點復習教案2
文面主要包括文字書寫、行款格式、標點符號、修改符號等。綜觀一類文的文面,主要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做法:
1.不用涂改液、改正紙。使用涂改液、改正紙,雖然改掉了一個字,但卻在文面上留下了污跡,甚至改成模糊一堆,再填上字后往往加粗加黑,弄得臟兮兮的一片,影響文面整潔。中考時不允許使用涂改液、改正紙以及透明膠帶等。
2.不用淺色的鋼筆和圓珠筆。試卷的用紙一般顏色潔白,答卷時用淺色筆,對比度不大,讓人看起來比較費力,即使好字,也出不來文面效果。特別是淺色圓珠筆寫出來的字,細軟無力,不易辨認閱讀。特別是一些年紀大一點的老師,眼睛不好使,看這樣的文字就特別累,一累,“感情”就不好了。你說是嗎?再說,用細而淡的筆書寫,對自己的眼睛也有傷害。我建議用鋼筆,并且用藍黑墨水或碳素黑水(愛涂改的學生慎用),這樣一來,會收到“白紙黑字”的清晰效果,對比鮮明,易于辨識,美觀大方,使閱卷老師容易“一見鐘情”。
3.注意最基本的書寫要求。有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字反正也不美。就干脆放棄對書寫的要求。其實,你只要稍加注意,就能使自己的文面提高一個檔次。不求書法美,只求工整清楚;不求遒勁漂亮,只求筆筆規矩。忌連筆字,忌細長不穩的字,忌忽大忽小的字,忌擠扭成團的字。筆筆交代清楚,字體重心下移,字體大致均勻統一。
4.力戒寫錯別字。按規定,在一篇作文里,每出現一個錯別字要扣作文總分的1分。錯別字往往還會造成文句的不通,按評分習慣,一篇文章里如果有兩三個病句,就會嚴重影響作文的得分。造成寫錯別字的根源主要有兩個:一是對字的字意理解不清,對字的結構寫法不明白;二是寫字粗心大意或是寫字有壞習慣,隨意加筆、減筆,造成不必要的錯漏。有時也可能是筆誤,寫好文章后要仔細審讀一遍。
5.正確使用刪除、修改符號。考場難免出現一點書寫的錯誤,需要刪除文字時,不宜涂成黑塊。抹去一行,不宜“刷”成黑條,而應使用正確的刪除符號、修改符號,保持文面潔凈,使內容清晰可辨。
6.準確控制字數。近年來,中考作文要求600字以上。而中考評卷時,我們經常見到兩種情況:一是字數不夠600字,按中考評卷規定,每少50字扣1分。實際上,字數不夠往往被認為內容單薄,分數很難上檔次。二是字數太多,洋洋灑灑千字以上,給人以臃腫的感覺,閱卷者一看就反感,這樣的作文自然得分也不高。另外,還浪費了許多時間,實在是出力不討好。
7.合理控制字的大小。寫字時,大小應以字滿格又不出格“為好。“字滿格”,是說寫的字不要太小,致使評卷老師看得吃力;試想,把字寫得像芝麻一樣小,老師改卷時,簡真要像福爾摩斯似的,拿個放大鏡才能看得到,這樣的文章能得高分嗎?我想,格子有多大,你就寫多大的字。字寫大了,地方寬裕了,才比較容易安排字的結構。“不出格”,是說字不要寫得龍飛鳳舞,張牙舞爪的不甘心待在格子里,要爬出來咬人似的。致使評卷老師不愿意看,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寫字時要盡量顧及字距、行距,做到“井水不犯河水”,字與字間、行與行間,距離得當,清楚分明,既保證了卷面整潔又方便了評卷老師審讀,贏得好的印象分。
8.掌握基本的行款格式。講行款格式,一是標題要醒目,一般寫在一行中央,兩邊留出大致相等的空格,不要擬很長的標題,要力求簡潔、概括。如果是兩個字的標題,兩個字之間要空一格,顯得舒展大方。標題與正文之間,我認為可再空一行。正文開頭要空兩格,每段開頭也是如此。如果寫成應用文,如書信體等,當然更應該嚴格按照應用文的格式行文了。